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规划

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2-05-02 07:11:09

㈠ 兴业银行如何打造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2018年7月25日,由兴业银行联合兴业证券共同主办的2018年度首场上市公司合作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汇聚上市公司、私募机构、财务公司高管和银行、证券专家、知名行业分析师等百余位嘉宾,从宏观经济、行业发展、金融监管等多维度穿透资本市场迷雾,“把脉”经济形势与投资策略。

截至2018年6月末,兴业银行已与近3000家A股及港股上市、拟上市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上市公司服务覆盖率超过60%,授信覆盖率超过30%。2017年全年,累计为上市公司客群提供资金支持超3000亿元。

截至2017年末,该行企业客户同比增长9.57万户,增幅18.22%;零售银行(含信用卡)客户同比增加1076.71万户,增幅24.06%;企金优质及战略基础客户、零售VIP客户同比分别增长23%、14%;金融机构法人客户覆盖率升至94%,核心客户增长10.74%。

成立30周年之际,兴业银行启动“兴光闪耀·携手共赢”2018上市公司合作发展峰会系列活动,旨在将其打造为服务上市公司客群、研判市场发展方向的综合服务平台,深入把脉、解决客户需求的难点和痛点,增强客户服务的针对性。

㈡ 浅谈如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开展有关金融服务和职工形象的专项培训
从眼前利益的角度讲,有关农村金融服务的专题培训是提高职工服务意识,纠正职工实际工作中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培训和专题学习的形式可以采取现场表演、真实案例、短片回放等渠道,目的是用更生动、形象、直接和反例等方式使职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服务上的缺失,争取让树新风、讲文明、提服务的专项学习成果成为日常金融服务中潜移默化的工作习惯。
培训结束后,要进行后期跟踪调查和电话回访客户等形式检验培训效果,并由各名职工和网点针对提升金融服务的专项学习中的学习体会和整改总结给予纠正,在书写这些学习心得和整改总结时,杜绝抄袭,严重者给予通报,真正做到“不求完美,但求真实”。对于那些学习心得认识到位、总结深刻的个人和单位可以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并选择真实和深刻的心得和总结来打印多份,发放到各网点去学习,可以使那些学习不到位、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差的职工和网点认识到自身的差距,这也是很好的学习激励机制。
二、定期开展职工业务培训和同岗位职工经验交流座谈会
职工的业务培训是每一位在岗职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好机会,绝不能从思想上不重视,从行为上走形式。随着各种新业务、新流程的更新,每名职工只有不断参加业务学习和专门培训才能紧跟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步伐。如:最新开通的“农信银”结算业务,“信保通”业务等新业务。同时,要在广大职工中,树立 “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让学习、培训以及工作中提供高效、准确、优质的服务成为一种学习风气和工作习惯。另外,可以利用视频会议、网络学习、异地检查和交流等方式进行交流。
三、加大系统内部关于金融服务的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因此,设立专门的服务督导机构,建立有关金融服务的督察制度和奖罚程序等十分必要。专项的督导检查和不定期的明察暗访督察工作不可或缺。在督查中,对服务水平好、工作效率高的个人和网点给予必要的奖励,树立起模范带头作用,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个人和网点要给予通报和惩罚。
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外公布专项服务督察办公室的监督电话,对群众反应的突出问题,要主笔记录在案,由专人负责保管和核实,同时,对客户公众进行信息公开和有效回复。在条件具备时,可以不定期举办客户座谈会,让客户打分和谏言。当然,社会各种大众媒体和客户对我们服务质量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利用大众传媒把服务形象传播出去,从而有利于我们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我们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打好基础。
四、加大金融服务和产品宣传力度,增进客户对我们的了解
我们所服务群体的基本特点是整体知识文化程度相对低,对我们的金融服务流程和专业的金融术语不了解、接受能力相对缓慢。这就需要我们有必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发放知识宣传手册和宣传单或是现场宣传讲解基本金融业务和产品等多种形式使客户更多地了解金融产品。从而,从客观上提高办理各项业务的效率。
五、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有效措施。高等教育承载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大学教育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因此,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引进和再培训是将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及新业务、新产品推广的长远之举。
同时,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制度的保障机制,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习风气,激励每名在岗职工不断学习、锐气进取。
六、加大基本制度建设,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

