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05-20 18:54:55

Ⅰ 振兴乡村有哪些优惠政策

法律分析:财政拨款是补贴政策中最直接的方式,目前政策主要补贴的乡村振兴项目有: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田园综合体项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以及各市级政府特别补贴项目。

法律依据:《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 第四条 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市场信息和经营头脑的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创新创业。遴选一批创业激情旺盛的返乡农民工,加强指导服务,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乡村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 第二条 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各项政策和制度调整优化。存量金融精准扶贫贷款风险可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的信贷支持接续推进,涉农贷款稳步增长,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Ⅱ 资产农村资产金融化是什么意思

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不足、大量农村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农村资产闲置的典型表现包括:第一,农村土地经营权闲置,也即大量农村耕地撂荒;第二,农村 宅基地闲置,包括大量老房屋无人居住;第三,因农民进城等因素,大量新修房屋闲置;第四,农 村荒山荒坡及林地闲置。在此情形下,如何盘活农村大量闲置资产,深入挖掘农村家庭资产的金融 价值潜力,对解决农村融资难题至关重要。

农村资产金融化初步明确了五个发展阶段性目标:农村资产数据化、数据资产价值化、资产价值信用化、信用货币化以及产融一体化。

一、农村资产数据化

以县域为单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单个农民、农户、农场主等经营者为主体、以土地等资源、生产产品、经营权、使用权等各类资产为核心的“全国农村资产数字化电子登记平台”,逐步把全部实物和权益性资产变成电子资产,加快资产数据化步伐,并且对接各级政府、产业、农户已有的信息化系统,形成底层数据库,相互核验。同时,建立全国的农村资产电子登记等级制度和“资产电子证书”制度,编制统一的资产电子代码,与纸质证书确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样一是建立打通数据孤岛,形成各级政府、产业、农户已有的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并且加入了交易信息、不断增加新的资产信息、及时更新农民信息等,形成完整动态、及时、细化了的底层数据库。二是让各级监管者能够全面摸清家底,动态掌握信息,方便实施涉农资产的有效信息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也将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有力手段。三是以电子数据化的方式重塑农村资产的表现方式,为每一项农村资产建立数字化映射,方便资产拥有者,方便投资者,也奠定了全国产权交易、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提供了一个全面、准确、高效、方便的技术平台,可以说,这是中国农村资产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

在区域内,搭建上述线上农村金融的科技服务,例如科技服务平台、风控体系等,同时与资金端共同设计符合区域的涉农金融产品,输出整体业务模式。同时建立线下运营团队,设计、布局、运营线下业务,具体包括:

第一,搭建线下展业队伍。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展业队伍体系,全面开展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管理等工作。

第二,使用APP管理工具。工作人员组织农户通过用户端APP进行基础信息数据采集验证、现场尽调、材料上传进件,对提交的材料信息进行核验;管理人员通过管理端APP对各地协理员、客户经理的贷款服务和业绩进行绩效考核和业务管理。

第三,配套担保服务。由具有资质的融资担保机构对借款农户配套风险分担机制,与资金方共同承担风险。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我们需要逐步淡化担保的客观功能,强化农民的主观信用与风险意识,更多关注农民的还款能力。

Ⅲ 银行办公室怎样结合岗位实际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 您好,我给出的建议是成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工作小组,建立“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带头抓、全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狠抓措施落实,做到组织有力,责任到位,推进有序,同时成立乡村振兴业务发展部,建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民生工程各项措施的督促检查、考核评估机制,推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地实施。

