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的关系

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8-17 01:35:03

①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11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使发达国家的产品能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从而绕过了贸易壁垒,提高了其产品的竞争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和私人信贷,补充了发展中国家进口资金的短缺;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入,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跨国公司控制了许多重要的制成品和原料贸易;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在世界科技开发和技术贸易领域,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上80%左右的专利权,基本上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在发达国家,大约有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被这些国家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所控制。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跨国公司是当代新技术的主要源泉.
12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中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兴起
发展中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冲击
13 ①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贸易国家。
②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③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④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⑤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不同商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也不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⑥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14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制,简称GSP,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的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
普惠制的三项原则是:①普遍的,即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②非歧视的,即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无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待遇。③非互惠的,即非对等的,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同等优惠。
3“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15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 中国的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对此的定义是:“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主要形式:
1 国际或区域性环境保护公约
2 国别环保法规
3 绿色标志制度
4 绿色补贴制度

② 全球金融危机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在08年9月开始发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也让世界经济走向极度的低迷之中。美国华尔街带来的这场金融风波引发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金融走向破产边缘。还有相当多的国家也在忙于自救当中,美国自身已经是因金融问题而焦头烂额,穷于应付,采取多种措施还是解决不了这个巨大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向世界各大国请求共同行动来应对这次前所未有的美国金融动荡不安带给世界的影响和经济危机。为此,美国及西方国家,中国及亚太各国,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国,中东各国,南美各国,非洲各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在尽全力组织应对。联合国也没有闲着,帮着为美国擦屁股,以共度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不能幸免,损失也不小,但中国好在发展势头强劲,外汇储备充足,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较大和启动一系列利好政策来抵御美国引爆的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这里,且看宇内一刀来为网友们进行论述和分析,以示网友:
首先来回顾一下,由美国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动荡带来的世界经济危机!
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08年9月7日,有美国房贷市场半壁江山的美国五大银银行之二的“房利美”及“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宣告这两个银行正式破产。
08年9月15日,处于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投资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等于是又关停了并掉一个银行了。
08年9月21日,美国的第一大投资银行“高盛银行”和第二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08年9月16日,美国的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宣布已到危急关头,其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际保险集团公司。
08年9月25日,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正式成为美国的国有资产。
08年9月29日,美国的“美联银行”被“花旗银行”正式收购了。
从上面看,美国的五大投资银行全部倒闭、关停或转型。这正式向世界表明美国的投资银行已无力进行世界投资了,美国政府已走向破产之路。
美国迈入金融动荡不安和走向有史以来的经济危机后,为世界带来的严重的金融动荡和经济影响。这里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各地和各主要大国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情况:
英国受到的影响状况:美国次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和经济海啸风暴迅速抵达大洋彼岸的英国,和美国有着“相同语言”的英国成为这次风暴的首位“受害者”。是继美国普通民众消费者之后,英国民众也在开始感受到这场由美国金融动荡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对其经济和生活的影响。英国民众的消费现在是入不付出了,人均每月要从储蓄中拿出41英镑(约合人民币489元)弥补平时的生活不足 ,可见经济也是拮据。据说英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连续11个月处于萎缩状态,而这种下降趋势还在继续,看不到终点。
印度受到的影响状况:印度股市已经是承受不住来自美国的冲击压力,在走入难以挽回的溃散之路上,以前众多IPO案现在已经在撤销。来自境外的外资对前景是严重悲观和失望,孟买证交所敏感30指数跌破两年来最低点,上周一,印度股市指标股指孟买证交所BSE敏感30指数即跌破12000点大关,以两年来最低的11.801.70点收盘。印度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美国国会通过的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在印度没有引起任何利好的反应,相反,有很多投资者认定美国经济已病入膏肓了,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印度将难逃厄运。印度政府指示某些地方的警方开始监视湖泊、运河等地,以免投资失利者自杀行为等现象。
