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服务贸易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为了建立服务贸易的纯理论,各国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家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是尝试建立独立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的服务贸易理论;另一个探索方向是运用既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进行解释和分析,试图将商品贸易理论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一体化和一般化。国际上对于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为“适用论”,认为传统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对于这个问题虽然仍有争执,但大多数学者,例如迪尔多夫(AlanDeardorff,1984)、桑普森、斯内普(1985)、塔可(K.Tucker)和森德伯格(M.Sundberg)(1988)等经济学家赞同将比较优势理论加以适应性的修改基本能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这个观点。
第二为“不适用论”,例如马库森(J.Msrkusen,1986),基尔兹克斯基(H.Kierkowski,1987),琼斯(Ronald Jones)和基尔兹克斯基(H.Kierkowski)(1988)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前提下纯理论,而现实中的垄断竞争、产品差异化,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应该用新贸易理论来解释。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1996)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提出的贸易模型不仅导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而且还兼容了传统比较优势,他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而规模经济和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相联系的国际产品差异可以更好地解释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这种状况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尤为明显。
其三是“改进论”,为大多数国际经济学家所认可。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已改变或正在改变传统服务商品的特性,国际贸易原理的合理内核适用于服务贸易。但由于服务自身客观存的特性确实使得商品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套用,需要进行模型的扩展和修正。事实上,许多学者也在不断地对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服务贸易领域同样存在
比较优势的合理内核,只不过对服务贸易的某些特征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主要是许多商品和服务的投入往往交织在一起,比较成本难以获得,从这个角度看,把比较优势应用到服务贸易中,存在明显的度量问题。1990年,伯格斯将服务和技术差异因素引入传统模型用于分析国际服务贸易,以主流贸易理论中的H-O-S模型为基础,进行了简单的修正,得到诠释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此外,萨格瑞也将技术差异因素引入H-O-S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克莱维、巴格瓦蒂等人通过两要素一般均衡模型解释服务价格的国际差异,以分析服务贸易发生的基础,认为各国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的服务价格差异可能是服务贸易产生的坚实基础之一。二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了传统的H-O-S模型无法预示和解释的格局,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两个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知识型服务贸易研究与国外基本一致,前期主要是对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性研究上。后来随着GATS的签署和中国服务业市场的逐步开放,极大推动了服务贸易理论在中国的研究进程。
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知识型服务贸易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国内对知识型服务贸易的探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对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代表有:程大中、陈宪(2002)的《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现实基础、总体状况及初步设想》,总结了西方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并在些基础上对中国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提出设想。杨圣明、刘力(1999)《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从探讨服务贸易的概念开始,研究了国际贸易理论对于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国际服务贸易的决定,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等问题。
二是通过一些实证研究,对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或行业竞争力进行的测度和评估。黎洁、赵西萍(1999)研究国际旅游竞争力,他们主要运用波特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初步提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测试的一些评价指标;刘维瑛、宋涛(2005)运用了竞争贸易指数(TC指数)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测量。鲁志勇(2002)分析了银行业的服务竞争力,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初步建立了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的框架体系,共计40个指标。郭海虹(2002)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我国运输、通讯、计算机信息、金融与保险、旅游服务的竞争力进行了测算。谭小芬(2003)利用服务贸易总量、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服务贸易差额与服务贸易竞争系数、服务贸易逆差的结构等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得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差,出口结构不合理,在新兴服务行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传统服务行业方面的差距大,服务业开放程度低等结论。
本文来自网络教育精品课程(http://wljy8.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ljy8.com/wljs/OA/Html/9505.html
『贰』 企业的发展竞争战略 开题报告怎么写
大多数跨国公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尚不足一个世纪。然而在这一相对短暂的时期内,公司国际扩张的动因和国外活动的性质已经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近来较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就是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发展。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是在70年代以后,而且其中较大部分是中间服务而不是最终消费服务业。投资主体不仅包括服务业跨国公司也包括制造业跨国公司。目前一些大型服务型跨国公司在地区分布上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服务型跨国公司较少。由于服务业的特殊性质以及时代的发展,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出现及扩张形式都与传统制造业跨国公司不同,因此,对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服务型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期间,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其他初级产品,以及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而今,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已成为全球扩张的主力军。50年代初服务业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不到20%,在70年代初也只有25%,而到了80年代中期,在世界对外投资约7000亿美元总存量中,投资于服务行业已达到3000亿美元,占40%左右。在90年代世界经济并不十分景气的情况下,服务业的全球扩张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下页表中列出了美国服务型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情况。
从下页表中可以看出美国服务业跨国公司在80-90年代的高速发展态势。在1982-1996年期间,美国服务业跨国公司无论是海外子公司资产比重还是在销售额比重方面,整体都是处于递增态势。除传统服务型跨国公司如银行、保险业海外子公司资产、销售额比重略有下降外,多数服务行业的海外分支机构的增长幅度都较大。其中运输、通讯和公共事业类海外子公司资产、销售额比重增幅分别高达220%、133%;1996年建筑类海外子公司资产已占整个公司的比重将近一半。
附图
资料来源:Y.Aharoni and L.Nachum,Globalization of Services: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published by Routledge,2000。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充分说明了服务型跨国公司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部分。
二、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状况
按照传统服务业性质来讲,服务业应当是劳动密集型、当地化、个性化倾向特别明显的一个行业。即使后来出现了新兴服务业多数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但是由于服务商品的非实体性、异质性、不可分割性以及不可储存性,使服务商品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贸易品,不存在规模经济。因此,一直以来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制造行业进行的。