㈢ 在规划和布置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时可结合自身条件设立哪些功能区域

摘要 北京晨报讯(记者 姜樊 实习生 纪婉莹)“数字普惠金融也是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重要方向。”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在2016博鳌观察金融创新峰会上表示,未来可考虑建立相关区域试点。

㈣ 金融网站建设要注意哪些

一、明确建设网站的目的,确定网站设计方向。在进行金融网站设计的具体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企业建设网站的目的,进而确定网站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金融企业网站都需要为用户提供相关资讯、展现企业形象、介绍产品并提供网上便捷服务,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进行设计规划。
二、确定网站的整体风格。任何网站的整体风格及其创意设计是最难做的,金融网站设计的要点就包括了如何体现金融行业的特色,使整个网站同公司的企业形象一致。
三、注重网页色彩的搭配,强调网站提供的服务。一个好的金融网站设计者会考虑到网页色彩的搭配问题,力图给网站用户最好的视觉感受,使用户乐于使用企业网站。另外,如果一个金融网站没有丰富的网上功能和服务的话,那么顶多是一个摆设,要知道用户需要的是实用,而不是图画。

㈤ 广州银行营业时间

广州银行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或9:00)至下午17:30(或16:30)分;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
拓展资料:
1、 简介:
广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1998年更名为广州商业银行,2009年获准更名为广州银行。2020年3月9日,"2019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发布,广州银行排名第34位。
2、 发展业绩:
近年来,广州银行各项业务发展速度远高于广州地区同业平均水平,2010年各项业务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1) 资产总额1671亿元,同比增加397亿元,增幅31%;
(2) 各项存款余额1374亿元,同比增加244亿元,增幅22%;
(3) 各项贷款余额626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增幅25%;
(4) 全年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幅340%。
3、发展规划
(1) 从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向全国性银行发展。
(2) 开设首家异地分行。
(3) 2015年内于佛山、东莞等省内地市以及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设立分行,分行数预计约达8家。
(4) 2010年正式启动引进战略投资者。
(5) 2013年前资产重组,剥离坏账后争取上市。
(6) 随着全国版图扩张,2015年后全行资产预计可达3000亿元。按资产收益率1%粗算,每年至少盈利30亿元。
3、 发展定位:
广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自成立以来,依托中国经济腾飞的大好形势,乘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东风,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地方特色的商业银行。
(1)用心服务民生。围绕市民百姓对创享美好生活的金融需求,推出“醒目仔”少儿存单以及“薪资卡”、“番禺财统卡”等多款零售产品。推进“咖啡型”特色网点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区域特色网点。上线智能柜台、移动PAD,打造“智能厅堂”。上线综合理财销售系统,扩大移动设备网点配备率,实现交易处理自助化,业务流程一站式与精简化,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2)助力实体经济。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配合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高新产业支持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大力支持水利、港口、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全力配合和支持广州花都绿色金融示范区的发展。大力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主动对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广州市三大战略枢纽建设,加大对智能装备、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高新现代产业的服务倾斜。
(3)践行普惠金融。推出“科技贷”、“知易贷”等产品,对贷款实施内部优惠定价,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出“惠e通”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两大线上产品超市,全面打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扩大我行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大力支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按照省、市扶贫工作布署,根据“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扶贫“双到”工作。展望未来,广州银行将以广州为中心,覆盖珠三角、辐射长三角,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精品上市银行。

㈥ 如何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促进金融及分销业务发

一方抄面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平台袭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撑,在业务模式、产品形态和客户服务方面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金融行业进一步优化现有业务模式和服务机制,进而提升金融行业整体的服务支持能力,更好地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促进平台金融、混业金融发展的作用,积极引导互联网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展综合金融服务,鼓励形成一批业务布局全面、产品形态多样、金融服务能力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必要情况下,引导设立重点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的专属性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增强上海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的能力。

