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中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中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23:18:26

⑴ 南宁能成为中国西南的金融中心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陈坤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南宁,也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8月4日,受自治区人事厅邀请,来广西考察的留美博士团部分成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那么,南宁离国际金融中心到底有多远?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博士团成员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主任、租赁研究中心主任史燕平教授。

记 者:首先,请您简要分析一下,南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可行性。

史燕平:国际金融市场有两种类型: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相应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分布状况,也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依托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金融中心,如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东京等,第二种是二战之后出现的、建立在某种特殊经济目的需要基础上而形成的金融中心,主要是离岸金融中心,如出于避税目的的开曼群岛、服务于石油美元的巴林、服务于境外美元交易需要的伦敦、新加坡等。

金融中心,通常以一个金融业比较集中和发达的城市为标志。所以,广西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应该是某一城市。从目前的发展程度看,应该是南宁。南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第一类金融中心基础。即随着我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关系的深入,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记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规模不断提高,则自然就会形成人民币的境内外流动,南宁是目前广西银行业最集中的地方,自然就有可能成为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国际交易中心。

记 者:南宁离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有多远?

史燕平:国际经贸投资与国际金融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上所述,实体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而国际金融中心所集中的金融服务的扩大与充分,又会进一步推动本地区国际经济贸易与投资的深化。

所以,南宁何时能成为人民币的国际金融中心,主要取决于我国西南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与我国在东盟国家海外投资发展的进程。二者之间应是相互促进、水到渠成的关系。基于我初步的了解,我国与东盟地区的贸易往来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我国私人资本在东盟地区的一些投资也已开始出现。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用美元做交易货币外,人民币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是,在这一地区,人民币的结算服务、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的兑换、汇率风险管理,甚至人民币的国际信贷业务越发达,我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人金融服务的需求则可得到充分的满足,也就越能够促进我国在东盟地区投资与贸易的发展。

记 者:南宁要想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

史燕平:一个城市能否具备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由政府所决定的,而是由本国以及城市所在地区对外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但是,当对外经济往来发展到需要形成金融中心的程度的时候,政府相关的政策,则自然会影响,甚至制约着该地区金融的深化程度,也就决定着其最终能否发展成为金融中心。与此相关的政策主要是外汇管制和投资税收政策。具体而言,从宏观上讲,我国尚未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就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投资。为促进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经济往来的深化,地方政府可与中央政府协商,给予我国西南地区一些人民币的开放政策。应该说,这既是我国人民币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以成为人民币开放过程中的试点。此外,为了避免我国在东盟地区投资人投资收益的重复征税问题,地方政府可以协助中央政府来协调我国与东盟国家的避免双重征税的问题,或者说,在达成国际协定之前,出台我国单方面的政策,豁免我国投资人在国外缴纳的税收等。这些涉及投资人实际需要的政策的完善,无疑对推动南宁作为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起到积极作用。

记 者:您提到的地方政府应该建立金融信息披露制度,能不能简要谈谈,这一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推动这项工作?

史燕平: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业的集中与发达。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正确的思维,不是政府办金融业,而是政府为金融业在此地的经营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除了上述的政策规定外,金融业在经营过程中迫切需要的经营环境是对债务人信息的充分了解。如果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信贷业务,还需要对海外债务人信息的充分了解。这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的过程。这也就相当于金融业的基础设施。显然,这项工作,无法靠某一具体的金融机构来实现,而是应该依靠政府的功能来实现。政府不需 要,也不可能替债权人做是否放款的决定。政府要做的,是告诉每一个债权人,这个债务人的基本征信状况,从而为债权人的决策与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⑵ 刘光溪:云南省金融业发展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

省金融办主任
刘光溪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云南省金融业成绩显著,有力支持
了云南省经济版社会发权展,使云南在我国区域性经济合作、沿
边开放开发、对外经贸往来等经济发展战略中地位日益突
出。
2011

5
月,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
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昆明市打造成为“面
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今年
9

15
日,本报有关“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系
列文章之一,全面剖析了云南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发展的基
础条件与前景,认为大力推进和创新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
不仅有利于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还将提升云南金融服务质
量和水平,是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9

29
日,
“区域性金融中心”建
设系列文章之二,对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发展现实基础
与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云南小币种外汇市场发展是推进人
民币国际化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离岸基础市场、
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内
涵和支撑。

本文从云南省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进一步分析区
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和相关措施。

⑶ 济南要想成为真正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还缺点儿啥

你应该问济南想要成为真正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已经具备了什么?

