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四大外资银行有哪些
英国 汇丰银行 香港汇丰银行简称汇丰银行,是香港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日本以外的亚洲最大的商业银行、世界最大的跨国银行之一。1995年该行的资产额3440亿美元,居世界大银行第31位,存款额818.37亿美元,资本和准备金亿美元,一级资本比率9.4%,总资本比率为14.5%,(一九九五年六月)雇佣职工100,000人,总行设在香港。
美国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总部坐落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的花旗银行,是华盛顿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1812年7月16日,华盛顿政府的第一人财政总监(Commissioner of the U.S. Treasury )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在创建之初,纽约城市银行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英国 渣打银行 英国渣打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在伦敦及香港交易所上市,并名列富时指数首25家公司(以市值计算)之内。 渣打银行有150多年的历史,致力于在全球高增长市场的发展。渣打银行在亚太、南亚、中东、非洲、英国及美洲等5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00多家分支机构(含附属机构、合作公司和合资企业)。 香港东亚银行 香港东亚银行于1918年在香港成立,一直以来致力服务香港客户,并于内地及海外提供企业及个人银行服务。 东亚银行现为全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于2005年12月31日的综合资产总额达港币2,388亿元(307.9亿美元)。东亚银行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
目前,东亚银行于香港设有逾110间分行和显卓理财中心,员工人数超过3,400名,集团于全球则聘用逾6,400名职员。
</p></p>
『贰』 中国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区别
这个问题有意思,答得好的人应该奖100分。反正我是答不全,只谈谈版个人一点意见。
业务权: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还是要在中国人民银行许可范围内,没有特权,国内银行对新业务的响应度还是高的。
记账体系:这个对一个银行是关键也不关键。因为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再说近几年各家行全国集中系统都引入国外较先进系统的设计理念,有几家就是IBM做的。
系统:这个国内行有基础,国外银行要建起全国联网的系统要大量投入,反而外资银行还要差点。比如说现在国外行的国内机构还在委托国内银行代理他的汇划业务。
网点:国外银行肯定不会向国内行哪样大开网点,所以他们的对象可能集中于国内高收入的群体、外资企业等。这一点对国内银行有影响。
国外银行的利润中借贷差产生的占50%以下,其余的靠中间业务收入,比如说卡(折)收费、寄个对账单要收费、结算业务的手续费也高得很。国内的企业(个人)短时间不能接受。国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到20%。所以现在也开始收费了。
因此,我认为有冲击,但冲击不会太大。国内银行在冲击(竞争)中还会学到一些先进的东西。
『叁』 在中国大陆有哪些银行是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支就太多了 花旗 渣打 汇丰 大华 美联 加拿大丰业 蒙特利尔 恒生 法国东方汇理 等等 太多了。
1、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
3、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
4、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进出口信贷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肆』 论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论文题目?呵呵
外资银行可以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很多国际化的行业标准、规定以及管理内模式。
用人标准、人员容培训、内部监督政策等方面非常优秀和严格。可以让中国金融业非常清楚的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如何改进。
不过反过来说,在国内的外资银行也受中国金融业的制约。WPI签订以来,很多方面还是在银监会等国家机构的制约下存在的外资银行,有些缩手缩脚,这种牺牲为的是不牺牲掉中国这块肥缺。
应该说整体上是各有利弊吧。
『伍』 在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 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外资银行能干点啥
在中国用直接被人用刀捅死
『陆』 中国的银行和外资银行有什么区别呢
分行就是分支机构,没有法人地位,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说,不能算是一个独立履行回法律答责任的机构。法人银行则不同,具有法人地位。至于外资与否,主要是由其资本构成决定的。外资银行不等于外国银行。
『柒』 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业和公民将产生哪些影响
带给中国金融业的机遇
(一)有利于促进银行体制改革,提高银行业的运行效率
金融业全面开放有助于国内银行服务效率的提高,进而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对金融安全起到正面作用。第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打破垄断,增强竞争,促使中资银行服务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二,外资银行的进入,通过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还可以引人新的技术和理念,如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商业银行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提升总体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改善银行业的营运质量,提高运作效率。根据相关研究证明,随着外资银行进人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本土银行服务效率的提高。
(二)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和建立分支机构
根据的对等互惠原则,在允许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同时,中资银行开展海外业务将会受到较少市场准入的限制。这为国内一些经营状况良好、资产质量较高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生存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他们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银行业务,扩大地域范围和业务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增加市场占有率。同时,中国的银行业也必须遵循国际“游戏规则”,即要按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来运作。这必然促使中国的银行业加快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提高监管力度及有效性。(三)增强国内银行的资本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点是要彻底摆脱传统体制下留下的种种包袱,尤其是不良资产。其中不良贷款成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最大的“绊脚石”。外资的进入不仅能够丰富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来源,而且能够为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带来新的理念,毕竟外资投行在不良资产处置的技术、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比我国有着更为成熟的经验。外资银行的进入或参股国内银行,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有资产,为国内银行增强资本基础,又能大幅度降低处置成本和信贷风险,提高国内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水平
中国银行业必须严格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游戏规则”,特别是要根据以巴塞尔协议为准则的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原则及标准和方法进行运作和管理。这方面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来说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同时,也促使中央银行加强全方位和规范化的金融监管,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给金融业带来的挑战
