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是银监会与2010年5月出台的。
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版银行、国权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自2009 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总体工作安排实施以来,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银监局大力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与发展工作顺利推进。截至2009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30 家,其中开业172 家,筹建58家。已开业机构共引入各类资本70 亿元,吸收存款269 亿元,发放贷款181 亿元,实现利润1.3 亿元。但同时也存在组建进度缓慢、机构类型不尽合理、大中型银行主发起人偏少等突出问题。为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期完成三年总体工作安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执行力,确保完成三年规划。
2. 有多少家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
2003年11月 陕西省政府成立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筹备组。 2003年11月 陕西省政府批准组建省联社。 2003年12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2004年 2004年1月 陕西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动员大会暨省联社发起人会议在杨凌召开。 2004年6月 6月21日,省联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全省农村信用社半年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省联社第一届理事会。同日,省联社一届一次理事会选举贾湘为省联社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聘任季钧为为省联社主任;聘任文瑞盈为省联社副主任。 2004年8月 省联社正式挂牌开业。 2004年8月 省联社正式启动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项目。 2004年9月 省联社召开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改制会议,全面启动改制工作。 2004年10月—11月 省联社各地市办事处相继组建成立。 2004年11月 在陕西省银监局的指导下,统一法人社改制在安康汉滨社试点成功。 2004年12月 省联社出台《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全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转换的帷幕。 2004年12月 省联社成立党委和纪委。 2005年 2005年5月 全省农村信用社开始代理发放城镇低保户低保资金。 2005年6月 中共陕西省委任命杨建新为省联社党委书记。 2005年6月 省联社出台《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培训工作意见》,建立了省联社、办事处、县联社分工负责的培训机制。 2005年7月 省联社下发《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在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推行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2005年7月 7月30日,省联社召开一届二次社员大会暨年中工作会。同日,省联社一届七次理事会选举杨建新为省联社理事长。 2005年8月 我省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陕西神木农村合作银行挂牌开业。 2005年10月 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旧贷依法打击逃废债行为的通知》。 2005年11月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任命闫树昶为省联社纪委书记。 2005年11月 综合业务网络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在渭南临渭联社试点上线成功。 2005年12月 全省农村信用社开始代办“安贷宝”业务。 2006年 2006年3月 省联社设立监察室。 2006年4月 成功接入人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小额支付业务。 2006年10月 成功将大额支付业务由小前置系统切换到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了通过综合业务系统同时办理大额、小额支付业务。 2006年10月 在曲江会展中心举行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富秦卡首发开通仪式。 2006年11月 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基本结束,标志着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完成了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四级分类管理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五级分类管理的过渡。 2006年12月 农民工银行卡业务、富秦卡业务系统全面上线,获得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的高度赞扬。 2007年 2007年1月 1104报表系统上线。 2007年7月 各办事处组建成立稽核大队。 2007年8月 省联社一届十六次理事会聘任赵永军为省联社主任。 2007年8月 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面完成非信贷资产分类工作,标志着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了资产全面风险管理。 2007年8月 农村信用社开始代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结算业务。 2007年11月 接入全国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开通农信银实时汇兑、银行汇票、通存通兑业务。 2007年12月 省政府批准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统筹金。 2007年12月 开通10106262电话客户服务系统,提供24小时无间断的服务。 2008年 2008年3月 自助服务系统上线。 2008年5月 开通陕西信合第一个银联网项目--兴业银行柜面通及代理理财业务。 2008年5月 省联社设立战略决策委员会、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授信业务审查委员会和财务审批委员会,进一步理顺了省联社决策体系。 2008年7月 信贷及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全面上线运行,标志着全省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008年8月 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并顺利上线。 2008年12月 开发出富秦家乐卡新业务品种,标志着银行卡业务的创新迈上了新的征程,并获得省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的高度评价。 2008年12月 省联社与陕西省林业厅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2008年12月 省联社与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签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协议》。 2008年12月 省联社在开发试点基础上在全省推广了林权质押贷款业务。 2009年 2009年2月 陕西省监察厅出台《关于清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的通知》。 2009年3月 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了业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009年3月 神木农村商业银行获准筹建,标志着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改革正式启动。 