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商业性金融机构含义

商业性金融机构含义

发布时间:2021-01-12 01:57:29

Ⅰ 几个经济学方面的概念理解

1、直接融资指的是企业向投资者直接融资而不是通过银行借款。除了发行股票,发行债券也是。

2、证券市场除了股票市场外还有很多,根据不同分类有不同,像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自然也属于证券市场,具体可以参见http://ke..com/view/165400.htm
网络:证券市场

3、在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分为央行、商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像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等。。比重可以肯定的说很大,因为我们中国金融业还不发达,投融资渠道还很窄,老百姓大部分还是只认存款!

4、国家政策性融资业务指的是像福费廷等这样的融资,一般外贸上会常接触到这些融资方式,一般都是由国家的政策性银行来负担,我国以前有三大政策性银行,最近不清楚,只知道国开行已改为股份制,你可以去查一查,这些贷款利率普遍很低。

Ⅱ 什么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有什么含义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意思就是 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数。
金融机构本外专币各项存款属余额,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我们知道,资金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也是结果。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存款余额是衡量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指标。存款余额从统计上来说是指统计日一个金融机构的公司个人存款合计达到的值。通常会采用月末,或年末当天的值作为衡量。

Ⅲ 金融机构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金融机来构体系是指金融机构的自组成及其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金融体系大多数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来进行组织管理的,因而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在中国,就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Ⅳ 金融机构的概念是什么

关于金融机抄构的含义,有狭义袭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机构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是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

广义的金融机构不仅包括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还包括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比如中央银行以及专职监管部门。

金融机构通常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从资金盈余者手中获取资金,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将资金贷给资金需求者。

它们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疏通引导资金的流动,可以促进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的分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Ⅳ 金融机构竞争日趋激烈的含义

市场经济,各行各业充满竞争,金融领域当然也不例外。
比如银行,现在遍地城专商行,对传统的属大银行冲击肯定非常大。
比如券商,恶性竞争,打佣金战,结果各家券商日子都不好过。
如果您的问题得到解决,请给予采纳,谢谢!

Ⅵ 金融机构往来的含义

A)的存款准备金

货币和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准备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的比例必须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存款准备金率。

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自1998年以来,按照宏观调控的存款准备金率三次的需求来调整时间是在1998年3月,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降到11月的8%,1999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 6%,2003年9月21日增加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从6%至7%。

B)提出的效果和目的

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2006年8月15日,金融机构将一次性减少可用资金约110亿元人民币的。目前,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及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超过20000元的存款,并拥有超过30000元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及央行票据及其他资产较高的流动性。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保持正常水平的支付和结算,并有能力增加贷款光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影响居民的经济生活。

央行表示,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的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快速的货币和信贷增长会导致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可能会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金融风险的积累。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和信贷的过快增长,与中国的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在金融监管,最近已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所谓的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在规定的存款和负债按照一定比例存放在央行的部分。

最初的起源,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支付客户提款,然后逐渐与资金清算,后来发展成为货币政策工具。近二十年,在一些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弱化;然而,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整的货币和信贷控制仍是一个基本的系统,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到其他方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金融监管和金融的稳定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也值得探讨。

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的变化

(A)纳入监管的基础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有其局限性:首先,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调整经营振动,准备金率的变化,要求银行重新调整投资组合,但金融机构是很难完成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如果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之间的分配不平衡,这样的冲击会更大。其次,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低金融机构通过市场的比例,资金使用情况。 ,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频繁,银行往往会保持较高的超额准备金,进一步减少了可用资金的比例。第三,大多数国家是不计息的存款准备金,准备金的税收,很容易导致相同的行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融资的金融监管逃逸的现象,甚至形成脱媒。