日本受到的影响状况:08年10月8日,日本东京股市,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当地时间下午1点半时跌至9502.48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下跌了653点多,比去年7月的18261.98点几乎缩水一半。股价的持续下跌让日本民众不得不害怕,有的日本民众居然后悔没有在较高价位时抛出手中股票。受经济的不景气影响,日本各百货商店经历前所未有的景况,今年8月份日本全国百货商店女性服装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比减少5.3%,女式手提包等随身用品的销售额同比也减少3.6%。“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嶌峰义清称:“此前,日元只对美元升值时,日本企业还可以从日元对欧元贬值中得到补偿,现在美元、欧元同时贬值,这种情况严重打击日本企业。”
俄罗斯受到的影响状况: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不良苗头,俄罗斯金融上最先反应在证券市场上。开始时股指调头向下,开始时以为只是正常调整,在短短5个月后,连破数个重要关口,跌幅超过60%,特别是在10月6日创有史来单日最大跌幅纪录,指数收盘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9%,以866点报收。受经济的严重影响,老百姓购房门槛也被抬高了,房价又居高不下,房市交易现委缩,银行一度停止房贷。虽然说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但俄罗斯经济总体运行还是比较正常的,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12%。俄罗斯政府还拥有雄厚的储备资金,截至9月1日,黄金外汇储备达5816.381亿美元,与年初相比增长21.7%,这些都保障着俄罗斯经济正常发展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中东国家受到的影响状况:在中东地区,各国股市在10月7日纷纷下跌,市值大大缩水。据估计在过去三天中,有6个海湾产油国的7个股市总共缩水了1500亿美元,总市值跌至8000亿美元左右。
非洲国家受到的影响状况:肯尼亚股市,内罗毕证券交易所有20种股票指数已从去年底的5400多点跌到目前的约4100点。东非最大经济体肯尼亚股市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股票市场尼日利亚股市,现在这两大股市已经是持续数月的呈下跌态势,市场交易少了许多。
巴西受到的影响状况:根据巴西一家专业统计机构9月初公布的数字,今年5月,巴西股市总值14040亿美元,但到9月8日总市值只有8720亿美元,跌幅为30.8%。10月6日,圣保罗股市再度遭遇“黑色星期一”,下跌幅度一度超过15%。可见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巴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中国受到的影响状况:中国的股市也同样受世界及美国的金融动荡不安的严重影响,下跌了不少。不过受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已止跌回稳。中国有关各大银行对美国的投资和有关债券等确实损失不小,都有相当的损失。但随着国家的调控等措施已是尽量减少损失。
欧洲各主要大国受到的影响状况: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对美国金融动荡带来的严重影响也是相当大的。股市在不断下跌,物价的高涨让普通民众买不起高档品。失业加剧,经济在不断委缩,欧元也在变相贬值。美国向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伸手要援助也得不到帮助。相反,欧洲联盟国家及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都在批评美国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不力,给他们带来经济的严重不利影响。
由美国华尔街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如巨风海啸,迅速波及全球。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欧洲联盟国家,还是英国或是日本,还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以及是坐享石油美元的中东,或者说是新兴崛起的金砖四国等国家。都在感受着这场金融巨风带来的狂扫与震撼。世界在不断进行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之外的绝缘体了。因此世界团结起来应对这场全球危机也是必然。由于这场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主要国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担心发达国家或承诺捐助的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欲减缓或放弃原先承诺,从而影响到联合国持续推动改善的千禧年发展目标、气候变迁与燃油危机等。为此,联合全球主要国家领导人及各大组织领导人进行磋商应对这场危机。10月13日,全球各主要国家财长齐聚华府研商因应全球信用危机之道,联合国计划在二十四日邀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相关机构首长召开理事会议,讨论联合国的因应策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主持理事会议,听取两大金融机构负责人等首长与专家的建议。世界和国的联合应对,希望能够加快结速这场危机,为世界带来金融稳定与经济平稳及经济发展。
中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中国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但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在不断地推出自已的利好政策与措施来稳定中国市场和世界金融及经济秩序,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中国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稳定的政策是世界经济的“避风港”!
中国应对这次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行动来稳定和促进发展:
一.降低了存贷款利率,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免除了存款利息税等。
三.加快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力度,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与生存发展。
四.打击金融系统的腐败分子和美国婴鹉,为中国的金融稳定和平稳运行奠定重要的生存和发展基础。
五.加强各银行系统的监管力度,调整银行运作能力。维护金融稳定。
六.启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改革,推动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使我国的经济由单一城市经济,引向城乡两大经济发展动力的车轮飞奔上来。加快中国城乡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迈入世界高速发展之路。推动和引领世界的经济发展。
美国这场金融海啸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宇内一刀以为,美国将在这场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从世界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上落下来,成为一个一般性大国。美国的“自由女神”将走下神坛迈向历史的垃圾处理场。美国的军事力量因为缺少经济力的支撑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来走向衰亡。在新兴国家的发展及美国的跟随国家的反目下,美国不久后将走向世界最危险国家的行列。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美国政府和民众破产,美国的资本主义帝国将走入世界末日。美国内部不和,人民种族分裂,国内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穷兵黩武在军队盛行,国家行将分裂。人们在不久的将来将向社会主义国家看齐,美国的政策也将以社会主义国的政策为范例来进行演变。美国高举的“自由、民主、人权”在美国及西方走入死胡同,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高度发展的“自由、民主、人权”得以成功。美国正式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和共产主义理想洗脑,一个既将崩溃而分裂的美国被中国和古巴等共产主义国家挽救了,成为世界共产式的民主国家。从此,美国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影响下获得新生!