㈦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农商行的发展途径

必将更趋激烈。农商行要实现新常态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实施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节奏的控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产品创新、流程再造为依托,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专业化营销能力,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一、围绕差异化需求,坚持市场定位,在新常态下实现业务发展新跨越

第一,坚持存款立行理念,全力巩固同业领先优势。一是强化措施落实。在突出首季“开门红”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全年组织资金稳存、增存工作。按照新春组织资金动员大会和组织资金推进会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突出抓好落实工作。同时,结合阶段存款增长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资金专项竞赛,推动各项存款月月增、稳步增。二是强化考核引导。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优化考核方案,重点加大对储蓄存款、低成本资金以及日均存款的考核权重,引导全行重视存款基础工作,避免月底、季末冲存款,杜绝存款“一日游”,严格管控好存款偏离度。三是强化组织推动。为了满足阶段性工作要求,在运用经济指标考核的同时,采取诫勉谈话等措施强化推动。同时,严格执行好总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蹲点包干制度,加强对支行的督促和帮扶。

第二,坚持有效信贷投放,满足客户合理信贷需求。一是明确信贷资金投向。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用好增量,用足规模。将新增贷款的50%用于支持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和自然人,并在资金、审查、审批上继续保持“三个优先”,积极引导支行做小、做微,确保完成“两个不低于”目标。二是拓宽信贷投放渠道。大力拓展新的信贷增长点,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科技型企业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新兴产业;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等创业贷和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轻松贷以及汽车、住房按揭等个人消费贷的营销和推广力度。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开展票据贴现业务,多渠道投放信贷资金。三是加强信贷服务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严格把关,审慎推进“续贷”业务;对已实施“续贷”的小微企业,进行名单制管理,加强资金监测,加大跟踪和检查,防范风险。同时,加强与政府的协调沟通,用好政府还贷周转金,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还款难。

第三,坚持调整信贷结构,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一是加大增户扩面力度。牢固树立主动营销理念,做到重心下沉,把营销重点放在面向“三农”,业务拓展瞄向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组织客户经理分片区、分行业、分乡村,走村串户营销客户,确保全年贷款户数显著增加。二是控制大额贷款增长。明确支行不准营销单户、关联客户超3000万元以上或存量客户新增授信后总额超3000万元的贷款客户;严格控制1000万元至3000万元客户贷款的增长速度,防止贷款向大户、行业集中。三是制定压降退出计划。摸清集团客户、关联客户的关联关系及真实经营情况,按照“稳步退出、风险缓释”的原则,制定大额贷款、限制淘汰类贷款压降和退出计划,并列出具体明细、落实责任人进行挂图作战。

二、围绕基础性工作,巩固传统市场,在新常态下实现渠道建设新突破

第一,全力做好社保卡的发放。一是积极主动对接。加强与社保、医保、财政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对接好社保卡发放的时间和要求,确保社保卡服务跟踪到位,避免因服务不到位而形成负面舆论。二是激活签约同步。以社保卡为纽带,开展好各项代收代付业务。借助社保卡发放的有利时机,在做好社保卡激活的同时,与客户一一签订水费、电费、烟草款、有线电视费等代缴业务协议,做实基础性工作。三是宣传推广到位。借助现有宣传平台,加大对农商行主导全市社保卡发放权的宣传力度,扩大老百姓的知晓面,提升品牌形象。同时,重点加大对社保卡功能的宣传,让老百姓知道在农商行办理社保卡,能享受到医保、社保、各类代缴业务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第二,重点推进“阳光信贷”工程。深入推进“阳光信贷”进社区、进小微企业工作,抢占社区小额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市场份额。对50万元以下抵押贷款全部以“阳光信贷”方式进行授信,通过“易贷通”进行发放,确保年末50万元以下抵押贷款“阳光信贷”授信率和“易贷通”用信率达100%。

