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对国际金融体系阶段划分

对国际金融体系阶段划分

发布时间:2022-12-21 15:43:14

㈠ (18分)19世纪末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金本位制(1815一1914)、布雷顿森林体系(19


()1945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4分)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掌握了世界大多数黄金储备;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或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答出2点4分)
影响: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造成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2分)
(3)原因: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2分)
影响: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有力挑战。(2分)
(4)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充满活力;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答出2点4分)

㈡ 世界经济国家的货币和金融关系

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
第一,一个国家的货币本身就是一种金融工具;
第二,金融是包括货币、证券、期货、银行、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债券等等一个很宽的概念。
第三,所以,金融包含货币,货币被包含在金融之内。

国际金融体系具体指什么

根据国际著名金融专家丁大卫教授的解释,国际金融体系是世界金融的总称或泛称。由于金融具有环环相扣的系统性,因此称之为体系。具体而言,国际金融体系主要指的是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因为金融市场具有很高的收益和风险,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监管,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与时共进的关系。例如,2008年9月15日全球爆发金融市场危机,之后,全球都在致力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前面说过,金融体系是一环扣一环的,因此又可细分为若干市场和监管分枝体系,如货币市场体系及其监管体系(中央银行)、银行体系及其监管体系(银监会)、证券市场体系及其监管体系(证监会)、保险市场体系及其监管体系(保监会)等。

各国国情不同、立法不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金融市场划分及其监管体系略有不同。

国际著名金融专家 丁大卫教授简介

丁大卫,国际著名金融专家、金融危机预言家、金融规律的发现者、金融定律的发明人、国际企业管理专家、国际金融界权威人士、全球金融领跑者、金融市场守望者、中国金融市场诊断师、中国金融走向国际化道路的促进者。他可能是全球金融领域拥有最多知识产权的个人。

全球独一无二、最先进、最完善、最实用、最有效的管理体系、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金融树(FinancialTree)、金融树体系(FinancialTree System)、系统金融学(Systematic Finance)、金融生态学(Financial Ecology)、金融物理学(Financial Physics)、金融科学(Financial Science)及金融科学体系(Financial Science System)的发明人和创始人。

他破天荒般地发现了金融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的金融学和金融科学体系。他不仅开创了人类金融科学的先河,而且率先揭示了金融与危机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规律。

曾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考取了极个别人才能通过的几乎所有美国金融/证券行业所需的营业执照,并在该行业的不同领域从业至今,涉及企业和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历任:美国环球证券首席投资执行官,美国国际金融证券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多伦多股票交易所董事局顾问,加拿大风险资本交易所董事,博鳌亚洲论坛/博鳌水城投融资总策划,博鳌亚洲论坛顾问,博鳌水城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博鳌从一个渔村变为一座比澳门大两倍的现代化水城)、中美多所大学教授或特聘教授、博导、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黄金投资专家委员会首席金融科学家,全国贵金属产业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房地产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总裁同学会顾问、国际多家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美林、高盛、黑石、野村等国际投行的经常顾问。在海内外发表过多部著作、金融教材和上百篇论文,经常在国际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上世纪90年代曾向朱镕基副总理、总理及国务院等部门提出过许多有益建议,其中包括1993年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尤其是整顿、规范期货市场的建议和方案。据中国政府唯一英文官方报纸《中国日报》2001年4月10-16日的报道: “他的建议曾至少两次帮助中国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率先将国际金融从业执照和资格认证体系其中包括S3、S7、CFA、CFP等引入到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为包括北大、清华、人大、中财、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央党校、上海交大等中美众多大学教授各种高端前沿课程;曾为国内外众多金融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证监会等、各大金融机构、数千家房地产企业老总、跨国公司及上市公司高管提供前瞻性高端培训,为中美培养了大量金融人才;曾为众多政府机构如吉林通化市政府、北京东城区政府及企业,其中包括美林、高盛、黑石、大摩、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提供独特的咨询和解决方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丁教授都曾不厌其烦地向世人发出警告并预示了结果。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此前的几年中,他一直在为阻止这场危机的爆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相比之下,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长达21年之久,期间多次发生金融危机,他不但一次也没有觉察到,反倒一次次将虚假的繁荣误以为真。

