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没有进入金融行业的人都会好奇互联网金融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之前也包括我,内心极其好奇,金融内在的业务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那么多老板会潜逃?
在此我将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四大分类来为那些想要进入或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童鞋门讲解金融背后的秘密。
P2P
这边不用解释太多,最近大家都能收到P2P的各种利空消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钱存进去,到期会有不错的利息。
1.1.业务逻辑1:先去设定虚拟项目,再去找对外投放
这种模式的危害在于,假设一定时间内找不到投资,就直接开始拆东墙补西墙,亏损越来越大,很多老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携款而逃
这边需要补充个知识:国家规定P2P需要先找到项目,才能让个人去投资理财,否则属于触犯法律,但是国家对这块的监管明显是不够的。其次用户的资金不能长时间放在平台,必须要转给对应的机构。未来估计国家会成立监管的平台,如现在支付宝微信需要中间嫁接一道银联一样的道理。
1.2.业务逻辑2:先合作再对外公布
这种模式最大的分享在于商户压结算周期,平台先行发放资金+利息。但是比第一种更安全点,至少不会胡来。大公司和小公司区别就在这里。
1.3.业务逻辑3:找合作公司小额理财,类似支付宝和京东小金库。
优势在于随进随出,没有账期,按照七天年边际收益进行结算。除非理财公司跑路,基本上属于0风险。但是利息比较少,大额都被公司和理财公司给分割了。而且很大资金被分割,之前调研过,最简单的也是很少人知道的是证券交易所有个版块(具体忘记了,我家里人在没有股票可进仓的时候,都会在那个版块操作),T+1,高的时候一天有60+的利息,低的时候有30+左右的利息。所以你们自己算下吧。
这块产品的适用人群为中低层居多,手上没有什么闲钱,有无法承担高风险的人群。
1.4.业务逻辑4:民间融资模式
先找一下因项目资金而无法启动的优质项目,在他们融资要求金额下,风控指定每个用户的min和max投资比例和对应的返佣率,让用户进行投资。
这类产品适合的用户群体基本上属于手上有大额资金存款,中高层为主,不过还是属于高风险投资的一种。如果要入手,还是需要加以市场分析去判断选择哪一类为好。
1.5.在P2P行业里面如何分辨好的项目
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会有两种思维,一种是分散性投资,一种是投资高回报的,其实这两种都有问题。
先说第一种分散性投资,古人云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没错,但是只是无脑的分散性投资那就是2,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类型的,最近2个月倒闭了300+P2P公司,他投资的几家P2P都在这批名单里面,我现在就看到他不上班每天就在那些地方要赔偿。
第二种高回报的,我只想说3-4.3%左右的虽然低,危险系数相当于5-6%左右的风险度可接受,大于7%的,我就呵呵,基本上风险大。除非你用加息券这另当别论。
所以选择投资,先要看公司靠不靠谱,再看里面投资金额,不要太黑心,比银行高就可以了。
1.5.P2P的运营手法有哪些
加息券是P2P的常用手法,很多运营都是在加息券的基础上增加运营手法,比如当月加息,全额加息(这种力度比较大),通过会员等级提升0.01个点的加息,还有增值服务玩法,等等。这边不展开说了。但是在金融公司决定运营方案的并不是运营,产品而是风控!运营只是起草个方案,优惠的数值需要风控去建模运算,否则很容易做赔本买卖
二.消费金融
简单概括:线上线下购买商品时直接使用分期消费,而不用现金支付的金融模式。
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刷卡分期,一类是无卡分期。
2.1.刷卡分期(前提是需要有银行信用卡)
2.1.1.业务模式1:银行信用卡分期
这种直接通过先付款,再分期还款,手续费比较高,适用于累计到大额资金,减轻还款压力进行分期还款的用户使用这边展开个题外话,银行的模式主要有
1.消费分期俗称信用卡分期;
2.账单分期包含已出账单和未出账单,招商还有个E分期主要针对额度用完,但还需要购买其他商品的人直接对已出账单进行E分期,额度会恢复到原先,还款去E账单进行还款;
3.现金贷:第三节的时候会具体展开细说
2.1.2.业务模式2:基于场景的消费分期
目前常见的旅游分期、租房分期、教育分期、美容分期等。
这种模式适用于单笔大额支付的消费者,用信用卡直接分期付再还款手续费高,通过放贷平台的有卡分期付手续费会低很多。但是对于消费者最大缺点是如果商品单价高于你信用卡的额度时,你只能分期付你信用卡的额度,如:信用额度3万,商品为4万,你只能分3万,还需要支付1万元资金。
这种模式对于放贷公司和第三方资金集合平台都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坏账的承受者是银行。
如果要做免息活动,则需要平台承担费用,一般很少会对有卡分期做任何免息降息活动。因为利益划分,平台赚最少,第三方赚中介费,银行赚大头。
这种模式对于放贷公司和第三方资金集合平台都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坏账的承受者是银行。
下图为背后的系统初步流转结构。
2.2.无卡分期
所谓无卡分期,其实就是指消费者在不使用信用卡分期情况下,而能分期买到大额商品。
主要针对信用卡额度小,或没有信用卡的用户人群
通常做这块业务的公司都是有放贷资质的,除非一些小公司没有办法获取牌照,那他会打插边球,下图就是避开风险的方式。
2.2.1.业务模式:征信较好,自己放贷;征信较差,给他人放贷
根据网络金融的最新数据,旅游、医美、教育这三个品类,网络都踩到了大坑,坏账高达6-8个点。但是也有行业里做得好的分期公司,医美分期的坏账仅为1.5%左右,远优于同行数据。为了降低损失,在消费者申请分期时,需要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和活体认证。
ps:所谓活体认证
1)身份证正反面:用于识别你的个人信息;
2)人脸识别:A.用于确认你是否是身份证持有者,B.用于确认你是否是活着的人,可以想象下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流程,总需要你晃脑袋,眨眼睛,张嘴闭嘴,这就是为了判断你是不是活人。
如果征信较好的(俗称白名单)这批用户,公司是直接放贷的,不会转给他方进行放贷,因为这批人有良好的还款信用,通常都是包赚不赔。但是除了白名单的用户外,其他客户平台也不是会特别愿意放弃放贷机会,这时通常会找第三方“黑”贷公司(暴力催收)进行合作,从中间赚取差额的同时也让“黑”贷公司承担了最大的风险。
