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胡日东,赵林海 课后答案
啊 我也是要考这门的, 课后答案 也找不到, 同学 你要是找到了 也分享下我呗 跪求.... orz
⑵ 外汇具有哪些特点呢
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1、有市无场
欧洲等西方国家的金融业基本上有两套系统,即集中买卖的中央操作和没有统一固定场所的行商网络。股票买卖是通过交易所买卖的。
像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分别是美国、英国、日本股票主要交易的场所,集中买卖的金融商品,其报价、交易时间和交收程序都有统一的规定,并成立了同业协会,制定了同业守则。
投资者则通过经纪公司买卖所需的商品,这就是“有市有场”。而外汇买卖则是通过没有统一操作市场的行商网络进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统一的地点。但是,外汇交易的网络却是全球性的,并且形成了没有组织的组织,市场是由大家认同的方式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所联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组织的会员资格,但必须获得同行业的信任和认可。
这种没有统一场地的外汇交易市场被称之为“有市无场”。全球外汇市场每天平均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如此庞大的巨额资金,就是在这种既无集中的场所又无中央清算系统的管制,以及没有政府的监督下完成清算和转移。
2、循环作业
由于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因时间差的关系,连成了一个全天24小时连续作业的全球外汇市场。早上8时半(以纽约时间为准)纽约市场开市,9时半芝加哥市场开市,10时半旧金山开市,18时半悉尼开市,19时半东京开市,20时半香港、新加坡开市,凌晨2时半法兰克福开市,3时半伦敦市场开市。
如此24小时不间断运行,外汇市场成为一个不分昼夜的市场,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各国的重大节日,外汇市场才会关闭。这种连续作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理想投资场所,投资者可以寻找最佳时机进行交易。
比如,投资者若在上午纽约市场上买进日元,晚间香港市场开市后日元上扬,投资者在香港市场卖出,不管投资者本人在哪里,他都可以参与任何市场,任何时间的买卖。因此,外汇市场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市场。
3、零和游戏
在股票市场上,某种股票或者整个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么,某种股票的价值或者整个股票市场的股票价值也会上升或下降,例如日本新日铁的股票价格从
800日元下跌到400日元,这样新日铁全部股票的价值也随之减少了一半。
⑶ 求2011年7月重庆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的试题,或者题型,分值分布。。。。。。急急急
一、名词解释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2、简述统计的作用。
答: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并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还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简述统计总体的特点。
答: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4、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答:统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土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第二,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第三,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第四,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简述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答:为了对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第一,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第二,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第三,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
三、论述题
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些经济现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第二,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第三,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的;第四,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之比,或一个存量与一个流量之比,其结果既不是存量,也不是流量。
2、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答: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其一是其所反映的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平;而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其二是数值表现不同,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而质量指标则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
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二、简答题
1、简述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答: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
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一切间接的统计数据都是从直接的、第一手数据过渡而来的。
2、简述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答: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或公开报道的各种出版物。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的统计部门以及各种报刊媒介加以报道。例如,公开的出版物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和各种专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地区的统计年鉴等。提供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数据的出版物也有许多,如《世界经济年鉴》、《国外经济统计资料》、世界银行各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等。除了上述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外,还可以获取广泛分布在各种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传媒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同时也可以在网上获取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料。
利用第二手数据对使用者来说既经济又方便,但使用时应注意统计数据的涵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以避免误用或滥用。
3、简述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
答:
类型 调查范围 调查时间 搜集资料的方法
普查 全面 1次 采访、报告或空间遥感
抽样调查 非全面 经常或1次 直接观察或采访
统计报表 全面或非全面 经常 报告
重点调查 非全面 经济或1次 报告
典型调查 非全面 1次 采访、座谈会
4、简述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
答: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群众性。一项全面性的统计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员参加制定详细的调查工作方案与实施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起来。因此,没有科学的、严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组织调查之前以及调查过程中,必须周密地设计调查方案及实施计划,以保证统计凋查任务的完成。
5、简述统计数据资料整理的必要性。
答:统计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是分散的、杂乱的、不系统的,只能表明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某个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全貌、总体情况。因此,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才能认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统计数据资料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承前启后,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统计数据资料整理得好,会使综合的资料十分丰富,说明更多的问题。否则,会使资料内容贫乏,使调查得来的大量原始数据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6、典型调查有何作用?
答:典型调查的作用有如下两点:
其一,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其二,在-定的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7、什么是统计分类标准化?