丁大卫教授从事金融20多年来,始终走在国际金融研究与实践的最前沿;开创了一系列崭新的金融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将原本抽象无形的金融世界变得一目了然;始终坚持承诺对所传授的所有知识及每一个观点和判断的客观性、前瞻性、准确性和正确性终生负责。

㈣ 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哪五个阶段

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代。在这种制度下,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在“黄金输送点”的作用下,汇率相对平稳,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输出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严重削弱,之后虽改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稳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国际金本位制终于瓦解,随后,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剧烈的通货膨胀。战后,欧洲各国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黄金储备迅速增长,约占当时资本主义各国黄金储备的3/4。西欧各国为弥补巨额贸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现了“美元荒”。国际收支大量逆差和黄金外汇储备不足,导致多数国家加强了外汇管制,对美国的对外扩张形成严重障碍,美国力图使西欧各国货币恢复自由兑换,并为此寻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1) 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 实行固定汇率制。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4) 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这个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黄金本位制,也是一个变相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种种缺陷也渐渐地暴露出来。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1971年8月15日美国公开放弃金本位,同年12月美国又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发两次危机,同年3月12日美国政府再次将美元贬值。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制度又一次陷于混乱,导致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实行,对于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牙买加体系并非是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它目前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国际货币制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㈤ 国际金融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国际金融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从广义上讲,其构成要素几乎包括了内整个国际金融领域,容包括:国际汇率体系、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体系、国别经济政策与国际间经济政策的协调等。但从狭义上讲,国际金融体系主要指国际间的货币安排,具体包括:国际汇率体系、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体系、国别经济政策与国际间经济政策的协调。