③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联系与区别,具体谈一下

基本也就是贸易与金融的区别了,如果具体分的话,
贸易涉及商业经济、经营等,一般会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范围比较广;
金融主要涉及融资等,工作一般有银行、证券、保险方面;

但是,专业对就业的影响不是很大,金融和贸易都属于经济大类...

金融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WTO方向)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 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编辑本段]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相近专业: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网络经济学 体育经济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房地产经营与估计 统计学 国际文化贸易 税务 税收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相近专业: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网络经济学 体育经济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房地产经营与估计 统计学 国际文化贸易 税务 税收

④ 跨国公司国际融资的方式有哪些及其特点,试举例说明

一、国际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资金,融资为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小企业可一次性从商务部、财政中小企业融资征信系统今增家金融机构交行梯级贷款资金帮小,互联网正在改变商业规则,聪明老板使用慧聪买卖通。慧聪网中国领先的行业门户,提供中芯国际融资京东方行业资讯、中芯国际融资京东方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服务等,国际结算融资业务慧聪网时信息来源中国银行总网授信额度授信额度包括我行信贷部门或统一授信评审机构为单一客户核定的开证额度、信托收据,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慧聪网时分信息。
二、国际融资案例 定义国际融资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相应的金融机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的加快,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国际融资越来越成为一国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方式和特点根据国际融资关系中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层次来分类,有存在双重债权债务关系的间接融资,还有只含单一债权债务关系的直接融资。(一)直接融资1.国际债券融资国际债券即发行国外债券,是指一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企业、私人公司、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以外国货币面值发行的债券。国际债券主要分为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两。
三、跨国公司国际融资的方式有哪些及其特点试举例说明 国际融资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相应的金融机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一、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根据国际融资关系中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国际融资开始于二战以后,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国际经贸往来迅速发展,国际资金融通规模也随之日益扩大。在日趋全球一体化的现代,,国际融资已成为一国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国际债券融资,国际股票融资,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外国政府。

⑤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商务之间的关系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商务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为国际商务创造许多提高赢利和利润增长的机会,国际商务促进经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
2.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际上是指,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技术和人员的国际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成一个高度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使世界经济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带来市场的扩张、规模经济和区位经济的实现,从而使得国际商务成本节约和利润增长。经济全球化主要有以下好处:
1)增大销售额;
2)获取低成本劳动力或基础要素来降低成本;
3)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
4)获取重要资源;
5)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提升顾客价值 ;
6)降低风险。
拓展资料: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主要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贸易速度不断加快,并逐渐超过了生产的速度。贸易自由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张,贸易对经济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国际贸易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活动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国际金融活动,他们在金融政策、金融业务、金融资产等方面相互影响和融合,相互竞争和制约,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开放、金融体系日趋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进一步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3)生产与投资全球化: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并借助这些分支机构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生产条件和资本条件,从而获得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4)国际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使各国各地区的生产都成为了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