答: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统计标准化的内容很多,有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分类标准化、、基本术语标准化、编码标准化等等。统计分类标准化是这些标准化中的一种。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现象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又存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分组的目的,就是阐明现象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差异,认识它们之间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作用:(1)将零星分散的统计数据,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可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也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2)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9、简述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
答: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是指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私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港澳台经济是指资产归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外商经济是指资产归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10、简述机构部门分类。
答: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进行的分类。按机构部门分类是将国民经济中所有的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大部门,它们是:(1)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2)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3)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4)住户与住户部门。
三、论述题
1、试述数据资料的搜集方法。
答:数据资料搜集方法可以分为询问法、报告法和观察实验三大类。
第一,询问法。询问法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座谈会等。
第二,报告法。报告法是基层单位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各种原始记录与核算资料为基础,搜集各种资料,逐级上报给有关部门。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搜集资料的。
第三,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是调查者通过直接的观察或实验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直接观察法是指就调查对象的行动和意识,调查人员边观察边记录以收集信息的方法。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统计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2、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有何意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其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是因为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一项全面性的统计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协同工作。如果没有科学、严密的工作计划,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所以,必须在组织统计调查之前,周密地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
3、如何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与整理?
答:统计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有:(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包括逻辑性审查、比较审查法、设置疑问框审查等。(2)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以备进行统计分析时使用。(4)对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
4、试述行业分类以及产业活动单位。
答:行业分类又称产业部门分类,它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部门分类的一种。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同质性以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的生产活动并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我国统计制度规定,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地点的惟一性。如果一个单位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生产活动,哪怕是同一种类型的生产活动,也要划分为不同的产业活动单位。(2)生产活动的单一性。一个产业活动单位,要么只从事一种类型的生产活动,要么虽然允许有一种以上的生产活动,但主要活动在单位的增加值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也就是说,所有次要活动的总体规模与主要活动相比是很小的。(3)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产业活动单位是为生产核算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种类型产业活动的生产规模、结构等。
5、试述统计表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为了使统计表的设计合理、科学、实用、简明、美观,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设计表之前,要对列入表中的统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分组,如何设置指标,哪些指标放在主栏,哪些指标放在宾栏,等等。要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与安排,务必使表的设计主次分明,简明醒目,科学合理。第二,统计表的形式应长宽比例适中,一般为长方形,既不要太长,也不能太粗短,也不能为正方形。第三,统计表的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画线,采用开口式。第四,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行),表的纵栏的“合计”一般列在最前一栏。第五,表的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与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按栏的顺序编号。第六,表中的总标题要简明扼要,并能确切说明表中的内容。标题内或在标题下面说明统计资料所属时间、空间。第七,表中的指标数字应有计算单位。第八,表内上下各栏数字的位数要对整齐,同类数字要保持有效的统一位数。第九,表内各主词之间、各宾词之间的排列顺序,应按时间先后、数量的大小、空间的位置等自然顺序合理编排。一般是按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第十,对某些资料必须进行说明时,应在表的下面注明。
⑷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的介绍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作者是阮铮,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09年正式出版,定价38元。
⑸ 胡日东和赵林海编的新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白绿相间的皮。。。
1201
⑹ 2016年1月江苏省自考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自考每年开设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不同地区可能有变动),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考试时间都是在周末。报考之初,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通常要本次考试的科目会在考前1个月公布,
⑺ 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内,能够掌握国际间容货币与资本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大量金融信息的基本含义,重点掌握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国际货币流通和国际资金融通方面的知识,并对国际货币制度与国际金融机构有基本的了解;进而能运用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释各种金融现象,理解国际金融政策,并能初步进行国际金融实务操作;能把握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前沿走势,对国际金融的理论、政策和实务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解,作为将来深入研究国际金融问题的基础。
国际金融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协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外汇交易业务、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国际收支调节、汇率决定、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现代国际金融理论的最新进展。
⑻ 《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什么毕业后主要从事哪方面工作
1、熟练掌握金融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具有较强的珠算、点钞、微机操作等岗位技能,能从事金融各项资产、负债业务和各类综合业务。
2、熟悉保险业务各个环节的工作,具有保险拓展、保险营销等单独从事各种保险业务的能力;具备从事证券发行、证券投资、交易、评估等各环节的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
3、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帐务处理、报表编制的能力。
4、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策略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市场拓展、客户开发与维护能力。
5、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撰写本专业的文件、调查报告、评估报告等。强化演讲技巧和公关活动训练,提高营销技能。
6、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用英语与客户进行简单的交流,达到国家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