㈥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是什么

1、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二战结束时,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讨论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结构。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前身),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黄金可以以每盎司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兑换到美国,并实行可调节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对战后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内部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和缺陷。
为适应全球贸易的发展,美国需要通过维持长期贸易逆差来出口美元,但美元供应量的持续增长将难以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关系,影响美元的价值和声誉;为了维持美元的稳定,美国需要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这种确保流动性供应和货币稳定之间的矛盾被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发现,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问题”。
1960年代,随着美国从货物贸易顺差转为逆差,全球美元相对于黄金出现顺差,美元信任危机爆发。各国向美国出售美元换取黄金,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出。美国政府用黄金兑换美元的压力与日俱增为缓解美国黄金流出压力,弥补国际储备资产短缺,确保发展中的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设立了特别提款权(SDR)。
2、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然而,SDR的诞生并不能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问题”。 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转向浮动汇率制。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自 1974 年 7 月起,SDR 的价值由当时 16 个最大贸易国的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决定。为了简化和方便定价,到1981年1月,SDR由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镑和日元五种货币的篮子确定,每5种货币调整一次篮子中每种货币的权重。
1999年1月欧元诞生后,欧元取代了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在SDR中的地位和权重。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但特别提款权并未成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SDR仅占全球国际储备的0.5%,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这与美国经济总量庞大、美元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元长期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惯性密切相关。
3、第三阶段: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出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再次凸显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国际社会对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及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也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㈦ 详细的金融史大事件时间年表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一定特点的主体金融体系。
第一阶段 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从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结束。
第二阶段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起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终止于1973年。
第三阶段 牙买加货币体系时期
战后历史的若干个阶段
将二战后时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和一个中间阶段对我们的分析工作是很有用的。第一个时期是战后重建和发展时期(1945~1963)。从1964年至1966年是一个过渡阶段,其间在西方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转变。从1967年至今是第三阶段,这是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不断劣化并最终导致今日严峻危机的30年。
1、战后重建和繁荣发展的时期(1945~1963)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对健康的、实物性的经济增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这包括:战后欧洲(特别是欧共体的西德、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复兴;美、苏两国强劲的工业和技术进步;许多所谓“第三世界”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部分南美国家,有了真正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大经济集团都以人均实物产出的增长为目标,而达至这个目标的途径也都是对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段时期,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其他相关安排的保证下,货币相对稳定。这些安排包括:相对固定的货币平价,金本位支持下的美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以及相对严格的货币银行管制。贸易协议准许政府通过合理的关税、补贴、价格支持、支持性信贷和税收政策等多种手段保护和扶持本国生产者,在食品和关键工业部门尤其如此。一般而言,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政府不鼓励投机,而是鼓励在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公私投资。它们的政策强调高技术资本品的生产和人口科学素质的提高。金融利润主要产生于实物的制造和贸易。结果就是整个金融体系有真实的实物经济作强大后盾。
2、过渡阶段(1964~1966)
在威尔逊的领导下,以前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政策被抛弃了。鼓励投资于生产性部门和新技术的各项政策被一步步废除。新的政策取向是创造消费品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巨大膨胀,从而在中短期内取得较高的倾向回报率。尽管肯尼迪政策的某些正面因素持续到1967年,他的遇刺标志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经济后果的政治转折点。理解这次政策转变的根本性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美国。直至60年代初期,人们仍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繁荣、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在于其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传统的“美国体制”总是倾向于让国家鼓励对科学和技术进步进行长期生产性投资,支持大规模基本建设,扶持新兴工业部门并以“保护主义”政策培植国内生产。即使进入60年代之后,美国人仍普遍认为如果准许所谓“市场力量”遵循货币收益最大化原则,不受政府干涉和调节地统治整个经济过程,那么任何工业经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为了保持一个现代化的,以科学和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政府必须起积极的作用:它必须经常介入以保持长期投资的生产性导向,控制投机和浪费,限制“市场力量”的以长远公共利益为代价的短期利润取向。相似的国民经济原则在其他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中也被采用,成为这些国家战后重建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之下,使于约翰逊政府并为其后历届美国政府所继承的经济政策转向,其实质是对于传统的工业经济的“美国体制”的彻底抛弃。这个根本性的政策转向反映在开始流行于60年代中期的“消费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等概念上,这种驱使从英美逐渐传播到其他西方工业国家。
3.世界金融体系30年的癌症(1967~1997)
过渡阶段结束于1967年,当时一系列爆炸性的金融危机正如林顿。拉鲁什所预言的那样开始。后来的历史表明60年代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决非暂时或周期性现象。从战后初期卓有成效的“美国体制”政策所作的根本性转向,为世界经济种下了致病的癌变基因。
在这30年历史进程中,金融体系的疾病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各国政府和组织不得不面对和应付的危机为标志。历史表明,在每一个关键转折点上,所采取的决策总是使问题更为恶化,并为下阶段更严重的危机准备了条件。这些决策的共同重点在于:对由不数据增长的债务“泡沫”和投机性金融资产引起的问题,它们总是试图通过牺牲越来越多的实质经济来“喂饱”泡沫的方式加以解决,与此同时它们还成功地为这些泡沫的增长清除各种壁垒。
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主要组织的这种非理性、自我毁灭式的行为,构成了过去30年经济史最重要的特征。很明显,世界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其之所以被容忍了这么久的原因在于一些植根于国家政府和组织的思维习惯深处的错误。

㈧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架构。这次会议决定成立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两大国际机构,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但SDR的诞生并不能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难题”,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转向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