自20世纪90年代,主要的工业国家,央行再次加息指数,以确定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政策操作的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水平的调控后,通过机制的结构,利率风险,利率期限结构的利率,金融市场的各种变化,从而影响金融运行和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调控趋向以价格调控,强调预调和微调操作,仅仅依靠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使用越来越少,从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变化使用的角度与其他金融系统的实施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的基本制度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拍摄的多国央行货币市场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利率管制,货币政策操作是确定和维护基准利率目标水平。该央行存款准备金供给和短期银行同业拆息银行储备和银行间资金的需求,必须严格控制和合理的可预测之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流动性和市场利率。的法定准备金优李稳定和可预见的公开市场操作进行顺利和迅速,以避免货币市场的波动,以便有一个结构性的差距需要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资金,以提高容量的央行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需要适度的最低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存款准备金,以满足准备金要求和支付双重需要,一般只有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足够的水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超过清算准备金的要求,将形成一个可预测的流动性缺口。否则,如果清算的需求往往超过了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会出现波动,预测准备金要求和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增加了难度。

(B)准备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存款准备金是法律强制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范围,适用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存款准备金利息的支付是否会影响到运营成本的金融机构。

一些国家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而且许多国家存款准备金不计息。尽量避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造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储备银行的机会成本传递给客户以高息贷款或低息存款,促使资金融出到系统中,金融机构,创新的产品,以避免准备金要求,这??将不利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不利于量化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时间长了,一些国家的央行,包括美联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但由于涉及很多部门,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绝大多数国家不支付利息,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可主动在央行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变得很难预测的基础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中央银行是不利于准确地调节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国家,货币市场交易将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和创新
1984年,超过20年,人民银行,中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1998年前,存款准备金不能用于支付与结算,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账户清算需要打开。在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系统,的法定准备金存款的金融机构和提供存款2账目并入的“准备金存款账户,在法定储备要求从13%下降到8%的储备总额和分配的多余的存款帐户是确定由金融机构自身。1999年,在存款准备金比率进一步的下降到6%,在2003年和2004年,为了对冲外汇,温和控制的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人民银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7.5%。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于所有吸收公众存款或负债,向金融机构贷款,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委托代理或投资的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创新,有哪些创新产品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改善金融服务,鼓励直接融资,降低间接融资压力的背景下,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如发行金融债券,设立该机构的财务管理业务。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向公众或其他产品的债权债务关系,从存款准备金管理的角度来看,不是因为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的名称,这个词在没有存款是不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系统应考虑适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正确把握存款准备金的范围,目前的改革情况,中国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规范业务和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

我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及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但超额准备金的金存款利率趋于下降。正如前面提到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金融机构可以吸收过多的流动性,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不利于央行预测货币市场的流动性。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可以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整利率的货币市场交易设施流动资金盈余和不足,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

2004年,人民银行推出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之间的差异。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申请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状态指示灯钩。金融机构以较低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较高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之间的差异将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想,反映在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建立的目的之一是防范金融风险。存款准备金是用来保护银行支付,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发展成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收取不同的保费,根据金融机构的做法,这些都限制金融机构信贷的过度扩张,促使金融机构经营中的质量,效益和市场原则的作用,有利于形成金融运行和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

Ⅶ 金融市场监管的意义

1、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1)、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成分复杂,为了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健康的市场秩序,使金融市场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既要防止可能出现的欺诈、垄断和不合程序的内幕交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排除、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2)、金融市场作为市场机制,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能否具有较高的效率,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干预和调控。
3)、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也是政府调节和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2、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目标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是为了保证金融市场机制,进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以高效、发达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从金融市场本身来看,是为了限制和消除一切不利于市场运行的因素,诸如各种非法交易、投机活动、欺诈手段党的存在和发展,保障市场参与者的正当权益,保证市场在具有足够的深度、广度、弹性基础上稳步运行。
3、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原则
合法性的原则、公平的原则、公开的原则、自愿的原则
4、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包括金融市场监督和金融市场管理两层含义。金融市场管理一般是指国家根据有关金融市场法律,如票据法、证券法、银行法,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以达到引导金融市场健康有序运营、稳定发展的目的。金融市场监督是指为了实现此目的,而对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校址,是市场运行恪守国家法令及规定,严格遵循市场管理的过程。
金融市场监管的具体内容,因国家经济金融体制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主要是对金融市场要素构成的监管。
1)、对金融市场主体即交易者的监管
2)、对金融市场客体即交易工具的监管
3)、对金融市场媒体的监督管理
4)、对金融市场价格监管
5.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机构
政府对金融市场实施监管要通过一定的专门机构进行,这些机构一般有三类,即主要监管机构、辅助监管机构和自律性监管机构。
主要监管机构是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负有主要职责并进行全面监管的机构,一般都是由中央银行充任。
辅助监管机构是指部分具有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职责和主要监管金融市场中某一个或几个子市场的机构和部门。如证券管理委员会
自律性监管机构是自我监管的机构,是通过自愿方式,以行会、协会形式组合而成的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规章,以约束会员的市场行为。如证券同业公会、证券交易所。

