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什么意思
去产能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去库存:化解房地产库存
去杠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降成本: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拓展资料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概念解读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充满了大量复杂的、杠杆倍数高的投资工具。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加入“去杠杆化”的行列,这些投资工具就会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场也面临着萎缩,相关行业受创,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缩减,将会导致经济衰退。
主要对策
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考虑到去杠杆化,在去杠杆化集中释放的阶段,应该尽量坚持“现金为王”的态度,如果要选择股票,也要尽量选择那些现金充裕,资产杠杆低的公司,因为,他们可能是未来兼并潮中的食人鲨。还有投资者认为,要关注短期通缩后部分新兴地区的中长期通胀可能。当然,这是较长时期的一个考虑。而达成共识的是,资产价格将结束浩浩荡荡的上涨波段,转而进入下跌。
⑵ 房地产涨价去库存的妙招是谁想出来的
房地产商。
涨价去库存,一方面可以通过税费减免、补贴和宽松的金融措施来鼓励大家买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出让来调整供求关系。
由于需求端被扩大了,供应端被缩小了,表面就能给人一种供不应求的效果。这招在践行中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甚至比降价去库存更有市场。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营造出多城处于抢房状态的热闹景象。
房地产交易注意事项
房产交易是个过程复杂,周期很长,金额巨大的消费行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合同无法按期履行,无论是房东还是买家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所以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必须明确违约责任。
违约金的比例一般都有明确注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赔付时间。不然违约方拖延执行,就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⑶ 为什么说去库存是房地产业的偏方
房地产去库存就是用政策创造市场,减轻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等行业去产能压力减。新常态的房地产需要一场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的新常态悖论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中国石化
是新常态提出以来最切中时弊的指导方针。做到位了,就新常态了。令人困惑的是本来适合于一切过剩行业的“去库存”,似成为了房地产业的偏方。至于这个方子投下去之后会带来什么,有点一厢情愿。
去库存实为用政策创造市场
库存多了,说明供给超过了需求,市场的反应应该是价格往下走,减少供给,并刺激需求的增加。经过一段时间,供给压缩了,库存消化了,供求就平衡。
但政府似乎不想这样来。唯其如此,一见政府要去库存,市场马上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房价不降反涨,而且上涨的疯狂劲还得用一个新名词叫跳涨来形容。购房者蜂涌抢购(令人着迷他们有杠杆壮胆再贵也敢买)。政府也提起精神卖地,造不了牛市就造房市!果然卖地连连卖出地王。高地价给所有的高房价壮了胆:没有最贵还会更贵。买!买!!买!!!
由此来观察政府的用心,是将房地产去库存当作遏制经济衰退的一个反周期措施,是期望房地产能重新起步,因此所谓去库存就是用政策创造市场。如解除若干政策限制以释放购买力、改进金融政策让买房吃力的人(如青年白领等)能加上杠杆、将进城农民作为购房对象并给予购房补贴、政府购房以发展公租、鼓励开发商改库存为租赁经营、鼓励专营的二房东公司、发展租赁市场等。且不说这些政策的实际有效性会如何,但很少有哪些个行业能得到如此关怀由政府亲自操刀为行业解难。这无意中泄露了中国房地产的生存密码:政府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利益相关者。
不管怎么说,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激活了。政府希望接着看到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业自身重拾升势,更重要的是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等许多行业因被拉动而去产能压力减轻。无人愿意深究,这样做是新常态还是旧常态?经济成长理论早已说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是以主导产业的转换为标志的。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增长已经导致产业结构弊病丛生。如果现在还不着力于主导产业的转换,依然靠房地产的拉动来走出低谷,那就是想用熨平周期来替代经济成长阶段的转换。我们当然可以理解政府对新的主导产业成长不起来的无奈,但沿袭旧制就不会有新常态。如此去房地产库存,整个产业结构的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困难无疑加大。饮鸩止渴,左支右绌。
有违正义的增长还要延续到何时
房地产业的旧格局难以撼动有深刻的原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房地产业似乎无法用市场机制的供求关系去作观察和引领。房子越盖越多,房价却一路走高,即使有短暂的回调,但接着是更猛烈的报复性上涨。而且价格越高购房者越抢购,价格丧失了调节供求的功能。其原因固然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早已不是单纯的住宅消费品市场,而有了浓厚的投资品投机品市场的属性。但是如果要抑制投资、打击投机,国外的成熟经验和政策选项很多。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这种属性从来没有被认真治理过。
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中国政府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推手。这又不仅仅是因为地方政府独占了开发所必须的土地供给和土地交易,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通过这种独占所获得的收入早已成为财政收入环节最短数额最大的单项来源。有分析说土地收入已占一些地方财政的60%,无法想象若缺了这一块,地方政府将如何履职。所以政府的立场并不很在意房地产市场的属性是消费的还是投资的还是投机的,政府只在意这个市场要保持景气能把地卖出去。
中国的房地产业早已不是表面看上去的企业盖房子满足消费者住房需求的单纯的生产活动,而是包藏着为政府创造财政收入的活动。政府要创造财政收入是这个行业坚硬的内核,是最强大的刚需。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政府都得把地卖出去充实财政。在这个刚需面前,房价高了、杠杆长了、金融风险大了、产能过剩了都不足以使政府调整自己的立场。因为找不到别的出路。这是中国的房地产业不合常规的根本原因。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开展的房地产调控,只不过是政府的左手与右手在拧劲,确实不会有什么结果。
