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当前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有关论文
当今国际形势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主要大国和新兴力量抓紧调整内外政策,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如此局势下,当前国际形势有如下5个特点。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国际社会还面临武器扩散、环境恶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都存在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共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中国是20年来对全球扶贫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为全球扶贫行动提供了范例。
中国发展已经并将继续给地区和世界带来广阔市场和合作空间。2004年,我国进口总额达5613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10年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市场容量至少在今后十年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市场,加强对华合作成为各国普遍的政策取向。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450多家在我国投资。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全部进入中国,世界信息产业100强中已有90多家进入中国。外商在华研发中心已超过600家,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超过30家。
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Ⅱ 中国周边局势分析以及对策
中国周边局势历来紧张 ,没有一个安静的时候 只有在紧张中发展自己国力 再打几次立威之战才会在安宁几年 看看日本韩国 越南菲律宾 印尼印度美国法国这些国家都是明面上的对抗 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国家一直把中国当做大蛋糕 分而食之 社会的诟病 帝国的亡我之心都是在啃食着我们这个国家的皮肤与血肉 现在国力不够强大 没有热血鹰派人物 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没有铁血领导人 注定持续这个局面 现在就是发展 就像文景之治后汉武大帝 期待这样
黄金具有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基本属性。当国际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形势三个层面均处于稳定状态时,社会流动资本机会成本相对较高,各国货币相对稳定,黄金金融属性难以得到体现。这时,黄金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主要表现为黄金的商品属性,黄金市场的价格决定主要取决于黄金商品属性的供给和需求。例如,上个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度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黄金的货币性职能受到削弱,作为储备资产的功能得到加强,各国官方黄金储备量增加,直接导致了上世纪70年代之后黄金需求量大增,世界黄金期货价格大幅度上涨。当国际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形势三个层面中任何一个层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国际社会的战略和其他经济资源以及资本流动出现不稳定的预期,社会流动性资本机会成本相对较低,黄金避险功能得以体现,相应的黄金期货价格预测应以金融属性为逻辑起点。如近期黄金期货价格一路飙升,直至10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次债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前景的不乐观以及较高的通胀预期。
以黄金金融属性分析黄金期货价格变化时,黄金期货价格的判断首先分析国际地缘政治及国际经济状况,二者决定了黄金期货价格的中长期走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及国际投资状况,二者决定了黄金期货价格的短期波动趋势。黄金期货价格中长期的趋势是国际金融形势和国际投资状况决定不了的,如果只关注国际金融及国际投资状况,在判断黄金市场价格走势的时候就容易迷失方向。
影响黄金期货价格的四个层次:国际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形势以及国际投资,每一层次都包含着影响黄金期货价格变动的具体因素。按层次进行分析,归纳出该层次的整体变动趋势以及由此对黄金期货价格的影响,就可以预测黄金期货价格的走势了。那么,现阶段各个层次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首先,国际地缘政治。现阶段必须充分考虑美国、欧盟、中东和亚太地区等重要地缘政治形势,特别是伊朗核问题的进展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冲突等。其次,国际经济形势。主要考虑现阶段美国、欧盟、中东和亚太地区、俄罗斯等影响国际经济形势的重要区域,密切关注美国、欧盟和亚太的能源需求和中东、俄罗斯等产油国的能源供应情况。同时,借助诸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和非农业就业人数这样的重要经济指标把握当今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形势。再次,国际金融形势。考虑重要经济体货币发行量、汇率、利率水平的变化,特别是美元、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情况。最后,国际投资市场。主要是流动性资金在国际股市、期市、石油和外汇及其衍生工具市场的分布和结构调整,密切关注各投资市场联动对黄金期货价格的影响。
Ⅳ 如何理解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性
2016年国际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我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进而影响到国内经济运行和结构调整特征及趋势明显。
从目前形势和发展态势看,今年世界经济运行将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
一是世界经济贸易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虽然在各国大规模刺激政策作用下一度快速回升,但随着刺激政策的退出和作用衰减,世界经济贸易自2012年以来重新回落至4%以下的低增长,复苏动力明显不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15年全球经济和贸易量分别增长3.1%和3.2%,预计2016年将分别增长3.6%和4.1%。但从去年4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看,今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难以明显回升,多数研究机构和国际投行预计今年仅有0.1~0.2个百分点的微弱回升。总体看,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各国都在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积蓄动能,世界经济在短期内仍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状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期展望,2020年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年均增速分别难以超过4%和5%,明显低于金融危机前5年5%和8%左右的年均增速。
二是主要经济体走势将进一步分化。自去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总体回升向好,而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回落。从发达经济体内部情况看,美国经济增长较快,消费、投资、出口和房地产形势明显好转,失业率已降至5%以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虽然有所好转,但增速缓慢,通缩压力较单乏厕何丿蛊搽坍敞开大,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不少制约。虽然金融危机后3大经济体都采用大规模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支持经济复苏,但欧元区和日本的结构性改革进展滞缓,而美国同时还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和出口倍增计划,加大对页岩气等新能源和新技术新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了经济复苏势头。从新兴经济体内部看,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和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出现衰退,同时还面临资本外流、货币大幅贬值、通胀上升压力,其他对资源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新兴经济体也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亚洲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情况相对较好,但由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导致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而外需疲弱又使得传统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速普遍持续放缓,惟有印度继续保持7%以上的较快增长。