许多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例如1960年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1966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76年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以及后来1977年邓宁的折衷范式等,都是基于制造业的国际化生产扩张进行研究的。而50年代至80年代以来正是制造业跨国公司空前大发展的时代,这些经典理论较好地分析揭示了这一现象,这也证明了理论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经典理论对于跨国公司理论的指导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经典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如今服务型跨国公司兴起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
例如,许多服务型跨国公司相对于直接投资建立子公司而言,更倾向于采用非股权安排形式或是合伙形式,同时母子公司之间保持着一种较松散的网络联系,各公司独立性较强,许多业务甚至采取外包形式,这就使得内部化优势不再变得显著,因此内部化理论也就不能很好地解释许多服务型跨国公司全球化过程中松散而富有弹性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在此问题上,我们所熟知餐饮业的许可证安排以及运输业中的外包形式就是最好的例证。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针对当时制造业竞争加剧,成熟期产品的技术已不再居于主要地位。降低产品成本成为制造业跨国公司扩张的主要动力,而这对于性质较特殊的服务业产品来讲是比较不适用的,虽然服务业产品可能存在生命周期,但是价格竞争绝不是服务行业的主要竞争因素。
在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以及邓宁的折衷范式中所提及的所有权优势有助于理解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出现、扩张,然而目前许多服务型跨国公司实行的网络组织结构以及战略联盟形式都给公司带来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这种由全球网络所带来的优势是与所有权优势有较大差别的,值得去分析研究。
与此同时,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以及邓宁的折衷范式等理论都是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作为理论前提的。笔者认为服务型跨国公司之所以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信息更加丰富,政府的管制减少,市场的不完全性减弱而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所至,因此,再以市场的不完全作为前提或基础就显得有点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了。本文的研究也是基于信息更加丰富、市场逐渐完全这一前提下的。
三、服务型跨国公司扩张动因研究
对于服务型跨国公司出现和扩张动因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谢康等著的《同场竞技:入世后的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白仲尧主编的《中国服务贸易方略》、美国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所著《服务营销》以及《在服务业的全球化》(注:Y.Aharoni and L.Nachum:Globalization of Services: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published by Routledge,2000。)等著作中对服务业的扩张因素均有提及。本文认为服务型跨国公司的扩张既与外部环境条件相关,也与服务业公司自身发展有关,概括而言,其国际化的动因有以下几方面:
1.需求的拉动(企业中间需求、最终顾客服务消费需求)
由于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追求核心能力的管理方式变革引起了对生产者服务需求的扩张,也就是说生产者不是内部组织生产而是在市场上去购买的被企业用作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的增加。企业之间的中间需求的增长更多地推动了新兴专业服务业的发展。例如,管理咨询、工程服务、市场营销等都比以前有了更大的需求。以前企业一般都是自行解决有关事务,但是现在这些工作就可以交给专业公司来完成。随着信息的极大丰富,交易成本的降低,市场逐步完善之后,工业企业产品的生产将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因素。可以预见,生产者服务将成为今后服务业增长最强劲和最主要的部分。
而生产者服务需求的增加,正是服务型跨国公司出现及扩张的主要原因。由于服务业的特殊性质,因此BtoB形式较不适用于服务业,即服务商品一般只能直接作用于消费者,而通过中间商的转接是不能或者是低效率的。众所周知,生产者服务业的对象——企业既可能是地方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或是多国地方性的。生产者服务业(如贸易、金融)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集中固定生产和分散变动需求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许多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总是希望与一个服务商建立长久持续的关系,或者是希望与该企业的顾客(无论是本地还是国外的顾客)同时受到一个服务商的服务,以便于业务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有力地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客户,就需要服务企业建立全球性的组织为其顾客提供全球的、一致性的服务。随着生产者服务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服务型跨国公司出现了。
当然,顾客对服务业最终需求的不断增长,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妇女在就业队伍中的比重上升,人的平均寿命的提高等,使得人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产品的物质边际效用正递减,人们开始转向服务消费,对各种服务就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需求,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服务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商机,建立跨国组织以迎合市场需求。
2.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
现代生产竞争激烈,灵活的管理和市场运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与生产的信息处理有关的部门的逐渐强化和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独立化,也就是说原来合在一起的工作为了提高效率和灵活性而分开甚至分离出去。这种方式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更加具有专业性。为了专注于企业自身的核心专长,企业中一部分工作将被分离出去由更加专业的服务商提供,这就是分工所产生的“挤出效应”(注: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目前服务部门较其他部门增长快得多,尽管服务部门中劳动生产率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依旧较低。以富克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通过对美国部门生产率的比较研究发现,服务业的生产率增长几乎为零,大大低于工业甚至农业。他认为,服务业相对于农业或制造业的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说明了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就业的日益重要性。低于平均水平的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率意味着服务业平均成本高于整个经济的平均水平。如果服务需求对于上升的价格相对不敏感,那么,随着经济的扩张,总就业中服务业的比重将增加。这就是著名的服务业增长滞后理论。可见,处于快速增长中的服务业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其对就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创造财富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在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的社会中,其他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要比服务部门快得多,因而劳动力的供给压力逐渐增加。这种由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因此,那些人力处理和实物处理服务型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逐渐增加,因为这些服务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较少受到限制,因而,有人提出服务业的发展扩张不是由于需求,而是供给的推动效应。
3.服务业的竞争
在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像银行、保险、医院和教育这些成熟的消费者服务业,增长速度正在减慢。而其他一些行业,像美国的航空客运业,似乎被长期的生产能力过剩困扰着。所以,公司的成长只能以从国内的竞争者那里争夺份额为基础——或者通过开拓国际市场。那些以美国为基地的大型信用卡公司所采取的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产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一般高达60~70%。他们的国内市场已容纳不了服务生产的日益增长。开拓国外市场,争夺世界市场,已经成为服务经济发达国家对外扩张的新的焦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既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又是服务大国争夺服务市场的表现。
竞争在银行业是一种关键性的全球化动力,它同公司顾客的全球化是密切相关的。争取跨国公司业务的竞争活动尤其激烈,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所控制的金融交易量相当大,并且向它们提供巨额(常常是得到高质量担保的)贷款的机会也很多。大多数跨国公司会使用当地和国际银行的组合,但是一个银行能够覆盖的地理区域越广,它在客户有业务的任何地方提供服务的能力就越强。近年来,许多原先只在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大陆从事经营活动的银行都雄心勃勃地进行了海外扩张,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内部增长实现的,即在外国开设新的办事处,还有一些则是通过收购实现的。
应该看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速度已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服务业中,先动优势表现尤为强烈,快速的顾客回应能力,比竞争者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将有更多的机会建立影响巨大的声誉以及赢得顾客的忠诚度,获得大市场。而且在服务业扩张中,政府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管制决定了市场进入的机会,并决定了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程度,这种做法往往给先进入者以较少管制的优势。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已有竞争者先进入某个市场,许多企业仍然不惜代价进入该市场,以防止被竞争对手超过太多,这也是通常所说的“跟随竞争者”战略。