7、熟悉常用的金融业务系统。达到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2级水平。
8、熟悉金融基本业务的国际惯例。
9、能准确理解国家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法规。
⑼ 金融理论与实务 110708
·信用货币;纸币 银行券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交易媒介职能;计价单位 交易媒介 支付手段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一 流动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主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 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 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①以黄金为基础 以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存货币 双挂钩 ② 实行固定汇率制 ③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直接信用的优点;①有利于引导货币资金合理流动 实现货币资金的合理配置 ② 加强供给者对需求者的关注和监督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③ 有利于需求者筹集 稳定长期的投资基金 ④ 没有金融机构获取利差 筹资成本低 投资收益高
·间接融资优点;灵活便利 分散投资 安全性高 具有规模经济 缺点;减少压力 中介
·商业票据;有价票证 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 无因票证 可以转让流通
·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一 ;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二;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从而影响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三;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①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②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③ ;建立一个合理 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影响汇率的因素;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 利率 心理预期 政府干预
·汇率的作用;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资本流动 物价水平 资产选择
·我国汇率改革的目标;建立健全以市场供应为基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 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坚持的原则; 主动性 可控性 渐进性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市场参与主体 金融工具 交易价格 交易组织方式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① 股票一般无偿还期限 已经认购 不得以任何理由退还股本 债券具有偿还期限 ② 股东从公司税后利润中分享股息与红利 债券从税前利润中获取固定利息收入 ③ 当公司破产时 债券持有人优先取得公司财产的权利 其次是优先股东 最后是普通股东 ④ 普通股股票持有人具有参加公司决策的权利 债券持有人没有 ⑤ 股票的风险高于债券 ⑥ 在选择权方面 股票主要表现为 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赎回优先股
·金融市场的种类;按期限(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按标的物(票据 证券 衍生工具 黄金 外汇市场) 按交割方式(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固定场所 (有形 与 无形 ) 按地域(国内 和 国际 )
·金融市场的功能;一 资金聚集与资金配置功能①金融市场为货币盈余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实现 资金的聚集②市场中各种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引导资金流向最大利益的部门 实现优化配置 二 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功能 三 对宏观经济的反映和调控功能
·货币市场的特点;交易期限短 流动性强 安全性高 交易额大
·货币市场的功能;一;它是政府 企业调剂资金余缺 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 二 ;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 三;它是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场所 四; 它是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
·政府发行国库券的目的;一 为了融通短期资金 调节财政收支的不平衡 弥补年度财政赤字 在一个财政年度内 政府财政出现 上半年支大于收 下半年收大于支的情况 发行国库券能解决此问题 通过滚动发行国库券 政府可以筹集低息 长期的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二;为了调节经济.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面额大 存单不记名 存单的二级市场发达
·证券流动性和回购利率成反比
·公募与私募的优缺点;公募的优点;面向公众投资者 发行面广 投资者众多 筹集资金量大 债权分散 流动性强 缺点;要求高 手续复杂 发行时间长 费用高 私募的优缺点;手续便捷 时间短 效率高 但 流动性差!
·证券交易所的程序;开户 委托 成交 交割 过户
·债券投资风险;利率 价格变动 通货膨胀 违约 流动性 汇率
·公开发行股票的程序;选择承销商 准备招股说明书 发行定价 认购和销售股票
·股票交易技术分析方法;①K线图 ②形态分析 ③ 趋势分析 ④ 指标分析
·股票交易基本面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①组合投资 分散风险 ②集中管理 专业理财③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证券交易价格的因素;票面额 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 偿还期限
·股票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 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 信用交易
·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一;价值受限于基础性金融工具 二;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 三;构造复杂 设计灵活 ·功能;价格发现功能 套期保值功能 投机获利功能
·金融期货合约的特点;①不直接接触②比远期合约 流动性强 ③盯市原则 每天结算
·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①交易品种为规范 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② 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 ③ 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④ 实行价格限制制度 ⑤ 实行强行平仓制度
·金融期货的种类;外汇期货 利率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期货
·金融期权的内容;期权合约的买方和卖方 期权费 合约中标的资产的数量 执行价格和到期日
·金融机构的特殊性;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 关系与原则 风险与形象程度
·经融机构的功能;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二;促进资金融通 三;降低交易成本 四;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五;改善信息不对称 六;转移和管理风险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和局限性;一;维持汇率稳定 二;对金融业的业务活动进行规范 监督 协调 三;提供长短期货款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促进经济发展 四;防范解救国际金融危机 五;就国际经济 金融领域中重大事件进行磋商 六;提供多种技术援助 培训和咨询.
·商业银行存款类型;活期 定期 储蓄 通知 结构性
·证券投资业务特点;主动性强 流动性强 收益的波动性大 易于分散管理 ·四点·
·表外业务种类;①支付结算.②银行卡.③代理.④信托业务⑤租赁⑥投资银行⑦担保和承诺⑧金融衍生交易业务
·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一增加资本 二 降低风险资产总量 内容;①增加资本总量 (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②收缩业务 压缩资产总额 ③调整资产结构 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④;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降低资产的风险含量
·商业银行的种类;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流动性风险 国家风险 合规风险 声誉风险 战略风险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一风险管理环境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三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一;媒介资金供求 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二 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三 优化资源配置 四 促进产业集中
·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一收入 二 物价水平 三 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 四 其他因素;(①信用的发展状况②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 ③社会保障体质的健全与完善)
·通货膨胀的治理;一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二 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 三 实施适当的收入政策(①以指导为主的限制②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③强制性限制)四 指数化政策(①利率指数化②工资指数化③税收指数化)
·货币政策的特点;一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 二 是调节社会总需量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 证券市场 不动产 优惠利率 缴纳进口保证金
·我国货币供给量分层;M0=流通中的现金 M1=M.+ 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 居民储蓄存款和证劵公司客户保证金
·双松 适用生产能力大量闲置 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 ·双紧 适用需求膨胀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