三.现金贷
由平台放贷现金给到消费者进行使用。
现金贷的前身就是高利贷,利益集团都是和黑社会挂钩,通常高利贷是以日息计算,借款人群主要是企业老板,或用资金过度。通过人生管控,卖淫等暴力催收还债,逼迫借款人无日无夜的还款,被国家所不允许。
后来高利贷为了生存,又不接触法律,就开始对校园学生下手(俗称校园贷),目标客户为女性,为什么?因为女人的妒忌心,攀比心,都会促进女性消费者购物欲。而且通常校园女生除了家里的微薄生活费是买不起LV这种奢侈品牌。渐渐的校园贷进入他们的眼内。但是他们的还款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样公司会只出不进,坏账率会很高。为了解决这一方法,就有了现在众所周知的“裸贷”,女性需要全身脱光拍照片,如果不还轻则把照片给他周边朋友看,重则拖出去卖淫还款。古代如果有GDP这个词汇的话,卖淫就像现在的中国房价,名居首位。国家知道了,极其重视这块,所有公司都不准对校园下手。
3.1.现金贷的市场
据专家调研,根据估测,不足一年,目前现金贷行业的规模大约为6000亿-10000亿
2017年9月,现金贷用户规模达1257万,同比增速近250%
现金贷以男性为主,普遍收支不平衡,23-40岁居多,通常都是低消费,月收入小于1万的用户,分布于深圳,成都,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
3.2.现金贷的N大质疑
无征信
在国家打压完善贷款行业乱象丛生之前,无论平台,放贷公司,都是没有原则的,是人就能放贷,而且平台也不会接征信系统,一个消费者可以同一时间在多个平台申请多次,这样其实对于平台,公司也是增加了还账率。
信贷利息风险
有媒体统计了目前市场上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利率是158%,最高利率达到598%,自己可以算下借个5万,一个月要偿还多少利息,我就呵呵了。
3.3.法律红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当被认定无效。
3.4.业务模式:白名单制
业务模式和消费金融其实一样,也是分白名单和黑名单制这块,如果征信较好的(俗称白名单)这批用户,公司是直接放贷的,不会转给他方进行放贷,因为这批人有良好的还款信用,通常都是包赚不赔。但是除了白名单的用户外,其他客户平台也不是会特别愿意放弃放贷机会,这时通常会找第三方“黑”贷公司(暴力催收)进行合作,从中间赚取差额的同时也让“黑”贷公司承担了最大的风险。
四.过桥贷
过桥贷款(bridge loan)又称 搭桥贷款 ,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运作,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这笔贷款对于B来说,就是所谓的过桥 贷款 。在我们国家,扮演金融机构A角色的主要是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扮演金融机构B角色的主要是 商业银行 。
4.1.过桥贷的常见模式
4.1.1.一种情况是金融机构之间的贷款过桥,即金融机构A拿到一个好的贷款项目之后,经过了各级授信审批机构的审批同意以后,由于贷款规模或者风险资产约束暂时缺乏运作资金或者暂时缺乏信贷投放能力,于是就与金融机构B商量,让B临时向企业发放贷款,等A金融机构资金或者贷款规模到位后,企业归还B贷款,B则从这笔业务中退出。这笔贷款对于金融机构B来说,就是过桥贷款。而发放贷款的前提是A金融机构已经对此笔业务通过了审批,而且明确规定了最长多长时间内会贷款投放,实际上A金融机构隐含着对B金融机构贷款的担保。
4.1.2第二种情况是金融机构A拿到一个自己认为好的贷款项目,也经过了各级授信审批机构的审批同意以后,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或者是政策因素,贷款企业不能完全满足A金融机构对贷款投放的条件和要求,这时候A或者是企业自行寻找到金融机构B,让B临时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以达到A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投放的条件和要求,等A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到位后,企业归还B贷款,B则从这笔业务中退出。这笔贷款对于金融机构B来说,就是过桥贷款。与第一种情况不同的是,这种情况B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更多的是企业的自主行为,虽然也是以A金融机构已经对此笔业务通过了审批为前提,但是实际上A金融机构对B金融机构的过桥贷款并没有任何责任。
4.2.平台的过桥贷模式玩法
平台通常会和银行进行合作,要求给到项目,银行会根据平台的量,给他一笔或多笔的项目,并告知对方已经用房子进行抵押。平台根据项目资金大小,公布过桥贷总共需多少资金,当用户投资达到封顶值后,就给到银行。在这期间内,用户是不能体现,如果体现,则只退还本金。
4.3.过桥贷的利润风险
过桥资金一般时间短,但收益高,而且资金相对安全,所以也成为一些社会资金的盈利模式,一些资金富余多的企业特别愿意进行过桥资金的经营。但是还是有部分风险,比如房子所有权归谁所有,如果房子委托银行拍卖,拍卖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市值也是会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如果卖不出去,银行是不会提前把资金结算给你。
❷ 我对互联网金融的几点浅显认识
注:笔者目前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产品汪,大学期间比较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动态,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已经改变了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接触互联网金融,几点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最早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应该是在2011支付宝获得央行颁发的国内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也就是我对互联网金融的接触最早是第三方支付,其实当时还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只是觉得在网上购物并完成付款很酷,常常跟同学炫耀我在网上购物的东西,记得那时有很多同学、亲戚叫我帮忙在网上购物。其实真正对互联网金融概念有认识的时候应该是2013年支付宝推出账户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 ,余额宝推出了7%的活期收益让很多人的零花钱都存入余额宝。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我便开始研究余额宝的产品模式,了解到存入余额宝实际上是通过支付宝渠道购买天虹基金发行的货币基金。才开始慢慢接触互联网金融领域,到后来才慢慢了解到P2P网贷、网络众筹、大数据金融等等。到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非常普遍并且让大众接受,我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让普通大众都接触了金融,降低了接触金融领域的门槛,真正让普通人也能享受金融带来的红利,实现普惠金融。