第三,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一是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投入更多精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金融业务;丰富“手机银行”功能,拓展“网上支付”渠道,重视客户体验,实现产品功能的多元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服务范围的广泛化以及服务效果的优良化。二是确保村村通业务稳健发展。不断丰富村村通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村村通特约商户考核与退出机制,对交易量较少或业务受理意愿不强的商户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借助24小时自助银行、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着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便民银行”和“金融便利店”。三是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加强对“定活通”、“益农存”、“对公定活一本通”、柜面跨行转账等系列新产品培训和推广,拓宽保管箱以及代理住房公积金等现有中间业务的营销渠道。认真分析客户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努力延伸服务范围,不断丰富中间业务品种。

三、围绕控风险重点,坚持底线思维,在新常态下实现经营管理新局面

第一,突出夯实基础,严格把控信贷准入。一是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及时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操作流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强化统一授信管理,严控跨区域发放贷款,严禁接盘他行退出类客户。二是真实掌握企业情况。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掌握企业的关联关系、担保和被担保以及真实负债情况;通过向工商、税务、财务人员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销售情况;通过向企业外围上下游客户了解企业的民间融资等情况,对不符要求的企业禁止准入,并逐笔制定压降计划。三是扎实做好贷款“三查”工作。结合移动信贷系统的上线,重点在提高“三查”质量上下功夫,推进表单制贷前调查,真正做到贷前调查尽职、贷中审查严格、贷后管理不流于形式,确保真实反应客户前中后各时期风险情况。四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摸清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底数,建立名单制管理。重点关注多头授信,对多头授信企业按照“控三禁四”的要求进行严格把关。重点加强对担保圈贷款的风险防范,督促对外担保较多的企业尽快撤销担保;对涉及高风险类担保的企业,督促企业变更担保或增加有效抵押物,确保第二还款来源充足。

第二,大力控新降旧,加强不良贷款处置。一是强化目标管理。从总行到支行都要对不良贷款清收“有本帐”,对清收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制定相应的清收和考核办法,确保全年不良贷款控制目标的实现。二是强化瑕疵贷款管控。督促支行、客户经理加强对当月贷款的管理,对当月新增的逾期或欠息贷款,将进一步加大对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的考核力度。同时,对全行不良贷款和瑕疵贷款做到按日监测、按周汇报、按月通报,对新增占比较高的单位进行提示和约见谈话,对不良贷款增长较快和完成清降目标较差的单位强化绩效考核和问责。三是强化不良处置。加强上下联动,综合运用沟通协调、法律诉讼、责任清收、以资抵债、资产转让以及风险缓释等方式,提高不良贷款清收成效。四是强化考核问责。对新发生不良贷款的各个环节违规和不尽职的责任人加大处理力度,强化制度执行威慑力,遏制不良贷款的反弹势头。

第三,完善机制建设,充实优化信贷队伍。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尽快上线绩效考核系统,尽可能让客户经理随时掌握每笔业务、每日工作所能获得的报酬。二是完善淘汰机制。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对能力弱、业绩差、责任心不强的客户经理及时予以调整。三是完善选拔机制。重点加强对近年来新入行表现优异、业绩突出、责任心强大学生的培养,逐步建立起客户经理选拔机制,不断充实信贷力量,选拔优秀大学生员工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进一步增强信贷队伍的活力。四是完善培训机制。建立常态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客户经理业务素质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围绕促发展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在新常态下实现商务转型新发展

第一,扎实推进商务转型稳步开展。一是部门优化。按照经营架构扁平化、业务经营专业化、运营管理集中化的要求,建立起前、中、后台职责清晰、运行流畅、专业化、集中化的组织架构。对部门设置进行资源整合,适时设立资产管理部和资金业务部。二是流程再造。按照防控风险的要求,将小贷中心职能合并到授信管理部,由授信管理部负责全行贷款的授信工作。同时,尽快梳理产品作业标准,力争新的作业标准出台。三是权限下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尝试下放小额贷款授信权限,同时对支行进行差别化授权,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掌控好小额贷款发放的话语权。