⑥ 什么是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概述】
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国际金融与一国的国内金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国内金融主要受一国金融法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而国际金融则受到各个国家互不相同的法令、条例以及国际通用的惯例和通过各国协商制订的各种条约或协定的约束。由于各国的历史、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它们在对外经济、金融领域采取的方针政策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导致十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譬如,国际收支必然产生国际汇兑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中的货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又有重大影响;国际收支的许多重要项目同国际信用和国际投资直接相关,等等。
[编辑本段]【国际金融构成】
国际金融作为一个学科可以分为两个构成部分:国际金融学(理论、体制与政策)和国际金融实务。前者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地区性的货币一体化以及国际金融协调和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等。后者的内容则包括:外汇交易(包括国际衍生产品交易)、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银行业务与管理等等。
[编辑本段]〖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即“一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债务和收益的交易以及债权债务的变化”。国际收支一般按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计算。一国的国际收支不但反映它的国际经济关系,而且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国际收支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为调节、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常常产生许多矛盾和斗争。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经常现象,要做到收支相抵、完全平衡十分困难。但是,无论是逆差还是顺差,如果数额巨大且又长期持续存在,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各国政府大都会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力求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一国采取措施往往会引起其他有关国家相应采取对抗和报复行动,从而减弱或抵消该国调节措施的作用。而且,有时调节国际收支的办法又同发展国内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譬如提高利率,若恰逢经济复苏时期,这一措施就会大大影响经济的恢复;而经济复苏受阻,又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增长。
一国的国际收支与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有所区别。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国的货币资金收付行为,国际收支平衡表则是将一国一定时期(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的国际收支情况分别按不同项目编制的记录和统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综合反映一国同外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资金往来的全面情况,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工作。
[编辑本段]〖国际汇兑〗
国际汇兑是指因办理国际支付而产生的外汇汇率、外汇市场、外汇管制等安排和活动的总和。
外汇一般指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国际流通手段和购买手段的外国货币以及外币支付凭证。金银成为货币后,作为国际支付的主要手段是贵金属。票据出现后,作为信用工具也可用来办理国际支付。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实行金本位制时,各国货币汇率波动不大,处于相对稳定状态。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从此开始了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制度由于通货膨胀长期存在,纸币不断贬值,各国汇率不稳定的状态日趋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据以订出各国货币的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制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完全解体,各国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此后,由于不再有固定汇率制的限制,汇率波动频繁,波幅较大,对各国的对外贸易影响极大。为此,世界各国均对本国汇率的动态实行某种程度的控制或干预。
外汇管制是一个国家为维护本国经济权益和改善国际收支,对本国与外国的国际汇兑、国际结算等实施的限制和管理。当代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行有利于本国的外汇制度,只是方式、方法和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编辑本段]〖国际结算〗
国际结算是指国际间办理货币收支调拨,以结清不同国家中两个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活动的行为。它主要包括支付方式、支付条件和结算方法等。
国际结算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在各国经济交往中自发产生的,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主要国际结算方式都是历史的产物。20世纪60~80年代,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电传、电视转帐等现代化手段,结算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国际结算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国际金融业务,且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异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国际结算方式的要求和选择,经常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各国都力争采用对本国最为有利的结算方式。
[编辑本段]〖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货币资金的借贷行为。最早的票据结算就是国际上货币资金借贷行为的开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现代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各种活动几乎都同国际信用有着紧密联系。没有国际借贷资金不息的周转运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就无法顺利进行。国际信用主要有:国际贸易信用、政府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银行信用、发行债券、补偿贸易、租赁信贷等。
国际信用同国际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信用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信用的扩大反过来又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按资金借贷时间长短可分为两个市场,一是货币市场,即国际短期资金借贷市场;二是资本市场,即国际中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中规模最大的是欧洲货币市场,这个市场上的借贷资本是不受各国法令条例管理的欧洲货币。在欧洲货币市场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欧洲美元,其次是欧洲马克。此外还有亚洲美元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是巨额国际资金的供求集散中心,它和由其延伸出来的其他众多国际金融市场及离岸金融市场,将世界各地的金融活动都纳入庞大的金融网络,使借贷资金的国际化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编辑本段]〖国际投资〗
各国官方和私人对外国进行的投资,其总体就是全球范围的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是货币资本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以获取更多利润为目的的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几乎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战后,苏联、东欧国家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参加对外投资活动,其中主要是石油输出国。20世纪到80年代初,对外投资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已有40余个。
21世纪后,国际投资进入金融经济的新时代.对冲基金发挥了跨时代的作用。
[编辑本段]〖国际货币体系〗
自发或协商形成的有关国际交往中所使用的货币以及各国货币之间汇率安排的国际制度。这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个体系一方面通过固定汇率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和世界贸易的恢复和发展,一方面使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美元的优越地位使它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支付手段、国际流通手段和购买手段,并成为许多国家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随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国家的货币也相继开始发挥与美元不相上下的作用。1973年美元再度贬值以后,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多次讨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并于1969年和1978年两次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但由于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国际货币制度存在的困难和缺陷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国际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银行系统、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国际贸易业务及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基本掌握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外汇、外资、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现代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以及有关信托投资、资金融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有关国际金融的法律、方针与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用英语从事业务工作。
国际金融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外汇银行会计、保险概论、投资项目评估、英文函电等。
国际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银行系统、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国际贸易业务及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基本掌握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外汇、外资、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现代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以及有关信托投资、资金融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有关国际金融的法律、方针与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用英语从事业务工作。
国际金融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外汇银行会计、保险概论、投资项目评估、英文函电等。
图书《国际金融》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作 者: 钱荣堃 等编著
出 版 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
字 数: 357000
页 数: 394
开 本:16
I S B N :9787310017348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管理 >> 金融/投资 >> 国际金融
定价:¥18.00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本教材比较适合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及考上MBA的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本教材需要有初级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基本的公司财务和会计学知识。
本教材将所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包括三章,分别是国际支付体系、国际收支账户,以及外汇与汇率。主要内容是展示国际货币及国际金融交易产生的本源,是全书展开分析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市场篇,包括四章,分别是外汇市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市场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主要内容是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如何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第三部分是资本流动篇,包括四章,分别是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调节、国际储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内容是分析国际收支均衡的机制及失衡的原因,以及国际收支调节及相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不同类型经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第四部分为政策篇,包括四章,分别是汇率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内容是展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和国家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并以国际货币合作作为全书的终结。