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
2013年7月暑假,收到我们班主任的通知,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正在报名,经管学院要求选择一支团队参加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之“北银消金杯”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大赛,当时我们金融学专业系主任找到我(当时是班里学习委员),希望我们金融学专业能出一个团队,随后我便找了我的两个老搭档,填了申请表报了名。当时国家仅允许成都、北京、上海和天津四地符合条件的股东发起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金杯”是指北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主办的比赛,本次比赛的主要任务是要设计一个线上消费信贷产品,即消费者线上选择产品后通过北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提供贷款来支付商品价格,现在来看,类似京东白条、分期乐的模式。记得当时在做网络贷款流程时,就大概了解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结算方式,并结合我们的参赛项目设计出一套适合网络消费信贷的支付结算方式,最终我们团队侥幸获得了“北银消金杯”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大赛全国二等奖。我把以前写的方案简单看了下,其实有很多不合理以及考虑不周到的地方,而且当时还没有用户体验、做原型图、写产品需求文档的概念,充其量只能算BRD和MRD的方案,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我第一次真正设计互联网金融产品,即使有些粗糙。
互联网金融的四大模式
除去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创新(比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这里主要介绍的是非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也就是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根据目前市场,大概可以分为四大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大数据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笔者资历较浅,简要分析下自己所在的P2P行业。
P2P网络借贷平台,P2P(peer-to-peer lending)简单来说是指个人与个人间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的借贷交易,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如果2年前谈P2P这个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今天谈P2P,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应该有部分人还是P2P的投资人。P2P网贷发展到现在确实不容易,从07年中国成立首家P2P平台拍拍贷的默默无闻,到14年、15年的爆发式增长(到目前为止,根据网贷之家数据,现在已经达到3900多家P2P平台),到部分平台卷款跑路、不断坏账爆出等各种丑闻的爆出(最轰动的就是涉及几百亿巨额资金e租宝事件)、再到16年P2P行业不断规范、行业洗牌,以及今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P2P行业正在趋于理性,各大平台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对资产的风控、平台技术的加强等方面,不再是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推广、宣传、拉流量,“薅羊毛”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另外,各大P2P平台投资收益率也开始下降,记得笔者14年曾看到部分平台收益在20%左右,少部分平台收益更是高的离谱,现在基本已经回归理性并仍然处在下降通道中,目前我们平台1个月理财年化收益在9%左右,1年期年化收益在12%——14%左右,后期P2P平台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将持续下降,笔者一直认为所有的金融产品,不管是传统金融产品还是线上产品,其收益率应当由该资产的风险来确定,P2P平台的资产优良与否决定了其金融产品的收益率。
从资产端来讲,大部分的P2P平台资产端还是来源于在银行贷不了款的中小企业以及个人贷款(信用贷款、消费贷款、抵押贷款)等。中小企业或者个人在银行里面贷不到款,P2P平台为这些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或预售融资服务帮他们在线上融资,来缓解资金流动性。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是在整个中国企业量里面占 90%,贡献了80%就业的岗位,贡献了 60%的 GDP,50%的税收,虽然这一块资产是有一定风险,但是其前景是非常的广阔。