⑷ 刘光溪的《云南金融产业发展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系列文章之三
云南金融产业发展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省金融办主任 刘光溪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云南省金融业成绩显著,有力支持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使云南在我国区域性经济合作、沿边开放开发、对外经贸往来等经济发展战略中地位日益突出。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昆明市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今年9月15日,本报有关“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系列文章之一,全面剖析了云南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前景,认为大力推进和创新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不仅有利于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还将提升云南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9月29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系列文章之二,对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发展现实基础与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云南小币种外汇市场发展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离岸基础市场、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内涵和支撑。
本文从云南省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进一步分析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和相关措施。
一、云南经济金融发展奠定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初步基础
云南省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云南对外开放口岸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色金属、电力、烟草等支柱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在“十一五”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基地,生物产业发展基地,电、矿、化一体化资源精深加工的清洁载能产业基地,石化基地,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战略性资源及原材料接续地。
金融业作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已经具备相应的规模。截止2011年9月,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9万亿和1.17万亿元,成为西部省区中第三个进入存贷款万亿元俱乐部的省份;直接融资从2005年8亿元增加到276亿元;保费收入从2005年81亿元增加到186亿元。作为度量金融发展指标,2010年M2/GDP与信贷总量/GDP分别为1.85、1.4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05、0.19个百分点。同时,云南金融资产开始呈现多元化分布,非银行类金融资产增长迅速,直接融资比例逐年上升,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股权投资基金超常规发展,民生金融获得突破性进步。
目前,云南金融业基本上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金融体系。截止2011年6月,云南省境内拥有27家内资银行业机构;4家外资银行业机构;72家证券经营机构;13家期货业经营机构;29家保险业经营机构;10家村镇银行;133家农村合作机构;320家小额贷款公司;15家股权投资基金;超过15家信托、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公司等其它金融机构。
云南省金融业的开发性功能逐渐完善,开放性特色日益突出,有力地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林业经济、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商品出口等方面的发展,在培育市场,推进市场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云南全面对外开放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外部发展空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之间一系列经贸合作组织先后成立,成为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滇池合作等组织是双方共同努力推动的结果。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先后与周边国家合作构建了云南—老北、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组和云南—越南北部五省市经济协商会议等合作机制,大大拓展了云南沿边对外开放的空间,使云南从国内对外开放的末梢转变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基地。
凭借独特区位优势,云南成为中国参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经贸合作、金融合作的重要平台。云南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获得迅速发展。2011年1-9月云南省进出口外贸总额完成120.1亿美元,仅比2010年全年低1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2%,东盟已成为云南省外贸比重最大和外贸增速最快的地区,占云南省进出口总额37.2%,同比增长41%。
以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为主的银行,积极支持云南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湄公河次区域五国成为云南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市场主体,投资领域涉及农业、矿产、电力、冶金、交通等行业。截止2011年9月,我省境外投资企业已达330家,中方协议投资101.7亿美元,对外实际投资累计达17.6亿美元,实际投资在全国名列第9位。
中国与东盟各国日益密切的经贸、金融往来关系,全面提升了云南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空间。云南金融业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恒丰银行、恒生银行、汇丰银行、泰京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已在云南设立了分支机构,花旗银行、东亚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谋划到云南发展。2011年7月6日,云南首家中外合资的惠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云南境内六家商业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新加坡等国家9家商业银行签署了代理清算协议,形成了与毗邻、非毗邻国家点对点互为代理的结算模式。今年6月,富滇银行在国内首先推出老挝基普兑人民币的汇兑业务,云南与周边各国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
三、云南金融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云南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现状已经具备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础和条件。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允许云南金融业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服务,促进跨境金融业务发展。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指出将增加云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建立双边银行间的支付清算机制,推进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加快自由兑换进程,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2011年4月,昆明金融产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并制定了工商、税务、金融机构注册资本补贴、土地规划、用地指标、人才引进等方面14项优惠政策,使产业园区成为区域性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的平台和载体。2011年6月,云南落实有关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将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推动金融创新,推进人民币跨境金融业务发展,积极吸引金融机构落户云南。
