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目录

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目录

发布时间:2021-01-20 06:33:05

❶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目录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第一节 金融市场相关概念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分类
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
第二节 中央银行
第三节 商业银行
第四节 专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
第五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六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银行信贷市场
第一节 银行信贷市场概述
第二节 银行信贷市场构成
第三节 银行信贷产品
第四节 银行信贷市场运行
第四章 同业拆借市场
第一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结构
第三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
第四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运作
第五节 同业拆借的期限与利率
第六节 同业拆借市场管理
第五章 票据市场
第一节 票据概述
第二节 商业票据市场
第三节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第四节 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第六章 股票市场
第一节 股票
第二节 股票市场概述
第三节 股票发行市场
第四节 股票流通市场
第七章 债券市场
第一节 债券概述
第二节 债券的发行市场
第三节 债券的流通市场
第八章 基金市场
第一节 投资基金概述
第二节 基金市场的运作
第九章 外汇市场
第一节 外汇市场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外汇市场的市场结构
第三节 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
第十章 黄金市场
第一节 黄金市场概述及分类
第二节 黄金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黄金市场交易方式
第十一章 信托市场
第一节 信托及金融信托
第二节 信托业务
第三节 信托机构
第十二章 租赁市场
第一节 金融租赁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租赁市场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融资租赁市场的运行机制
第十三章 保险市场
第一节 保险市场概述
第二节 保险市场的构成
第三节 保险市场的保险产出过程
第四节 保险市场的监管
第十四章 金融创新市场
第一节 金融期货市场
第二节 金融期权市场
第三节 金融互换市场
第四节 中国金融创新市场
参考文献

❷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的图书目录:

上编古代篇
第一章先秦秦汉三国的金融
第一节中国金融的起源
一、西周以前的货币
二、西周以前的信用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的货币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货币
三、泰国的货币立法和秦始皇统一币制
第三节西汉的货币
一、从汉半两到五铢钱
二、黄金及其他货币
第四节春秋至西汉的信用
一、利民的借贷和政府的赈贷
二、高利贷
三、商业信用
第五节王莽的金融政策
一、任意变乱币制
二、赊贷政策
第六节东汉三国的金融
一、东汉的货币
二、三国的货币
第二章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金融
第一节两晋时期的金融
一、货币
二、信用
第二节南北朝的货币
一、南朝的货币
二、北朝的货币
第三节南北朝的信用和质库的产生
一、政府的赈贷和官负民债
二、高利贷和质库的产生
第四节隋和高昌国的金融
一、隋朝的货币和公廨钱
二、高昌国的金
第五节唐五代的货币
一、唐前期的货币
二、唐后期的货币
三、五代十国的货币
第六节唐五代的信用和金融机构
一、义仓和政府的赈贷
二、官营高利贷和官负民债
三、私营高利贷及有关立法
四、其他信用形式和金融机构
第三章宋辽夏金的金融
第一节北宋的货币
一、不同钱币流通区的形成和纸币的产生
二、王安石变法后的钱荒和交子的贬值
三、徽宗朝的通货贬值政策
四、金银绢帛的货币性
第二节北宋的信用和金融机构
一、政府的赈贷和青苗法
二、其他官民之间的信用关系
三、私营高利贷和商业信用
四、金融机构
第三节辽和西夏的金融
一、辽朝的金融
二、西夏的金融
第四节南宋的货币
一、铸钱数量减少和铜钱外流
二、会子的发行和贬值
三、钱引和其他地方性纸币
四、金银谷帛的货币性
第五节南宋的信用和金融机构
一、政府和社仓的赈贷
二、其他官民之间的信用关系
三、商业信用和民间的货币兑换
四、高利贷及有关立法
五、金融机构
第六节金朝的金融
一、金朝的货币
二、金朝的信用和金融机构
第四章元明的金融
第一节元代的货币
一、建国初期的货币和中统钞的流通
二、至元、中统钞的并行和贬值
三、至正钞发行后的元末货币
四、云南的货币
第二节元代的信用和金融机构
一、赈贷、替民还债和同赈济有关的信用
二、高利贷及有关立法
三、解典库和银铺
第三节明初百年间的货币
一、从用钱到单一纸币流通制度的形成
二、永乐至宣德年间的纸币回笼政策
三、宣德十年后的纸币政策和开放用银
第四节明代银钱并用后的货币
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二、铜钱的铸造和流通
三、银钱并用后的宝钞和行钞余波
第五节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政策
一、多渠道的赈贷
二、高利贷及有关立法
第六节金融机构和新产生的信用凭证
一、当铺成为主要金融机构
二、钱铺的兴起
三、银铺的发展
四、会票、银票和钱票的使用
第五章清鸦片战争前的金融
第一节银两和外国银元的流通
一、银两制度
二、外国银元的流通和自铸银元
三、乾隆以前的白银购买力
四、白银外流及其后果
第二节铜钱流通和银钱比价的变动
一、雍正以前的铜钱
二、乾隆时的铜钱和禁私钱政策
三、嘉庆以后的铜钱
第三节赈贷和生息银两
一、政府仓储的赈贷
二、社仓和义仓的赈贷
三、生息银两
第四节高利贷、账局和广州行商的外债
一、高利贷及有关立法
二、京债和账局的产生
三、广州行商的外债
第五节当铺、钱铺、票号等金融机构和民间纸币的流通
一、当铺的发展
二、钱铺成为主要金融机构
三、从银铺到银号
四、汇兑的发展和票号的产生
五、民间纸币的流通
下编近代篇
第六章清鸦片战争后的金融
第一节两元并用和币制讨论
一、银两制度的继续发展
二、外国银元的流通和自铸银元
三、币制讨论和《币制则例》的颁布
第二节形形色色的纸币
一、户部官票、大清宝钞的发行和贬值
二、钱铺等机构发行的纸币
三、在中国流通的外国纸币
四、本国银行的纸币
第三节钱币和铜元
一、混乱的咸丰钱
二、太平天国钱币及其他起义钱
三、制钱制度的危机
四、铜元的产生和滥铸
第四节钱铺的发展和金融风潮
一、官钱铺和官银钱号
二、民营钱铺和银号
三、上海的金融风潮
第五节票号、典当和账局的发展
一、票号
二、典当
三、账局和印局
第六节银行业的兴起
一、外商银行的设立及其作用
二、中国银行业的产生
第七章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
第一节军阀割据下的货币流通
一、两元并用制度的继续
二、铜元的继续滥铸
三、更加繁杂的纸币
第二节外商银行在华势力的扩张
一、外商银行在华势力的扩展和消长
二、外商银行的特殊形式——中外合办银行
三、国际银行团的对华贷款
第三节国家银行和地方银行
一、中国银行
二、交通银行
三、地方银行
四、厂东和武汉政府的中央银行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兴盛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北四行
三、南三行和南五行
四、商业银行的工商业放款
第五节钱庄、票号、典当和证券交易所
一、钱庄的继续发展”
二、票号的衰败
三、典当的衰落、
四、证券交易所和信交风潮
第六节农业金融的进展
一、农工银行的设立
二、北方的农业合作金融
三、农民协会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金融
第一节国民政府金融垄断的形成和外商银行
一、四行二局金融体系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
三、外商银行
第二节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
一、废两改元的实现
二、1934-1935年金融危机
三、法币政策的推行
第三节银行业的发展和钱庄、典当的衰落
一、银行业的继续发展
二、地方银行和信用合作社
三、钱庄和典当
第四节上海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
一、全国金融中心的形成
二、上海的金融市场
第五节东北金融的殖民地化
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的金融侵略
二、伪满殖民地金融体制的形成
三、伪满的统一货币政策
第六节革命根据地的金融
一、革命根据地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三、革命根据地的货币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金融
第一节抗战初期稳定金融的措施
一、限制提存和汇划制度的发展
二、外汇管制政策的实行
第二节国民政府加强对大后方金融的垄断
一、大后方银行的增加
二、国民政府金融垄断的加强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法币的恶性膨胀
一、以法币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
二、通货膨胀和物价
三、通货膨胀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第四节国民政府的农贷、储蓄和黄金政策
一、农贷政策
二、储蓄政策
三、黄金政策
第五节沦陷区的金融
一、用军用票掠夺沦陷区人民
二、东北的殖民地金融
三、华北沦陷区的日伪金融
四、华中沦陷区的日伪金融
第六节抗日根据地的金融
一、陕甘宁边区的金融,
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金融
三、华中和华南抗日根据地的金融
第十章解放战争时期的全融
第一节国民政府对敌伪金融资产的接收
一、对敌伪金融机构的接收
二、对敌伪纸币的收兑
第二节民族资本金融业和外商银行
一、民营金融机构的清理和复业
二、新《银行法》的颁布
三、民族资本金融业的衰落
四、外商银行和外币流通
第三节高度垄断的官僚资本金融
一、官僚资本金融垄断的加强
二、金融垄断中的中央银行
三、官僚资本的地方性银行
第四节外汇、黄金政策的失败和法币的崩溃
一、法币废止前的外汇政策
二、法币废止前的黄金政策.
三、法币和东北流通券走向崩溃
第五节国民政府货币政策的最后破产
一、金圆券的大骗局.
二、金圆券流通时期的外汇和黄金政策
三、花样翻新银元券.
第六节新民主主义金融的胜利
一、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前解放区银行的新发展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创立和人民币的发行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的金融管理
结束语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❸ 金融学基础的章节目录