⑦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么样

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各自的利益,采取各种方式,超越空间和社会的限制,不断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协调认识和行动的发展过程。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跨国公司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主力军,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与国的经济竞争,正在通过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范围展开。

2.跨国公司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利条件。国际性投资是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跨国公司的国际性投资,一方面是向全球扩张金融资本、垄断世界市场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是生产国际化、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3.跨国公司开展的跨国兼并和收购,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效手段。跨国公司之间的兼并、收购以及战略联盟,是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产物和结果。

二、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

考察研究一些著名跨国公司,我们可以发现: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一些跨国公司不仅积聚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形成了自己的企业品牌,而且培育和铸就了企业价值观。一个著名跨国公司把“追求增长,永不言够”作为企业价值观的生动概括。正是在这种企业价值观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在不停地追求企业发展和增长的同时,积极参与并不懈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跨国公司在这种发展观的驱动下,以增长为根本,把成长作为首要目标,不懈地追求更快更好。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加快发展、实现自己利益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在本国的资源和市场已经相当狭小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资本和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

1.打破界限、获取资源的企业竞争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全球性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竞争。

2.主动出击、开拓市场的企业营销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特别是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3.不甘现状、渴望变革的企业改革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变革是创造业绩、加快发展的动力。

三、跨国公司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 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 有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3. 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⑧ 论述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不能少于400字)急急急急

跨国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经济体。当然它并不是惟一进行跨国界投资的组织,在它之外还有个人以及国际经济组织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所进行了的对外直接投资。但跨国公司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为主体。只要是跨国界进行直接投资并且获得控制权的企业就叫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与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出现,同步发展的,依照界定,跨国公司理应被视为进行跨国界直接投资的主体,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的必要途径。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不会产生跨国公司,没有跨国公司,全世界90%的对外直接投资就不会发生,二者是分不开的。
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企业来说,它们拥有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等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扩散者,而给东道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好处,对世界经济的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影响
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新发展的影响,主要并不在于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贸易”(实际是母公司和了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调拨),而在于它们通过其国外直接投资,把子公司所在各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其内部的“贸易”也是在其海外直接投资和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们通过海外直接投资,把生产企业分布在所选定的适当地区和国家,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进行生产。这些产品可能是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生产的;也有的不过是在不同国家分别生产某一产品的各种零部件或某一产品的不同工序,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集中运往一地,进行最后的组装,直到成为最终产品。当前的产业内国际分工还越来越多地由跨国公司组织多个其他公司作为其供应商(或承包商)来实现。而这些供应商或承包商,有的是本国公司,也有他国公司。如果是后者,就自然形成了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因此产业内分工的加速发展,标志着国际分工的更加深化细化,从而使国际分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世界生产的影响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各种组织形式,把直接生产过程健在于全球各地。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在国外进行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劳务的价值,也迅速增长,其与世界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估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占世界GDP约1/3。如果考虑到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心企业和非跨国公司,则上述比重已是相当高的了。今后,这一比重必将继续提高。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说,世界生产正在走向全球化。
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在跨国公司特有优势中,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都是决定其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拥有其特殊的优势,跨国公司才能在一个陌生的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为此跨国公司必然要千方百计地把这种优势永久保持,不允许其扩散。可是技术优势扩散的必然性并不以跨国公司的意志为转移,其原因有第一,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让的需要。第二,建立战略聪明或技术联系的需要。第三,知识本身的溢出效应和外在性。由于以上原因跨国公司其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一旦能够在东道国里生存下来,它也就带来了把这些优势传导给东道国的机会。所以,总的来看,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知识的传播会在生产领域对东道国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东道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能力,有利它们建立新产业部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FDI)是企业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跨国界投资行为。世界经济的形成最初是以国际贸易为纽带的。随后国际信贷或国际间接投资发展起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生产力的扩张和经济的增长,并孕育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方在世界贸易中可产生四个效应。一是出口引致效应;二是进口转移效应;三是出口替代效应;四是反向进口效应。而引资方在世界贸易中则会产生三个效应。一是进口替代效应;二是出口创造效应;三是进口引致效应。总之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贸易中是规避贸易风险,突破他国贸易壁垒的有力方式之一。
直接投资对金融领域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金融领域的影响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对金融业跨国经营的影响。金融资本作为功能资本是从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这个环节中衍化而来的,金融资本就其根本任务来说,首先是要为产业资本服务,因此随着产业资本的扩张,金融资本也必然要向全球扩展。可以说,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大发展,金融业也就很难迈向全球。二是对外直接投资在金融业的扩展及其影响。跨国银行的建立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部分,按照分类,它属于服务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正在加速发展,并已超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跨国银行是国际金融业的核心,经过它所进行的国际融资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起着重大的杠杆作用。但是由于国际融资的巨大风险,它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麻烦。这就是跨国银行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两面作用。
对外直接投资对消费领域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消费领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公司文化而得到传播的。例如,各国的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存在以及它们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进行的宣传,对各国人民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的确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各国的消费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如果对它不提高嗅觉,消极的东西就会起作用,这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国家是跨国公司的发源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彼此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相互争夺着对方的市场。第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在本国一般都处于垄断地位,垄断是跨国公司的起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需求,国际国内进行扩张的能力是垄断利润增强的表现形式。追求利润最大化无疑是现今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终极目的,而垄断利润并不是靠无休止的扩张分公司来实现,而是靠高效率的公司运营,技术创新,靠知识而取得。但垄断并不能阻止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依靠更多的经济手段,如技术创新,工艺改良、科学管理,以及促销技巧等等反而会促进竞争。今天的世界没有哪一家跨国公司能躺在过去的成就上高枕无忧,也就是说世界格局的不确定性强化了跨国公司的竞争性而弱化了跨国公司的垄断性。
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应从资本、就业、培训、技术、贸易、工业结构和与当地的经济联系等方面来综合分析。
就资本而言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比向外国银行借贷的风险要小,同时,由于债务危机限制了非股权集资方式,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作为资金来源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以就业和培训来说,跨国公司虽然是世界市场经济主要的直接和间接的雇主,但它们在就业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通过培训转移技能是跨国公司对发民中国家潜在的重要贡献。
关于技术人们总认为跨国公司是转让新技术的强大和有效的手段,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现代技术的主要来源。然而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收费高昂,特别是近来技术开发的步伐加快,成本的提高也在加快,有可能提高技术转让的壁垒,因而强化了处于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的力量,加重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
关于贸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期望跨国公司在促进出口方面发挥作用。事实上,跨国公司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扩大制成品出口方面已经充当了重要角色。
关于工业结构,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可能导致大型垄断公司的统治,跨国公司的进入,特别是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小型市场,使人们对它的影响更加担心。另外,跨国公司可以同当地公司建立各种类型的联系,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联系。在这些联系中也有一些是有益的,如对当地公司在技能和效率方面产生某种溢出效应。
除了以上因素外,跨国公司在文化、政治、安全、环境、地区一体化及生产力地区分布等方面也对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某些总量对发展中国家有实际的重要性,而且在将来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⑨ 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四讲 作为自主行为体的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性质和起源
1、跨国公司的性质
跨国公司是里恩索尔1960年4月在卡内基工业大学工业经济学院创立10周年纪念会上第一次提出的。随后,在西方国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宇宙公司”之类的名称。直到1974年,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做出决议,统一使用“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S)这一名称。名称尽管统一起来,但对跨国公司定义和性质的解释却众说纷纭。因为多数人注重不同的特征来区别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这些差别反映出不同的分析目的或学术理念。