三是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波动可能加大。由于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周期不同步,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出现分化甚至背离。美联储已经启动加息进程,预计今年仍有两到三次加息行动,而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仍在实行量宽政策支持经济复苏,由此导致的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和美元汇率走强将引发国际债市、汇市、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调整和波动,特别是国际资本加速回流美国和美元资产,将使得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重创的资源出口经济体更加雪上加霜,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有可能在债务过高的经济体诱发偿债危机,进而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稳定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波动加大会进一步制约世界经济复苏。
四是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回落。在经历了10多年的超级大牛市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陷入供大于求、价格大幅回落的窘境。目前,国际油价已跌落至每桶30美元的低位,与金融危机前高点时的每桶145美元相比下跌幅度高达79%,铁矿砂、铜、铝、锌等的价格跌幅也都高达40%以上。由于以往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刺激能源资源类产品产能规模大幅扩张,而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低位徘徊,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难以改观,能源资源出口大国为增加收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又不愿减产,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将继续施压大宗商品价格,加之美元走强会进一步抑制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国际投行纷纷预测,今年石油价格很可能跌落至每桶20~30美元区间,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有5%以上的跌幅。虽然地缘政治动荡和市场投机有可能在短期推高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但难以改变价格疲软下跌的基本走势。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将加剧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困难,对资源进口国虽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但也会加大通缩压力,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兼有。
五是全球产业重组和产业链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随着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移动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物联网、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金融、商贸、制造、教育、医疗等更多领域普及应用和融合发展将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传统产业将全面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加快重组的同时,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小型化、分散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将逐渐取代分工明确、规范严格的标准化大工厂生产组织方式而成为主流,国际分工方式也面临变革。另一方面,美国主导推进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为基础全面扩大市场准入,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竞争中立等新议题纳入谈判范围,不仅为国际经贸规则标准提高设立了新标杆,抬高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门槛,而且会逐步改变全球产业链布局,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
六是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显著改变,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全球治理体系和结构继续发生改变。面对新兴大国的加速崛起,美国等发达国家竭力维护其全球主导地位和既有利益,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对外关系,各种矛盾凸显,竞争摩擦加剧。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更加频繁,非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上升。从目前情况看,中东局势、美俄关系、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欧洲难民问题、朝核问题、伊朗导弹问题等,都有可能出现难以预见的新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也因此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总体看,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依然复杂多变。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外部发展环境有望保持和平稳定,有利于我国继续发展。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和变革期,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带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的状况短期难以改观,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也在增多。
对中国经济五大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低迷既导致外需拉动作用减弱,也为我国深化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带来新契机。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去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已连续4年未完成预期目标。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今年外贸出口稳增长仍面临不少困难。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寄希望于扩大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适应国际国内需求结构变化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外贸优进优出,更好发挥外贸进出口对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二在科技产业大变革背景下,我国既面临迎头赶上的机遇,也不排除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传统产业面临被技术性淘汰的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新兴经济体也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我国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制造业领域的传统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产业发展进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若不能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就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也会面临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