从资金端来讲,其实这个市场真的非常大,中国人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强,只把钱存在银行的观念现在基本已经改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投资,开始有管理好自己财富的意愿。中国人比我想象中的有钱,虽然我们在表面上还是一个第二世界国家,但是中国人的个人财富可能真的比美国人多。可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之前,中国人投资渠道非常的小,除了买房、炒股票之外,应该大部分人就是存银行或者买一些银行理财。这也就是为什么2013年余额宝一经推出,在短短2年不到的时间里做到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货币基金,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后来P2P发展起来了,大大降低投资门槛,这里投资门槛不仅仅是指投资金额的门槛,还有接触信息的门槛。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投资渠道,了解更多的金融产品,逐步实现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金融都是有钱的大庄家玩,普通人很难能够接触到一些高端的投资机会。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原来从事互联网的从业者嗅到了金融市场这块大蛋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出现了3900多家P2P平台(网贷之家数据)。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的人除了买房、炒股、余额宝之外,P2P应该是第四个可以让大众接触的投资渠道。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什么?
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说是经过了几个阶段,互联网金融创新第一阶段应该是网络支付,以支付宝为代表,现在也有10多年历史了。第二波是 P2P网络借贷平台,从2007年开始,以拍拍贷、红岭创投为代表的早期平台。第三波是火热之中的股权众筹、大数据金融等。
那么,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什么?不同的从业者有不同的观点,大部分金融行业的从业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为金融,互联网只是一个展示工具。笔者曾经一度也是这么认为,但慢慢接触互联网后,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金融形式,不只是起载体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拓展和延伸了很多,不管是服务和体验上,还是产品模式上。服务和体验上,原来我们接受服务可能要去金融机构营业地点,现在通过移动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地接受各种金融信息服务。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从以传统金融机构为核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产品模式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玩法,比如消费+理财模式、理财+娱乐模式等等,因为有了互联网,很多事物都可以相互结合,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玩法。
互联网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金融行业,信息是金融机构的核心资料,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滑铁卢战役中依靠比英国国家还快速的情报,抢先一步知道战争结果,在一天之内狂赚了20倍的金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哪些人有钱、哪些人缺钱,这些信息几乎都掌控在银行的手里,所以银行躺着也能赚钱,但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这样的格局。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资金撮合的效率并且降低交易成本,而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资金需求方不必非要依赖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保险等,互联网才是资金融通最高效、最民主、最大众的媒介。通过互联网方式融资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银行垄断、低效、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诚然,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快速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肯定会存在不规范、不透明、无完善监管等各类问题,在此笔者不展开叙述,如有相关观点和表述不正确之处,烦请大家指教。
❸ 互联网金融特点及与传统金融特点的比较
互联网金融在近两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东西,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都能听到别人随口谈起“马云说…”“刘强东说…”或者在互联网上、杂志报纸上看到一些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信息,如果说不出一两件互联网金融的事,都觉得落于人后了。
传统金融业的社会分析
传统金融面临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挑战,这也未必是它的末路。要知道,有竞争,才有发展。为了自身发展,传统金融行业也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为自身谋取福利。
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分析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人人贷(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如万融投资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经常谈到的P2P的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求方结合在一起。互联网金融模式有4