1)结构是确认跨国公司最普遍的标准。最常用的结构变量是在多国的工商业活动。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了题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第三次调查》,据此,跨国公司的标准是:第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有经营实体,不管它们采取何种法律形式和在哪个领域从事经营;第二,这种企业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并制定有共同的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反映出跨国企业的共同战略目标;第三,这种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并同其他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承担责任。
另一个更严格的结构标准强调跨国公司在国外经营的地域和规模,即一个国家的公司必须至少在国外建立,经营着6个或6个以上的工商业子公司,销售额方面必须超过1亿美元,对外国子公司控股不得低于25%等等。
还有其他结构标准,如有人认为是所有权结构而不是经营结构起决定作用,只要公司的所有权被许多不同国籍的人拥有,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或者,只要公司最高管理人员来自许多国家,而不是主要来自母国,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

2)第二个确认标准是业务。据此标准,如果一个国家的公司绝大部分或相当大部分资源,或其所有业务都用于国外经营,也就是说,其国外经营对公司有决定性作用,那么该公司就是跨国公司。一般而言,其国外业务至少须占有25%以上的比重,这包括海外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海外雇员占总雇员数目的比重,国外业务的产值、总销售额、总利润额占总销售额、总利润额的比重等方面的情况。

3)另有研究人员也使用行为标准。据此标准,如果公司从全球角度来计划和活动,强调全球利润而不是国内利润,那么就可以认为它是跨国公司。

从国际政治学的视角看,综合上述三个标准,跨国公司可以理解为:直接拥有或控制着虽然没有完全受控于母公司的决策但必须对之回应的海外子公司的大型工商企业,母公司决策的影响范围并不与国界吻合。