三是大宗商品供求格局变化和价格回落,既有利于我国降低进口成本和增加能源资源进口,但也会加剧上游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无论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会增加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因此,石油等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宽松和价格低位运行,总体上有利于保障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和降低发展成本。但另一方面,在经济换档减速、需求扩张放缓、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供应增多和价格大幅下跌也对我国能源资源开采加工等上游行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生产者价格的持续回落也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困难,去产能、降成本压力增大。
四是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之争,既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带来难得机遇,也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市场开放带来挑战。去年10月,美国主导的有12个亚太经济体参加的TPP谈判最终达成协议,不仅在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且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竞争中立、电子商务、金融等服务业开放等领域设立了新标准,对未来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演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为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就必须主动参与推动多边经贸规则制定和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提升制度性话语权,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体系变革的新形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五是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也扩大了我国在大国关系动态博弈中的回旋余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从经济、金融、科技、产业等领域向社会、政治、军事、安全和国际治理等更广泛领域传导,全球利益格局的战略博弈更加激烈,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全球恐怖主义出现新回潮,热点敏感问题频发。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既要坚持原则,妥善处理大国关系,有效应对和管控风险,主动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更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赢得发展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Ⅳ 世界各国当前面临着哪些共同的国际问题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 争的浩劫。其次,核 武器的大规 模杀 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 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 战争与地球同 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 发世界性大 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 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 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 争
首先是国际恐 怖主义问题。2012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阵线有破 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 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 病扩散、肆无忌 惮的海 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Ⅵ 当今世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面对的挑战各是什么
中国在国际局势下的情况和表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逐渐展现出国际视野中的自信与责任,展现国际社会的能力与力量。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上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中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际实力和地位的不断提升,尤其是2008年的成就和应对国际困难问题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能力,当今天下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神经,中国对世界承担的责任和作用也越来越重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上也将更加自信、成熟、积极。
除了奥运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表现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G20国峰会更是中国在国际地位中的转折,标志着中国真正与世界“接轨”,真正有了自己可以走的道路,也从这一刻开始,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分析中国国际地位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必要性和和必然性,一是中国的作用和责任决定了必须积极介入国际事务,二是国家利益延伸海外需要我国展示能力与力量,三是国际社会需要一个积极、自信的中国。
那么,具体中国在国际中有哪些表现呢?2008年,国际上出现了能源安全、粮食危机、海盗猖狂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在国际社会面对困难的时刻,中国出兵护航索马里,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充分显示了中国这个逐渐强大的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与力量,而同时,这对国际社会也是巨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感。
除此之外,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令世界耳目一新,中国的努力与付出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在朝核、伊核、达尔富尔等地区热点问题上,我国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在能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国际金融等问题上,我们的主张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可以这样说,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逐步登高,中国也必将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积极作用。
不过,在我们看到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国际局势的把握,不断追求更高更远的发展,对我国来说,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
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的、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接过挑战,利用机遇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Ⅶ 如何看待当今国际形势
这是我课件里的,供参考。
1、美债欧债危机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趋缓
新型经济体赶超发达国家势头明显
世界各国更加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和合作
中国对于世界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凸显
2、世界格局继续调整,国际关系互动更加复杂。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仍具有相对优势,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话语权等方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大国政策走向将更易受本国国内因素影响。
3、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多样。
中东的混乱状态还将持续。