不难看到,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出现虽然只是一个新趋势,但服务业的对外扩张却已经以势不可挡之势在全球范围展开。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广阔的市场早已被发达国家经验老道的服务企业所瞄准,进驻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4.进入壁垒降低(政府、标准化成本、全球范围优势)
进入壁垒一般包括自然形成的以及人为的壁垒。
自然形成的进入壁垒在服务行业中典型地表现为服务产品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障碍。然而,现代电信和传递技术使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逐渐丧失了其重要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和运输的传统特性发生了改变。从此,许多生产和消费原需同时进行的服务现在可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分离,银行、保险、医疗、咨询和教育等原需供需直接接触的服务现在可以采用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讯革命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国际间可贸易性、生产的专业化迅速发展。近来,服务业国际化的范围从运输、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转向知识、技术和数据处理等不断涌现的新兴领域,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物质生产和服务生产中的知识、信息投入比重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发展,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传统服务贸易地位逐渐下降,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逐渐发展壮大。(注:张汉林:《世贸组织与未来中国》,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由于最新的服务业发展主要由经济网络型服务带动,使经济网络型服务与工业的发展形成互补。与此同时,又由于许多服务产品无法出口,因此服务业更多地采用跨国公司形式。而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的巨大优势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经营行为,也使其在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注:张建民:《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由于新兴服务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特征,服务部门跨国公司比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资本密集度更高,技术优势更强,也更易形成世界市场的垄断局面,形成其全球范围网络优势。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市场的融合,信息成本降低,交易费用进一步的下降,也即在更加完全的市场中,服务业将比制造业更加具有采用跨国公司形式对外发展的倾向。
在服务行业中政府的管制是最主要的人为壁垒。由于许多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许多国家对服务行业实行较严格的管制,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当然在发达国家也有类似情况,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对航空业实行管制,阻碍公司之间兼并联合的扩张行动。在这种状况下,使得许多服务业的跨国经营无法实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其中许多国际通行规则被普遍接受。更少的政府管制,更自由的全球经济市场大大降低了服务业对外扩张的进入壁垒。为国外跨国公司垂涎已久的中国服务市场也将逐步开放,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大批服务型跨国公司进驻中国,中国的服务企业任重而道远。
5.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
声誉在服务业中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很多情况下,由于转换成本较高,许多客户倾向于固定服务商,形成长期的互动关系。顾客在选择服务商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质量、竞争力、可靠性等等。考虑到转换成本高昂,选错服务商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顾客总是利用各种途径去获得服务质量信息,服务企业也尽力去建立自己的声誉,并且试图区别于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顾客很难获得准确的服务质量信息,也很难对服务质量做出合理的判断。顾客往往以公司规模、公司经营的年数、以及公司主要顾客的清单来判断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因此服务企业不断扩充规模推行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性顾客,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声誉、赢得信赖,将自身的实力外部化表现出来,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
在许多情况下,获得全球网络优势是一些服务行业提升服务产品价值,赢得顾客信赖的重要渠道。目前许多服务型跨国公司采用的全球网络型组织构架就是公司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提升产品价值、创造优势的重要表现形式。例如,如果一种信用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那么它的价值将大大提升。如果一个银行的自动柜员机遍布世界各地,那么这个银行将更加受到顾客青睐。而许多跨国性的饭店、快餐店、零售商店的建立,部分也是基于此考虑的。
另外,服务型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的同时,也是服务企业全球学习的过程。在服务型企业中知识的价值尤为重要,在企业各个节点上创造知识并传输知识将成为服务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因此,服务型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增加了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进而提高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四、服务型跨国公司在中国
尽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服务的需求旺盛,服务市场不断扩大并日趋活跃。但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30%上下徘徊。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瓶颈地位的状态,虽有所改善但未得到根本缓解。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大于出口,是入超国,说明我国服务产业整体水平低、实力弱,需要大力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不仅是最大的货物市场,而且也是最大的服务市场。中国服务市场之广大,潜力之深厚,非一般地区和国家可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曾经忠告美国投资者:“在中国,最大的商机不是在制造业,而是在服务业”,这一忠告可谓点到关键。
目前,各国的服务行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服务行业,千方百计地、争先恐后地竭力挤进中国市场。这既给中国市场带来了竞争活力,也给我国服务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保险业为例,外资保险公司一进入中国就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到1999年止,已有7个国家的13家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16家营业性机构,其中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分公司11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5家。此外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13家保险机构在中国14个城市设立了202个代表处。截止到1999年底,外资保险公司在华总资产达44亿美元,保险费收入达18亿美元。(注:金伟飞:《保险市场:“狼”已悄然来临》,《金融早报》2000.12.19。)
对于服务型跨国公司来讲,中国市场还有一块很具有潜力的市场,那就是商务中介机构,包括会计行、律师行、资信资产评估机构、咨询业等。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在其他国家习以为常的机构,在中国却不存在。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专业化和效率化都要求中介机构的发展,这恰恰又是许多跨国公司的长项。发达国家服务型跨国公司无论在经验、声誉上还是在管理、组织以及人才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而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就给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当然,服务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也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的。首先,许多服务型跨国公司表示至今仍然是处于亏损状态,高昂的固定成本以及员工的费用,使许多公司入不敷出,短时期内还无法盈利。其次,中国的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是服务型跨国公司遇到的主要问题;而且许多跨国公司花费巨大代价培训员工后,员工却跳槽的现象也是非常棘手的。再次,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制度的不完善对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尽管如此,广阔的中国市场还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不难预料,随着中国日益与世界的接轨,中国的服务市场将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叁』 如何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不必长篇大抄论小题长写袭。
一、保持富有创新性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探索的发展动力(需要专业机构或政府机构成立的金融中心担任主导)
知识版权的保护,贫穷的压力激发人们创新的潜力。政策红利保障,国家加大力度投资建设,力图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形象,金融等贸易行业是象征著国家信用值的标志。
二、相关专业机构统一标准培训意向金融等贸易专业的人才。(应以专注实践表现而非过度专注学历程度)
人员协调程度取决于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取决于监督管理。
『肆』 开题报告: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保险业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你好!
