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产品创新有哪些方法
1.借鉴产业政策,做好风险防范:目前,不同政策部门和不同专家、学者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思路和发展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新的金融产品时,必须要先建立规则,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际范围内的经验和教训并不相同,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规则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规则始终不得出台,建好的规则的可操作性和健全性也有待进一步观察。从方法论上看,一切必须先建规则才能实践,有悖于人类通过实践提高认识的客观规律。因此,在现阶段的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借鉴产业政策的有关做法,通过设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方法加以规范和解决。对于那些国际范围内较为成熟的产品,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的金融机构在开展创新业务时可采取负面清单的做法,也就是说“未经法律明确禁止的业务品种,均可以开发”。而对于那些不是十分成熟、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金融产品,则采取正面清单的方式加以规范。
2.细分市场,寻找利基点:利基市场是指被竞争对手所忽视而又能带来利润的细分市场。在做好大众化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的同时,区分细分市场,寻找特殊小群体客户的需求,已成为开拓新产品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个人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中,客户在区域、年龄、职业、教育、收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如国内一些银行按客户群体不同的年龄段开发了“学生投资理财计划”“婚礼储蓄”等。
3.金融机构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合作开发新产品的趋势在国外已遍及各类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信托银行与证券公司、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之间都可以开发出组合式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式。
4.明确金融产品的定位:在金融创新产品的过程中,要合理明确金融产品的定位,主要区分面向机构投资者和面向个人的产品。鉴于机构投资者一般拥有机构优势,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抗风险能力,因此面向机构投资者的产品在许可证上更为宽松,面向个人的金融产品在准入方面应更为谨慎,在信息披露和监管方面应更为严格。其中,针对高端客户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普遍服务的金融创新产品应有所区别。此外,对于一些包括衍生品在内的定价策略和风险控制更为复杂,面向复杂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产品也需要在监管上加以区别对待。
5.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利益最大化”: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客户的需求和利益出发,使产品尽可能满足客户“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在方便客户、使客户满意的同时,为自身带来良好效益。
②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①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②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品版范围。权③探索发展基于订单与保单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④在银行间市场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拓宽涉农小企业的融资渠道。⑤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对符合条件的县级分支机构合理扩大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农贷信贷员包村服务。
③ 如何改进银行金融服务的的对策及建议
对策及建议:
(1)大力发展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西部经济,加大对西部信贷力度。
(2)对民众,加强金融服务宣传力度,使得西部低收入者也能利用金融工具使自己的财富最大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机制。政府应该金融支持与财政扶持并重在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逐步建立信贷支农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风险补偿、中介服务等政策机制,为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
(3)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的培训,让农民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使自己的财富最大化。
服务意识创新。
(1)服务意识的创新,首先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客户购买金融产品是为了享受金融服务的,只有认识到客户的重要性,并且一切服务围绕着客户,才能留住客户,留住客户的资金。
(2)其次是树立“银行客户双赢”的经营理念,在服务产生的价值理解上要发掘层次的内容。再次是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观念,在服务内涵上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开辟新功能,增加新内容,拓宽新的服务渠道。
(3)第四是服务要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在服务的空间上扩展;把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由系统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发展中间业务转移到全方位支持社会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中去。最后是树立“服务到家”的主动服务理念,使服务意识与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和拍甚至超前。引进回访制度。客户办理完业务离开并不是服务流程的终止,需要建立创新性的银行回访制度。建立创新性的顾客回访制度一方面有助于银行保持现有顾客、寻找潜在顾客,使银行服务流程的终点重新又变为起点;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回访准确把握顾客需求,为产品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
明晰市场定位,实施差别化、个性化服务策略。首先,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客户的档案分门别类进行管理,据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交易习惯和业务偏好等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通过全方位的个性化特色服务,不断吸引客户,培育更多客户群。其次,银行要进行充分调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将客户分为优质客户一般客户和低质客户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给银行带来的利润相差也很大。银行要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主要目标客户,为其置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获取更大利润。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特色服务。商业银行可以从三方面采取产品创新的措施。
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业务经营、用工管理及分配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建立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并且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对于金融服务从业人员的监督要到位,防止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客户资金,或者私自客户资金。另外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支持和鼓励员工为做好工作所作的全部努力,包括创新、对银行的忠诚和责任感等。建立员工业务考核奖惩机制,采用目标责任制的形式,将目标责任与考核奖惩挂钩,为了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从物质激励、事业发展激励、培训发展激励、工作激励、精神激励几方面人手。