第二,着力推进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在推广和使用3G移动终端、移动信贷系统、客户关系系统、管理会计系统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自身研发水平。上线绩效考核系统、风险预警系统、银医通项目、积分管理系统、金保工程二期系统以及其他代缴业务系统,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统筹金融服务布局。积极应对同业市场竞争,对布局不合理的网点进行迁址调整。加快推进24小时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布点,切实满足更多百姓的金融需求。三是加快服务理念转变。强化服务标准化管理,统一对外服务形象,真正做到着装统一、柜面摆设统一、营业厅布置统一,着力打造农商行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品牌形象。

第三,加快推进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价格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内部资金市场价格体系,以管理会计系统为工具,实行资金统一管理,为基层单位有偿使用资金、核算资金成本和收益提供科学精确的计量平台。二是建立核算体系。建立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成本分摊机制、盈利分析机制和公允、透明的核算体系,从产品、机构、员工等多个维度,对利润进行精细化核算,切实做好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效益评价等成本管理,充分放大财务管理效应。三是建立定价体系。建立基于管理会计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基础上的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定价体系,准确计算资金、管理、风险、资本等成本,结合客户关系、客户综合回报,拿出既合理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贷款价格。四是建立考核体系。建立以管理会计系统计算的模拟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推进精细管理,集约经营。

