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沈阳稻田科技怎么样比如加班是否频繁 是否经常出差,java开发待遇怎么样
加班频繁,主要是开不出资来
『贰』 针对2017中央1号文件,金融业信贷工作应该如何有效结合开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内容
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
2.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内陆水域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支持集约化海水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合理控制近海捕捞。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建立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规范各类渔业用海活动,支持渔民减船转产。
3.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4.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抓紧研究制定功能区和保护区建设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层层落实建设管护主体责任。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便利化,强化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鼓励生产经营主体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抓紧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6.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鼓励地方探索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研究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7.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园规划,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鼓励地方统筹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运营产业园,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鼓励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分享收益。
8.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统筹利用国际市场,优化国内农产品供给结构,健全公平竞争的农产品进口市场环境。健全农产品贸易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规,依法对进口农产品开展贸易救济调查。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推进农产品认证结果互认工作。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专项打击行动。
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9.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各地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继续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10.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稳步推进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地区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场。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考核。实施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
11.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支持地方重点开展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12.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三、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1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14.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15.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大食品加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加工设备。鼓励食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围绕“原字号”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健全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备案制度。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16.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17.加强农业科技研发。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加强中低产田改良、经济作物、草食畜牧业、海洋牧场、智慧农业、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科技研发。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支持地方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
18.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鼓励地方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智慧气象,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
19.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建立差别化农业科技评价制度。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20.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科学制定园区规划,突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支持园区产学研合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交易机构等科研和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结合区域实际,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监测评价机制。
2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五、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22.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晒场、烘干、机具库棚、有机肥积造等配套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指标调剂收益。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农业设施和水利工程,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平原地区农村机井油改电。
2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和改厕。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加快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大力推进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深入开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工作,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补助标准,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开展农村地区枯井、河塘、饮用水、自建房、客运和校车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活动。支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4.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办法,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好农村低保兜底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2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深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源,注重提高脱贫质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在所有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考核监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26.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家储备规模,优化中央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策性职能作用,严格政策性粮食监督管理,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储存安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科学储粮。
27.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重点补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调整产粮大省奖励资金使用范围,盘活粮食风险基金。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深入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健全林业补贴政策,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范围。
28.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提升支农效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省级信贷担保机构向市县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担保机构,实现实质性运营。拓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农林水利、农垦等项目建设运营。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符合有关法律和规定的前提下,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具体意见。对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强化农民参与和全程监督。
29.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适当下放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审批权限。对涉农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差别化考核办法。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县域,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严格落实监管主体和责任。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鼓励发展农业互助保险。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完善农业发展银行风险补偿机制和资本金补充制度,加大对粮食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对达标县域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快完善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研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方案。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市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权属认定,推动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共享。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扩大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农产品收入保险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兼并重组。在健全风险阻断机制前提下,完善财政与金融支农协作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保证保险贷款产品。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叁』 振兴乡村有哪些优惠政策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
(项目主要围绕节能、节水、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五个方面。)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申请
申报时间:6月
2、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如:生物质成型燃料,畜禽养殖场沼气发电场等,对废弃物利用的项目)
受理部门:发改委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申请
申报时间:6月
3、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
申请补助数额:省级1000-2000万元、国家级1-2亿元
申请申报时间:6月
4、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各县农委、农业局)
支持范围:重点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种类),适当兼顾果、茶,每个设施基地200亩以上(设施内面积,资金补助数额:5000元/亩,不超过300万元。),每个露地基地1000亩以上。
申请补助数额:5000元/亩,300万以内
申请申报时间:7-8月
5、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请申报时间:6月
6、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
支持范围:从事蔬菜集约化育苗3年以上、已有年培育蔬菜优质适龄壮苗500万株以上能力,近3年内未出现假劣种苗问题。
资金补助数额:中央资金500万元以内
申请申请申报时间:5-6月
7、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受理部门:财务部
申请补助数额:5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月
8、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粮食主产区,灌区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灌溉面积为5-30万亩。
资金补助数额:单个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8月
9、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100-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7月
10、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8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7月
11、农业综合开发专项-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8月底
12、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受理部门:发改委
申请补助数额:200万-2亿
申请申报时间:6月
13、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养殖项目)
受理部门:财务部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10%左右
申请申报时间:6月
14、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200-10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7月
15、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部、财政部
支持范围: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
资金补助数额:中央财政资金对纳入目录的各类设施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目前比例为30%。方式采用“先建后补”
申请申报时间:5月
16、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月底
17、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
申请补助数额:项目总投资的30%
申请申报时间:5月
申请补贴小技巧
1.了解政策,未雨绸缪
关注政策可以从政府网站、专业协会,培训,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微信微博,新闻媒体等。应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了解相应的政策,争取政策扶持资金,趋利避害,不踩红线。
根据政策与对口部门的要求,积极准备资料,尽量争取国家和地方的专项资金,能很大程度的解决项目开发中的资金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挑战政策红线,比如,土地流转,规划设计,抵押贷款等包括搞民宿遇到的公安消防问题,都要符合法律政策的要求,不要盲目,心存侥幸。
2.找对部门很重要
传统思维,往往投资和经营者只找到农业局一家单位,实际上包括农业、林业、旅游、科技、发改、合作总社、工信、财政、水利、文化、扶贫等,都是有农业方面的相关补贴的。
比如,观光农庄类可以向旅游局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旅游扶贫资金等;特色文化类农庄可以向地方宣传部和文化局等单位申请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科教类农庄可以申请科技局的相关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推广与集成技术示范项目等。
3.搞清楚可以申请到多少?