服务创新中的人才培养 服务创新中的人才培养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金融理论实践水平的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为经济服务的客观要求。一要组建专门的创新团队,充实科技队伍,增强科技保障实力。二要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技术在服务创新中的支持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服务创新,三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四是加快科技应用推广和创新步伐,进一步把商业银行的科技优势演变为核心竞争力,开拓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在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促进商业银行的超常规发展。
④ 金融服务手段有哪些方面的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的创新是指在现代信息社会,金融业的电子化得到了充分发展,经版营从产品的无权形化发展到服务场所的无形化。只要借助现代信息工具,金融产品和服务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到客户手中。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ATM网络、POS网络等分销渠道的产生,使客户享受到更全面的金融服务。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成为金融服务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各家银行在产品的电子化、多功能化方面都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财力,争相以科技领先的形象吸引公众,以先进的科技水平全方位地服务于客户。
⑤ 你认为金融企业应当从哪些方面来改进金融服务质量
金融行业首先应该办好自己的业务,然后其次应该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
⑥ 2017年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措施
中小企业扶持的政策有哪些,各地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又是什么。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广西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为支持广西中小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改造,广西自治区财政厅近日下达了有关市县2017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7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产业富民”专项活动等。
据介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支持南宁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等46家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支持自治区“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支持广西鑫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1家科技、资本、市场等实力较强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精细化、系列化产品;支持贫困县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支持贫困地区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劳动密集型、农林产品初加工和产业链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
陕西省启动中小企业品牌培育工程
据悉,陕西省计划用3年时间辅导帮助60家中小企业打造区域知名品牌,扶持培育1500家具有品牌发展潜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3000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关注自身品牌发展,建立陕西中小企业品牌梯级培育库。
此次中小企业提升培育工程将面向全省中小企业公开招募甄选,寻找最具品牌创新升级潜力的企业,共同完成陕西中小企业的创新升级工作。省中小企业局将通过品牌定位、品牌塑造及品牌推广等辅导培育工程,帮助企业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品牌。据介绍,凡是企业主体工商注册地在陕西境内,成立两年以上,注册资本金在100万元以上的文旅产品、特色食品、装备制造、电子通信、新材料、创意动漫、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企业均可报名。
今年山西省将新创办小微企业3万户以上
2017年,山西省中小企业将以提高创新转型能力为主线,积极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体系。目标是:全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增长6%以上,新增从业人员30万人,新创办小微企业3万户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山西省将全力实施六项工程。一是实施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创办孵化,全年新培育小微企业3万户以上。加强中小企业双创基地建设,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双创基地20家左右,新培育省级示范基地10家左右、国家级示范基地1家以上。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建设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40个左右。二是实施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工程。通过培育扶持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引导促进一批,力争新培育“上规”企业200户以上。三是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通过扶持培育,在全省新培育确认200户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四是实施融资瓶颈破解工程。在继续做好已有融资服务的同时,突出抓好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力争帮助100户中小企业完成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五是实施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做好对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运行监测、企业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系列服务。六是实施系统能力建设工程。在中小企业系统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能力、善作为的干部队伍,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济南明年将建30个服务平台 助“小微企业”营收破万亿
为助推小微企业“双创”,济南将在2016-2018年3年内筹集安排资金30亿元,用于支持创业创新载体、公共服务体系、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等。
据了解,济南市经信委将建设全市统一的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服务工程。大力培育“小微企业之家”公共服务品牌,研究制定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服务规范,完善服务大厅、公益讲堂、体验中心、创业服务、项目申报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建设泉城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品牌—分中心(县区中心)特色服务品牌—专业平台服务品牌—服务机构冠名定制品牌四级品牌体系,以品牌共建推动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加快建设面向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专业化平台,重点抓好大数据、检测、质量认证、工业设计等开放式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到2018年,力争建成30个左右的专业化平台。
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方面,济南市通过完善市、县两级政策性担保体系及增加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等措施,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度。采取奖补结合措施,鼓励社会民营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给予融资费用(含贷款利息和担保费用)补贴,采取扩大创业担保贷款人员覆盖面、加大贴息力度等措施提高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
