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经济开发区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经济开发区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30 14:54:00

㈠ 谁能帮我找到一篇关于金融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我是本科生,为了这个都愁死了.大家帮帮忙吧.

大学生对邮政金融业务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做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市邮政局在邮电分离后,实行企业化,在全市邮协部职工的努力下,成功地视企业的扭亏“三步曲\该步进入良性循环。做为邮政主要业务收入的邮政金融业务,也在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较为突出的成功。 一、目前**邮政金融业务现状 1、电子汇兑:做为传统的邮政金融业务,汇兑传递—直是社会群众之间传递资金的主要方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银行业间电子通讯技术的运用.加速了资金的传递速度,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要.为加强自身竟争力,从2002年起,**邮政国家邮政局的统筹安排下,实现了汇兑传递式的改进、开办了电子汇兑业务。此项业务的开展。取代传递的汇款传递方式、通过现代的电子网络,进行资金的传递,从而大大缩短传递时间,加强邮政汇兑业务的市场竟争力。 2、邮政储蓄。做为邮政金融的主打业务,从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很好地完成收集社会闲散资金的任务,为国家收储,给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储蓄选择。**邮储蓄,从1995年以来,立志于邮储的网络建设,通过数年来的精心打造,成功实现全市邮政储蓄系统之间和全国邮政储蓄系统的联网,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网络的一员。充分满足用户对资金流通的需要、通过全力打造、**邮政储蓄已经成为**银行业中屈指可数的重要部分,市场占有率为7%左右,在老百姓间留下不错口碑,形成良好群众基础。在近年来,**邮政储蓄还相继推出邮政绿卡(储蓄卡)、参加POS消费系统、昼夜服务的ATM服务。通过这些举措的进行,有力地丰富了邮政储蓄金融服务的种类,满足了用户日趋增长的消费要求。 3,金融中间业务:做为受到银行业和邮政储蓄追棒的金融中间业务,受到**邮政局的广泛关注、西部经济发展增势明显.为西部地区金融中间业务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带来无限生机。**邮政局积极创新中间业务,不断推出新的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有效地改善**邮政蓄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 二、影响**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的制约:**邮政金融经过IO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在管理体制、业务经营上还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表现为思想上的落后。观念上的保守、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迟缓,习惯于上面布置、下面执行,缺乏主动创新精神,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容易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或成本巨大的局面。 2、人才技术的制约: 虽然这几年,**邮政在金融人才、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实力所限,仍然受人才,技术方面的制约。邮政金融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方面,大部分依然沿袭传统邮政做法,尽管有所改善.但仍不适邮政金融人才队伍的发展,直接制约金融业务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受资金。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往往跟不上发展、程序开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 2、管理动作方式的制约: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开展往都由总行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全面推广,体现较强的研发和竟争实力。由于国家邮政局没有完整的整体规划,至使欧邮政金融业务,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开发依然以省一级部门与商业银行竞争,开办业务种类单一,层面较浅,缺少特色。 4。国家政策的制约。受央行政策和体制的影响,邮政金融是一个准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很多银行业务不能开展,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商业银行间的不规范竞争,也使**邮政金融在发展一直处于弱势。 三、**邮政金融业务未来发展的建议 **邮政金融业务发展,在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的夹击下,要在强手如林的金融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大胆走创新的道路,从而扩大自身发展。 1、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坚持走创新促发展的道路。中国加入WTO,伴随着严峻挑战和无限的发展机遇。面对国内外各大专业银行的摩拳擦掌,**邮政要克服许多困难,从中国邮政发展的整体高度出发,抓住WTO带来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特点、积极研究对策、大胆实践、化不利为有力。**邮政通过综合研究市场、明确自身定位、通过创新,尽快改变靠存款余额获得增长的经营理念,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邮政金融服务的增值价值。,利用已经形成的庞大客户群给企业带来可观的规模效益。 2、以业务创新为核心,场育邮政金跳色品牌。**邮政金融要在严格成本效益,找准保持传统业务优势和拓展新的服务点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有累加效应。有规模效应的业务和有市场的个性化服务。如。增加绿卡支付功能,最大程度方便客户;整合“185”客户中心。电话银行。网点等到资源,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拓宽业务服务功能。降低运营成本;利用自身的“本土优势”,加强与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证券业的合用;通过代办方式,以合法手段涉足个人小额贷款。外币储蓄。教育储蓄等目前邮政金融不能办理的业务。 3、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邮政吕前应该着手解决金融人才需求问题,加强人才的竞争。**邮政应该设立邮政金融人才培训基 金、基地,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鼓励人才成长的机制;有重点地面向社会吸路素质人才,增企业创新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高级人才予以高工资、高奖励、高待遇,并确保兑现。 4、以技术创新为依托[本文来源于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用科技提升金融品牌。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是银行业争夺综合实力的体现,**邮政要加快金融业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在现在有金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构筑高效率的平台,加大业务应用领域中自主研究开发的力度、提升金融计算机网络的附加值。增加业务操作系统处理功能。提高处理速度和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佳作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手段来推动邮政金融的发展。 四、多结 **邮政金融业务,从恢复开办以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通过全体邮政职工的努力、取得辉煌的成就。为邮政事业复苏和活跃国家金融市场立下汗马功能。现在,**邮政面对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展的良机,应结合自身优势,加强自身的实力,提高邮政金融产品的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邮政金融业务的实力,在强手如林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应有的一席之地。
http://moone.com/wmfw/HTML/75204.shtml