美国的战略重心调整将对国际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非传统安全威胁(能源、粮食、水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事故、恐怖主义、传染病、信息网络等)有增无减。
4、我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外交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继续提升
Ⅷ 对黄金价格短期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都有哪些
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下面就来看看怎么去分析:
1)黄金价格与美元的互动关系:由于国际黄金价用美元计价,在基本面、资金面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均正常的情况下,通常呈现美元涨、黄金跌和美元跌、黄金涨的逆向互动关系。这是投资者判断金价走势的重要依据。
(2)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的互动关系:原油价格一直和黄金市场息息相关,其原因是黄金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功能,而国际原油价格与通胀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正向运行的互动关系。
(3)黄金价格与国际政局动荡的互动关系: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黄金价格。黄金发挥其保值避险的作用,成为投资的首选,刺激金价的上扬。
(4)黄金价格与国际商品市场的联动关系:由于“金砖四国”经济的持续崛起,对有色金属等商品的需求持续强劲,价格持续强劲上扬。虽然与有色金属相比,黄金的上涨幅度明显偏低,但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大幅下跌已影响到黄金价格。投资者在判断黄金价格走势时,必须密切关注国际商品市场尤其是有色金属价格的走势。
(5)黄金价格与国际重要股票市场的互动关系: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表明,在通常情况下,黄金与股市也是逆向运行的,股市行情大幅上扬时,黄金价格往往是下跌的,反之亦然。
(6)黄金价格与黄金现货市场季节性供求因素的关系:黄金现货市场往往有比较强的季节性供求规律,上半年黄金现货消费相对处于淡季,近几年来金价一般在二季度左右出现底部。从三季度开始,受节日等因素的推动,黄金消费需求会逐渐增强,到年底的圣诞节,黄金现货需求会逐渐达到高峰,从而会使金价持续走高。
Ⅸ 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金融危机将加快地缘政治变迁,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每一次危机都引起一次地缘政治变化。比如1933年经济大萧条,比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最先感受到危机即将引发深远影响。去年1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二战后构建的国际体系,到2025年将变得“难以辨认”,原因包括全球化、新兴强国的崛起,以及“财富和经济实力相对地从西方到东方的历史性转移”。
报告说,柏林墙倒塌后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时刻”行将终结,一个多极的世界体系正在形成。
而仅仅在4年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上一次报告中,还预测到2020年,“美国将继续处于主宰地位,大多数主要国家已经放弃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想法”。
接受《了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将加快地缘政治变迁,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金融危机加速力量东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向阳认为,金融危机是地缘政治生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催化剂。伴随新兴国家的崛起,全球地缘政治重心逐渐东移,而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进程。
“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实力。”他说,金融危机将加快世界地缘政治重心东移的趋势,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西方到东方,从欧洲到亚洲。不仅是财富,还包括大国在该地区的云集,以及地缘政治热点的集中。
今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对2008年底世界各国GDP进行了一番描述:2008年全球生产总值为78.36万亿美元。其中欧盟18.9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为第一大经济体。按国别,美国以14.33万亿美元高居榜首,排在其后的是日本、中国和德国。5到15名分别为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和韩国。
在这份榜单中,金砖四国除印度(第12位)外都进入前十。中国排在第3,与日本的GDP相差约6200亿美元,俄罗斯从第10位上升到第8,巴西上升一位至第10。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实际增长9.0%,俄巴印三国尽管受到货币贬值影响,最慢的巴西也有5.2%的实际增长。排在第13和第15位的墨西哥和韩国,也属于新兴经济体国家。
与之比较,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大多在1%之下,日本为零增长。
一般认为,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的崛起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进行的,不难发现,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加速世界经济版图的调整。其表现,也正是财富和经济实力从西方向东方“历史性的转移”。
一方面,经济衰退加速了经济力量向新兴经济体的转移,另一方面,加速的程度将日益明显。
中国今年确立的增长目标是8%,从刚刚公布的第一季度数字看,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困难,但已经是全球最好。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日本2009年的经济增长为负5.3%,这意味着中国2009年很有希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按照世界银行3月30日发布的预测,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7%,高收入国家今年陷入深度衰退,GDP总体下跌2.9%,而发展中国家GDP增长可能从2008年的5.8%放缓至2.1%。世界银行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增长为6.5%,印度4.0%,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下,仍是表现最好的经济体。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明显好于发达国家。
《2025年全球趋势》预测,到2040年至2050年,金砖四国加在一起将赶上原先的七国集团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到2025年,8个最大的经济体按递减顺序排列将是: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报告认为,虽然美国仍维持着相对优势,但中国和印度作为多极化时代的新兴大国,在影响力方面将和美国展开竞争。
20年内美国仍有相对优势
显然,金融危机加速了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现有的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其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所削弱。
陈向阳认为,大国力量此消彼长使各自的地缘政治地位产生变化,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或者按照《2025年全球趋势》的说法,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崛起,“一个全球范围的多极体系正在出现。非国家行为主体——企业、部落、宗教组织,甚至还有犯罪网络——的相对实力也会加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姜毅赞同金融危机对地缘政治带来冲击,但他同时认为,地缘政治是个相对稳定的范畴,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超独霸,都是最大的地缘政治,金融危机的影响会有多大,是不是本质性的影响,或者说能否促使地缘政治版图和走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好说。
“不过”,他承认,“从影响力上讲,金融危机是现在世界上发生的一个最大事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的看法是,传统的地缘政治的变化,无非指的是一个国家衰落,另一个或者另一些国家力量上升,国际权力平衡发生改变,而且是长期性的根本改变。这次金融危机被叫做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金融危机,或者是全球化遇到的最大的系统性挑战。世界体系或者全球化的中心,而非边缘,正是危机的根源,美国霸权是否因此衰落是最关键的大问题。