?前言
第1章 金融学概述
1.1 金融简介
1.2 金融学简介
1.3 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1.4 金融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1 货币
2.2 货币制度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3.1 信用概述
3.2 利息与利率
3.3 信用工具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金融机构概述
4.1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4.2 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
4.3 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
4.4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
5.1 现代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
5.2 中央银行
5.3 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
5.4 政策性银行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6.1 保险公司
6.2 证券公司
6.3 基金公司
6.4 信托与租赁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金融市场
7.1 金融市场概述
7.2 货币市场
7.3 资本市场
7.4 其他金融市场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8.1 货币需求
8.2 货币供给
8.3 货币供求均衡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9.1 通货膨胀概述
9.2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9.3 通货紧缩概述
9.4 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货币政策调控
10.1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
第11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收支
参考文献

❹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的图书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引论
1.1 金融资产
1.2 金融市场
1.3 金融市场全球化
1.4 衍生品市场
1.5 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1.6 金融创新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章 金融机构、金融中介和资产
管理公司
2.1 金融机构
2.2 金融中介的功能
2.3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2.4 监管者的考虑
2.5 资产管理公司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二部分 存款机构、美联储与货币政策
第3章 存款机构:行为与特征
3.1 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问题
3.2 商业银行
3.3 储蓄贷款协会
3.4 储蓄银行
3.5 信用合作社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4章 美联储与货币创造
4.1 中央银行及其作用
4.2 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
4.3 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如何影响货币供给
4.4 货币的不同类型
4.5 货币和货币总量
4.6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的扩张
4.7 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4.8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过程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5章 货币政策
5.1 货币政策目标
5.2 政策的协调与冲突
5.3 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的种类
5.4 近期美联储政策回顾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三部分 非存款金融中介机构
第6章 保险公司
6.1 保险的种类
6.2 保险公司与对应的产品种类
6.3 保险产业的基本面
6.4 保险业的监管
6.5 保险公司的结构
6.6 保险公司的形式:股份制与互助制
6.7 个人与团体保险
6.8 人寿保险的类型
6.9 一般账户与独立账户产品
6.10 分红保单
6.11 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
6.12 保险业的变革
6.13 保险、投资与退休产品的演化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7章 投资公司与ETF
7.1 投资公司的类型
7.2 基金销售费用和运行年费
7.3 基金的经济动机
7.4 根据投资目标分类的基金类别
7.5 基金族的概念
7.6 共同基金的投资工具
7.7 共同基金成本
7.8 共同基金的税收问题
7.9 基金的管制
7.10 基金的组织结构
7.11 共同基金行业的近期变化
7.12 共同基金的替代方案
7.13 交易所交易基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8章养老基金
8.1 养老金计划的简介
8.2 养老金计划的类型
8.3 投资
8.4 监管
8.5 养老基金的管理人
8.6 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四部分 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决定
第9章 金融资产的特性和定价
9.1 金融资产的特性
9.2 金融资产定价原则
9.3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0章 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10.1 利率理论
10.2 利率结构的决定因素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1章 利率期限结构
11.1 收益率曲线和期限结构
11.2 远期利率
11.3 国库券历史收益率曲线的形状
11.4 决定期限结构的形状的因素
11.5 对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影响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2章 风险/收益和资产定价模型
12.1 资产组合理论
1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2.3 多因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2.4 套利定价理论模型
12.5 对理论的攻击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五部分 市场组织与结构
第13章 一级市场与证券承销
13.1 新证券发行的传统过程
13.2 一级市场的监管
13.3 承销过程的其他方式
13.4 证券的私募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4章 二级市场
14.1 二级市场的功能
14.2 交易场所
14.3 市场结构
14.4 完全市场
14.5 经纪商和交易商在现实市场中的任务
14.6 市场效率
14.7 电子交易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六部分 政府债务市场