㈡ 金融产品营销调研报告怎么写

第一部分,调研目的
为什么要调研,例如,为了进一步了解市场,出台针对性营销内策略。
第二部分,容调研内容
产品调研,客户调研,市场竞争调研
第三部分,调研方案
调研的具体工具方法,如谈话调研、问卷调研等
第四部分,调研时间、参与人员安排
第五部分,调研结果分析
汇总数据,剔除无关信息,进行图表比率比例分析
第六部分,营销措施建议

㈢ 金融社会调查报告

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方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什么可以令人满意的创新出台。至于,这些,我们应该学习一下孟加拉这个国家的金融创新了。 2、我们的国家金融产品创新,就暂时来说吧,还没有一个比较有突出的表现来说服人的产品出台,顶多就是来个什么的小金额贷款什么的。但是,那个也叫金融产品创新吗? 3、我们的国家加入WTO后,的确有不少的外资银行进入我们的国家了。其中简单的来说,银行改革上市,就是一个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的一个过程的。中国的银行大而不强,而大中有带小。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地位和服务能力,主要的市场是国内的发展,没有什么国际的眼光。在一些巨大的外资银行强势进入后,我们的银行的确是应付能力低下啊。银行服务态度差,产品单调。当外资银行进入后就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市场份额收缩等等 4、这些包括了基金,债券,期货,以及一些金融衍生物等在现在看来,我们的主要4大国有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外资银行有更优惠的待遇,有更好的服务,有更多的品种,有更专业的人才……,而我们的银行都是一些简单的存款贷款什么的操作,没有什么专业的品种等等,这样我们的银行就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了。 金融的创新和社会的体制,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联系的。而现在我们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是经济的问题,也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

㈣ 金融服务的行业报告

2012年上半年金融服务行业创业投资报告(上):
28家企业——金融版领域创新者的缩影
第一部分 28家企业权——金融领域创新者的缩影
在2012年上半年,资本实验室共录得金融服务行业投资事件28起,涉及美国企业20家;已披露金额25起,总计金额约2.55亿美元。
从细分领域看,支付服务企业共16家,占所有受资企业的一半以上;获投资金额约1.8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72%。
此外,提供投资/理财服务、融资服务的企业各6家。这些企业只是金融领域创新者的一个缩影,他们与更多搅局者一起,充满创意、野心勃勃,正在推动金融行业前所未有的变革。
结合具体的融资项目,可以发现上述三个领域各自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支付服务——百舸争流
1.支付工具
2.支付工具的工具
3.跨境汇款平台
二、投资/理财——纵深发展
三、融资平台——助小扶弱
2012年上半年金融服务行业创业投资报告(下):
传统金融机构,当心!
第二部分 传统金融机构,当心!
1.越封闭,越突破
2.细微处,见功夫
3.无跨界,不精彩
4.用资本,做好事

