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纪委关于上缴礼品礼金如何处理规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 》关于上缴礼品礼金的规定如下:
1、第二条 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必须登记上交。
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不含亲友之间的交往)中收受的其它礼品,除价值不大的以外,均须登记。
2、第三条 按照第二条的规定须登记的礼品。自收受礼品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礼品的,自回本单位之日起)一个月内由本人如实填写礼品登记表,并将登记表交所在机关指定的受理登记部门。受理登记的部门可将礼品的登记情况在本机关内公布。
登记的礼品按规定应上交的,与礼品登记表一并上交所在机关指定的受理登记的部门。
3、第四条 对于收受后应登记、上交的礼品在规定期限内不登记或不如实登记、上交的,由所在党组织、行政部门或纪检监察机关责令其登记、上交,并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党纪政记处分。
(1)金融机构收受礼品礼金自查扩展阅读
为了规范纪检监察机关暂扣、保管和处置涉案款物工作,中央纪委出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查办案件涉案款物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又针对中央纪委的自办案件也出台了相关的涉案款物管理规定,另外还有其他的相关规章制度,都对涉案款物的暂扣、保管以及处置监管进行了规范。
根据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涉案款物的工作,有多个部门参与,这些部门是各自分工、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每一个环节上都非常严密谨慎,由案件审理室提出具体处理意见,纪检监察室协同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具体办理,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 》
❷ 按规定需上交的礼金礼品,自收受之日起几日内上交纪检监察部门
我见过规定有30天,3个月的,不一而足。其实无所谓,只要是主动上交了,内就是好同志!纪委并不容看重天数,而是个人最后的态度、决定。
另外,大家不都是很忙吗,开会、工作、出差,纪委的人也有其他事情啊,碰不到也是常事。
❸ 如何区别定性礼尚往来,违反廉洁纪律和受贿行为
礼尚往来收受礼品礼金行为与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品礼金行为的区别
(一)是从回收受对象看答
1、正常的礼尚往来往来一般是发生在亲属、朋友之间。
2、违反廉洁纪律的收受礼品礼金一般发生在上下级、同事、管理服务对象或具有其他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人之间。
(二)从送礼的目的看
1、正常的礼尚往来没有特定的利益诉求。
2、违反廉洁纪律的收受礼品礼金作为送礼一方往往是进行长期“感情投资”,以获取相关利益。
(三)从往来的数额看。
1、正常的礼尚往来的金额相对较小,没有明显超出当地正常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且有来有往,彼此送的和收的礼品礼金价值大致相当。
2、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品礼金一般表现为收受的数额相对较大,或是收送金额明显不对等了,比如我送你儿子结婚礼钱事200元,你送我女儿结婚礼钱1万元,那就是不对等了,收受较多的一方且收受数额在3万元以下的一方构成收受礼金,属于违反廉洁纪律行为。以上是一般判断原则,具体问题还要结合个案实际进行综合分析。
❹ 法律规定收受礼品礼金多长时间退不算受贿
如果是利用职务上的抄便利索取的礼金,直接构成受贿罪,如果是收受他人的礼金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才成立受贿罪。
如果上述情形已经完成,那么已经构成受贿罪,退还礼金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事后退赃,可以减轻处罚。
一般国家工作人员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己劳动为他人提供某种服务,从而获得报酬不成立受贿。成立受贿关键就在于是否利用职务便利索取财物或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某利益。
❺ 党员领导干部收受礼金的自我检讨书
标题 简写标题是自我检讨书,全写标题关于XX收受礼金的自我检讨书,前面专空四格或直接靠属中间书写,名字太长也可以只空两格
称谓 尊敬的党,党组委书记领导和XX(检讨的对象)顶格写,冒号
正文 空两格,写事情的发生过程和现在的认识,过程简略一提即可,认识必须系统,深刻,有警示意义。段落不要太长,可以分几个段落。
认识到错误,后悔并希望改正。表决心。
检讨人姓名靠右下角书写,一般右边留两格
检讨日期紧靠上边承写
检讨书是一种常用的日常应用文,是犯了错误的个人或领导向当事人或组织写出的检讨错误、并保证绝不再犯的书信。检讨书的格式分为标题、称谓、正文和落款,内容包括出错问题、产生原因、改正措施或今后的打算。
❻ 你如何杜绝本单位出现收受礼品卡,礼金的现象
1、首先要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增强其拒腐防变能力;集中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提高学习教育成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查找、边整改,着力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2、制度贵在贯彻落实。可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干部群众了解政策,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对腐败问题坚决“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3、从制度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实节俭过节,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我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将“七个严禁”“九个严字”落到实处,才能彻底杜绝各种奢侈浪费现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新风扑面。
4、《汉书·景帝纪》(卷五)记载,汉景帝即位前连年歉收,但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现象却很严重。汉景帝即位后下诏,凡到地方后用公款消费的官员,一经发现立即免职,这条规定成就了历史有名的“文景之治”。但为什么汉朝的腐败还是不绝?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汉景帝之后的皇帝没有把这项制度继续发扬。史实证明,有“对症”的制度是必要的,且更须坚持,唯有长期坚持执行下去,方可达到廉政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