在网上找到一篇符合你的要求的,但是需要购买才能下载。链接如果现实不了查收网络消息~
此外,有一篇不完全符合楼主要求的,但是楼主可以参考下:
《加入WTO: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来源:网络
1999年11月15日,历经13年的艰辛谈判,中美双方就加入WTO问题达成协议。中国保险业的开放,是中美双方谈判的焦点之一。加入WTO无疑会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加入WTO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客观挑战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既会产生积极影响,创造许多新的机遇,也会有许多不利影响,带来客观挑战。据中美商会提供的文件显示,作为中美WTO协议的内容之一,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取消全部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域限制。同时,未来2至3年间,中国将开放主要城市,并允许外资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公司为全国的大规模风险承保。中国同意仅基于审慎原则授予营业执照,不在数量上予以限制。中国将在5年内逐步扩展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至团体险、健康险和养老险。中国同意外资可在中外合资的寿险公司中拥有50%的所有权等。由于中国保险业尚处于不发达阶段,一旦全面开放,中国保险市场将可能面临着外资保险公司涌入的挑战。
挑战之一: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总体上来说,国外保险公司从资金实力、产品开发技术、展业方式、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大大强于国内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申请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外国保险公司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最少具有30年以上的经营历史,递交申请前一年年末的资产总额不得少于50亿美元,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而事实上,已在中国开业的20家外国保险公司,以及目前在中国设有202个代表机构、申请等待营业执照的外国保险公司,其经营历史和资产总额条件均大大超过人民银行的这一基本要求,许多公司的经营历史都在百年以上,资产总额大都在几百亿美元,甚至几千亿美元以上。与外国几百年的保险发展历史相比较,中国的保险业仍十分幼嫩。1998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为1.57%,居世界第五十五位;保险密度为12美元,居世界第六十位。就保险公司而言,中国保费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8年其保费收入为人民币530亿元,最少的公司年保费收入不到1亿元①。由此可见,当前中国保险业的整体水平与外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此外,中国保险业的差距还在于缺乏一个完整的代理人、经纪人、公估行等中介机构体系。各保险公司在保险种类设计、精算水平、核保技术、经营手段、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旦中国入关会暴露出国内保险公司在营运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特别是管理水平、风险处理技术、科技运用水平、资金运用能力、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差距。
挑战之二:民族保险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先进保险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外国保险公司与尚不成熟的中国保险公司同台竞争,这无疑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竞争压力。在税收方面,外国保险公司享受着“三减两免”(三年减税,两年免税)的优惠条件,所得税为15%,而中资保险公司需要缴纳33%的所得税。在资金运用方面,外资保险公司的投资可涉足股票,房地产、贷款等,资金运用率普遍在85%以上,而中资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用渠道相对来说非常狭窄,资金运用率只有10%。这样外国保险公司可以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低税收的优势,通过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保险代理佣金抢占市场,对中国保险公司构成一定的威胁,造成业务流失,市场份额下降。此外,现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经营区域、业务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地域上,只能在上海、广州两地。业务上,服务的对象为外国人和三资企业不能涉及团体业务。组织形式上,从1996年以来,在华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人,只能与中方组建合资公司,不可以独资形式经营。而中国国内的保险公司,即使是区域性公司,经营地点也通常不限于一城一地,而能辐射周边地区。业务范围只分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并无销售对象的限制。由于中外保险人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保险公司因而能分得部分保险市场。中国加入WTO后,落实国民待遇原则,这些限制都将烟消云散。可以预见,随着保险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保险公司对国内保险市场的冲击必然会逐步升级,并压缩民族保险业的生存空间。
挑战之三:保险监管面临改革。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使我国保险市场上竞争主体不断增加,成份愈益复杂,给政府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管造成一定的困难。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在保险市场管理上对内资和外资的保险机构必须一视同仁,不得薄此厚彼,这不仅包括业务范围的一致,而且还包括管理法规的统一。从而要求保险监管尽快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采取以偿付能力为中心的松散监管。这就给保险监管机构带来了较大的监管难度,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标准。
挑战之四:要求现行的有关保险的法律法规作出修订并予以完善。现行的《保险法》对合资、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并未作出细致的规定,如应如何评价其偿付能力,在华境内保留多少额度的保证金,20%法定分保比例是否适用等实际问题都应明确。此外,现行《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和《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也应对中介机构的组织形式作出调整,以适应保险市场组织制度的需求。
挑战之五:资金外流面临潜在可能危险。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聚集了大量的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具有较强的金融特征。外国保险公司带来的外资数额是相当有限的,相反却可以在中国国内保险市场上通过收缴保费的形式聚集资金。依照我国目前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根本无法控制外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也无法限制其投资收益转移出境,从而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挑战之六:造成保险人才的流失。由于外资保险公司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优厚的福利待遇,较强的流动性和较为灵活的分配制度等优点,对国内优秀的保险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且,为了弥补对国内市场了解不足的弱点,外资保险公司常常以较高待遇吸引当地高层管理人员。这使国内保险公司感到了人才流失的压力,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等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二、加入WTO,中国保险业应有的对策
就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而言:中国的保险市场是一个发展历史很短,但具有许多有利发展条件的市场;是一个发展速度很快,但与潜在的市场需求相比,市场的有效供给规模还非常小的市场;是一个有了一定的竞争,但垄断程度还很高,竞争处于低级层次的市场;是一个有了基本的法律制度,但相关的配套制度还很不健全的市场。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总的来看,机遇要大于挑战。因此,当前民族保险业如何把外来压力变为动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有效运用金融保险服务贸易条款,提高国内保险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制定相应的防范和竞争策略,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在开放的区域、开放的数量、组织形式、调控机制、开放的险种、税收政策、费率的执行、保险的监管等具体问题上加以考虑研究,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是中国保险市场加入WTO的当务之急。
对策之一: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保护民族保险业。《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发展中国家确定了一些特殊优惠待遇,允许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特点,制订发展本国保险业的政策目标。
在市场准入方面,允许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开放行业和市场,逐步实现保险服务自由化。我国在保险业开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缓冲阶段,将上述政策用足用好,参照国际上不同国家保险市场开放程度不同的经验做法,分步骤对外开放,在一定时间内设置若干必要的防线。如:
———在设立资格上,要从严要求,好中选优,择优录取。对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应设立较特殊的资格要求,如要求其达到一定的经营年限,要求其具有经营国际保险业务的经验,要求其具有较高数量的资产等等,切不能让某些外资保险抱着学习的态度到我国来经营。
———在对象选择上,应考虑国别原则、对等原则、资金实力、知名度、信用度及历史上与我国合作情况等因素,作出合理选择。优先引进那些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保险机构。
———在开放市场结构上,要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结构的特点和各类保险市场开放的风险系数,坚持结构性地开放国内保险市场,即以非寿险为主,向非寿险公司倾斜,相对抑制寿险公司的引进。
———在组织形式上,为了有效地转移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当前引进外资保险分公司已经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引进中外合资形式保险公司的工作。尤其是寿险业务,要采用合资的方式,而且目前应由中方控股,在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放宽限制。
———在经营区域上,特区及沿海城市应逐步开放,另一方面,应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外资公司到中西部地区进行试点,把引进经营性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扩大到中西部地区,以配合我国给予中西部地区关于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
———在业务范围上,应优先引进那些保险经营技术含量高,经营管理难度大的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再保险和新险种等保险业务。对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严格限制其经营范围。
———在保险费率执行上,遵守中国保险监管部门或保险同业公会有关费率的统一规定,确定保险费率的最低下限。对于纯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监管管理部门应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一个统一的最低下限,对违反这一规定的外资保险公司给予重罚或让其停止业务经营;对于附加保险费率,则可允许各保险企业根据自身的营业费用、投资收益、预期利润等因素自行确定,报监管部门批准后实行。
———在税收政策上,要真正遵循国民待遇原则,不给外资、合资保险企业以优惠税率,在适当的时候取消“三减两免”的优惠政策,课以民族保险公司同样的税率。
对策之二: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尽快向国际惯例靠拢。外资保险公司是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对这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无疑有利于促进中资保险公司在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提高。而对于外资保险公司这种经济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监管机关能否进行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
其一,保险监管机关履行好这种职责需要有完善的法律规章。目前,外资保险机构已在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业务运作,然而尚缺乏法律约束,仅有一个《上海外资保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法》中涉及外资保险机构的法律条款也少得可怜。由于目前尚无全国性、专门针对外资保险机构的管理规章出台,制订一部全国性的、专门针对外资保险机构的管理规章及其实施细则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在总结《上海市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颁布有关外资保险机构管理的法规。内容应包括设立条件、资本金、业务范围、保险费率、保险条款、保险准备金、再保险、最低偿付能力、保险投资、报表制度和精算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处罚细则,做到有法可依。