㈤ 金融风险调查报告怎么写啊

中国企业金融危机调查报告摘要: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 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场中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 1、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 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1样,在现代商场中也没有永远1帆风顺的企业,任何1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本文来自论文中国www.lw-cn.cn ,转载请注明出处www.lw-cn.cn)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1种普遍现象。 0点调查最新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正面临1-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1般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3-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企业,那么目前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处于高度危机状态),仅有45.2%的企业处于1般危机状态。 危机在爆发之前如同人体恶性肿瘤,都有1定的隐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就完全不可防范。任何事物都不是空穴来风,多数危机在爆发前都有或多或少的预警信号,只是在危机真正爆发之前,这些蛛丝马迹的预警信号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足够的重视而已。从字面上看,“危机”中既包含“危”———危险和危难,也包含“机”———时机和机遇,危机的危险性和机遇性是同在的。中国的1句古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辨证地阐明了危机本质的双重性。危机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危机的机遇性在于:首先,危机可以暴露企业的弊端,使企业能够对症下药,为进1步发展清除障碍;其次,企业在危机中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危机处理得当,可以比在常态下更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的1次机遇。危机的危险性是固有的,而危机的机遇性必须基于企业成功的危机处理。 危机的普遍存在性、隐蔽性和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 2、缺乏高级管理人才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危机类型也越来越多。有的危机只是特定企业所特有的,有的危机却困扰着很多企业。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前3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分别有高达53.8%、50.0%和38.7%的被调查企业曾经经历过或正在面临着这3种危机的困扰。其中人力资源危机不仅是中国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危机,也是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之1,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当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人员1定的流动率是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的1个必然结果,在今天这样1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员的正常流动是必需的,关键在于流动的频率(过度频繁的流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1种资源的浪费)以及流入的是否是企业想要的人、流出的是否是企业想留的人。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市场,而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是“主动资产�,只能由其天然的所有人控制着这种资产的启动开发和利用,其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足或者不合理时,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这1“主动资产�的最大价值,如何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0点研究集团的另1项针对新社会阶层从业人员“跳槽�原因的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福利待遇低、想体验新的生活;他们心目中理想职业的特点是:收入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单位有前途;他们对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单位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太少。由此可见,员工既关注当前的福利待遇,也关心个人和单位今后的发展前途及企业的文化氛围。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人才,既需要完善与员工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薪酬体系,更需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增强激励效果、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如何在企业(本文来自论文中国www.lw-cn.cn ,转载请注明出处www.lw-cn.cn)发展的大前提下,尊重个人的发展和提高,给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平台,以事业吸引人才,以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凝聚人才是当前企业所需考虑的问题。因为1味“高薪�只会使跳槽现象更加频繁,只有当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最大合理化之后,人才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3、危机识别能力薄弱 2003年春季,肆虐中国大地的非典危机唤起了许多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绝大多数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认同“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弱点,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转变成危机”、“危机管理不仅仅是事后采取应对措施,事前更要做尽可能多的计划工作”、“大多数危机是可以防范的,危机发生前都会有警告信号”、“企业应倡导每个员工都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等说法。 尽管普遍意识到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中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却同样普遍地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 如果将能从19种潜在危机中正确识别出5种或者5种以下者界定为低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6-10种的为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10种以上者为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根据这1划分,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企业管理者危机识别能力之薄弱由此可见1斑。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危机识别的能力比较薄弱,在危机识别时还具有1定的短视性,表现在对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具有非常直接关联的危机,