四、云南金融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保障
云南金融业经过多年发展,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了符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口岸管理体系、税收管理体系、外贸管理体系以及外事管理体系,增强了金融政策与相关政策相容性。其中金融规划超前布局、金融政策不断完善、金融协调成效显著、金融合作卓有成效、金融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为金融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金融规划。云南全面对外开放大大提升了金融业发展空间,云南省政府、昆明市政府超前谋划云南金融业发展。2010年,昆明成为全国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试点城市,在此基础上,云南着手昆明金融产业园区、金融交易园区建设,倾力打造金融桥头堡。云南“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把金融业培育成为云南支柱产业,并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环境以及金融对外开放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此外,云南“十二五金融规划”也即将出台。相关金融规划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云南新型工业化进程。
2.金融政策。有关金融业监管权限主要在中央部门,但是随着地方性质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地方政府扶植、推动金融业发展并非无可作为。从云南省情况看,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直接融资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完善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3.金融协调。早在2004年,云南省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在随后几年里,有关处置非法集资、企业直接融资、保险改革发展、保险资金运用、防控打击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联席会议相继成立。2010年,云南成立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工作协调小组,由海关、税务、外贸、外事、金融机构等部门组成,按照不同清算模式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为人民币与相关国家货币汇率定价机制提供条件,从而形成以人民币为核心小币种外汇交易中心。上述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以及境外金融机构之间沟通,形成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提供了很好的预警机制与长效机制。
4.金融合作。云南金融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云南省政府与中央金融机构合作。在“十一五”期间,双方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意向金额达4742亿元,到2011年6月底,已累计完成2711.55亿元,有力支持了水利、公路、铁路、机场、城市“两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云南省境内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签订专项合作与项目融资协议,主要涉及到云南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新一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文化产业、“3+5”边境经济合作区、境外人民币贷款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云南与东盟各国跨境金融合作。通过金融论坛、双方职能部门对口磋商机制、定期发布东盟各国经济与金融相关的数据、跨境人民币支付体系建设等方式,加强与东盟各国金融信息沟通与合作,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增强应对金融突发事件能力。
5.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云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较,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10年,云南省提出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成覆盖政府、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目前,云南省已经拥有约10万户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部分企业的环境保护违法、公积金缴存、拖欠工资、质检信息等),以及超过1000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截止2011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累计完成了4户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其中3686户企业获得了信贷支持,涉及金额1003亿元。建立农户经济档案670.05万户,评定信用户243.71万户、信用村2388个、信用乡镇49个。云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大大缓解信用缺失所造成的融资瓶颈,形成金融业发展所需要制度环境,在加强金融监管、控制不良资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理清思路,大力推进云南金融业发展,促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云南省金融业现有体系、规模的发展水平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奠定了核心基础。桥头堡战略规划使云南金融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由于云南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推进时期,云南金融业发展需要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相结合,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绿色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组织优势相结合,优化金融创新与发展环境;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把云南建设成为立足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与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云南金融业发展的核心,它的建设需要以创新金融服务主体建设为基础,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招商和金融创新为手段,以优化金融环境建设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为保障(见本文第四部分),实施金融人才战略。
在金融服务主体方面,以金融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入住昆明;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组建适合于桥头堡建设各种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继续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东盟各国的金融合作。
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市场;分步推进以人民币为主的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积极发展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稳妥推动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大力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对传统信贷市场进行整合与创新;积极发展保险市场。
在金融创新方面,实施金融倍增工程与金融产业创新两大工程;通过信贷资产转让、总行直贷、融资租赁、信托融资、委托贷款、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方式,对传统金融产品创新;在跨境金融、“三农”经济、林业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实施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方面的创新,提供特色金融服务。
在金融人才方面,制定实施金融人才规划,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加强本地金融人才培养。