其二,由于外资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财务准则和法律意识等方面与国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其监管还应遵循国际惯例,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组织监管。严格开业审批制度,规定资本金和保证金最低限额,引进那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经营稳健的外资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上,优先考虑采取合资方式进入的外资保险公司;(2)业务经营监管。限定外资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业务种类、保险条件及保险费率等,要求其定期提交业务发展计划,定期审查其营业计划的合法性,检查保险合同的履行情况,监管其偿付能力与违约行为;(3)财务监管。定期要求外资保险公司向主管机构报告财务状况,并于年终报送资产负债表、资产目录、资产运用明细表等。
其三,应尽快建立健全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包括外资保险机构在内的保险同业公会,将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和市场竞争的监督权下放给保险协会去同业自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作用,使国家的保险监管和行业自律双管齐下,提高监管的成效。
对策之三:进行保险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在我国保险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对外资保险公司加以一定限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经济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保护性措施将逐步取消,任何把希望寄托在保护政策上的想法都是对自身生存能力的削弱。积极的态度应当是把握机遇,进行保险创新,提高竞争能力。(1)以险种创新为核心,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变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积极推出既适应需求又引导需求的新险种。针对消费者的不同特点,设计多层次、多品种的险种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保险需求。(2)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运用电脑、网络等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进行信息收集、险种设计、费率厘定、风险识别和监督管理等。国内目前信息网络滞后,如果仍维持目前状况,在大量外资保险公司入市后将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我国应大力普及电子化和计算机系统,规划和开发网络保险。(3)积极推进保险服务和保险组织创新,将保险公司由单纯的经济补偿机构发展为包括经济补偿、风险管理和信用投资等功能的综合型组织机构。当前要积极筹措保险业与银行业的融合,以充分利用银行业的诸多优势发展民族保险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保险企业和保险力量。(4)进行营销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代理人制度,逐步建立经纪人制度,积极发展市场化的展业方式。
对策之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在制定保险产业政策时,应采取优先开放再保险市场,合理保护直接保险市场的做法,这样既符合加入WTO的开放要求,也有助于保护与促进我国保险业。(1)有条件地引进1-2家外资再保险公司,以接受国内各保险公司的分入业务和向国际市场分出高风险业务。(2)由国内各家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一家全国性的再保险公司,以接受国内外各保险公司的自愿分入业务和向国际市场分出业务。(3)改革现有中国再保险公司的经营体制和运作机制,使其由现在的国家再保险机构的角色逐步转化为商业性的再保险公司,从而形成再保险市场上公平竞争的局面。(4)加强再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尽快制订与保险法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便对再保险市场运行进行规范和引导。(5)积极稳妥地发展再保险经纪人机构,在引入国际著名再保险经纪人公司的同时,逐步建立自己的再保险经纪人公司,以此增大国内再保险容量。
对策之五:参照国际惯例,放宽保险资金的运用限制。当今保险市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保险公司都把资金运用收益作为其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通过此举获取较高的收益来弥补承保的亏损,国外许多保险公司在赔付率高达100%甚至200%的情况下,仍保持正常发展。与外国公司相比,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面窄,形式单一,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40%,相应的投资业务仅占30%左右,且多数为各项贷款和直接投资。随着第七次降息及国债发行利率的下调,保险公司面临的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近日,国务院已批准保险公司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这是我国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放宽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的重大举措。保险公司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已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在一级市场配售新发行的基金,并且可以按一定比例配售新发行的基金,以及根据保险公司的投资需求增发新基金。这一举措提高了保险资金的运用率,缓解保险公司的投资利差损失越来越大的压力,这样保险公司就实现了保值与增值,增强了保险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今后,还应进一步在股票、房地产市场等方面拓宽保险基金的运用渠道,推动我国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策之六:培养保险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险市场国际化对保险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保险从业人员不仅懂得本国保险业务技术,还要了解外国保险的特殊技术;不仅要懂外语,还要了解外国的价值观、文化及人际关系;不仅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对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加入WTO这一契机,培养跨世纪、高层次、外向型的保险专业人才。就保险公司而言,要切实加强在职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跟上保险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就各高等院校而言,应根据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办学方向,组建有实力的师资队伍,大力培养保险专门人才;就国际交流而言,欢迎国际知名保险公司来华举办专题研讨会和讲习班,活跃思维,开拓视野;就保险业的各类资格考试制度而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承保、理赔专业人员制度及目前已有的代理人资格考试制度。
『伍』 求关于服务贸易的文献综述
事先声明,我也反对抄袭,公布这些收集的网站只是为了供你们参考,毕业论文都知道严禁抄袭,那些网上一搜就找到的更不能看了,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经营是未来流通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对于我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流通企业来说,欧美流通企业不容置疑地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走在了前边。分析和借鉴其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流通是从总体上看的商品交换。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则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程度超出一国的范围,越来越具有国际的性质,它是国际分工和生产社会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且应当有相当大比重的经营活动是面对国外市场或直接在国外进行的,这是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标志。
2、国内流通领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与通行于世界经济的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相一致,这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制度前提。
3、流通企业的动力与约束机制符合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其行为方式符合国际市场通行的惯例。
4、国内流通企业与外国流通企业在组织、资本和营销活动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融合或联合。
5、国内流通领域实现较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使国外流通的行为主体能够较自由地到国内进行投资、经营。
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已清楚地表明,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间经济交流形态从“商品流”发展到“资本、商品流”,又发展到“资本、商品、技术、人才信息流”,流通层次越来越高,流通渠道也形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些都标志着流通国际化程度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宏观管理不得力
我国流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起步较晚,政府的宏观管理措施与现实存在脱节、相悖现象。1983年1月,国务院虽正式授权由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和归口管理境外企业的工作,但实际上还有几个部委也都参与此项管理工作。由于政出多门,不仅企业无所适从,而且至今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长期规划,以致开展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领域和重点都难以确定。同时,管理机构的混乱,亦必然带来监管上的不利。
2、对外投资规模小,实力差的企业占多数。
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经受得住意外冲击;而投资规模小的企业,则生存困难。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流通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均集中于优秀的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其单项投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600万美元,而我国企业的平均对外单项投资规模却只有100万美元左右,不能形成集团优势,一致对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3、人才匮乏,服务滞后。
跨国流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条件极高,既要求其管理人员熟悉当地语言、风俗和法律知识,又要求其具备海外企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开拓能力,而现实中的若干对外投资流通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层缺乏这种能力。而且,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时,国内相关服务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常常贻误最佳投资时机。
三、欧美企业的成功经验
1.高度集权型组织结构能够保证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最优化,进一步实现全球战略。
美国的国际流通企业采取的是高度集权型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使整个国际流通企业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资源共享体系,母公司可以通过层次性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配置。这种组织结构还由于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决策,使经营资源的配置也能迅速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和共享效益,达到企业的终极目标-全球战略。
2.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渠道畅通,法律体系完善。
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渠道畅通,法律体系完善,因此流通企业在软、硬环境兼备的情况下,实行跨国经营势必管理有序,大而不散,活而不乱。
3.欧美流通企业崇尚外部集中的效率观
欧美流通企业具有强有力的资源配置能力,可以将分布于全球的经营资源集中到所需的地方,有利于发挥资源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由于欧美跨国流通企业是通过水平或垂直兼并发展而成的遍布世界的网络,因而欧美企业的传统做法就是通过兼并购买的手段从事经营,促进了经营资源的集中,并且利用这一手段实现了进入多个经营领域的目的,顺应了多角化经营的趋势。
4.欧美流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重视契约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原则、机能主义原则等。
在上述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跨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与国内一样,对海外人力资源的管理采取短期雇佣制的做法,将工人提供的劳动能力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体现了契约主义的管理思想。