2009年5月 省政府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意见》。 2009年5月 省联社分别与九地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09年8月 组建了省联社稽核大队。 2009年8月 8月10日,省联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省联社第二届理事会;8月11日,二届一次理事会选举杨建新为二届理事会理事长,赵永军和陈又林为副理事长;聘任赵永军为省联社主任,聘任文瑞盈和王旭明为省联社副主任。 2009年9月 9月28日省联社组织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暨省联社成立5周年文艺晚会”,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信合系统的凝聚力。 2009年12月 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办公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2013年网上银行普及使用,方便广大民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北京顺义银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崇明长江村镇银行 江苏邳州陇海村镇银行 江苏丰县民丰村镇银行 江苏沛县汉源村镇银行 江苏铜山锡州村镇银行 江苏惠山民泰村镇银行 江阴浦发村镇银行 宜兴阳羡村镇银行 太仓民生村镇银行 苏州常熟建信村镇银行 江苏张家港华信村镇银行 昆山鹿城村镇银行 江苏武进建信村镇银行 溧阳浦发村镇银行 金坛常农商村镇银行 江苏丹徒蒙银村镇银行 扬中恒丰村镇银行 江苏丹阳保得村镇银行 句容茅山村镇银行 江苏仪征包商村镇银行 江苏扬州农村商业银行 江苏江都吉银村镇银行 江苏邗江民泰村镇银行 江苏涟水太商村镇银行 江苏金湖民泰村镇银行 江苏洪泽金阳光村镇银行 江苏盱眙珠江村镇银行 江苏赣榆通商村镇银行 江苏灌云民丰村镇银行 江苏灌南民丰村镇银行 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 江苏泗阳东吴村镇银行 江苏宿豫东吴村镇银行 江苏泗洪东吴村镇银行 江苏沭阳东吴村镇银行 姜堰锡州村镇银行 江苏泰兴建信村镇银行 兴化苏南村镇银行 江苏靖江润丰村镇银行 江苏东台稠州村镇银行 阜宁民生村镇银行 江苏大丰江南村镇银行 江苏射阳太商村镇银行 江苏启东珠江村镇银行 江苏如东融兴村镇银行 江苏海门建信村镇银行 江苏南通如皋包商村镇银行 江苏海安盐海村镇银行 江苏通州华商村镇银行 南京六合九银村镇银行 南京浦口靖发村镇银行 江苏高淳武家嘴建信村镇银行 江苏溧水民丰村镇银行 江苏江宁上银村镇银行 浙江永嘉恒升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乐清联合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平湖工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嘉善联合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交银村镇银行 长 兴 联 合 村 镇 银 行 浙江三门银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普陀稠州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 安徽凤阳利民村镇银行 安徽桐城江淮村镇银行 安徽当涂新华村镇银行 安徽繁昌建信村镇银行 安徽黄山金桥村镇银行 安徽舒城正兴村镇银行 安徽裕安盛平村镇银行 安徽肥西石银村镇银行 安徽绩溪农银村镇银行 安徽无为徽银村镇银行 安徽铜陵铜源村镇银行 安徽泾县铜源村镇银行 安徽郎溪新华村镇银行 淮南凤台通商村镇银行 安徽庐江惠民村镇银行 安徽含山惠民村镇银行 安徽肥东湖星村镇银行 安徽枞阳泰业村镇银行 安徽休宁大地村镇银行 安徽青阳九华村镇银行 安徽和县新华村镇银行 安徽定远民丰村镇银行 安徽潜山江淮村镇银行 安徽歙县嘉银村镇银行 安徽望江新华村镇银行 安徽宿松民丰村镇银行 安徽五河永泰村镇银行 安徽宿州淮海村镇银行 安徽明光民丰村镇银行 安徽全椒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安徽来安中银富登村镇银行 芜湖泰寿村镇银行 怀远本富村镇银行 灵璧本富村镇银行 宁国民生村镇银行 池州贵池民生村镇银行 天长民生村镇银行 太湖县小池银燕农村资金互助社 澳洲联邦银行(济源)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兴安民兴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合浦国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渝北银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黔江银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贵阳花溪建设村镇银行 平坝鼎立村镇银行 黄平振兴村镇银行 水城蒙银村镇银行 兴义万丰村镇银行 文山民丰村镇银行有限公司 玉溪红塔区兴和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曲靖惠民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楚雄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楚雄兴彝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丽江古城区富滇村镇银行 大理海东村镇银行 昆明呈贡华夏村镇银行 曲靖富源富滇村镇银行 普洱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景洪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个旧沪农商村镇银行 弥勒沪农商村镇银行 开远沪农商村镇银行 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 临沧临翔沪农商村镇银行 保山隆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 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 云南安宁稠州村镇银行 慈溪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镇海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有限公司 宁海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有限公司 青岛即墨北农商村镇银行 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 青岛莱西元泰村镇银行 青岛平度惠民村镇银行 青岛胶州农商村镇银行 青岛城阳珠江村镇银行 青岛崂山交银村镇银行 深圳龙岗鼎业村镇银行 深圳福田银座村镇银行 深圳南山宝生村镇银行 深圳龙岗国安村镇银行
4. 农村信用社成立于哪一年
成立于1950年。
从建国初期到1958年大跃进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普及和大发展时期。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提出首先在华北试办信用社(部)。1951年5月,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人行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等。
1955年人行又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新的政策环境下,一场合作金融发展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到1957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达88368个,存款20.6亿元,社员股金3.1亿元。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行社脱钩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84年,国务院转发《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决定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
(4)农村金融机构批准新成立扩展阅读:
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人行在江苏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并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地组建了股份制农商行。