第15章 财政与机构证券市场
15.1 财政证券市场
15.2 联邦机构证券市场
15.3 非美国政府债券市场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6章 市政证券市场
16.1 市政证券的种类和特点
16.2 市政证券评级
16.3 投资于市政证券的税收风险
16.4 一级市场
16.5 二级市场
16.6 应税市政债券市场
16.7 市政债券的收益率
16.8 市政证券市场的监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七部分 公司证券市场
第17章 普通股市场:基本特征
17.1 普通股特征
17.2 交易机制
17.3 交易成本
17.4 零售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安排
17.5 股票市场的基本机能
17.6 股票市场指标
17.7 股票市场定价有效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8章 普通股市场:结构与组织
18.1 交易所市场结构
18.2 交易所所有权和交易结构的变化
18.3 美国股票市场:交易所和场外市场
18.4 交易所外市场/替补电子市场
18.5 演变中的股票市场实践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9章 公司高级工具市场:Ⅰ
19.1 信用风险
19.2 商业票据
19.3 中期票据
19.4 银行贷款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0章 公司高级工具市场:Ⅱ
20.1 公司债券
20.2 优先股
20.3 破产及债权人的权利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1章 银行债务市场
21.1 在美国运营的银行类型
21.2 大额可转让存单
21.3 联邦基金
21.4 银行承兑汇票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八部分 抵押与证券化资本市场
第22章 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22.1 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
22.2 住房抵押贷款的种类
22.3 一致贷款
……
第九部分 衍生证券市场

❺ 洗钱与反洗钱的图书目录


第一篇 反洗钱面面观
第一章 洗钱-洗钱罪
一、美国“卡萨布兰卡”行动
二、哥伦比亚毒枭疯狂的人和棒棒糖
三、中国:反洗钱在行动
四、洗钱行为四大特征
五、洗钱罪构成要件
六、洗钱罪认定中的九个界限
七、洗钱罪的刑事责任
第二章 国际反洗钱
一、害莫大焉——洗钱行为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二、通力合作——国际社会的反洗钱努力
三、围追堵截打——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反洗钱最新方略
第三章 中国反洗钱
一、不断上升——洗钱行为在中国
二、担负责任——中国加入国际反洗钱斗争行列
第二篇 反洗钱的监督管理体制
第一章 蛛网密布一国际公约、国外立法关于反洗钱监督管理体镧的规定
一、确立基本指导原则
二、他山之石——各国监督管理体制
第二章 体系初建——中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体
一、现状描述
二、《反洗钱法》的规定
三、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
四、国务院有关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五、建设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
六、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
第三篇 反洗钱是金融机构的义务
第一章 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的现状
一、重任在肩——金融机构反洗钱
二、卓有成效——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成就
三、直面困难——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
四、体系构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战略战术
第二章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一、中国法律对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三、保险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四、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章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一、中外法律对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规定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识别客户身份
三、保险业金融机构如何识别客户身份
四、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如何识别客户身份
第四章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一、中国法律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规定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要求
三、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要求
四、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要求
第五章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一、中外法律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规定
二、金融机构如何报告人民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三、金融机构报告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的具体规定
四、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可疑交易的具体规定
第四篇查处洗钱案件
第一章 查处洗钱案件三步骤
一、反洗钱行政调查与核查
二、移送涉嫌洗钱犯罪线索
三、查处洗钱案件
第二章 侦查洗钱犯罪案件的基本原理
一、澳大利亚侦查洗钱犯罪案件经验及分析
二、洗钱犯罪特点分析
三、洗钱犯罪的侦查步骤
四、侦查洗钱犯罪四原则
五、侦查洗钱犯罪的对策
第三章 典型洗钱案例剖析
一、“5·12”特大跨国制贩毒案
二、“10·12”银行内部人员洗钱案
三、湖南省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第一案”
洗钱与反洗钱——跨国界跨世纪的交锋
四、福建“郑亦细命”地下钱庄案
第五篇 反洗钱国际合作
第一章 中国已经批准加人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国际公约
一、国际上有关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重要法律文件
二、中国加入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与反洗钱国际组织
一、反洗钱国际组织一览
二、中国加入反洗钱国际组织的进程
第三章 中国与各国在反洗钱领域的刑事司法协助
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根据
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发展的四个趋势
三、中国与各国缔结的双边司法协助类条约一览表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附录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