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欧美流通企业这种高流动的雇佣制度可以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负担。由于普通职工很容易从各国当地市场上获得,人力资源来源的不同则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美国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即选择一个具有职业经验的人担任子公司的总经理,不考虑其国籍,子公司的经营要完全置于总公司的监督之下。这种模式反映的是“地球中心论”,对于人力资源的来源以能否胜任本职工作为衡量标准,其优势在于有利于培养具有全球战略思想和丰富国际经验的管理人才。
5.欧美国家由于综合国力强,科技水平高,其国际流通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子公司时,只有35%的企业采用合资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也只有40%采用合资的形式,其余子公司均采用独资的形式。
欧美跨国企业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强,市场进入早,公司的成熟度高,尤其是美国企业多信奉“个人能力主义”,不太重视协作,而是注重公司结构的控股和集权。这种做法优点在于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统一筹措和运用资金资源;便于对子公司实行统一控制,在市场价格、产品差别化和利润方面采取一致行动;减少管理上因为与当地企业的交流而产生的矛盾;有利于经营方针及执行过程中的保密,并可以获得全部利润。
四、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欧美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多是拥有从研究开发、生产到销售,乃至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分支、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企业群体,这种国际经营模式以国内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多种经营和企业联营以及严密、完整的组织结构为前提。
我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则刚刚起步,对于经营、发展跨国企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制度环境。因此,在借鉴欧美成功经验时,应该从本国实践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
1.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确定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的规模和渠道,并站在政府宏观角度,实行综合管理。
2.确定跨国经营企业身份认证制度,提高境外企业规模、档次,借以增强竞争力。欧美国家的单项投资水平平均为600万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单项投资水平也不应低于450万美元,这样才能经受住意外冲击而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进入方式应该以易人和回避风险较强的合资经营方式为主。美国采取独资的经营方式是由于其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综合国力,而我国目前属于资金约束型国家,如果采取合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可以减少资金注入,以有限的资本尽可能地扩大国际投资规模,而且合资有利于弥补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经验的不足,消除因对当地市场及其他方面不了解而产生的进入障碍,并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合资方的管理技术、营销技能、信誉、供销渠道以及同政府、银行的关系等经营资源。
4、区位选择应集中在亚太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贸易保护严格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1923年,美国西尔斯公司就专门聘请市场研究学者尼尔森担任策划部经理,其任务是将在经济上颇有研究价值的国家细分为可用来实施营销的区域,不但将其在地图上明确标示出来,且详细地记录该地区的统计资料,并长期加以观察和分析。我国企业在从事跨国经营前,也一定要慎重行事,进行详实的论证调研。
5、加快经济立法,为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欧美流通企业之所以在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下,还能高效率地运营,并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根源在于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制保障。任何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家和企业概莫能外。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21世纪将是跨国经营的全盛时期,谁国际化经营搞得成功,谁就能成为经济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日益加快,未来国际贸易的交往将更多地从双边走向多边,全球范围的商品、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的双向和多向流动使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经营是未来流通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秘杂烩网 http://www.rrrwm.com
『柒』 求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任务书、开题报告书((
一、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7-13
(一) 金融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7-8
(二)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 8-10
(三) 各国开放国内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原因 10-13
二、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效应分析 13-21
(一) 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经济收益 13-17
(二) 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负面效应 17-21
三、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现状 21-30
(一)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进程 21-25
(二)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收到的效益 25-28
(三)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优势 28-30
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0-44
(一) 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存在的风险 30-31
(二)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 31-37
(三) 我国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对策 37-44
结论 44-46
对不起只能给你个提纲了
『捌』 急求一篇开题报告!!!!!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我国服务贸易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2、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
3、我国外贸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研究
4、加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5、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研究
6、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因及对策
7、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
8、河南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QDII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10、中部崛起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1、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
12、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
1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问题思考
14、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5、新型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分析
16、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7、区域贸易安排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与挑战
1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
19、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效应分析
20、国际外包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
21、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
22、贸易顺差:通货膨胀的诱因分析
23、欧盟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启示
24、标准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影响
『玖』 求一份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直接发给[email protected]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服务业将逐渐取得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本文对影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如何构筑国家竞争优势,从政府孵化、战略管理、产业政策等角度提出了若干战略思考。
1.1 服务贸易的含义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国际贸易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而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现代发展起来的、除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外的新的贸易活动,如承包劳务、卫星传送和传播等。[1]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服务贸易的界定,服务贸易包括四方面内容:(1)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 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电讯、邮政和金融。(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指在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旅游、留学。(3)商业存在( Commercial presence) 指一个国家通过在另一个国家境内建立某种形式的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如,外资服务业企业。(4)自然人流动( Movement of personnel): 指一个国家的个人在另一国家境内以自然人存在的形式提供服务。如,外籍教师、律师等以自然人的身份在我国境内提供服务。
20 世纪90年代以来,扩大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经济竞争力,乃至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从战略意义上看,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1.2 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背景及其必要性
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先生,1990年,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 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现代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的达沃斯年会,1986 年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竞争转移到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来,从而各国对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的关注日益高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构建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该理论为我们研究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拓宽了理论视野,能用来合理诠释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预测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