同时,全国还试点组建了京、沪、渝、津、宁5家省级联社,创建了浙、川、闽、黑、陕5个省级协会,组建了65家地市级联合社。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行了全方位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5. 2007年批准新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是
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6. 什么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专发展银行属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非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公司等。
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2金融服务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3同时亦指有关放贷的机构,发放贷款给客户在财务上进行周转的公司,而且他们的利息相对也较银行为高,但较方便客户借贷,因为不需繁复的文件进行证明。
望采纳,谢谢!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有哪些
第一阶段: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的初步形成阶段(1979年~1993 年)。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主要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包括(1)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并改变了传统的运作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农村信用合作社也重新恢复了名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地位。但农村信用合作社接受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事实上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附属机构;(3)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例如 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各地成立的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乡村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4)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因此,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管制较松、约束较少,各类金融机构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框架构筑阶段( 1994 年~1996年) 。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改革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的口号。更具体地说,这一农村金融体系包括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主要为农户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体现并实施其它国家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此(1)1994年组建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试图通过该银行的建立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中剥离出来;(2)加快了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步伐,包括全面推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对信贷资金进行规模经营,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等;(3)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性质。根据国务院 1994年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计划在 1994年基本完成县联社的组建工作,1995年大量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不过,实际进度大大落后于这一阶段所设计的目标。另外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就是决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改由县联社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督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至第二阶段末,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已基本形成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三者并存且相互间业务不交叉的局面,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第三个阶段:农村信用社主体地位的形成及其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阶段(1997~2006) 。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 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中国金融业原先以“忽视内涵性增长、注重数量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金融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主要体现在:(1)开始在国有银行中推行贷款责任制;(2)收缩国有银行战线。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3)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抑。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撤消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并对其进行清算;(4)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确定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上,且进入 2003年以来这一政策趋势日益明显且力度不断加大。包括:放宽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限制、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不良资产问题、推动并深化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工作等等。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11月底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和江苏 8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经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4 年8 月国务院又批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 21 个省(区、市) 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地区。