❻ 货币金融学的目录

第一篇 金融学基础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三、货币的本质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一、货币的职能
二、货币的作用
第三节 货币的计量
一、货币数量的界定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三、信用的特征
四、信用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五、租赁信用
六、证券信用
七、民间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分类
二、信用工具的基本要求
三、典型信用工具
四、证券行市
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
一、信用与经济发展
二、信用与经济周期
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率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资本化
一、利息理论
二、收益资本化理论
三、利息的计量
第二节 利率与利率体系
一、利率分类
二、复利的运用
三、利率体系
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利率决定理论
三、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四、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四节 市场利率与利率市场化
一、年金理论与金融资产定价
二、市场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一、外汇的定义及分类
二、汇率及其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
第二节 汇率的变化与影响
一、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汇率制度及其选择
一、汇率制度的种类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二篇 金融机构与市场
第五章 金融与金融体系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体系概述
一、金融的含义及其演变
二、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功能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
一、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二、金融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理
三、金融机构的构成
四、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节 金融市场体系
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六章 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业务
一、资本业务
二、负债业务
三、资产业务
四、中间业务
五、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一般原则
二、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我国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
第七章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投资类金融机构
一、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投资银行的作用
三、投资银行的运营模式与类型
四、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
五、证券投资基金
六、中国的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
第二节 契约类储蓄机构
一、保险公司
二、保险基金管理
三、保险中介机构
第三节 金融服务机构
一、征信机构
二、信用评级机构
第八章 金融管理机构
第一节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三、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四、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
五、中国的中央银行
第二节 金融监管机构
一、金融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
二、金融监管的内容
三、金融监管体制
四、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第九章 货币市场
第一节 货币市场概述
一、货币市场的内涵
二、货币市场的特点
……
第三篇 国际金融与全球化
第四篇 金融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❼ 金融的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信用与资金借贷
第三节 金融及融资形式
第二章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
第四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五节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第六节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五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第四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业务
第五章 政策性银行业务与经营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概述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业务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
第四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经营
第六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经营
第一节 金融信托业务
第二节 金融租赁业务
第三节 证券业务
第四节 保险业务
第七章 对外金融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国际收支
第三节 利用外资
第四节 对外债务管理
第八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体系
第二节 银行业监管
第三节 证券业监管
第四节 保险业监管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四节 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