在今天的国际竞争实践中,一些国家顺利胜出,一些国家却一败涂地;一些国家在某些产业独占鳌头,而在另一些产业却处于劣势,濒临出局。这一现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表现更加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从1970年的640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6530亿美元,进一步增长到2007年的32600亿美元。[2]国际服务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17%提高到2007年的25.6%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传统理论已很难对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做出较为理想的解释。人们也常常根据“比较优势”来思考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但不能系统把握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特征,并相应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卫星、数码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扩张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服务生产与消费所固有的兼容性及不可储存性得以强化。[3]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升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从长远来看,如果我国服务企业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劣势”。我们应该在新的理论指导下,重新规划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参与国际服务竞争的过程中,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建立完善的行业协调机制,积极规划和诱导服务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逐步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尽管我国在高级生产要素、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尤其政府作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但从中长期而言,居安思危,逐渐考虑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是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4]
『拾』 求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文献综述
摘
要:总结常用来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综述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和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并进行简要的评价。通过各种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的观点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从各个角度探讨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
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综述
随着服务贸易在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国内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们大多是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的。首先,利用各种指标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实水平;其次,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
(一)测度指标
研究者们用来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出口额在世界的排序、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指标是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一国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康承东,2001),因此出口在世界的排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失为两个最简单、直观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中,若劳动、资源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出口比重大,服务贸易竞争力常较弱,若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比重大,则贸易竞争力较强。
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出口贸易减去进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数的数值越大表示越具有竞争力。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是可比的。但该指数只能用于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国际市场上充分竞争的国家或行业,开展贸易伊始,若在仅有出口或进口的情况下采用该指数会得到片面的结论。同时,该指数仅包含一国出口和进口的因素,实际上是该国出口与进口的比较,并不含有世界市场的规模因素,不能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原理提出,是指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在该经济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商品或服务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这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的相对优势。RCA指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小于1则相反。该指数尽管包含有世界市场规模的因素,但其仅就出口方面来衡量一国商品或服务的竞争力,虽然一国在某一商品或服务上具有较大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该国若对该种商品或服务的进口量远大于自身的出口量,显然该国在该种产品或服务的贸易上仍是不具备竞争力的,这是该指数用来测度贸易竞争力的缺陷。
为了消除进口的影响,设计了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即从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中剔除进口的因素,从而得到某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EAi/EA-IAi/IAEWi/EW式中:EAi表示A国i产品出口总额,EA表示A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IAi表示A国i产品进口总额,IA表示A国所有产品进口总额,EWi表示世界i产品出口(或进口)总额,EW表示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或进口)总额。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小于0,说明A国i产品有竞争劣势,大于0,有竞争优势,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明显。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综合了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优点,包含了一国进口、出口和世界市场规模的因素,在剔除宏观总量波动影响的同时,能够反映各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可比。因此,测度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时应更多的采用该指标。然而,该指标并没有引起国内足够的重视,仅有少数研究者采用。
(二)测度的对象与结果
许多研究者对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情况进行了测度,大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差。经过测度,张蕴如指出,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董小麟等认为,加入WTO后,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指数已呈现小幅升势,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激烈竞争这一困难环境中还是不断升级的,但竞争力较弱的情况在近期仍不会有明显改善。研究也表明十三个服务部门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服务贸易领域,国际竞争力较低。
孙江明和苏琴对运输这一部门的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运输贸易出口竞争力极弱。康承东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方式的盛行,这项服务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中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基础较为薄弱,是致使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劣势凸现的原因。董小麟等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测度与国际比较后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传统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中国要成为旅游强国,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促进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郑吉昌等对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分析表明,浙江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出口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服务贸易总体比较优势指数在大多数年份为负值,处于竞争弱势。范纯增等对上海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认为上海服务贸易规模小,整体竞争力较差,行业竞争力差异也十分明显。赵书华等的测定表明,北京市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其发展状况影响着全国的整体水平;在全国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劣势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服务贸易整体上存在着微弱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进口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为主,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出口面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其中北京市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的比较优势逐渐增大,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
二、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对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的探讨,多在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下进行。郭海虹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张岩根据该理论所进行的分析认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有:制度因素的制约;高等要素相对贫乏,人力资本状况欠佳;相关产业缺乏有效支持;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有欠缺;缺少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跨国经营”的服务企业集团;政府方面的重视也不足。郑吉昌等以此理论为框架,结合服务贸易的特征,也研究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就分析的结果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范纯增和于光指出,波特“钻石”理论中六大因素的组合和动态作用过程决定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实力和持久性。他们指出,在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同阶段,其具体的决定因素有明显的差异;在要素驱动阶段,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传统的资源优势;在投资驱动阶段,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依靠资本实力;在创新驱动阶段,主要依靠创新和差异化形成竞争优势。万红先认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是服务业的竞争力。因此,她根据中国的国情对波特的模型进行了改造,把波特认为的辅助因素政府放在了钻石的中央作为第五个基本因素,给出了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之所以这样,她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是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目前还处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然很大,而且政府因素能激发和控制其他四个基本因素。宋瑛等也从波特理论出发分析了构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有的研究者从其它角度探讨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李怀政认为,一国服务贸易能否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贺卫和伍星等选取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三个自变量,因变量是作为衡量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后认为,现阶段,中国人力资本、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改善资源禀赋质量而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最大,城市化因素的影响次之,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影响最小。蔡茂森和谭荣认为服务贸易的开放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将是服务贸易竞争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伍再华认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长期“重制造、轻服务”的政策导向客观上造成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缓慢,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服务贸易管理落后等,都是造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原因。