房地产作为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发挥过巨大的引领作用,并使很多地方获得蓬勃发展。但不可否认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有极大的负面性。对土地收入的刚需使得房地产业变态亢进,成为了钢铁、水泥等许多部门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也使中国的金融业暗藏巨大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房地产业的这种发展模式早已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是有违正义的增长,并日益扩大着国民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首先是政府推卸了自身在住房这个基本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这使得当代中国的城市人口普遍沦为了房奴,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必须为还房债而紧衣缩食、奋力挣钱,活得累。
其次政府以国有之名垄断了土地市场,为此不惜与民争利强征强拆。
再次迷恋竞拍出让方式,一线城市楼面地价荒腔走板达到每平米数万元了仍不思改革。在这个市场的政府、开发商、购房民众的三方关系中,政府实际上是与开发商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民众只得争先恐后挨宰,原因只是早宰比后宰掉肉少些。一些人所乐道之购房刚需,要害在此。政府出台的政策再千回百转最终也还是为了帮助开发商把房卖出去再卖出去。这使得中国的房地产业早已成为权贵集团洗劫国民财富的通道,基层民众的财富被迫向上流动和集中。表面看来得到了一套房,动不动就值百万以上,似乎买房即富。其实不过求得遮风避雨、放张床睡觉的生活必需品。代价是欠下几乎一辈子的债。一旦断供,还可能流落街头。取得了伟大成就的改革开放以这样的图景展现给广大民众是说不过去的。
不能允许这种有违正义的增长延续到新常态中去。
期待一场真正的供给侧改革:房地产新业态,政府卖房,不卖地
供给侧是现在的热词,什么都可以装进去。但房地产去库存却是反供给侧改革的。新常态的房地产需要来一场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如果作粗略的分析,房地产企业的业务大抵有这么几块:获得土地(有时还要作开发前一定的整备)、规划设计、建筑开发即盖楼、销售(有些自留物业如商业用途的还要招商)、有的还可以延伸到物业管理。这些业务中真正无可替代必须由房地产企业来完成的只有向政府交钱获得土地。这才是房地产企业对政府的价值所在。其它的业务其实没什么行业门槛。如建筑设计院本来就承担各种建筑设计,盖楼则有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卖楼早就由开发商委托给专业的销售公司去承担了,入住后的物业管理也是如此。很多房地产企业就是用对外委托的方式来完成开发过程的各项工作的。这恰恰说明盖房子这种生产活动并不是只有房地产企业才能做,这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客观基础。
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是政府向自己开刀,恢复房地产业主体的住宅业的民生属性。要把这一块从房地产商那里剥离出来交由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自己来承担。这样一种业态的改变就使得基本民众的住宅供给可以由政府来掌控,从而使房价保持在理性的水平。而且政府只要用委托的方式通过设计院、建筑工程企业、施工监理等方面就可以顺利组织完成开发过程。由于政府直接售、租,房地产商将不再参与分羹。政府直接收取的房款、租金超出成本的部分依然可以成为财政收入的来源。所以政府向自己开刀并不造成自伤。
政府不再依赖房地产商创造财政收入就拆解了二者的利益同盟。由于工薪阶层的住房需求不再依赖房地产商了,房地产商就可以任性只为富人盖房了。“穷人”也就不必抬着杠杆和富人一起去抢购了。如此,房价高企对整体经济也并不带来什么风险了。
由于业态的改变即开发方式的变化并不引起整个行业开发量的巨大波动,所以住宅开发对其它产业的正常拉动不会消失。而且住宅恢复了民生的属性,抑制了投资,限制了投机,行业发展会更加健康。
如果新常态的房地产业按上述格局展开,中国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房地产企业。改革开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之后,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地政府就先后在很多行业以一定资质为标准展开过治理整顿,其实就是去产能。当今房地产业也应当按一定的资质标准来捋一遍。这样去库存才能和去产能联系在一起。
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并不复杂,也无不可控的风险。关键是要有秉持正义的决心。这才是难点。
⑷ 国家为什么去库存 国家为什么要去库存
一、去库存的含义:狭义去库存化仅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譬如企业降低原材料库存,这一点可能较快实现。广义去库存化,即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不会很快结束,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使得消化过剩产能要比狭义的去库存化更长期、更痛苦。
二、去库存的原因:
1、产品供大于求;
2、产品价格过高,质量低劣;
4、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急于将库存出清换取现金。
5、产能过大:
中国近年来多数工业品产能扩张了数倍,且2007年至2008年的在建产能仍规模巨大,将于未来逐渐释放,这一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从宏观层面的投资与消费失衡局面就可见一斑。
6、投资率高但是内需不足:
中国投资率(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近几年不断高企达到43%,不仅远高于中国自身过去多年38%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峰值水平;与此相反,中国消费率则不断降低,从过去多年的平均水平59%降至目前的50%左右,更低于其他国家的正常水平(70%左右)。
三、怎么去库存:
1、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企业恢复活力,去库存压力自然变小;
2、去行政化,这有利于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3、取消一些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
四、具体来说——房地产的去库存:
(一)去库存含义
狭义去库存化仅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比如现在房地产行业出现盖了大量房子,没有人买/住,去库存就是想办法把这些现有的房子卖出去,去掉这些大量的存量。广义去库存化,即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不会很快结束,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使得消化过剩产能要比狭义的去库存化更长期、更痛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时间与实践,使得产能与消耗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二)要怎么实现:
1、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2、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
3、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4、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5、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⑸ 楼市去库存,怎么个“去”法
您好!