❽ 金融犯罪案例研析的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犯罪
第一节 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
案例:万某熔币制假港币案
——对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的界定
第二节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案例:任某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案
——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
第三节 购买假币罪和以假币换取货币的共同犯罪
案例一:李某、杨某共同购买假币案
——对金融工作人员与非金融工作人员共同购买假币行为的认定
案例二:郭某、胡某以假币换取货币案
——对金融工作人员与非金融工作人员共同实施以假币换取货币
行为的认定
案例三:潘某、李某分别实施购买和换取货币案
——对金融工作人员与非金融工作人员分工实施购买换取假币等
行为的认定
第四节 持有、使用假币案的司法认定
案例一:蔡某盗窃假币案
——对实施非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的上游犯罪而持有假币行为的
认定
案例二:李某持有假币案
——对持有、使用假币罪交叉行为的定性
案例三:周某等购买、使用和持有假币案
——对出售、购买、运输假币并使用假币的罪数等问题认定
第二章 危害金融机构设立管理制度犯罪
案例一:胡某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
——对“擅自设立”行为的认定
案例二:某信用社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
——合法的金融机构擅自设立分支机构是否属于“擅自设立”
案例三:杜某等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
——对私设地下金融组织行为的定性
第三章 危害金融机构存贷管理制度犯罪
第一节 高利转贷罪
案例一:福鼎工贸有限公司高利转贷案
——对“高利”标准的认定
案例二:某公司高利转贷案
——对高利转贷罪与骗取贷款罪的界定
案例三:齐某套取银行资金高利转贷案
——对“行为人将自有资金抽出高利借贷给他人”行为的定性
第二节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案例:罗某骗取贷款案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与贷款诈骗罪的界限
第三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案例一:中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彭某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对“委托理财”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定
案例二:渭南市尤湖塔园有限责任公司及惠某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如何认定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案例三:高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定
案例四:冯某擅自设立金融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资格等问题的认定
第四节 违法发放贷款罪
案例一:周某违法发放贷款案
——违法发放贷款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案例二:古某违法发放贷款案
——违法发放贷款罪与挪用公款罪、玩忽职守罪的界限等
案例三:钱某违法发放贷款案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认定等
第五节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案例一:马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案例二:某保险支公司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与违法运用资金罪的界限
案例三:杨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与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的界限
第四章 危害客户、公众资金管理制度犯罪
第一节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案例:某支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中“违背受托义务”的认定等
第二节 违法运用资金罪
案例一:李某违法运用资金案
——违法运用资金罪的主体认定等
案例二:王某违法运用保险资金案
——违法运用资金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认定等
第五章 危害金融票证、有价证券管理制度犯罪
第一节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案例一:王某等伪造信用卡案
——伪造信用卡行为的定性
案例二:刘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案
——对填充空白票据行为的认定
第二节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案例一:洪某、薛某等人持有、运输伪造的信用卡案
——对“持有、运输伪造的信用卡”等行为的认定
案例二:葛桌等人骗领多家银行信用卡案
——对“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等行为的认定
案例三:王某等人冒名办卡、售卡案
——对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等行为的认定
案例四:孙某、杨某等人信用卡诈骗、妨害信用卡管理案
——对信用卡诈骗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界定等
第三节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案例:杨某非法出具票证案
——对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的主观方面的认定
第四节 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案例:张某等违规承兑票据案
——对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与票据诈骗罪的界定
第六章 危害证券、期货管理制度犯罪
第一节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案例一:何某、祝某内幕交易案
——对内幕交易罪的主体和内幕信息的认定
案例二:张某、李某等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
——对“建议”行为和“不作为”行为的定性
第二节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案例一:韩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界定
案例二:张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未遂案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第三节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案例:李某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案
——对“虚假信息”的认定等
第四节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
案例:陈某、李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案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主观方面和主体的认定
第五节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案例:赵某操纵“莲花味精”股票价格案
——对“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等行为的认定
第七章 危害外汇管理制度犯罪
第一节 逃汇罪
案例:王某等人逃汇案
——对逃汇罪主体的认定
第二节 骗购外汇罪-
案例:王某、石某骗购外汇案
——对骗购外汇罪的认定
第八章 洗钱犯罪
案例一:元某信用卡诈骗案
——洗钱罪主体的认定
案例二:游某洗钱案
——洗钱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案例三:汪某洗钱案
——洗钱罪与隐瞒毒赃罪的界限等
案例四:黄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洗钱罪客体的认定等
第九章 金融诈骗犯罪
第一节 贷款诈骗罪
案例一:张某转移资金逃避偿还贷款案
——对事后故意不归还贷款行为的认定
案例二: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贷款诈骗案
——对单位进行贷款诈骗行为的认定
案例三:李某、姜某非法取得他人贷款案
——贷款诈骗罪与贪污罪、诈骗罪等犯罪的界限
案例四:陈某、李某骗取贷款案
——对贷款诈骗罪犯罪形态的认定
案例五:刘某贷款诈骗案
——对以骗取担保形式骗取贷款等行为的定性
第二节 票据诈骗罪
案例一:游某票据诈骗案
——对盗窃空白票据后使用行为的定性
案例二:吴某票据诈骗案
——票据诈骗与合同诈骗罪的竞合问题
第三节 信用证诈骗罪
案例:张某信用证诈骗案
——构成信用证诈骗罪是否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第四节 信用卡诈骗罪
案例一:陈某信用卡诈骗案
——对“伪造”与“恶意透支”行为的认定
案例二:蒋某信用卡诈骗案
——对“冒用”、“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等行为的认定
案例三:金某盗窃以及信用卡诈骗案
——对盗窃信用卡并加以使用等行为的认定
案例四:李某信用卡诈骗案
——对“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的认定
案例五:林某侵占他人信用卡并加以使用案
——对“侵占他人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的认定
案例六:杜某等抢劫信用卡并使用案
——对“抢劫信用卡并加以使用”等行为的认定
案例七:肖某伪造金融票证案
——对“伪造他人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的认定
案例八:张某信用卡诈骗案
——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的认定
第五节 保险诈骗罪
案例一:吕某等保险诈骗案
——对瑕疵投保骗取保险金行为的定性
案例二:张某等故意杀人、保险诈骗案
——对保险诈骗罪罪数的认定
案例三:张某保险诈骗案
——对“冒名骗赔”行为的定性
案例四:航运公司协助毁损货物所有人事后骗保案
——对事后投保、骗保行为的定性
案例五:郑某、常某内外勾结骗保案
——对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与投保人等共同骗保行为的定性