Ⅷ 综合金融什么概念代表什么含义

1、 综合经营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允许结合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区域越来越大、方式也越来越多,即由禁止金融机构的结合、人员的结合、资金的结合到逐步有条件地放开,在效率、监管成本和内部协调成本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2、 金融监管政策总是滞后于金融业的发展,是一种被动式的迎合。金融业综合经营一般是通过业务经营形式的融合与相对应的组织体制创新,在法律界定的空白点上进行突破,如美国金融服务法出台之前很多条款已经被突破。其后,再从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事实利益为依据来推动立法的变革。在目前已经允许综合经营的国家和地区中,除日本等少数金融体系外,一般都经历了一个对法律与政策逐步突破的渐进过程,但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正式确立,法律是最后一道屏障。 3、 由于各国分业的起点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不同,在不同的金融发展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甚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在台湾银行内部可以设立信托部经营证券承销业务,银行与证券并未"完全分离",这与美国早年的证券与银行业完全分离并不相同,又与德国银行的一体化也不相同。 4、 实现综合经营的形式多样化。综合经营不等同于某一种形式,实现综合经营的方式不只是一种,在实行金融控股公司制的美、日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允许资本或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综合经营采取母子公司制。 总之,综合经营只是一个程度的概念,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深度和广度可能会不同。实践中,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按其主体不同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选择,关键是看哪种模式能为其带来更大利益或更有利于同行竞争;二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是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之间求得平衡,金融政策的开放将给金融业界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实质上从分业经营到综合经营只间很难找到一个分水岭,因为金融制度中各种业务的分离或结合方式呈多样性,且不同制度对特定的结合方式规定具有差异。所以,我们只需判断某金融制度是否更趋向综合经营或者相反,而不需要判断参照物和被参照物孰是综合经营孰是分业经营。金融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发展必须与服务对象需求相适应,同样我们的金融政策也必须与金融业的发展相适应,并不是我们人为随意决定的。 目前世界金融综合经营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直接结合经营模式、间接结合经营模式和混合结合经营模式,而混合结合经营模式的体现就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保险业竞争正呈现出竞争主体集团化的新趋势,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将是集团综合实力的较量。 随着金融综合经营脚步加快,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平安保险集团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都已经转型为综合金融集团。平安作为国内主要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拥有一个完整的金融平台,平安旗下有保险、银行、证券、信托、投资等业务,做一站式的产品组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同时提供非金融方面的一些增值服务。有金融专家表示,综合金融模式长期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Ⅸ 金融监管的目的及意义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进行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

意义: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防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账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9)商业性金融机构含义扩展阅读: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模式。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标志着现代金融监管模式初步成形。

2003年初银监会的成立,使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最终完成,由此形成了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

其中,银监会主要负责银行业的监管,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十大股份制银行,以及规模不一的各地近百家地方金融机构。

对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银监会、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不再保留银监会和保监会。

阅读全文

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含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欢乐颂2外汇 浏览:800
政府申请国家贷款 浏览:598
黄金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
12月6号美元兑人民币 浏览:101
理财r0 浏览:70
600611大众交通股票 浏览:257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计算 浏览:918
适合90后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218
混合型基金涨跌看什么 浏览:628
专利对股票 浏览:125
东方财富手机版怎么看南下资金 浏览:907
小米贷款取现收费吗 浏览:423
南宁信托大厦 浏览:642
明股实债信托 浏览:789
遗产信托基金 浏览:67
安徽和生投资 浏览:823
股指期货对应基金 浏览:89
股票里做t是什么意思 浏览:968
玩股票资金怎么筹 浏览:49
银行贷款日利息怎么算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