2、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勃兴,应该说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
最初的跨国公司是与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伴而来,但是英国的“家庭资本主义”(family capitalism)却难以为跨国公司的出现提供相应的组织资源。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在美国产生了“管理资本主义”(managerial capitalism),由此职业管理人员取代家庭成员成为掌管公司运作决策权的经理层,行政结构取代了血缘关系结构。管理资本主义的兴起使组织创新突破了家庭管理的局限,为工业公司发展成跨国界的大公司提供了可能性。正是由于组织创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巨额过剩资本,产生了向外扩张的需要,使资本国际化的主流从国际流通过程深化到国际生产过程。但是,限于当时世界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外国直接投资能力,跨国公司虽已初具规模,却仍处于形成发展阶段。

二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可谓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高潮。战后,英国和欧洲大陆工业公司展开了一场颇具声势的“管理革命”,广泛采用美国公司的先进组织结构和管理技术,从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空前迅速发展。从战后到80年代前,跨国公司的发展一直是欧美两强并存的格局,伴随70年代以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到80年代形成美国、日本和欧共体(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其跨国公司的发展与政府行为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其次,对跨国公司而言,其跨国经营的基本动因还是以经营取向为主旨,目的在于追求利润。

二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迹象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后期进入迅猛增长时期,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为发达国家垄断国际投资领域和跨国经营的局面。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多集中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大多规模小、实力弱,仅有少数国家跻身于巨型公司之列。而且多系利用地缘、血缘关系,实施地区性经营战略,带有明显的地方性、局限性特征。
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形成一个新的高峰期,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跨国公司日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今天,跨国公司所影响的已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有可能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由此而出现国际性的“权力再分配”趋向。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跨国公司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国际直接资本流动的载体,跨国公司的崛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同时又扩大了全球化的内容与范围。政府签订推进全球化的协议,背后的推动力量是跨国公司。
1、经济全球化造就一代跨国公司
1)全球化进程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2)全球化突出了跨国公司的优势。因为跨国公司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移植自身的优势,并与一些不可移动的特定区域的区位资源结合起来。全球化削减了各国对商品、资本和服务的壁垒,同时先进的通讯技术使得跨国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更为方便,是跨国公司的成本大为降低,令跨国公司的优势大大突出。大大促进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也开始欢迎跨国公司的到来。
3)全球化引起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其主体思路是利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强化各子公司之间的产品与工业环节的分工。过去彼此间相对独立的格局正在演化成为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

2、跨国公司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方向
1)改变了各国经济联系的内容,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是价值链的分工,跨过公司掌握某些关键环节从而控制整个价值链,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了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大量的技术流动是在跨国公司内部流动,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领域的份额不断扩大。
2)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市场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产品与技术市场,而且扩大到服务领域。
3)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途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是国内市场实现的,跨国公司的作用越发重要。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国家很难管理跨国公司,而成为国家重要的谈判对手。由于跨国公司内部物流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各国政府的效率大大被削弱。

三、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

跨国公司有着复杂的性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国籍不明”的或“超国家”的跨国公司,深刻地改变了、至少是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主权民族国家的看法。
跨国公司所奉行的是“全球市场新逻辑”。跨国公司所关注的,只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和要素收益率上的差异,以及不同经济和政府制度对资源流动的影响,以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显然,跨国公司淡化了国界,模糊了国家利益概念。

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作为工业发展模式的传播者,跨国公司常常为了利润和市场等目标的实现,影响东道国和母国(主要是东道国)的产业和经济政策的正常执行,甚至将触角伸及经济活动以外的诸如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从而被看作是对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挑战。

这种挑战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限制和削弱政府能力
这主要是指:
- 限制和削弱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能力。
- 限制和削弱政府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保护能力,兼并优秀的民族企业。
- 限制和削弱政府对本国外贸的管理和保护能力。

第二、激化东道国与母国间矛盾
跨国公司以阻碍资金及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活动创造便利,有时也借助母国政府的支持,抵制或对抗东道国对其活动的干预和限制。看上去,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对抗似乎已由国家与跨国公司间的对抗所取代。
另一方面,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往往会激化东道国与母国间为谋求本国企业利益而发生的对抗。这种对抗不仅在发达母国和发展中东道国之间屡见不鲜,并且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同样存在。

第三、跨国公司所进行的政治活动更是对主权国家的侵蚀。
如今,跨国公司收买或胁迫政府官员的事件较少披露,但旨在获取投资便利的院外活动却愈演愈烈,其主要途径有:
-跨国公司与本行业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合作。
-跨国公司与政府间正式或非正式的联合。
-在科技、经济、金融及法律等专业领域,与双边或多边的团体的联合。
通过上述途径,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扮演着国家政策的决策者或影响者的角色。