❾ 银监会(2008)3号令附录(目录)

2008年第3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已经2008年3月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67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主席??二○○八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行为,明确行政许可事项、条件、适用操作流程和期限,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决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区、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第三条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办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行政许可。第四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下事项须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许可:机构设立,机构变更,机构终止,调整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品种,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第五条申请人应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和格式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第二章法人机构设立第一节农村商业银行设立第六条设立县(市、区)农村商业银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规定的章程;?9ǘ┰谂┐逍庞煤献魃缂捌淞仙缁∩弦孕律韬喜⒎绞椒⑵鹕枇ⅲ弧。ㄈ┳⒉嶙时疚到勺时荆畹拖薅钗担埃埃巴蛟嗣癖遥弧。ㄋ模┯蟹先沃白矢裉跫亩隆⒏呒豆芾砣嗽焙褪煜ひ幸滴竦暮细翊右等嗽保弧。ㄎ澹┯薪∪淖橹购凸芾碇贫龋弧。┯蟹弦蟮挠党∷踩婪洞胧┖陀胍滴裼泄氐钠渌枋?73第七条设立县(市、区)农村商业银行e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性条件,至少包括:(一)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控制关联交易风险,最近1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三)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四)具备有效的资本约束与资本补充机制;(五)没有地方人民政府财政资金入股;(六)不良贷款比例低于8%;(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考虑发起人拟缴纳的股本、中央银行票据置换因素后);(八)所有者权益大于等于股本,即经过清产核资与整体资产评估后(可考虑用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及历年亏损挂账等因素),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合并计算所有者权益剔除股本后大于或等于零;(九)按规定提足贷款损失准备;(十)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第八条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业产值占比较小的地市、地市市辖区、直辖市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除应符合第六条(一)、(二)、(四)、(五)、(六)及第七条(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地市农村商业银行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直辖市农村商业银行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二)不良贷款比例低于5%;(三)设立直辖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发......余下全文>>

❿ 票号的意思

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商业资本转化而来的旧式信用机构。因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又被称为"山西票号"或"西号"。山西票号以平遥、太谷、祁县三帮势力最大。票号产生的时间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是由清代山西商人雷履泰的天津日升昌颜料庄在道光初年演变而成。票号有合资、独资之分,股东负无限责任制,资本额较钱庄为大,自二三十万至四五十万两不等。

基本信息




也可以是某些票据的编号 发票办好 收款单编号

阅读全文

与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目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恒冒财富理财 浏览:721
银行跨境理财 浏览:352
股票一次最多买多少股 浏览:666
办房贷要买贵金属 浏览:702
80年代理财 浏览:903
中翌理财亏掉怎么报警 浏览:295
人民币增值利好哪些股 浏览:532
招财猫理财投资 浏览:577
征信可以办助学贷款吗 浏览:259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