种,相对安全的P2P模式是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此类平台作为中介,平台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双重担保。此模式首先在人人贷平台创立,由人人贷与中安信业共同推出产品“机构担保标”。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1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多个投资人投资。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万惠投融就是采取这样的模式,极大的保障了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互联网金融pk传统金融业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融360副总裁陆佳彦是标准的“银行高管”:上海交大MBA毕业,从渣打银行客户经理做到了宁波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副行长,拥有11年的商业银行运营和管理经验。2011年与朋友创建融360,专做针对金融零售市场的产品搜索。
对比银行体系里以关系为导向销售银行产品,融360副总裁陆佳彦现在更欣赏互联网以效果为导向的销售方式。
两种不同的销售模式,反应出了两个行业产品特质的巨大差异--靠关系销售产品的背后,是产品同质化太严重,没办法靠产品本身去说服客户,只有走大客户关系;而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强调的是“产品价值”,放大客户、用户的使用体验,让产品本身说服客户。
互联网金融来了,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中国金融体系有80%的客户没被服务到。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估算,接近90%有金融需求的客户,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未曾获得满足。我把他们称为“小融”用户,谁牢牢地抓住了小融用户,谁就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❹ “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到底有哪些玩法
"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其实一直没有比较好的创新完法,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参与首付贷已被叫停,还有就是房产抵押贷,房产赎楼贷等,真正有利于老百姓的房产互联网金融创新玩法根本没有。
❺ 互联网金融真的能“颠覆”传统金融吗
互联网给传统金融带来的“颠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越边界
这里所说的边界,既包括地域边界,也包括人群边界,还包括时间边界。传统银行往往只能服务于所在网点周边地区,而互联网金融是直接面向所有人。传统银行更多地关注大客户、大企业、有钱人,而互联网金融更强调普惠,服务门槛直接降到百元级。传统银行营业网点办公时间“朝九晚五”,而互联网金融可以随时提交业务请求。总之一句话,互联网金融正在超越了传统金融服务边界,他的终级目标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连网设备均可以享受最及时、最优质的金融服务。
2、重建规则
互联网每进入一个行业,就会颠覆一个行业,为什么?因为互联网企业不按常理出牌,敢于、擅于重建规则和生态。这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跨界打劫和破坏性创新,背后的逻辑很简单:通过互联网创新重塑产业链,再重建利于自己游戏规则,倒逼既有企业服从新规则!
3、盈收后置
先圈地,后赚钱,是互联网企业最核心的生存法则之一。为了圈到人,互联网公司是不惜下血本的,各种烧钱大战就是实实在在的案例。互联网企业将这种玩法带到金融领域,让传统金融机构根本无法应对。余额宝、微信钱包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就做到上亿用户,传统银行想都不敢想。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金融服务的实现形式,还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盈收模型。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但我们绝不可忽视互联网给传统金融带来的颠覆意义。未来的金融机构,不懂金融会死,不懂互联网会死得更惨!
❻ 互联网金融本质是互联网还是金融
互联网金融本质是互联网还是金融的问题,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要搞清楚它回们的关系就必答须跳出这个圈子,从其他角度来考虑事情的本质,下面做一组分析判断:
1、金融行业
传统金融包含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资管等等机构,这些机构在涉及互联网金融时的考虑是把互联网当作工具,努力把金融换个玩法而已。所以这里的机构本质上的特征并不会发生变化,而是因为金融本身才产生了使用互联网作为工具,成为了所谓的金融行业转型互联网金融的时髦说法罢了。
2、互联网行业
以互联网起家的公司在其家大业大后,难免会有涉及金融的想法,例如阿里巴巴把资产证券化,但是阿里不是为了证券化而证券化,而是为了阿里小贷提供资金来源而已,而阿里小贷最终的目的是给商家贷款,让商家获得资本投资而增加商家收益,它们想干金融么?恐怕未必。
综上所述,要判定互联网金融本质是互联网还是金融,就必须要看互联网金融玩家自家的属性,也就是公司的性质。在定义行业玩家属性后再看其参与目的,这样才能真正的看清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本质到底是互联网还是金融了。
❼ mmm国际互联网金融!是怎么回事合法吗
你好!
MMM是俄罗斯马夫罗季创建的,国内每月30%,每天1%
玩法:a第一个月投资100,b第二个月投资100元,c第二个月投资30元
第二个月a得到130元,b、c把钱打给a,
这样下面还有d、f、e很多,基本就是这样打钱的,玩法是这样的,但是里面还有很多的规则那些,需要找个人带你弄才行的。
这个没有说合法,也没有说违法!!
❽ 互联网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问题描述:最近发展得很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这一行业需要什么样子的人才去做么?跟传统金融行业的人才要求有什么不同?