㈧ 如何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迄今为止,理论与实践上比较一致的共识是,构建与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必须既要考虑金融服务供给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激励相容问题,也要统筹安排金融体制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处置的关系。本文从资本性融资体系、债务性融资体系、理财服务体系三个层面,探讨了构建与完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些关键环节。
一、资本性融资体系的构建
虽然从理论上讲,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增加内源性资本积累,是中小企业在不改变股权结构与控制权安排下,实现稳定发展的首要选择,但是从实践结果上看,中小企业的利润留存空间并不大,资本扩张必须要依靠外源性长期资本融资。同时,构建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体系,不仅仅是要弥补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缺口,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有助于发挥资本效用的融资安排,体现资本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效应。
(一)要从机构建设着手,培育与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1.培育与发展长期持股型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国外长期持股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之所以得以持续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其主要发起人就是中小企业,从投资的风险防范与行为激励两方面提高了资本融资效率。众多具有产业或是产品关联性的中小企业,为了相互调剂解决资本投入的不足,普遍以有限合伙方式(也有股份制方式)建立起了投资性公司,政府则通过减免投资收益税收等措施促进其发展。一方面合伙制投资公司具有利益共享效应,中小企业作为合伙人不仅可以不以规模大小及时方便地弥补资本缺口,而且可以在合伙投资公司的利润中分红,对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投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因为合伙人要对资本投资共承风险,所以投资公司通常采取时段承诺的投资方式,追加投资建立在分时段检查中小企业投资承诺的基础上,这对中小企业又形成了较好的风险制约,要求其履行诚信的义务与责任。
允许与鼓励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设立与发展,就是对自由资本形成制度的肯定与保护,这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旦允许合伙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或是管理人在一个良好业绩记录基础上,今后可以发展为银行类或是投资类金融机构,必将为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奠定市场基础。在这种意义上讲,匆忙放开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不如先行组建成立大量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为筹建真正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条件。
2.培育与发展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目前来看,中国在风险投资的机制建设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是风险投资公司没有较强的行业分布特征,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没有专注的投资领域,导致投资科技含量低以及投资趋同化问题严重;二是追求资本利得而不是财务收益是风险资本区别与一般资本的显著特点,但是创造风险资本利得机制 (也称为退出机制)在中国并不存在,整个风险投资机制缺少了一个关键环节。由于缺乏这样必要的市场机制,目前,中国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并没有遵循真正的风险投资机制,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都退变成了一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要从市场建设着手,培育与发展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市场体系
鉴于1993年到1997年中国大部分省市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及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的非规范发展行为,场外交易市场目前在中国被彻底清理了,而创业板市场又迟迟没有启动,两个层次市场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本性融资需求。建立中国二板市场,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非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补偿问题,当前,迫切需要的是积极恢复与有序发展一个各种交易主体广泛参与、交易品种和数量不断扩展的场外交易市场,规避高昂交易费用与上市条件对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的制约。只要规定在场外交易市场中挂牌的中小企业,一旦其净资产、税后利润、市值或是股价等达到一定条件要求,就可以直接升入主板或是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就是二板市场的一个预备市场。
当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场外交易市场除了继续保持建立初期对挂牌公司没有资格限制、财务规范少,交易手续简便、费用低等特点以外,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实时报价服务系统,可以及时披露与传递做市商交易信息,并且实现了区域性或是全国性的联网,完全摆脱了混乱与分散的局面。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要避免重复以前无序扩张的格局,应该首先着眼于全国性场外市场交易系统的建立。可以尝试在上海建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报价中心,成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一方面自上而下地引导各省(市)建立与上海报价中心联网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另一方面监管做市商的报价信息和交易活动,增强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性与可监管性。依托于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不断拓展,中小企业票据、债券等债务性融资也可以得以持续发展。银行要实现中小企业票据业务的收益,必须积极拓宽票据转贴现渠道,在转贴现中通过批量化和规模化运作寻找最有利成交条件的客户;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流动性问题。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内涵着中小企业资本性与债务性融资的双重需求。
二、债务性融资体系的构建
一个有效的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体系必须能够同时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而言,能够在体制与机制上具有处理中小企业“软信息”(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就是其并不或者是不完全具有财务报表、抵押担保以及信用记录等融资债权方需求的“硬信息”,而是现实表现为企业行为、业主品性及与供应商、顾客交易状况等无法进行数值化准确记录的“软信息”)的能力,在防范融资风险的同时保证融资的高效率;二是对中小企业而言,融资体系必须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弱势融资地位问题,从根本上缓解即使是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由于“弱势界定”而无论其支付多高的利率也无法得到贷款的“信贷配给”现象。
(一)在体制与机制上提高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的效率
如果说风险防范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准确识别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软信息”,那么大银行凭借信息规模优势对中小企业非定型信息的全局理解以及对中小企业发展风险的远期估价,小银行通过与中小企业近距离不断交换信息而对重要“软信息”成份的熟识,都使各自具有不同的风险防范优势。因此,不能片面地讲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匹配优势,或是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能力,二者在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体系中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缺乏可传导性,或者讲是很难在组织链条上传递,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自身的决策链条必须足够“短而有效”。在这种意义上讲,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具有天然的优势,并且由于没有上级组织的约束,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融资机制的创新。
