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机构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金融机构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发布时间:2021-01-16 20:44:04

Ⅰ 哪些单位及其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中的单位是指: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本条第一款采取列举加概括的方式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范围,就是说除列举的三类用人单位外,本款还规定“等组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等”,属于“等外”,也就是说除列举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三类组织外,其他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适用本法。这三类组织以外的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它们的组织形式比较复杂,有的采取合伙制,有的采取合作制,它们不属于本条列举的任何一种组织形式,但他们招用助手、工勤人员等,也要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也需要适用本法。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根据本条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1.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和聘任制公务员,适用公务员法,不适用本法,国家机关招用工勤人员,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就要适用劳动合同法。
2.事业单位。事业单位适用本法,一种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适用本条的规定。还有一种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有的劳动者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
3.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有的社会团体如党派团体,除工勤人员外,其工作人员是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管理;有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文学艺术联合会、足球协会等文化艺术体育团体,法学会、医学会等学术研究团体,各种行业协会等社会经济团体。

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者是指:
“劳动者”具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但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区别于“非法劳动者”,如偷渡者打工。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Ⅱ 事业单位的人员,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事业单位适用劳动合同法,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证专券监属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其录用工作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一种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的规定。还有一种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有的劳动者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要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执行;有的劳动者与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签订聘用合同的,就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另有规定的,就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没有特别规定的,也要按照本法执行。

Ⅲ 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4种类型:
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
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3种类型:
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
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Ⅳ 事业单位为什么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因为其录用公务人来员是参照《公源务员法》进行管理的。

Ⅳ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是否是一样的

1、二者适用主体、法律关系相同,但调整范围劳动法要比劳动合同法更广,劳动法全面内调整劳动关系、劳容动合同法主要针对劳动合同相关事项;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Ⅵ 请问人民银行录用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但它违法你去追究它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吧

Ⅶ 哪些单位及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回业单位等组织(答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Ⅷ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 2 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回,订立、履答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 4 种类型:
(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
(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 3 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Ⅸ 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适用的一些问题

《劳动合同法》与《合同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中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法,《劳动合同法》属于社会法,而《合同法》属于民商法,二者的不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从规范的主体来看,《劳动合同法》规范的主体是特定的。劳动合同必须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合意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必须一方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即劳动力的使用者;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即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可成为劳动合同主体的劳动者,必须具有提供劳动力的能力;而用人单位必须要有使用劳动力的能力,即是具有特定资格的法人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团体。但双方当事人不可以同时是用人单位或者同时是劳动者,否则即不构成劳动合同。而《合同法》规范的民商事合同可以发生在法人、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相互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法人之间、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自然人之间,对主体没有特别要求。
(二)从规范的社会关系来看,《劳动合同法》规范的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在缔结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自由协商而决定劳动合同的内容;然而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劳动者纳入用人单位生产体系从事劳动,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指挥监督,因而形成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由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接受用人单位的指挥监督便成为必然。而《合同法》规范的民商事合同无论在缔约阶段还是履行阶段,都不存在从属性,双方始终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
(三)从规范的内容来看,《劳动法》规范的劳动合同是以确定劳动关系为目的,以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协议,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等。而合同法规范的民商事合同是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内容包括: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等。
(四)从规范具有的社会性来看,在劳动关系中,由于用人单位基于经济上的力量,较之劳动者具有优势地位,在劳动合同成立过程中,常常事先决定劳动条件,或基于经营管理权的行使而产生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因此,为维护弱者一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或者工会团体往往介入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合同有别于《合同法》的社会性。国家法律和工会团体介入劳动合同的结果,形成国家以法律或者集体合同规定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因此,劳动合同的内容受国家法律和集体合同影响很大。

Ⅹ 《劳动合同法》 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专、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属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4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民办非企业单位;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3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钱吧理财 浏览:684
中邮稳定收益A基金 浏览:851
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388
外汇什么指标最准 浏览:291
招商银行沪深300理财怎么样 浏览:967
投融资会上的讲话 浏览:45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基金封闭期 浏览: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戏理财 浏览:11
招商融资发布会 浏览:20
租赁表外融资 浏览:575
中国股票价格为什么高 浏览:803
适合20岁怎么理财 浏览:83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