Ⅳ 农业银行如何发现和抓住机会,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摘要 亲,农业银行要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部署安排,乘势而上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以打造县域领军银行和县域群众首选银行为目标,全面提升县域客户服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努力实现县域业务服务水准领先、市场份额领先、经营质效领先、资产质量领先、品牌形象领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2019年4月15日)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遵循规律、把握方向。顺应城镇化大趋势,牢牢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方向,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整体谋划、重点突破。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和乡村差异性,稳妥把握改革时序、节奏和步骤,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分类施策、梯次推进,试点先行、久久为功,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改革路径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坚持守住底线、防范风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推进体制机制破旧立新过程中,守住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各类政治经济社会风险。
——坚持农民主体、共享发展。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主要目标
——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二、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
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四)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加快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中小城市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政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提升城市包容性,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五)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及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兴业。推进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工作衔接,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扎根基层、发挥作用。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倾斜,优化乡村教师、医生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引导规划、建筑、园林等设计人员入乡。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六)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快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并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强化规模经营管理服务,允许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七)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快完成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各地制定省内统一的宅基地面积标准,探索对增量宅基地实行集约有奖、对存量宅基地实行退出有偿。
(八)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城中村、城边村、村级工业园等可连片开发区域土地依法合规整治入市;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房地一体、分割转让。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民集体权益。
(九)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各级财政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及相关平台和载体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发行政府债券,用于城乡融合公益性项目。
(十)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乡村信用环境建设,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回归本源,改革村镇银行培育发展模式,创新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金融产品提供机制,加大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依法合规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财产权、集体林权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实现已入市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在资本市场同地同权。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按市场化方式设立担保机构。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培育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十一)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法律规划政策指导和诚信建设,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基层营商环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引导工商资本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产业、技术等支持。完善融资贷款和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等政策,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乡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城市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农地农用,防止农村集体产权和农民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十二)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鼓励创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服务网络,建立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探索其在涉农企业技术入股、兼职兼薪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建立有利于涉农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激励机制与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十三)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为乡村学校输送优秀高校毕业生。推动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通过稳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推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完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多渠道增加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十四)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增加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提高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倡导优生优育。健全网络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差别化医保支付政策。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十五)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模式,建立城乡居民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推动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有效对接。支持乡村民间文化团体开展符合乡村特点的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文化结对帮扶机制,推动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农业遗迹、文物古迹、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和灌溉工程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发挥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作用。
(十六)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建立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统一入口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
(十七)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兜底工作,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高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做好困难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
(十八)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引导其坚持为农村服务。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四、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十九)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以市县域为整体,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广播电视、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统筹规划重要市政公用设施,推动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推动城乡路网一体规划设计,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加快实现县乡村(户)道路联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完善道路安全防范措施。统筹规划城乡污染物收运处置体系,严防城市污染上山下乡,因地制宜统筹处理城乡垃圾污水,加快建立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规划、建设和联网应用,统一技术规范、基础数据和数据开放标准。
(二十)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定位,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健全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对乡村道路、水利、渡口、公交和邮政等公益性强、经济性差的设施,建设投入以政府为主;对乡村供水、垃圾污水处理和农贸市场等有一定经济收益的设施,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并引导农民投入;对乡村供电、电信和物流等经营性为主的设施,建设投入以企业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将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实行一体化开发建设。
(二十一)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合理确定城乡基础设施统一管护运行模式,健全有利于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的体制机制。对城乡道路等公益性设施,管护和运行投入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明确乡村基础设施产权归属,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提高管护市场化程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更好行使城乡基础设施管护责任。
五、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二十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加快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支持农业机械化政策,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方式,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和轮作休耕制度。
(二十三)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依托“互联网+”和“双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健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和农业众筹等新模式,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政策,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适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制定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政策,制定相关标准,引导乡村新产业改善服务环境、提升品质。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一定比例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探索实行混合用地等方式。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合理需求。
(二十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通过政府对公共生态产品采购、生产者对自然资源约束性有偿使用、消费者对生态环境附加值付费、供需双方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中的权益交易等方式,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市场体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维护参与者权益。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自然资源政府公示价格体系,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抵押融资,增强市场活力。
(二十五)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适度利用。建立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机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创新传统工艺振兴模式,发展特色工艺产品和品牌。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机制。鼓励乡村建筑文化传承创新,强化村庄建筑风貌规划管控。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显化乡村文化价值。
(二十六)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培育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把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要素融合重要载体,打造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优化提升各类农业园区。完善小城镇联结城乡的功能,探索创新美丽乡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模式,盘活用好乡村资源资产。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十七)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制度。科学编制市县发展规划,强化城乡一体设计,统筹安排市县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城镇建设、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更好发挥规划对市县发展的指导约束作用。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编制市县空间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确保“三区三线”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加快培育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营等方面人才。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
六、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二十八)完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规范招工用人制度,消除一切就业歧视,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制度。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
(二十九)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等政策,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正向激励机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
(三十)建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快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对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鼓励各地探索将其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探索混合经营等多种实现形式,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收益。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担保、继承权。
(三十一)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机制。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创新涉农财政性建设资金使用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项目。
(三十二)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体制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着力提高脱贫质量。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实施保障性扶贫政策。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
七、组织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意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城乡关系发展特征,把握节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三十三)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三十四)强化分工协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督导。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人口、土地、财政、金融和产权等任务,制定细化配套改革措施。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三十五)压实地方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当好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细化可操作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整合力量、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三十六)注重试点引路。把试点作为重要改革方法,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先行先试、观照全局,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