同时,济南市还拓展为小微企业服务渠道,支持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高政府采购项目面向小微企业的预算总额,不再收取小微企业履约保证金。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对小微企业产品可视情给予6%—10%的价格扣除。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到2018年全面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投资人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营业执照。
哈尔滨市高端人才落户小微企业最高获10万元补贴
哈尔滨市人社局近日下发《关于2017年小微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人才发展资金扶持的通知》。
根据《通知》,哈尔滨市支持小微企业引进高层次和紧缺实用人才。引进的优秀人才应与企业签订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聘用协议)(“两创示范”扶持期内2015-2017年引进的),并在哈尔滨市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具体标准为:对小微企业引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取得发明专利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给予安家费10万元;博士研究生给予安家费10万元,每月给予生活补贴2000元,连续发放3年;硕士研究生给予安家费5万元。
拉萨市设立小微企业商标品牌扶持专项资金
日前,拉萨市印发了《拉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设立小微企业商标品牌扶持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积极争创国家驰名商标、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对认定成功的小微企业除兑现拉萨市政府奖励资金外,从3年示范期的运行资金中再分别奖励20万元和5万元。
宁波市将滚动实施 “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
据悉,宁波市将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并逐步扩大部门的参与面。
今年是首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深化之年。下一步,宁波市将全面落实市场监管办事项目“最多跑一次”清单,全面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能生、能长、能退的各个环节。同时,宁波市将推进各类小微企业园建设,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让更多的部门参与“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
福建安溪重磅减税降负 激活和提升中小企业转型动力
近日,福建省山区工业大县安溪县出台《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十条措施》,给企业减税降负,计划减负金额高达5.28亿元,相当于该县去年全年七分之一的财政总收入。
这种以政府及时介入,降低税费和各类成本的方式,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转型成本,政府在企业突围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助推一把”的角色。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使得大量中小企业轻装上阵,这对于激活和提升它们的转型动力大有裨益。
湖北六项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湖北省将实施降低企业贷款成本、规范金融机构收费和放贷行为、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六项措施。
其中,湖北省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不收取企业客户保证金,确需收取的,要确保还贷解保时及时退还。建立有效的政银风险分担机制,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准入门槛,发挥省再担保集团增信、分险、规范、引领等作用。
湖北省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省财政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今后三年,对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将按照债券融资方式及融资金额等给予奖励。
山西两部门发布通知: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最高奖百万元
近日,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山西省金融办发布《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山西中小微企业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在“新三板”挂牌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融资成功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此次申报资格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的我省中小企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挂牌的山西中小微企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融资成功的山西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奖励资金为一次性奖励资金,已获得过省级财政奖励补助的企业不在申报范围内。
浙江建设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浙江加快建设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促使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2017年6月底前,浙江各设区市必须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年底前各县(市、区)必须成立一家注册资金不少于1亿元的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同时,浙江将抓紧出台风险补偿办法,省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代偿比例原则确定为3.5%。
重庆市工商局三举措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
日前从重庆市工商局了解到,重庆市局采取三项措施破解微小企业融资困局。
一是推动出台扶持贷款政策。推动出台微企创业扶持贷款政策,建立微企创业扶持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将微企纳入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畴,截至2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微企创业扶持贷款20.98亿元,小额担保贷款39.81亿元。
二是支持融资担保贷款。成立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对市级鼓励类微企当年的商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微企以商标权、专利权进行质押贷款,试点设立微企互助基金,建立微企优质项目数据库,对接市级产业引导基金。截至2月底,全市已累计发放微企贷款11.09万笔,贷款金额达到249.26亿元。
大连市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4月20日,大连市知识产权局宣布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并与三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面向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专利保险等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⑦ 金融服务领域有哪些方面的创新
由于竞争激烈,金融机构多以延伸服务来争取更多客户。
1.客户需求的延伸:过去金融机构的服务只限于满足金融业务的现实需求,而现在金融机构开始研究和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如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除了满足客户融资这个需求之外,还可以通过该业务显示客户的信用度,满足其将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等潜在需求。银行可以通过公开信用评级结果、颁发信用等级证书、追加授信额度等方式满足客户的这种潜在需求。