第三阶段: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初露端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再次凸显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国际社会要求改革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上升,也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什么是货币?
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货币从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商品,包含价值量,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㈨ 什么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由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组成。现行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初建之时,美国的经济实力,无论是以GDP还是进出口贸易或者以黄金(207,0.88,0.43%)储备等指标衡量,在世界上都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从而奠定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和霸权地位。然而,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在美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中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但美元依然占据着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和霸权地位。这种垄断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松紧基本操持在美联储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中,货币政策的目标绝大多数是单一的,即物价稳定,而美联储仍实行多目标制,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等。从历史上看,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周期性特征,美联储货币政策也是周期性地放松和收紧,导致美元周期性地贬值和升值,而在每一轮美元升贬的周期中,总会伴随着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而危机的解决又离不开始作俑者。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向全球13家中央银行提供大量美元流动性,扮演了全球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俨然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
第二,现行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体系由少数国家(G7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既与当前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又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国行为的制衡机制,造成现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决策难以反映大多数成员的利益。以IMF为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其一,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其二,过多地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监督,而对重要发达国家的监督缺乏有效性,所以不能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和有效应对。这种歧视性的监督也导致了IMF与少数成员国之间一定程度的对立关系。其三,因其决策受少数大国控制以及缺少必要的资源和融资手段,故不能扮演国际最终贷款人角色,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缺少最后的保障——全球最终贷款人。
第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严重缺失,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混业经营客观上需要全球有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机构,以防止监管套利。另一方面,金融业一向被认为是一国经济的命脉,金融监管权力又是各国经济和金融主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现实中对金融业的监管都是由母国自主监管来进行,尚未建立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论坛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不能担当全球监管者的重任。

㈩ 论述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和特点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System)是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大约形成于1880年末。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和国际储备资产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而后两者是削弱了的、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赖以生存和得以正常运行的中心组织。该体系赋予基金组织监督、磋商和融通资金三项主要职能。即监督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审批货币平价变更;协调各国重大金融问题,以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管理基金,为国际收支逆差成员国提供融资。
2.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以黄金作为基础,并把美元当作关键国际储备货币。具体做法是: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折合35美元的黄金官价。各国政府或是中央银行有权可以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确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金平价,有义务维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该平价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变更,其波动幅度要维持在货币平价的±1%的范围之内。
实际上,这种双挂钩制度下,各国货币通过美元与黄金建立起了联系,使得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世界货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货币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以美元——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其汇率制度则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3.规定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向国际收支逆差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的困难。同时也规定了顺差国也有调节其国际收支的义务。
4.取消外汇管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成员国不得限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对其他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下结存的本国货币应保证兑换,并在自由兑换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5.设立稀缺货币条款
规定当某一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时,该顺差国的货币可以被宣布为“稀缺货币(Scarce Currency)*”,并按逆差国的需要进行限额分配,逆差国也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性的限制兑换措施。
三、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认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同时存在,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类型的汇率制度,但成员国的汇率政策应当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商。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成员国应当根据经济条件逐步恢复固定汇率制度。各国应尽力缩小汇率的波动幅度,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来阻止国际收支的调整或是获取不公平的利益。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削弱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黄金不再作为特别提款权和各国货币的定值标准。取消成员国之间及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交易须用黄金清偿的义务。
3.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
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逐步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以使得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规定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特别提款权交易而不必事先征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成员国之间的交易以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账户中所持有的资产一律以特别提款权表示。
4.增加并调整成员国的基金份额
各成员国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应缴的份额也有所改变,主要是增加了石油输出国的比重。其他发展中国家维持不变,发达国家除原西德和日本略增之外,其他各国的比重都有所降低。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所持有黄金的六分之一(约2500万盎司)按市价出售,用所得收入设立“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援助,以解决它们的国际收支困难。

与对国际金融体系阶段划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积金贷款的房子加名字 浏览:401
外汇付款码 浏览:759
国际bot融资 浏览:900
股权激励融资业务 浏览:276
外汇交易现状 浏览:517
国通信托雷 浏览:592
平安信托财富怎么样 浏览:698
现金流量表融资 浏览:352
人工智能自动化交易 浏览:164
ec获融资 浏览:260
磁共振融资 浏览:862
日元1100折合人民币 浏览:866
安全的货币基金公司 浏览:687
600470资金流向 浏览:501
巨人理财跑路 浏览:32
原油下跌油气基金 浏览:535
中欧基金地址 浏览:520
货币基金赎回限额 浏览:158
平安期货在哪绑定银行卡 浏览:828
美元汇率人民币买入 浏览:392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