Ⅵ 银行如何支持乡村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农业农村金融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此,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金融机构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此情况下,银行必须转变发展理念,顺应和厘清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向真正“以市场以及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转变,积极主动以全新的农业农村金融发展思路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做好顶层设计策略,有针对性地设定分阶段发展目标,并进一步加大金融供给,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拓展资料:
1、银行要高度重视县级渠道的建设,继续加大对县级渠道的投入,加强物理网点和智能终端的合理分布建设。并加快推进移动渠道银行业务发展,以此弥补物理网点的不足。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和人才优势,不断开发适合农村的网络金融产品,将传统物理网点优势与互联网电子渠道有机结合。也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布设转账电话、POS机、二维码收付款等电子机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
2、农业农村金融市场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金融市场,为此银行机构应改变原有统一的考核制度,结合各地农业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由各地根据地区特征重建合理的农业农村市场考核机制和连带问责机制,建立银行适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指标,加大考核结果与业务授权、资源配置、班子奖惩挂钩力度,建立价值贡献和业绩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提升全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3、适当向农业农村金融领域倾斜配置经营资源,确保以有效、持续大规模的资源投入,优先满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人、财、物”需求。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确保银行的资源能够精确投入到相关领域,实现预期效果,并建立基础保障机制。同时考虑到县域员工生活条件、交通条件、工作环境等方面劣于市区员工的实际情况,可将部分资源向县域支行员工倾斜,积极帮助县域员工解除生活的后顾之忧。

Ⅶ 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其发展之路是什么

村镇银行是国家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填充”,旨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在我国逐步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几年间,村镇银行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不可小觑的一支金融力量,同时不断充实和完善着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 但其仍存在着风险管理薄弱、金融服务水平低、营销产品匮乏等诸多的问题,近年来,村镇银行的股权频繁被出售,盈利难仍是行业的一个问题,信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村镇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风险隐患的逐步加大将直接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也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众多研究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严格内控管理、培育优秀人才、建立信用风险预案等方面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防范信用风险。文章_究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困境,从创新日常经营方式防范机构信用风险方面着眼思考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之路。
“服务”:银行的竞争,将逐步体现到服务的比拼。当今社会处于客户体验时代,通过客户的反馈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让客户感受尊重与理解,抓住客户的注意力,了解客户需求,设立产品体验服务,引导客户的潜在消费行为。依靠人际关系和社区居民的互动服务所得到的“信息资产”,将有利于解_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用风险。
拓展资料: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18年底,全国金融机构数共4588家,村镇银行就有1616家。村镇银行的建立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丰富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具有竟争力。国家发展也要求村镇银行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开展农村金融工作,金融系统要敢于啃硬骨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主力军。村镇银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成员。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村镇银行将会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产生的弱小的农村金融组织,运营时间短业务单一,信货业务是其核心业务,发展得不够充分。经过几年的发展,风险逐步暴露,尤其为信用风险,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防控重点。

Ⅷ 乡村振兴有哪些优惠政策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第一,简化立项审批程序,创建绿色通道。。
第二,政府加大税收、补贴优惠力度。
第三、国家设立亿万级别乡村振兴基金。
第四、银行贷款倾斜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五十八条国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发行政府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第五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帮扶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力度。第六十条国家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构建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整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现代种业提升、农村供水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和管护、农村教育、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支出,以及与农业农村直接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等。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基金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国家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优化乡村营商环境,鼓励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第六十三条国家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依法完善乡村资产抵押担保权能,改进、加强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财政出资设立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应当主要为从事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经营主体服务。第六十四条国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推动涉农企业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促进涉农企业利用多种方式融资;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分散功能。第六十五条国家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机制,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对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服务。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主要为本地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当年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

Ⅸ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措施

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措施如下:
1、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要建立起全方位的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农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还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并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乡村振兴的帮扶力度,建立起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建立起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农商银行应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发挥农村服务网点多的优势,不断延伸服务渠道。加大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力度,做好金融产品宣传活动,提高为农户服务的效率。还应该加强与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担保机构的合作,建立起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努力有效转移农商银行信贷风险;
3、完善农村征信体系。需要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诚信金融服务体系,银行要先做出诚信承诺和兑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还需要建立起客户失信惩戒体系,依法对逃避债务的农户和企业进行惩戒,对守信企业提高借贷额度。同时,还要做好社会信用监督,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定期公开失信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第六十五条 国家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机制,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对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主要为本地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当年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

Ⅹ 为什么提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指导意见

为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高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和服务便利度,现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进村人社区工程提出指导意见。

阅读全文

与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劲胜精密股票代码 浏览:123
170泰铢兑多少人民币 浏览:55
中国邮政基金登录 浏览:354
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浏览:308
挖财投资2019 浏览:878
梧桐树投资平台骗人 浏览:721
710多少人民币 浏览:967
融资问题现状分析 浏览:806
华信信托地址 浏览:865
单小铺融资 浏览:808
3月21号资金流入前二十名 浏览:577
捡人融资 浏览:548
买货币基金和余额宝 浏览:572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买入卖出价 浏览:273
登录我的基金001416 浏览:465
四平融资 浏览:624
渤海信托淮安 浏览:749
期货股票外汇 浏览:84
房企融资规模 浏览:701
在创业大街怎么找投资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