“但即使美国霸权衰落了,并不意味着其他力量就兴起了。全球化几乎是美国推动下的全球化,或者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美国遭到自我毁灭,连带全球化的其他部分,从欧洲到亚洲,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于世界体系危机的冲击。尤其是新兴国家遭到的打击更大。”庞中英说。
据他观察,危机之下,不少人想到与美国“脱钩”,但实际情况是,因为与美国的关系很深入,“脱钩”已经来不及了。大多数国家都与美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单地“脱钩”,还不是应付危机的根本出路。因此,金融危机虽然重创美国,但世界权力平衡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仅就经济实力而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是下降的。但美国2008年的GDP超过日本、中国、德国的总和1.4万亿美元,表明美国的相对领先优势20年内很难动摇。
而从军事实力来说,一定时间内美国仍有很大优势。软实力方面,尽管美国的国家形象受损,但它的科技优势、自我恢复能力、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害。
总之,金融危机让放任自流的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付出惨重代价,但美国主导世界的地位受伤不深。可见,金融危机使得多极化进程加速,但一个全球性的多极体系,仍然是一个远景目标。
“后西方”时代打破对西方迷信
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一方面带来各大力量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因而影响着相互间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一些国家的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
从欧洲到亚洲,到拉美和非洲,政治动荡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新的地区热点。比如,危机已经直接导致拉脱维亚和冰岛政府倒台。虽然危机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但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政治上免疫。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促生区域合作新的态势。陈向阳说,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和蔓延表明,仅靠单个国家的力量不足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就是要和周边国家“抱团取暖”,联合自强。比如在东亚,虽然东亚系列峰会因泰国局势原因未能如期举行,但在日前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建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第5届美洲国家峰会上,冷冻了半个世纪的美国与古巴关系松动,奥巴马与“反美斗士”——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握手言欢”,成为反映美拉关系回暖的晴雨表。陈向阳认为,所有这些,“投射到地缘政治领域,新的大的地缘政治板块结构更为清晰。”
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当务之急。为此,各国既对各自的对外政策作出调整,同时也对自身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变化中的时代。
庞中英称之为“后西方”时代。“‘后西方’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打破了人们对西方的迷信。”这个时代,西方不再独大。而非西方国家,则必须自主地探寻适合自己的新的发展道路。因此,这也将是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时代。
综合各方观点,最大的变化将属于中国,中国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专家同时指出,这里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如何办好自己的事”。他们认为,一定要看到我们国内的问题和困难也很多,当前面临着经济从出口拉动型增长调整到大幅扩张国内需求的巨大挑战。
欧盟则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今年的欧盟春季峰会上,新“铁幕”这样的冷战词汇重现。新“铁幕”两侧的东、西欧国家政府都誓言要促进欧洲融合,但各自国内的保护主义势力和极右政治力量,却因经济恶化而日益抬头。
新“铁幕”不仅妨碍欧洲经济复苏,甚至可能危及那里的政治稳定。而面对自觉重新崛起的俄罗斯,欧洲各国表现出的是分裂。《2025年全球趋势》将欧洲称为“跛足的巨人”。不过,欧盟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对非洲而言,那里有能源和资源的优势,在危机背景下,无论从客观资源条件、各国寻求自身发展的努力,还是大国对非洲的借重,显示非洲的战略地位还会进一步上升。
此外,由于拥有石油资源,波斯湾国家的地位也将增强。
在传统的地缘政治热点地区中东和中亚,由于奥巴马推行多边外交政策和展开对话,专家预计主要力量在这些地区的争夺烈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但是,在南亚和东南亚,由于面临极端主义的挑衅,而且国内的社会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被激发出来,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短期内将成为地区热点。
Ⅹ 如何清醒认识国际形势发展的变与不变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总体来看,国际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对于中国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都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提高加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与中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国与国之间既存在摩擦、更存在依靠.美国、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就排在前列.
G20国峰会实质是一种转折,使得中国真正与世界“接轨”,真正有了自己可以走的道路,也从这一刻开始,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当然,世界的发展也出现重大转折!在当今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的体制正面临严重的挑战,不管从军事还是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的体制正在不断的改善中.从东亚病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G20走到G2,中国人民的每一步都在挑战,或许,这种挑战也是也是一种机遇,使得中国在现如今的国际形势下长足发展.
对我国来说,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
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可持续的.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再次,台湾问题对中国保持和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构成的不利影响呈增大趋势,已成为中国在本世纪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涉台外交在维护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台独”分裂势力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种种突发性事件的任务与日俱增.美军积极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虽然是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但客观上使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包括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使我军建设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
最后,世界经济保持繁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大了对世界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使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有关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磨擦增多.这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和开放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压力,也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处理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