一、应该把国家领导“去库存”的讲话,更多的看做一个警告:房地产开发要减速,不能再这么干了。
房地产开发,是地方政府增加GDP政绩的直接手段之一,地方领导舍得扔下这个立杆见影的宝贝吗?
所以要防范在先,这个防范措施必须跟上。比如房地产开发所需用地的批地这个环节,政府有绝对的主动权,完全可以把握好房地产开发的节奏。
以前为什么没有把握好?财政紧,没办法。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财政还在紧张之中!所以地方政府首先要适应财政紧张,准备长期过紧日子,有了这样的心理,房地产库存才有解决的希望。
一句话,既然要去库存了,首先就要减缓新开工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速度。
千万不能一手在做着减法,另一手在做着加法。
二、既然是去库存,库存的价格公道、质量保证,就是必须要考虑的。
很多地方政府准备把“库存”,买下来,置换成保障房。
这个思路应该没问题,可是关键在于执行中要实打实,不能打折扣。
价格要公道,质量要过关,才能算“去库存”,否则就成了利益输送。
开发商要有这样的心理,可以把政府去库存看成是灾难救助,被救助者在价格上就不能想得太多,质量上就得主动交心,质量不过关的就得主动提出保修措施。
还有的地方政府准备搞财政补贴,让购房者得实惠,这也要注意力度,不能纵容投机。
千万不能一拥而上,形成利益交换,纵容腐败。
三、政策执行的效率要提高。
永远不要忘了,要适当教训一下投机者,这对扶植其他新兴行业有好处。
否则,对其他投资者赔了钱的,如何对待?比如散户股民,也要财政补贴吗?
本来市场的应该归市场管,如果政府可以在危急时候出手,就必须要把握救助房地产的火候。一要注意力度,二要注意救助效果,让去库存的政策效率最大化,扶正社会投资风气。
望采纳
⑹ 房产怎么去库存
房产“去库存”之首要在于“抑新增”,否则将徒劳无果。
当“去库存”成为当务之急的“基本国策”,政府未来势必推出一连串与金融、财税、户籍有关的优惠举措,以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去库存”,但如同我这几年所一再呼吁的:在不考虑“抑制新增”的措施面前,一切“去库存”的手段都未必能奏效。
以上海(楼盘)为例,2016年4、5月楼市开始回暖,整体预估全年去化面积应可达1000万平方米,存销周期大降至8个月,惟令人感到遗憾不足,去年买气低迷时期,房屋库存量为1200万平方米,经过三个季度的高速去化,其库存仍维持在1200万平方米上下,充分说明“去库存”之首要务在于“抑新增”,否则将徒劳无动。
房产“去库存”具体包括:
1.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房价;
2.对带头落实国家政策降低房价的,各市、县要给予奖励,协调金融机构在融资和相关金融服务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改进规划设计、完善配套设施、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在不提高房价的情况下提升产品附加值。
3.政府和开发商补贴购房。
4.开发商的各种促销活动。
⑺ 楼市去库存 全国各地主要采取这5类措施
当前,楼市的重中之重就是去库存。2015至2016年,政府以及各个城市纷纷出台各项政策,积极去库存。初略总结了下,目前的去库存政策主要分为5类:
一、 公积金成为去库存的重要工具
2016年2月21日起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至1.5%, 2015年四次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减轻还贷压力。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放宽提取条件、降低首付比例等已成为各地公积金新政的“标配”。 根据四川省住建厅的统计来看,2015年公积金贷款为四川全省全年商品房销售贡献了1/4份额,为化解库存贡献了1/3份额。
二、 降低税费、减轻负担
2月22日起执行的契税、营业税新政,即购买首套住房,房屋建筑面积在90平及以下的,契税为1%,90平以上契税为1.5%;购买二套住房,90平及以下契税为1%,二套房90平以上契税为2%;目前,各个城市已经纷纷按照新的契税政策来执行。注意,北上广深不形式契税政策中的二套房契税优惠政策。
三、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买房也是重要措施。目前,山西、山东、甘肃等省已明确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购房。如山东将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等政策,以使其成为长期稳定的住房消费群体。
四、回购房作为保障房
不少地方利用棚户区改造,通过货币化安置、政府回购商品房等政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山西、广西、安徽等省份已将货币化安置作为棚改的重要渠道。如甘肃计划今年4.6万套保障房中的3.3万套从存量商品房中回购,福建等省明确表示不再新建公租房。安徽等省住建厅要求,确保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50%,山西更是要求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市要达到80%以上。
五、实施供给侧改革
山东、宁夏将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发展旅游、养老、创业等地产,开展多元化经营。如山东、海南等省份已探索将空置海景房、山景房改造为分时度假酒店、养老养生地产、家居式短租宾舍等持有型物业;将符合条件的非住宅库存改造为中小学和幼儿园、电商用房、都市型工业地产等。
2016年买房利好政策不断,这些政策是否会带来房价的暴涨,不少人也非常担忧。专家表示,楼市供求基本面已经基本平衡,短期内来看,楼市仍然面临去库存的问题,即使有限购取消、降准降息等“救市”政策,也改变不了中国楼市“去库存”的基本现实。2016年楼市的分化还会持续,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房价可能稳中有升,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没有上涨可能。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2-2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⑻ 如何认识中央关于房地产去库存的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将“去库存”纳入明年我国确定的五大经济任务之一,并将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鼓励各方购买库存商品房出租、鼓励房企降价,以及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手段一并祭出。化解房地产库存,既要化还要解,如何推动消化库存压力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来解决问题,在业界看来,中央的表态正是明年刺激销售政策进一步加码的明确信号。