既然跨国公司的权力扩张对民族国家形成了冲击和挑战,那么民族国家对于跨国公司及其活动就不能不做出对等的反应,其中主要是对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既是投资母国,也是接受投资的国家。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均采取积极开放的姿态。在促进国内资本的输出方面,发达国家不仅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上对跨国公司正面鼓励,而且通过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订立,维护国内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准入、享受国民待遇、利润汇回等方面的权益。在管理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则通过间接的政策来管理和协调跨国公司的活动。

发展中国家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在总体上还是若即若离,因为作为东道国,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跨国公司带来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强烈地感受到跨国公司对其国内经济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副作用。抵制和约束这些负面效应成为一些发展中东道国对待跨国公司政策的基础。与发达国家不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仍采取直接的针对跨国公司限制或规制手段。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政策更类似于发达国家。
正是因为类似政策的普及,近20多年来,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更多出现合资经营及非股权的方式。这在一方面固然体现了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主权的某种让步,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让步也导致了对东道国经济的一些消极后果。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主权之间的矛盾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强大权力将替代民族国家主权乃至各国主权的丧失,而是促使国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更负责任地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让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超越原来的国界,成为各国自觉自愿、协调与合作地处理经济事务的权力。

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国家主权。现在,国家主权的含义也在渐渐发生变化。其实,国家主权应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同样也应是一把双刃剑。

从现实的国际形势的发展态势看,目前世界上所有深刻变化几乎都涉及到国家主权概念的变化。国家主权所以受到如此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所致:
1)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
2)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潜在收益日趋增大;
3)世界性的对某些价值观念的重新诠释;
4)冷战后,“一超多强”格局的出现以及诸如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功能的加强。

当然,以上原因对民族国家主权的挑战还只能说是“相对的”、“弹性的”,并不可能使国家主权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变得无足轻重,并进而使国家的作用日渐式微。相反,随着国家间相互依存度的提高,民族国家主权将以更为灵活和更具弹性的方式得以维护和加强。因此,跨国公司将在一个高度限制性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运行。

跨国公司在未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这可以从跨国公司所处外部环境和自身运行两个方面分析。
从跨国公司所置身的国际环境看,各国只有在为了实现本国利益至少是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让渡部分权利给某些国际组织,以避免国家主权受到某种可能的侵害。而且,国家主权意识往往只有在与他国的交往过程中才能得以显现,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愈高,其国家主权意识及为此采取的措施的意愿愈强烈。从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看,还不可能出现一个让民族国家消亡的世界政府。

从跨国公司自身的运行看,它所面对的是一个资源和市场均为有限的国际空间,为了谋求乃至争夺更大份额的资源、投资市场和商品市场,必须要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取。跨国公司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只能在种种制约条件下进行,而不可能为所欲为,更多的情况下,只能在东道国主权约束的框架下运行。

如果仅从经验上推断,将跨国公司视为削弱乃至摧毁民族国家主权的重要力量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它要扫除所有阻碍其全球经营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壁垒,尤其是国家边界。但在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跨国公司是真正无国籍的。现时国家的和民族的因素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垄断力量是跨国公司赖以成功的主要条件之一。尽管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的利益与民族国家的政策目标往往是冲突的,但也不能否认二者之间还存在互补性,尤其对母国更是如此。
可见,民族国家的作用在未来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仍将对跨国公司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而跨国公司的影响也是好坏参半。

结论:只要民族国家的概念尚未消失,它就不可能完全放任外国资本对本国市场的主宰,它为国家主权而与无视国界的跨国公司的冲突与矛盾仍将存在。但是,正如作为竞争对手的企业基于一体化战略的考虑结成战略联盟那样,在一体化的前提下,国家与跨国公司共有利益的存在又使解决这一矛盾和冲突成为可能。
转载请声明

阅读全文

与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的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保护信托怎么买 浏览:161
基金一日跌最多是多少 浏览:192
文化期货模拟要钱吗 浏览:673
光大期货怎么登录 浏览:183
人民币换瑞士法郎银行 浏览:444
投资个人理财 浏览:925
有赞融资情况 浏览:135
分期乐贷款可靠吗 浏览:809
股票启动信号 浏览:997
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中心网址 浏览:970
禁止大学生贷款 浏览:211
期货时间交易网 浏览:487
柴油历史价格 浏览:517
民营企业融资贵融资难 浏览:286
众盟融资 浏览:763
境外汇款虚报 浏览:406
抵押贷款用来投资房产 浏览:79
金融资产转移案例ppt 浏览:23
20岁5000元的小额贷款 浏览:514
金基金奖2019 浏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