2.金融服务内容的延伸:过去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服务仅限于金融业务范围,但个性化营销提倡销售人员像交朋友一样与客户相处,对客户在金融业务以外的某些需求也应尽力满足,以密切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3.金融服务场所的延伸: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一直习惯于柜台服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形成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服务场所逐渐延伸到客户的工作场所。而现在的金融服务则延伸到更广的范围,金融机构的主动营销方式及服务手段的电子化,使社区、家庭都可以成为金融服务的场所。
4.金融服务种类的创新如果金融机构的服务种类单一,即使金融机构销售人员的营销能力十分强,客户也会弃之而去。所以,丰富的金融服务种类是金融机构销售人员营销的有效工具。因此,各金融机构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之外,纷纷增加金融服务的种类。如理财服务、投资咨询、财务顾问、担任中介、项目融资等中间业务,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新宠。
⑧ 河北省在提升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水平方面,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
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回归服务小微企业等实体的本源,增强村镇银行服务能力,鼓励大中型银行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发挥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作用,促进股权交易融资,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财政支持金融创新的方式方法,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
⑨ 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各金融机构推出了哪些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
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农户、贫困人群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时,往往面临客户分散、资信水平不高、信息规范化标准化不足、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等问题。针对小微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打造专属产品服务体系。
一是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拓展银行服务渠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账户数已达32.8亿户,主要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平均达到79.6%,其中,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占主要电子交易笔数的31.8%。
二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线上信贷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涌现出一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创新大数据模型风控模式,精耕个人小额消费贷款、电商贷款等细分领域。建设银行探索全流程线上融资模式“小微快贷”,2017年新增客户超过14万,当年放款1466亿元。互联网保险迅速发展,2017年互联网保险签单124.91亿件,较上年增长102.60%。
三是开展续贷业务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到期资金周转难题,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均已开展续贷业务,泉州银行创新续贷产品“无间贷”,截至2017年末累计为客户节约融资成本2.5亿元。
四是发展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合作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进行批量授信、批量开发。农业银行“数据网贷”通过“核心企业推荐+历史数据分析”,向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集群客户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五是完善贷款审批流程,探索运用零售业务管理技术,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政策和流程,压缩获得信贷时间。中国银行“信贷工厂”模式将授信流程从200多个步骤减少至23个,审批时间从2-3个月缩短为5-7个工作日,最快当天即可完成审批。
六是丰富抵质押品类型。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开展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抵质押贷款,缓解“缺担保”难题。
七是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明确“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政策要点,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496.96亿元。
八是服务科创企业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特点,探索建立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的科技金融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风控手段以及保障体系。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设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等645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7万亿元和0.6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投贷联动项下科创企业贷款余额225.6亿元。
九是创新农业保险产品,丰富价格保险、指数保险、制种保险的种类。2017年共开发出农业保险产品1714个,涉及215类农产品。价格保险标的扩大到4大类72个品种,指数保险已备案19个省(区、市)57款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制种保险开办省份达29个。
十是创新农产品期货期权产品,降低农业价格风险。已上市23个农产品期货品种和2个农产品期权品种,覆盖粮、棉、糖、林木、禽蛋、鲜果等主要农产品领域。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目前已包括天然橡胶、玉米、大豆、棉花、白糖等5个品种,试点项目达到79个,试点区域包括黑龙江、新疆、云南等多个省(区、市)、覆盖近40个贫困县,各期货交易所支持资金总额达到1.23亿元。
本答案由 关数e 海关数据科技服务平台 整理自银保监会就首次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答记者问
⑩ 金融业如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可行的做法如下:
1.首先,服务实体经济理念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形势,致使服务节奏落后。近年来,金融业无论在银行信贷上还是资本市场融资方面,都存在“重大轻小”、“重国企国轻民企”倾向,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展动态、状况及现实需要知之甚少,或不愿去了解,使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
2.其次,资金流动方向跟不上实体经济需求节拍,致使支持方向错位。金融机构由于受高利驱动,无论信贷市场还是资本市场,资金脱实向虚现象严重,导致资本市场、信贷市场、房地产市场加杠杆和高泡沫化倾向,使中央政府各种金融政策难以实施到位,或被“截留挪用”:一方面使实体经济陷入“嗷嗷待哺”困局,一方面金融泡沫又推动了中国产业经济泡沫的加剧。
3.再次,金融服务模式与实体经济运行客观现实脱节,致使服务有效性不足。这方面,银行机构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实体经济几乎都按大型国有企业要求,实行“全面”、“严格”的担保抵押贷款制度,过分强调防范自身风险,而实体经济多为民营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一些成长性企业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为此,大量中小微企业被挡在银行信贷大门之外,导致银行贷款难放和企业贷款难两难尴尬困局,大大抵消了银行信贷的有效性。
4.最后,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特点不相容,致使服务力度不准。目前,金融产品创新可谓日新月异,尤其中间业务理财产品多达几万个品种,平均每天都有数百个品种诞生,但仔细研究,针对中小微实体经济的不多,大都为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而“创新发明”;无论银行信贷市场的贷款品种、理财产品,还是资本市场融资规定,都有向大型国企倾斜迹象;且推出的中间业务或理财产品往往成本高,实体经济难以承担。如此,金融服务手段远远跟不上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也无法对实体经济实现精准扶持,最后使支持实体经济陷入“疲软无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