面对这样的局面,本次会议明确了明年我国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几大主要政策路径,尤其是通过落户去库存在本次会议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篇幅。具体来说,包括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⑼ 河北省出台房产新政十条 去库存新举措有哪些
2016年为去库存年,各地政府为了有效的化解房地产的库存危机,相继出台救市利好政策,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2016年2月23日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实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等10个方面,促进河北省房地产去库存工作。
从表中可以看出保定、廊坊和石家庄房价都呈现小幅上涨的状态。保定和廊坊的房价主要由于区域优势,比石家庄更靠近北京,房价涨幅上高于石家庄。河北受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规划的影响,房价有涨幅空间,环京津地区本身的需求很难支撑现阶段的高房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但这些利好因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这些利好因素还需要行政和市场等多方因素的博弈,实际影响究竟能有几何,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还必须靠事实来说话。
楼市去库存政策的出台短期内会刺激楼市,但是长期看较高的房价一直是购房者购房的瓶颈,不管出台什么楼市利好政策,只是小范围内促进边缘全体的买房意愿。但是房价暴涨或者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02,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⑽ 中国住房去库存具体什么措施
(原标题:中国或将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措施 补贴农民进城买房)
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国计划推出房地产去库存措施,其中包括鼓励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报道还称,中国还研究将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
而据网易财经查询了解,已经有多个省的部分市县推出了针对农民进城买房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根据地方政府文件显示,至少包括安徽宿州市泗县、砀山县、铜陵市以及河南的多个市县推出了针对农民进城买房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云南省、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也有个别市在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早前已经出台了针对农民进城买房的相关优惠措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0月22日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购房扩大住房消费的意见》文件,对农民进城买房提供包括购房补贴、公积金缴存绿色通道和贷款优惠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
而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河南多个三四线城市已经出台房地产去库存措施,给予农民进城购房提供财政补贴。《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民进城购房促进住房消费的实施办法》于12月3日起正式实施,驻马店市政府于12月1日发布《关于促进中心城区住房消费的实施意见》。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向网易财经分析表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库存创新高,相对性、结构性的库存过剩趋于严重,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严重过剩。应该及时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针对性地出台去库存措施。
“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要完全落实,达到去库存的目的。一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增长。二是取决于银行的负债率控制合理。三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严格执行。四是取决于税务部门的积极配合。五是取决于农民买房的意愿。”谢逸枫说。
在谢逸枫看来,国家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这样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地方政府如何落实农民进城买房,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经济的发展等。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了认同,中小城市对在城镇首次购买住房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一方面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另外一个方面可以加快三四线城市房产去库存。(黎芝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