⑸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资金的流动来会依一定自途径,从分散的资金分布,逐渐通过各种手段被集中起来,然后,再经一定渠道流向需要资金的地方,或流向其它区域。资金在这汇集流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个区域金融中心,各区域金融中心的相互作用,就可能形成全国性金融中心。

`````````````````````全文在http://www.nova.cn/Browse/ShowDoc.aspx?Code=3-15&Id=2005081509042021062

⑹ 在中央财经大学在985高校中处于什么水平

中央财经大学在985高校中处于一流的水平,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搞笑。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6)中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扩展阅读:

中央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设有55个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

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法律等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等。

⑺ 关于福建建设海西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析,谁给我翻译成英文

the analysis about building Haixi regional financial centre in Fujian Province,全部自己翻译,木有借助工具(个人高口准备中)。回。望采答纳

⑻ 什么是区域性金融中心

地区金融中心(Regional Financial Centre) 地区金融中心是指在特定区域中金融资版本、 金融机构 和金融信息的集权 聚地;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 交易量 大, 是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

⑼ 一个城市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前提是渐进式的,请看下面的链条:
首先要交通便捷,比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多条版通道的交叉口权,这个城市是个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进而发展成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发展成贸易中心,因为贸易的发达,对金融业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最后,在这个最初的交通枢纽上,崛起了金融中心。
纽约、伦敦、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等等,都符合上述规律。

⑽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履行如下的职责(打造方案):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要紧扣实际科学规划,按照“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要求和目标,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为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是通道经济带。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必须加快完善通道功能。目前在三条大通道上,铁路只有中通道经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实现了对外连通,南北铁路通道尚未打通。当前要重点加快南通道铁路项目建设,积极通过外交途径与相关国家做好工作,协调推进双边铁路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开工建设中巴铁路,尽快打通我国直抵印度洋的铁路通道,畅通中巴经济走廊;同时积极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

加快完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功能,促进航空市场对外开放,增加国际航线。通过交通大通道和枢纽项目建设,构建联通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国家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和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能源大通道。

加快建设国家确定的“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有效提升“三基地一通道”能力。当前要着重抓好能源通道建设。

在管道建设上:

①规划好从国外到疆内的油气管道建设,

②抓紧新疆到我国内地的油气管道建设。

在电网建设上,

①要加快“疆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

②要结合资源战略规划与周边国家的电网设施建设。

抓住上海合作组织组建“能源俱乐部”的机遇,争取国家在新疆设立“能源俱乐部”驻中国办事机构,巩固提升新疆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地位。

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出口制造业基地。

瞄准中亚、西亚、南亚等周边国际市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科学布局、加快建设七大加工制造业出口基地。

①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形成可再生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等产业集群。

②轻工产品出口基地,重点建设食品产业体系。

③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基地,使新疆成为我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服装生产基地和向西出口的集散中心。

④建材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发展传统建材、化学建材和金属建材等产品。

⑤化工产品出口基地,抓好大型炼油、乙烯等生产,使新疆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基地。

⑥金属制品出口加工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各类金属矿产资源,形成钢铁、电解铝等冶金工业体系。

⑦加工贸易基地,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商贸中心。

依托已初步建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国际商贸物流体系,尽快建设和形成面向周边国家和国内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在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伊宁等地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发展适应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要求的国际物流。

充分发挥新疆现有的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作用,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大型国际会展。积极搭建新的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办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境外展会。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各专业市场交易信息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建成覆盖中亚和内地、功能齐全的物流信息网络。

5、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

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推进金融创新,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政策;探索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实现政府资源、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构建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完善证券和保险市场,提供基金、债券、股票、保险、金融租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服务。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石油、天然气等有利条件,积极研究设立国家能源交易所,建设立足新疆、辐射中西亚、欧洲地区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

6、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文化交流中心。

要充分发挥新疆一体多元的文化优势,以文化、教育、科技、医疗、旅游等为重点,开展与周边国家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丝绸之路国际服装节等活动,开展与周边国际体育竞赛等项目,推动更多广播电视节目落地中亚国家等。构建面向中亚国家的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建立集科技、科研、环境监测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及数据产品为一体的网络。加强新疆高校与周边国家高校的合作,扩大孔子学院规模和影响。加快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阿勒泰四个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充分依托口岸优势开展跨境旅游。

阅读全文

与中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