小编整理了知乎@百夫长的回答:
一句话说来,需要的是能同时理解两个行业商业逻辑,并能实现两者求同存异,和谐统一的人。
先从两个行业的商业模式说起。
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互联网是一个崭新的行业,然而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原因就在于两个行业最本质的特征在于融通——金融就是财富的融通,而互联网是信息 的融通。如果认同这一点,就能明白互联网金融行业,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触网还是互联网公司跨国界玩金融,目标就是在业务上能同时处理相关联的钱流和信息 流。(听上去和电商逻辑也类似——同时处理相关联的物流和信息流)
所以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从业者要么就是能玩转一端的,要么就是能把两者融合到一起的。
具体来说,如果排除比特币这种逆天的创新,当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是拿银行业务举例吧)所做的就是以下三类工作,
金融机构的私海。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将传统的金融业务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以此解决用互联网技术改善、优化现有形态的金融业务。以银行为例,电子银行业务就是这样的逻辑。所以即便呆在传统金融机构里,如果老板足够时髦新潮想触网,比如民生、平安,机会依然是多多的。
互联网机构的私海。互联网机构第一次染指金融业务,是解决线上最后一站——支付的问题,即如何把客户荷包里的钱捞到自己荷包里来。所以网络支付产品的历史几乎和互联网本身一样长。这一块电商们做了很久,也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直奔这项业务去,然后再将自己的方案返销给银行。
所有人的公海。如何用互联网的逻辑改变金融的逻辑,如何用金融的逻辑改变互联网的逻辑。比如P2P贷款以及众筹的模式,就是典型互联网的精神体改变信贷与投资业务。而阿里贷款则是典型的用传统银行逻辑服务物联网企业的信贷产品。
说明白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逻辑,也就能理解从业者都是怎样一群人了。不论是熟悉互联网还是熟悉金融,都能在这一新的领域里有所作为,因为毕竟都有各自一摊私海的业务可以挖掘。
真正有难度的业务还是在公海
虽然金融和互联网的本质都在于融通,但玩法上如何做到兼容极其极其讲究。这里不多说怎么做了,只举两个例说说有啥难度。
节奏上不匹配。互 联网行业的节奏太快,在找死和等死之间,互联网倾向于找死,而金融则倾向于等死。因为,金融创新是要让步于风险防控的,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通常需要更长 的时间才能理解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所具备的对于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如果一款产品在上线前发现瑕疵,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是否应该推迟上线?99%的情况下互 联网产品经理会选择上线,然后将问题留到下一个迭代的更新中。而如果一款产品在上市之前发现新的风险点,作为金融业产品经理是否应该推迟上市?100%的 情况下就不会上市了——金融业里没有beta版可以玩。
服务理念不同。金融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同样叫做客户关怀,和互联 网行业的做法就有着天壤之别。当你与一位招商银行金葵花卡客户经理和与淘宝网店小二谈论客户服务时,或是你与一位银行产品经理和与一位互联网产品经理谈论 客户体验时,就能深刻体会到行业间的巨大差别。总之,互联网是冰冷的,无论多么便捷和草根;金融是热情的,无论多么高端和贪婪,线下就是比线上会体贴人, 这一点是改不了的。
所以,最大的挑战在于对于两个商业逻辑的融合。因为无论是从哪一种模式靠向或服从另一种模式,还是直接借助两家的灵感大胆创新,都无法违背金融和互联网各自原有的玩法,也都需要两个行业间的鸿沟,善于利用两个行业相同的本质。
❾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风控到底怎么玩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已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做好互联网金融,要立足于三个基本点:平台、数据、金融。而在这其中,大数据,作为连接平台、用户、金融等方面的工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广泛、囊括多个领域,各领域的风控策略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大数据风控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运用做一个大致的分类和解析。
首先,如何理解大数据风控
大数据风控的有效性除了强调数据的海量外,更重要的在于用于风控的数据的广度和深度。其中:
数据的广度:指用于风控的数据源多样化,任何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不能指望依据单一的海量数据就解决风控问题,正如在传统金融风控中强调的“交叉验证”的原则一样,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数据来交叉验证风险模型。互联网金融的风控策略也如此,可能对同一风险事件采用了多种策略。
数据的深度:指用于风控的数据应当基于某个垂直领域真实业务场景及过程完整记录,从而保证数据能够还原真实的业务过程逻辑。例如,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丰富的真实交易记录,但由于大部分场景下无法获取交易商品的详细信息及用户身份,在用于风控时候价值大打折扣,因而数据的完整性和垂直深度很重要。
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何利用大数据做风控,大致有以下一些分类和方向:
1、基于某类特定目标人群、特定行业、商圈等做风控。由于针对特定人员、行业、商圈等垂直目标做深耕,较为容易建对应的风险点及风控策略。
例如: 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贷,主要针对大学生人群的特征
针对农业机具行业的融资担保。
针对批发市场商圈的信贷。
2、基于自有平台身份数据、历史交易数据、支付数据、信用数据、行为数据、黑名单/白名单等数据做风控。
>>>>身份数据:实名认证信息(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单位、职位)、行业、家庭住址、单位地址、关系圈等等。
>>>>交易数据/支付数据:例如B2C/B2B/C2C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P2P平台的借款、投资的交易数据等。
>>>>信用数据:例如P2P平台借款、还款等行为累积形成的信用数据,电商平台根据交易行为形成的信用数据及信用分(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SNS平台的信用数据。
>>>>行为数据:例如电商的购买行为、互动行为、实名认证行为(例如类似新浪微博单位认证及好友认证)、修改资料(例如修改家庭及单位住址,通过更换频率来确认职业稳定性)。
>>>>黑名单/白名单:信用卡黑名单、账户白名单等。
3、基于第三方平台服务及数据做风控 互联网征信平台(非人行征信)、行业联盟共享数据(例如小贷联盟、P2P联盟) FICO服务、Retail Decisions(ReD)、Maxmind服务。
>>>>IP地址库、代理服务器、盗卡/伪卡数据库、恶意网址库等;
>>>>舆情监控及趋势、口碑服务。诸如宏观政策、行业趋势及个体案例的分析等等
4、基于传统行业数据做风控 人行征信、工商、税务、房管、法院、公安、金融机构、车管所、电信、公共事业(水电煤)等传统行业数据。