在这一次的农信社试点改革得到了央行的资金支持,对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采取两种方式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以解决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一是由人民银行按照 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安排专项再贷款。二是由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两年,按适当利率分年付息。 2004年3月4日,首批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共向8省(市)272家联社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 119亿元。 截至 2004年 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已会同中国银监会,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严格审查考核,共批准 583个试点县(市)农信社分三批认购中央银行专项票据 346亿元。改革使全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大为改观,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截至 2004年 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 4630亿元,占比23.5%,较年初下降 6个百分点,前 9个月全国农村信用社轧差实现盈利 21.2亿元。但中央政府为此也支付了巨大的成本。
第四个阶段:探索试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量改革(2006~)。2006年伊始,农村金融改革步入第四阶段,我们把此阶段称为“新一轮改革”。与以往不同,新一轮改革将重点放在增量(即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所缺乏的部分)上,而不是存量上。在改革的第三阶段,由于紧盯体制内的农信社,改来改去,很难触动既得利益阶层,结果白白支付了高昂的成本,农村金融落后的局面却并未根本改观。
在新一轮改革中,政府明显总结了以往的教训,在存量改革几近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转变思路,在体制外部分寻找改革的着力点与突破口。这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的最大特征。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12月 22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四川、吉林、内蒙古、湖北、甘肃、青海等 6省 (区)进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并提出要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即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在此政策引导下,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和四川仪陇惠民贷款公司分别作为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和首家贷款公司,在 2007年3月1日挂牌成立。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由南充市商业银行和五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 100万元;而贷款公司由南充市商业银行独资设立,注册资本为 50万元。2007年3月9日,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挂牌成立。其注册资本为 10万元,由 32农户发起设立。
同时,外资商业银行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2007年 12月 13日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全额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正式开业,其注册资本为 1000万元。除了汇丰村镇银行,花旗银行正准备选择试点地区设立贷款公司,格来岷信托拟通过技术合作形式参与试点,渣打银行也在积极筹划设立村镇银行。
从四川仪陇的试点情况看,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入给农信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信社的经营理念与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过去的消极等待变为现在的主动出击。当地农信社在新型金融机构的冲击下,开始主动接近村民,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为村民发放贷款证,并根据村民的具体情况在贷款证上注明不同的授信额度(在 1万元和 8万元之间)。这样,如果持证人将来有资金需要,就可以拿着“两证一章(即身份证、贷款证和私章)”,直接到农信社办理相关手续获得贷款,十分简便。此外,新型金融机构带给农信社的冲击,还体现在其业务功能的相对强大上。拿支付业务来说,惠民村镇银行由于依托南充市商业银行,给当地村民带来的便利是农信社所不能比拟的。当地村民流动性较大,经常外出务工,需要一卡在手,走遍天下。村镇银行能发行南充市商业银行卡,而南充市商业银行因与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等全国性银行联网,凭借此卡,村民可在全国各地进行支付。而当地农信社尚未实现市级联网,更不要说全国了。
8. 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最新的准入政策是什么如何开办农村金融机构(具体步骤),例如村级信贷机构
第二部分:了抄解最近出台的农村金融新政策
中国银监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于2006年12月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9.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的区别。
没区别,都是想赚你钱的。不然老板吃饱撑的开它干啥。
1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有哪些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很多特点,农村借贷主体具有多元化;农户贷款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有生产性贷款和生活性贷款等等。农村信贷分散而且额度很小,农村金融发展面临成本偏高等特点。农村金融需求特征也可以归结为季节性、长期性、风险性等特征。针对以上这些需求特征,小编简单总结一下几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可抵押品少和交易成本高。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普遍存在的借贷难的根源问题就是缺少抵押物。农户手里的土地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不能用来抵押,农村住房作为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不具备抵押资格;其他生活和生产用品的市场价值,不具备抵押价值。加之农村居住情况分散,金融需求品种较少且量小,导致农村金融网点少、规模小,农户获得借贷不仅有付息成本还包括交通成本以及其他成本。
二、缺少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建设而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基本是一片空白,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金融需求无法与金融市场对接。加之农户自身存在无抵押物的情况,所以导致无法像城市金融发展的那样完善。
三、受季节性影响严重。农村地区的主要收入是依靠种植业,而种植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的影响。虽说近几年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但这种改变毕竟十分有限。大量的农业生产仍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时节轮转,而且在我国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状态没有彻底得以改变之前,农户的信贷需求也仍然要在较长时期内沿袭“春贷秋还”的周期性交替。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呈现短、小、频、急的典型特点。
四、收益低、风险高。首先目前我国农副产品仍主要是初级生产形式,加工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农业相关产业盈利低,决定了农村金融的低利性,与其他工商企业相比,这种现象很明显。其次,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收益浮动,不稳定。一旦市场价格发生变动,就有可能给农户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给农业借贷带来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