(一)对中资银行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形成冲击
外资银行健全的管理和内控制度、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发达的信息通讯设备有助于增强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的能力。同时,许多通行的国际惯例和先进方法也是依据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中资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
(二)对中资银行的业务形成冲击
外资银行的核心优势就是良好的服务、丰富的产品,用服务争夺客户,用产品吸引客户。对于金融产品的消费者而言,无论是公司客户还是个人客户,谁的金融产品好,谁的金融服务周到、体贴,消费者就向谁聚集。在产品方面,目前外资银行公司业务的重心主要放在融资、国际结算、存贷款、担保、汇款等方面。近几年外资银行已经向中国市场投放了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商业银行投放品种的3倍以上,显示出外资银行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优势。而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善于提供信用卡、私人贷款、按揭、存款及财富管理等服务,零售业务创造的利润比重往往超过50%。今后外资银行将会进一步充分利用其技术、经验、品牌和人才,创新和推广更多的产品,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
(三)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金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货币政策是一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通过银行部门的传导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目前,在华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中,外资银行的分行占绝大部分比例。由于分行并不是独立的法人,外国银行必须对其中国分行承担无限清偿责任,对中国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相对于子行与合资行来说较为充分。但同时也意味着外资银行分行的经营管理受东道国的约束较少,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控制力要弱一些,某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会被部分地抵消。
(四)银行业资本流动性危机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入,银行流动性激增,授信能力膨胀。面对这种局面,从资产方来看,银行管理者扩大资产规模、追求高额风险利润,将贷款投向高风险产业或部门,如房地产、证券等,使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上升。而这些部门价格的上升反过来又会刺激贷款向这些部门集中,形成泡沫,造成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一旦泡沫破裂,留给银行的则是大量的坏、呆帐。从负债方来看,国际资本迅速流出时,造成对银行提现的压力,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又在国内存款人中间产生“羊群效应”,引发大规模的挤提,使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雪上加霜,导致银行破产
『捌』 外资银行有哪些
国内现在主要有以下几家外资银行:
1.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作为第一家美资银行于1902年来到中国上海,开立了在华的第一家分行,也是花旗银行开始在亚洲营运的第一家海外分行。
今天,花旗银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面向最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多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东亚银行
东亚银行自从1918年以来,一直致力服务于香港客户,并于内地及海外提供企业及个人银行服务。七间内地分行获准为外国人、内地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人民币银行服务。
3.恒生银行
1985年,恒生银行在深圳设立首间代表处。1997年香港回归,恒生是首家获批将上海代表处升格为分行的香港银行。1998年底,恒生在北京成立代表处。
2004年5月,恒生银行取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恒生拥有丰富经验和财务实力,加上优质的专业服务,是你进军内地市场的理想顾问。
4.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1858年在上海成立第一间分行,近150年来从未间断营业。今天,渣打银行中国区总部座落上海,下辖十家分行,一家支行,四家代表处和770多名员工。
渣打银行对中国有着长期的承诺,并致力于更强有力的发展。
5.美国银行
美国银行源自1912年在香港成立的广东银行,由华籍商人创办。1998年,美国银行集团与众国银行集团合并成为新的美国银行。现在,本行在香港及澳门共有十六间分行。
内地的上海南京西路支行提供广泛的商业及个人银行服务,包括人民币及外币存款、人民币、港币及美元房地产抵押贷款、财富管理、电子银行、商业信贷及融资等服务。
6.汇丰银行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于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2000年5月,汇丰将其中国业务总部移至上海的浦东,成立“汇丰驻中国总代表处”,统筹业务发展。
目前, 我们在中国内地的10间分行设于: 北京、大连、广州、青岛、上海、深圳、苏州、天津、武汉和厦门,在北京、广州和上海设有四间支行,在成都和重庆设有代表处。
作为在中国内地最大的一家外资银行,汇丰通过其不断扩展的业务网络为中国内地提供广泛的银行和金融服务。
7.华侨银行
自1925年在厦门成立分行以来,成为首家在中国开展银行业务的新加坡银行。其中国大陆经营网络目前包括四个分行、1个支行和2个代表处,分别位于上海、北京、成都、青岛、天津和厦门。
华侨银行提供度身定制的一整套人民币和外币产品,我们广泛的全球网络遍及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110家以上的分行和代表处。
8.满地可银行
BMO满地可银行是加拿大的第一家特许银行,于1817年11月3日开业。BMO满地可银行为加拿大提供了首批健全而充裕的流通货币,并在加拿大的发展中不断担当重要角色。
BMO满地可银行是首间在海外开设分行的加拿大银行,而且一直活跃在欧洲、拉美、东亚以及美国等市场。今天,BMO满地可银行继续发展成为加拿大最卓越的财务机构之一,而且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银行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开设分行及与国内银行进行项目合作。
(8)外资银行互联网金融扩展阅读:
外资银行是指在本国境内由外国独资创办的银行。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根据各国银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有的国家为稳定本国货币,对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加以限制;也有些国家对外资银行的业务管理与本国银行一视同仁。
它主要凭借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和广泛的国际网点等有利条件,为在其他国家的本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提供贷款,支持其向外扩张和直接投资。
外资银行有的是由一个国家的银行创办的,也有的是几个国家的银行共同投资创办的。
『玖』 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需要怎么做
银行业已制定八项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是要求银行继续坚持“区别对待、版有保有压”的政策,坚决限制权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
二是完善风险提示制度,建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情况通报和风险提示专题会议制度;
三是对外资银行进行快速排查,对母行受危机影响的外资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提示;
四是与有关部门联合启动大额出境资金的特别监管,明确大额出境资金的事先报告制度,重点关注资金变相外逃情况;
五是建立流动性压力应急预案,对遇到流动性管理压力的外资银行,银监会将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实施救助;
六是与其他部委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共同维护金融稳定;
七是要求银行完善外币金融资产风险盯市分析制度,及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
八是对风险进行充足拨备,提升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