㈥ 有关金融的调查报告

一、商品价格会下降。随着需求减少,各类商品价格会下降,想买房子的别急,有人估计国内的房子价格会在未来一到三年左右的时间会跌去50%。
二、精打细算。即使你是有钱人,即使你是大款,也别再“烧包”了,别再“斗富”了,别再“潇洒”了,还是把好日子当作苦日子过得好!
三、工作越来越难找。企业都在倒闭,在裁员,哪里还会想到增加新员工啊?所 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会更难。
四、工资别想再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加薪会逐渐变成很难的事情,你的工资收入可能会降低,奖金会越来越少甚至想都别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资的消费人群那就要注意减少开支了。
五、百业萧条钱是宝。包括投资,消费,贸易都会变冷。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现金。现金会越来越珍贵,钱会越来越觉得是钱了。
六、更多企业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亏损,当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会倒闭,而企业倒闭自然会殃及百姓。
七、企业再掀裁员潮。企业生意难做,就会想办法压缩成本,减少生产,就会在裁减员工上打主意,而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位成员被裁员,就会影响到家庭生活。
八、“量入为出”为上招。一个“美国老太”和一个“中国老太”的故事几乎是尽人皆知。媒体的渲染和引导,让不少中国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十分羡慕美国人“潇洒一挥”的消费模式,贷款消费、提前消费的观念几乎深入人心,“卡奴”、“房奴”、“车奴”大量涌现。现在是这些“奴隶”们反省的时候了!
九、股市别想轻松解套。股市大量缩水,曾经想到股市上淘金的希望破灭了,连机构都叫苦不迭,咱们这些散户还有什么盼头?
十、穷人日子最难熬。中国尚有许多的穷人,在这场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本来捉襟见肘的日子就更难熬了,好在大家过去都有过苦日子的经历,好在现在的政府会关心弱势群体,因此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㈦ 金融企业调研报告应该怎么写

··1企业的基本情况2有什么问题,不足3解决建议,或者发展建议··

㈧ 急需一篇金融方面的调查报告(4000字左右)

审视金融危机
随着中国的金融体系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任何来自外部的风吹草动都将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大的影响,而中国自身的金融体系现状也无法回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过去十年间,对于全球经济危害最大的事件既不是战争也不是自然灾害,而是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在这十年间规模较大的金融危机有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2000年的土耳其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
十年来的几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们大多发生在新兴市场国家。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自身宏观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比较早地进入了全球金融体系,完成资本项目下的本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尽管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普遍认为允许资本在各个国家间无限制地自由流入和流出对于债务国和世界经济有益,但大量的资本项目自由化带来了投机性外汇交易和银行危机。有的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的背景下,一旦本国货币被国际炒家狙击,往往首先汇率失守,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然后银行业遭遇危机,大量中小银行倒闭,危机扩散到整个社会,导致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多年成果毁于一旦,在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甚至引发了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中国政府在1996年年底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时,曾经承诺2000年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正是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不可自由兑换,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逃过一劫,而东南亚国家遭受金融危机蹂躏的惨状也令中国政府深为戒备。因此,从1998年开始,加强金融监管、清理整顿非法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中国金融行业的主题。其中比较大的动作包括救助四大国有银行、整个信托业的推倒重来、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清理整顿、农村“三会一部”的清理撤销等等。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将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这个时候,在未来若干年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何应对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学者已经深刻认识到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和挑战。2001年,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钱颖一和黄海洲在递交到最高层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十年内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差不多是100%!
除了中国身边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以外,对于过去十年间新兴市场国家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俄罗斯金融危机再到阿根廷金融危机,并没有引起国内各界太多的关注。学术界到政府官员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关注,主要是分析为什么创造“东亚奇迹”的东南亚国家会发生金融危机,以及中国能否避免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传染。亚洲金融危机一结束,国内的金融问题以及金融改革便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对于金融危机进行深入研究,如何防范和管理金融危机不再引人关注。在很多人看来,只要中国加快金融改革,金融危机距离中国很遥远。其实,随着中国的金融体系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任何来自外部的风吹草动都将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大的影响,而中国自身的金融体系现状也无法回避金融危机的风险。因此,深入研究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研究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了解其他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的防范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于中国在未来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㈨ 怎样写金融扶贫调研报告