三、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康承东提出,要加强服务贸易战略研究,在确定服务贸易战略时,中国不仅应进一步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应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他认为要打破垄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竞争深化改革,完善服务业的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另一方面要在竞争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同时,他还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应对中国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幼稚服务业、高新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服务业进行有效保护,应加强政府间的谈判与协作。
郭海虹是从企业创新和政府作用的角度来说明中国应如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他认为服务企业应有不畏风险的创新精神;要建立创新环境预警系统;企业创新应以国内为本,注重国内需求的开发;国内企业还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新兴服务种类、先进的服务技术和营销理念。他指出政府应切实加强国内服务生产要素的培育和流动,增加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等诸多推进要素的投入;应避免轻服务重产品的倾向,并给予服务业的发展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和优惠;要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的评估机制,为技术的产业化奠定基础;应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法制建设,在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时也要注意与国际接轨。
李怀政认为,政府应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孵化能力、激励作用,审慎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应稳步推进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邓世荣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并主张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服务业,多渠道扩大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张蕴如还认为政府应引导和规范服务产业形成行业协会、自律工会等自律性中介组织,增强业内协调能力。
王绍媛提出,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应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间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关系。他认为要创新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划清市场经营与行政管理的界线,在宏观上采取有利措施,保证政府把有限资源集中用于基础性第三产业上。认为要建立有实力的大型服务企业,为此,政府应进行全局性规划和调配,引导生产要素向大型服务企业集中,给予政策倾斜,在承认和保障地区和部门即得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联合体,形成一批实力较强、影响较大、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企业集团,并给予发展服务贸易的合理优惠和合法补贴。他还提出要实施品牌战略,应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鼓励、扶持服务名牌企业进入新兴服务行业,在确定重点服务品牌时,也要协调好与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发展服务贸易。
贺卫和伍星等就如何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城市化可持续进程和外商直接投资有效吸收和利用等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此来提高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他们认为,要加强制度供给,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应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应建立人才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本市场。在推进城市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需求和发展空间方面,他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采取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的模式,必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提高外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禀赋质量方面,他们指出,有效利用外资首先要打破垄断,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加强国内企业学习和吸收的能力。杨亚梅(2005)也从利用外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四、总结
通过各种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的观点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研究者们也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建议既有宏观服务贸易战略、政府作用方面的,更有微观企业创新方面的;不仅涉及要素培育、要素形成机制、要素市场完善,涉及服务需求结构升级和服务产品品牌建立,也涉及组建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形成行业协会、自律工会,推进城市化建设,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加强国际协调等,这些都对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多集中在整体竞争力方面,尽管有些研究者也对旅游、运输等中国传统的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进行了单独测定,对浙江、上海和北京等省市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单独测定,但对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和深圳、广州等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地市及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地市竞争力的单独研究还没有开展,对这些部门和地市如何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针对性对策更是少见,未来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采用更加优良的指标(如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来测度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
[2]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与‘入世’承诺减让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3 ,(07).
[3]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08).
[4]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03).
[5]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06).
[6]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6,(02).
[7]范纯增,于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兼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
[8]郭海虹.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5,(02).
[9]黄鹏.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入世后的发展前景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3,(01).
[10]贺卫,伍星.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
[11]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
[12]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02).
[13]李怀政.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2 ).
[14]李伍荣,余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初探[J].现代财经 ,2005,(11).
[15]李晓钟,张小蒂.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2004,(07).
[16]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04.)
[17]卢映西.政府行为与转轨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培育[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02).
[18]卿前龙,孔云龙.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经贸探索,2003,(05).
[19]沈明其.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国际比较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09).
[20]宋瑛.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5,(01).
[21]孙江明,苏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6,(04).
[22]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02).
[23]田华,张伟.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J].经济纵横,2003,(11).
[24]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5).
[25]王庆颖.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01).
[26]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 与政治论坛,2005,(01).
[27]王小平.服务业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8]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4,(08).
[29]王雪,马倩.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04).
[30]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1]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11).
[32]徐晓玲.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07).
[33]杨亚梅.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5,(09).
[34]杨颖.试析我国服务贸易业国际竞争力[J].亚太经济,2001,(03).
[35]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01).
[36]张南.从服务产品特征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国际经济合作,1996,(04).
[37]张向丽.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3,(03 ).
[38]张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求索,2004,(03).
[39]张蕴如.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2,(04).
[40]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01).
[41]赵书华,宋征.北京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02).
[42]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43]郑吉昌,夏晴.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政策措施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05).
[44]周怀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