5、线下实地尽职调查数据
包括自建风控团队做线下尽职调查模式以及与小贷公司、典当、第三方信用管理公司等传统线下企业合作做风控的模式。线下风控数据也是大数据风控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手段。
希望能帮助到你,如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微信号“大数据风控圈"哦~,很多互联网行业资讯分享。
❿ 新金融3.0: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内容简介:
“互联网+金融”让金融业经历了1.0时代的渠道金融和2.0时代的技术金融,现在到了3.0时代的创新金融。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等大趋势已经使3.0时代金融业的“基因”发生质变,其架构中的“底层物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使传统金融业版图日益模糊,促使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更加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产生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反映在金融市场上,具体表现为金融要素市场化、金融主体多元化、金融产品快速迭代过程正在发生等,这些表现我们称为“新金融”。新金融是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新变化而言,创新是新金融时代的明显特征,因此也可以将互联网金融称为新金融,或更准确地称之为“新金融3.0”。
新金融3.0的市场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与移动应用,包括各类智能终端不停地通过连通的方式连接各类客户、资产和资金。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金融模式,并且形成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二是出现了大量的金融组织机构及金融业态,如私募基金、保理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意义上的范畴可能更大。三是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诸如股权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PE)、并购基金、风险投资(VC)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新三版投资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各类交易所产品合约投资、融资租赁类、非公开化融资、P2P、P2B及保理类产品、类P2P、众筹等。
新金融核心是找到性价比高的市场,并且通过各种技术“圈”出自身管理能力范围内的市场。举例来说,在保险、银行等领域,我国传统企业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新金融则能通过各种手段,在传统金融中切出没有被传统金融服务机构解决的市场,从而创造出新的“蓝海”。这不仅需要考虑差异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构建新金融生态圈必须注重行业渗透和融合、创新服务及风控体系构建。为此,要看准社交化、移动化、专业化和场景化的发展方向,抓住资金端和资产端这两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端口,创新商业模式,延伸金融应用领域,并理解“合规、稳健、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这四个关键词。
本书全面阐述了新金融3.0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书中既有政策解读,更有基于大量正反两方面实例的案例分析;既有权威的指导意见,也有业内人士的真知灼见,更有作者本人的实践经验分享。该书理论上高屋建瓴,实操上指导性强,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者、从业者、参与者的必备读物。
编辑推荐:
推荐1:新金融3.0的行业模式不断调整,将迎来规范发展,更为健康地前行。
推荐2:看准社交化、移动化、专业化和场景化的发展方向,抓住资金端和资产端这两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端口。
目录:
第一章 新金融的变革:从1.0时代到3.0时代
1.0时代:通过网络渠道销售金融产品
2.0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定制金融产品
3.0时代:通过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
第二章新金融3.0时代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三大机遇: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效益突出
三大挑战:安全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产品研发、模式创新、平台创新、行业再造、生态建设
第三章 新金融3.0的新四化
一化:社交化
二化:移动化
三化:专业化
四化:场景化
第四章 不走寻常路:新金融3.0的三种新玩法
玩法一:多元资产端
玩法二:黏住投资者
玩法三:打造生态环境
第五章 新金融3.0的十大业务形态
形态一:金融产品网络营销
形态二:网络金融资产管理
形态三:网络小额贷款
形态四:网络消费金融
形态五:在线社交投资
形态六:金融产品搜索
形态七:金融在线教育
形态八:P2P金融
形态九:互联网众筹
形态十:供应链金融
第六章 新金融3.0的四大应用场景
场景一:新金融3.0+房地产
场景二:新金融3.0+汽车
场景三:新金融3.0+电商
场景四:新金融3.0+农业
第七章 发展新金融3.0的四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合规
关键词二:稳健
关键词三:科技金融
关键词四:普惠金融
第八章 新金融3.0的五大趋势
趋势一:监管趋严
趋势二:行业集中度提升
趋势三:行业内平台相互并购
趋势四:迎来集体转型期
趋势五:科技驱动未来
参考资料
精彩试读:
新金融3.0不仅仅是把线下金融业务搬到网上,而是一种全新的金融生态,是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互联网必将推动金融业的深刻变革,类似第三方支付、人人贷、阿里金融的新金融3.0产品和服务也将层出不穷。因此,新金融3.0时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三大机遇: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效益突出
新金融3.0时代将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在这场新的蝶变中,新金融3.0时代呈现出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效益突出三大机遇。
●机遇一:新金融3.0具有巨大优势
新金融3.0,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大数据有利于客户行为研究的深化,对于进一步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传统类似服务难以做到的。新金融3.0能够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金融3.0有助于服务创新。传统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新的应用场景,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各个领域。