/提纲:……
一、主要做法
(一)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精准规划”
(二)从“评级授信”上做好“精准配合”
(三)从“风险补偿”上做好“精准对接”
(四)从“金融优惠”上做好“精准发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救济式”扶贫难转化为“造血式”扶贫
(二)银行发放扶贫贷款动力缺失
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贫风险保障基金一般在200万元左右并按照1:8的比例放大贷款
二是扶贫贷款收益低而风险高
(三)贫困户借贷及还款保障偏低
(四)金融精准扶贫合力形成难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贫困人口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金融生态保障
(二)健全扶贫风险体系,提供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
(三)充分发挥财税部门力量,提供协同保障
(四)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银行支行金融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类似范文:县金融支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人行**县支行主动作为,围绕“四个精准”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积极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形成“一体化”合力,成效初现。
一、主要做法
**县属经济欠发达县,省定贫困村**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3%。近年来,人行**县支行紧紧围绕“四个精准”,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探索多元化金融扶贫模式推动精准扶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一)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精准规划”。人行**县支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完善扶贫金融配套制度和体系,牵头制定出台了《**县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加强了对金融精准扶贫的指导。在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协调下,各涉农金融机构也纷纷制定出台了《**县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管理办法》,采取“信贷+特色农业+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涉及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60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 注册 登陆
请了5万元移民扶贫产业贷款,将原来饲养5头牛扩大到20多头,至2016年6月底出售耕牛10头,销售收入近10万元,获纯利2.6万元。
(四)从“金融优惠”上做好“精准发力”。2016年根据县域实际,人行**县支行积极引导农信社创新扶贫信贷产品,推出“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采取“授信管理、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对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贷款期限根据贷款用途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合理确定。同时按照“先收后贴、应贴尽贴”的原则,对扶贫贷款实行全额贴息。同时,人民银行于12月1日向信用社发放扶贫再贷款6500万元,将用于产业扶贫贷款和个人精准扶贫贷款,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截至11月底,**县扶贫产业贷款户数120户,金额499.7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2户,金额5万元,减免贫困户贷款利息25万余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救济式”扶贫难转化为“造血式”扶贫。**县贫困人口中近90%贫困原因为因病因残疾等原因致贫,属于典型的“无劳动力、无经济来源、无资源”人群,只能通过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具有普通劳动力或部分劳动力的贫困户仅占10%左右,使得符合银行信贷条件的金融扶贫对象及支持项目缺乏,能通过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来实现脱贫的覆盖面非常低。
(二)银行发放扶贫贷款动力缺失。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贫风险保障基金一般在200万元左右并按照1:8的比例放大贷款。金融部门实际投入扶贫信贷资金目前已达到6600万元左右,远远超出这一比例。而扶贫贷款收息难度和风险隐患大,潜在资金损失风险十分明显。二是扶贫贷款收益低而风险高。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贷款后还款压力较大,贷款追偿难。银行机构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见效慢、收益低的农村贫困地区,与其经营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存在明显冲突,弱化了其支持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三)贫困户借贷及还款保障偏低。一是贫困户缺乏有效抵押物,而农业经营风险分担和保险机制尚未形成,在没有任何抵押或是有力保障措施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发放贷款。二是现实中一些贫困户依然把贷款资金等同于政府救济款,信用观念认识不到位,对贷款资金偿还意愿不强。
(四)金融精准扶贫合力形成难。扶贫资金涉及财政、扶贫、科技、林业等多个部门,扶贫办、财政、银行之间信息共享机制落后,政府扶贫政策、扶贫指标及具体措施和银行机构扶贫贷款披露制度未能及时共享,难以发挥银行信贷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乘数效应。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贫困人口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金融生态保障。一是统一开发金融扶贫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对接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和扶贫监测信息系统,采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信用信息情况,为准确识别贫困户提供依据。二是大力加强贫困人口信用环境建设,建立完善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信用评价机制以及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二)健全扶贫风险体系,提供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重点小额扶贫保险,扩大特色种养业险种,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比率、补贴范围,降低保险费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二是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阅读全文

与经济开发区金融服务调研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货币基金和余额宝 浏览:572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买入卖出价 浏览:273
登录我的基金001416 浏览:465
四平融资 浏览:624
渤海信托淮安 浏览:749
期货股票外汇 浏览:84
房企融资规模 浏览:701
在创业大街怎么找投资 浏览:946
海学堂基金 浏览:250
云和外汇 浏览:928
如何查股指期货空头主力 浏览:130
华通正圆投资 浏览:737
603887股票 浏览:262
36氪获得融资 浏览:864
钱罐子理财可信吗 浏览:89
科创板投资领域 浏览:750
九章量化对冲基金行吗 浏览:612
三角防务上市价格 浏览:60
160222基金为什么暂停交易了 浏览:734
燃石c轮融资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