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朝削弱相权的机构有哪些
唐代通过设三省六部来削弱相权,是通过在程序上分段管理来避免宰相独揽大权,以此来加强君权。
隋文帝时,为了强化君权,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内史”、“门下”、“尚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决策机关是内史省,审议机关是门下省,处理日常政务的机关是尚书省。而三省总的职权,在秦汉时都归丞相所有。
唐代,沿袭了隋的这种做法,即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只是具体设置有所差异而已。唐代“三省”为“中书”、“门下”、“尚书”。就职权来说:“中书”主起草诏令,“门下”主审议诏令,是决策机构。“尚书”是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而人员设置上,在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有时,朝廷为了弥补宰相缺额或扩大宰相的人数,指定年纪较轻和品级较低的官员,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其身份也为宰相。
也就是说,唐代的“弱相”手段有二:一是在程序上,“三省”分段管理,草拟、审核、执行分步进行;二是通过增设宰相职位,使各个宰相的具体职权减少,而且还相互牵制,最终都要对皇帝负责,以此来达到弱相强君的目的。
2.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与唐朝的
我国最来早的银行雏形是出自现在唐朝。唐宣宗时期(公元847~858年),有“金银行”出现。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这是“银行”一词单独出现最早的时间。后来出现了钱庄,最后是票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因货币的兑换而产生的一种信用机构.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以汇兑为主营的金融机构,由山西商人创办经营。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使中国社会渐渐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强大的外国金融势力控制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左右着资金的吞吐,汇率的涨落和金银的出入,使得清末金融风潮不断。再加上钱庄、票号本身也存在着不少弱点,且对外商银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导致其抗风险能力的削弱,由此钱庄、票号便退出了历史舞台。钱庄、票号,与银行的相同点是:都属于金融机构,不同点是:钱庄、票号,是我国的前期金融象征,规模较少,势力薄弱;银行,是后期从国外传入的事物,逐渐取代了“钱庄、票号”,而成为新时期的金融力量,逐渐至今发展着!
3. 古代最挣钱的行业,几乎稳赚不赔,你知道是什么吗
这里说的古代最挣钱、稳赚不赔的行业是典当行。典当行业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一直到清朝典当行业都还很火爆,直到近些年人们有了其他的选择典当行才消声觅迹。
宋朝时的典当行甚至能获得官身和免除赋税,这在古代是非常大的殊荣。宋代对于商业的发展是非常支持的,他们为了刺激经济便出台了对典当行的规定。宋朝政府规定只要你开典当铺那么就能获得“朝奉郎”官职,并且还能因此免除徭役捐税。这使得典当铺成为除了贩盐之外最暴利的行业,他远远比贩私盐要安全的多。
4. 为什么说古代金融业真正形成在唐代
随着南朝佛寺典当经营活动的兴起和普及,典当业逐渐形成。不过南北朝专时期的典属当业还仅仅是属于寺院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萌芽阶段。直到唐代,中国典当业才真正跳出佛寺 这个狭小的圈子,成为整个社会十分常见的蓬勃发展的金融业。唐代典当行业普及全社会,民间当铺也称为“质库”。
5. 唐朝盛世几个
2个: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2、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5)唐朝金融机构有哪些扩展阅读
1、贞观之治背景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
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炀帝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隋朝“留给”唐朝200余万户(按《通典》记载杜正伦奏,经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的大乱,到了唐初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
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2、开元盛世背景
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了局面,使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饮茶之风也在全国范围盛行。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武则天被逼退位之后,唐王朝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混乱期:先是武三思与韦后、安乐公主勾结,害死于唐中宗复位有功的“五王”;而后太子李重俊率御林军杀死武三思、武崇讯,而其也被韦后部下所杀。
再而后,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李显,立傀儡李重茂为少帝,自己总揽大权,垂帘听政。韦后肆无忌惮,安乐公主公开卖官,朝政异常腐化。武后退位后八年的时间里,政变迭起,政局动荡。
6. 中国第一家银行叫什么
银行在我国起来源于源唐朝,在唐宣宗时期(公元847~858年),苏州就有“金银行”出现。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这是“银行”一词单独出现最早的时间。到了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康(今南京)城内不仅有远谷市、纱市、盐市、牛马市,而且“银行、花市、鸡市、镇淮桥、新桥、筐桥、清化桥皆市也”。可见,银行那时在南京就已存在,而且成“市”。到了景定元年(1260年),竟成了一条“银行街”,其街非常繁华。“大清户部银行”是我国最早的官办银行,建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
7. 唐朝的政治机构有哪些
唐朝中央机构总结来说叫做: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中书令、门下省(侍从、谏议)侍中、尚书省(行政)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主官:尚书):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其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完善。
唐朝的三省机构是朝廷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文书制度,集中体现和代表了唐朝中央政府文书工作的基本特征。唐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方式是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核和执行,由皇帝最终决定。
作用: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在政治上,承袭并厘改了隋朝的制度,最重要的便是包括三省六部制在内的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最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行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
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
左、右仆射代领尚韦省事,亦职为宰相。
8. 我国金融机构的雏形始于哪个朝代
我国的金融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那时候中国最早出现了当铺。
当铺起源很早,在南朝时已有寺院经营为衣物等动产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唐朝当铺成为质库,唐玄宗时有些贵族官僚修建店铺,开设邸店、质库,从事商业和高利贷剥削,它与柜坊同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会昌5年,皇帝的一个文告中说:“朝到衣冠”,“贷承华胄”以及“清途”们都私置质库楼店,与人争利。
宋代当铺称长生库,由于宋朝社会经济日益发展,长生库(质库)亦随之发达。富商大贾、官府、军队、寺院、大地主纷纷经营这种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
(8)唐朝金融机构有哪些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通常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金融服务:
1、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这是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行使这一功能的金融机构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类型。
2、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
3、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
4、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5、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上述第一种服务涉及金融机构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种服务是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第四种服务被称为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第五种服务则属于咨询和信托功能。
9. 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区别是什么
一、时间、皇帝不同
1、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
2、开元盛世或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二、原因不同
1、贞观之治是因为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使得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由此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2、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了局面,使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饮茶之风也在全国范围盛行。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局面不同
1、贞观之治时唐太宗重用人才,虚怀纳谏,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唐太宗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2、开元盛世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
10. 中国最早的金融机构在哪一朝代
唐朝
那时候出现了柜坊和飞钱,其中柜坊相当于现在的银行
当然其实从秦始皇开始,三公九卿制度之下,就有专门负责金融的官员,但是这个是官方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