在广发银行看来,数字化应用早已不是简单地把银行业务线上化或是2.0时代的移动互联,数字化3.0时代更注重双向交互能力。为此,广发银行基于新应用场景,研究如何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载体,以及在智能投顾、财务管家、物联网及VR应用等领域的服务创新。该银行将网络金融业务视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鲶鱼效应”,激活了该行各业务板块的数字化革新。截至2016年6月30日,广发银行网络金融创新业务主动获客规模近270万。
近年来,广发银行积极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数字化跨界合作,与人寿、银联、BAT、移动运营商等海量客户企业,以及大量中小微企业建立了伙伴型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行业联盟,通过接口互联、数据合作和平台共享等模式,致力于系统互联、账户互认、资金互通,持续建立良好的新金融3.0生态环境和产业链。同时,广发银行积极推动O2O场景融合,如2016年推出的“智慧医院”方案,通过“线上平台+自助终端”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医院高效运营,便利患者就诊。
传统银行业应对新金融3.0,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做到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整合的服务渠道、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和创新金融服务;而银行对信息科技则更应该放宽各种限制,通过制度改革来激励创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二是新金融3.0具有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优势。新金融3.0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业务的深度整合,凸显其强大的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优势。通过将电子商务行为数据转化为信用数据,并以此作为依据控制信贷风险,使能够获得信贷资源的人群得以向下延伸。
2017年7月31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搜狐集团旗下的新金融3.0平台搜易贷榜上有名。搜易贷自2014年9月上线之初即确立了“垂直、O2O、平台化”三大战略,深耕行业细分市场,现已完成房产和汽车两大垂直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2016年上半年推出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小狐分期,在电商、游戏、教育、旅游等领域拓展。
截至2016年5月31日,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119亿元,注册用户超过146万人,单月成交额超12.6亿元,作为一线互联网金融平台,搜易贷发展速度稳居行业前列。此外,搜易贷一直秉承科技金融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等在借贷、投资过程中的应用,目前在借贷流程方面、风险审核方面、智能分散投资方面等应用效果显著。
搜易贷上榜《财富》中国500强,与其利用新金融3.0进行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有很大关系。搜易贷自2016年3月首批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后,就接入了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主导建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共享平台相关借款人数据情况,为国家征信数据做出贡献。同时,围绕监管思路建立了全面、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与相关机构合作,直接切入消费场景,提供全线上系统对接、大数据风控、用户先消费后付款等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搜易贷打造了智能风控系统。搜易贷参照国际金融行业巴塞尔协议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结合垂直行业本身的特性和大数据技术制定智能化风控模型,并已逐步应用到薪易贷、小狐分期等产品,不仅帮助传统征信体系内信用数据缺失的用户获得借款;而且申请更便捷,审批效率得到较快提升。
事实上,作为搜狐旗下企业,来自IT行业的搜易贷天然就有大数据、云计算优势。搜易贷一上线,就打出了“最放心”平台的旗号;立体化风控体系的保障,也是搜易贷能迅速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交易额最快破百亿的关键原因之一。搜易贷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通过精准的历史数据,精确预测包括违约率、早偿率等固有风险指标,优化整个产品的风险敞口。
搜易贷建立的立体化风控体系包括多个维度,如甄选优质项目、加入新金融3.0风险共享系统、签约民生银行资金存管、企业征信牌照等方面。其中,尤其是与民生银行的合作,更是P2P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例如在甄选优质项目方面,搜易贷有“七重风险控制保障”,如投资人所有资金都是专款专户,物理隔离,严格选择合作伙伴,采用小额分散的模式及国际水准的风险决策引擎,应用已有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够更加信息化地完成风控。
三是新金融3.0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利用自身海量的客户资源及信息挖掘优势,通过互联网及时记录并查看交易记录,分析财产状况、消费习惯等,从而解决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交易费用、风险评估等问题。这些优势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低成本做到的,对于解决当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颇有益处。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新金融3.0的优势恰恰就在这两个方面。
在监管部门的监管引领下,南阳市各银行业机构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6年10月末,全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86.56亿元,同比增长18.47%,与年初相比增幅14.67%,高于全市各项贷款5.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6.15%,较上年同期上升2.6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0.28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0.61万户,顺利实现了银监会提出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三个不低于”目标。
随着新金融3.0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能够借助新金融3.0获得透明度更高、参与度更高、中间成本更低、协作性更好的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