对于县域经济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则必须进行组织结构上的根本性变革。一种可以考虑的改革模式是,在缺乏较好经营管理业绩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县域经济中,对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股权改造,成立省级行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并根据具体情况,或是每家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一家独立法人,或是集中于一家或是二家进行合并组建;另一种模式是,在具有较好经营管理业绩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县域经济中,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人员、机构、资产负债的重组。两种改革模式都是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经济中简单性撤离的一种扬弃,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发展。
大中型城市经济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同样存在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比较优势。为了全面掌握中小企业的资金运用情况,可以允许金融机构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代理人;为了促进委托贷款与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密切“嫁接”,可以允许金融机构与委托人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了解决金融机构客户经理的激励问题,可以允许金融机构对其贷款超额收益进行一定比例的奖励。机制比产品对于中小企业融资而言更为重要。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中小企业非正式融资需求的满足。民间借贷借助于非正规性信用资源的利用以及债务责任的落实,满足了中小企业零售型、人力资源密集型的融资需求,这在银行体系内很难实现。一方面要不扼杀非正式制度的发展空间,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资金在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合理分布,过度要求资金集聚在银行体系往往同时也集聚了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将民间融资市场“退化”为私人投资市场,使民间金融发展剔除“非法集资”因素。
(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弱势融资地位问题
1.最直接方式是建立一家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
当前,中国金融竞争非常不充分,地方政府的行为又在严重影响着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与结构,在不能确保中小金融机构具有足够的与地方政府谈判的能力情况下,放开民营或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市场型的中小金融机构就有可能蜕变成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与其如此,不如自上而下建立一家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以法定的中小企业贷款行为规避地方政府与市场竞争对中小企业贷款行为的扭曲。尽管市场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可以促使优质的中小企业通过担保、补贴或是付出较高的利率来获取流动性资金贷款,但是一般中小金融机构很难给予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借助于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完全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长期性贷款资金。对于市场型的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指标要进一步明确单户最高贷款额与资本净值的比率,限制其偏离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
2.其次是要允许与扶持三类中小企业融资性中介机构的广泛建立
第一种是町以分担融资风险的信用担保类中介机构。一种经常性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大多数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困难的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具备银行贷款的抵押或是担保条件。组建以财政出资为主的省、市两级信用担保机构,就是希望通过信用担保的杠杆效用,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贷款”与“担保”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上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担保本身也包含着担保决策、担保跟踪、担保追偿三个风险防范行为,如果疏于对中小企业担保行为的风险防范,既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反倒会增加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担保倍数越大,则风险越高。防范和化解担保风险,一是要充分调动贷款银行与担保机构双方的积极性,允许银行与担保公司分担风险的契约安排存在。二是要建立省级与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通过多层次转保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三是要建立法律化与制度化的担保损失财政弥补机制,要将财政弥补款项列入每年的中央与地方预算,并设立由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委员会,负责对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机构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建议国务院尽快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起草担保机构、担保业务以及担保行业管理办法,促进担保业长期健康发展。
第二种是虽然不分担融资风险,但是本身具有较高风险评估能力的信用评级类中介机构。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风险,银行信贷与信用担保必须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共享性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为信用评级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信用评级机构就可以对中小企业及其中小企业各种融资券进行信用评级,银行与担保机构也就可以利用评级防止融资风险。在实践运作中,有的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一个融资中介机构,在进行投资者(不仅仅是银行)与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中介撮合,向双方收取中介费用而不承担风险;也有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项目进行评级后向“合作”银行推荐,收取银行的代理费。
第三种是“远离”风险型的融资租赁类中介机构。设备租赁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非常有利,因为往往融资租赁机构购买设备可以打折,便于降低中小企业的总体成本。融资租赁公司可以用租金现金流来偿付银行贷款利息,购买的设备又可以回购或是拍卖,这种资产负债结构致使融资租赁公司本身具有天然的抗风险能力。此外,中小企业出现风险后租赁设备不用清偿负债,融资租赁类中介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小企业破产风险有效隔绝。

㈨ 面对金融大未来方向,请说出您对'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的思考您有怎样的职业规划求详细解答!十分感

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由政府引导组建的包括银行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专行业协会、科
技园区以属及专业融资中介机构组成的集合体, 为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贷款担保、资金融通、引进战略投资者(PE)、上市融资等系列化的专业融资服务,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区域内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 最终实现相关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

与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规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关钼的股票 浏览:278
股票投资基础 浏览:929
北向资金流入生物股份 浏览:927
二手车消费贷款 浏览:975
北大荒股票为什么 浏览:84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 浏览:51
银行融资的问题 浏览:981
didi融资 浏览:704
汽车龙头股票 浏览:704
在股票上写字 浏览:225
知乎信托 浏览:527
战略配售基金转托管什么意思 浏览:710
土地抵押融资违规 浏览:288
拉取融资 浏览:464
网上股票交易软件下载 浏览:337
华能融资 浏览:930
四川信托应届生 浏览:966
100元人民币挽多少美元 浏览:969
会稽山黄酒6年特酿价格 浏览:862
认证淘宝就能贷款的口子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