申请农业补贴,当地的农业局、农办、财政局、农综办、旅游局、科技局、林业局、发改委等,以上部门每年都能申报,每个项目在20到60万元的较多;中央财政项目一般都在几百至上千万元;水利局、环保局、老区扶贫办、经贸局等,一般项目资金较少,5到20万居多。
4.提前申报,每年申报
所有的休闲农业补贴项目都是提前一年申请下一年。农业补贴年年都有,国家各部门和专家都确认,农业补贴不会少;农业补贴会更实;农业补贴会逐年升高。
一次申报后,就算是在政府上挂上号了,即便今年申请没通过,来年申请成功的机会便会大很多。
要注意的是,往往同一个项目,在同一个委办局以同样的名义,一般只能拿一次。
5.如何申报项目
关键词:“与农业结合”,与农业产业结合的不够深入,这是不会“玩”的问题。
农业是个大盘子,什么菜都能往里装,就看你会不会装,不会装或者装的不好,肯定得不到政府的扶持。
关键的项目分类与项目策划很重要。把自己的项目归成哪一类?
比如,养殖业,“畜禽良种”繁育部分可以申报农业部、财政部和科技部的补助,也可以“畜禽养殖”申报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的菜篮子工程,还可以以环保类项目申报农业部沼气处和环保部门的相关补贴。
6.研究好哪些重点扶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扶持,包括现在农业庄园、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等项目。
除了大众外,新的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这是以后的重点扶持主题,大部分扶持资金会安排到这里来。
7.先易后难,拆项目申请
先捡着能申请到的申请。关键在于对拆项目申请,可以拆开来报,避免单一项目对于扶持资金的封顶规定。
8.提前准备申报材料
企业申报农业项目,必备的材料包括:企业的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企业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证明、土地使用证明或者土地租用合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地银行出具的信用等级证明、贷款证明、环评报告、企业或者荣书。
每年各省的项目都很多,竞争激烈,提前准备。
9.关键:如何致富农民?
一二三产融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怎么写?有个关键点:如何带动增收致富?这是国家要求。要想补贴多,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就是说,我们项目合理到位,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国家自然会重点支持。
在申报时最好能突出四部分:
①具体带动农民增收的户数,有证明,协议或者合作社数据;
②能否带动农民增收超过30%,通过何种方式(销售、工资等);
③合作的乡民要高出周边未合作乡民30%,说明手段和原因;
④辐射带动当地周边多少人产生了什么新业态,新市场?
10.可以找顾问,不要找代理
在政策上不允许代理申请农业补贴,而且有风险。因为不管项目大还是小,都是从注册地的公司和合作社等现场注册地、注册地政府逐级申报,指望哪座大城市一个企业转给帮你代理申请哪里的项目是不现实的。
『肆』 沈阳稻田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沈阳稻田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沈阳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总部位于沈阳国际软件园F9座。本着以用户为中心、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态度,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致力于以“企业加速器”的形态,为企业互联网化、适应互联网环境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中不断前行,提供有效助力。沈阳稻田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涵盖互联网金融、汽车服务、移动医疗等行业
法定代表人:张博
成立时间:2014-10-27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11200006715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沈阳市东陵区上深沟村860-6号407室
『伍』 跪求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历程,要高度概括的,300字左右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中,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信用社的办公条件、经营场所、信贷业务、科技应用水平等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见证了这段改革发展历程。
我是1977年参加信用社工作的。参加工作初期在本公社信用社担任业务员。当时,我社只有3个人,分别是主任、会计和我。办公地点是租用国家公房,包括一间搭建的小木楼在内共有4间窄小的土木结构房。设在粮站大门口的一个门厅两侧,一侧是办公兼库房,主任住在办公室小木楼上,另一侧是会计和我各一间住房,门厅中间是公共通道。办公室临通道一侧窗台就是我们的营业柜台,客户只能站在通道里办业务。营业终了,双扇木门一关,和粮站营业房就是同一个小院。办公条件很简陋,每人一张办公桌、一个木制保险柜和两个破烂的旧式柜子做档案柜(据说是土改没收地主充公的)。那时到营业所和县支行取款、送款、送表、开会等多是走山路,有时搭乘拖拉机,几年后信用社才买了辆自行车。1978年我社各项存款只有65,977元,各项贷款也只有25,272元,业务量最多时也只有几十张传票,少时就那么几张。尽管我社当时的业务量并不大,但信用社为千家万户和生产队提供信贷和结算服务的作用很大,支撑着一个公社的经济命脉,群众称它为“公社银行”。信用社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背包服务是我们最大的特长,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可真是“门当户对”,能参加信用社工作就很知足了。于是,坚定了我扎根信用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由此爱上了我的岗位和事业。
工作环境如此,生活条件就更艰苦了。我们先是在公社食堂搭伙,后来自己在院子阶沿坎上烧蜂窝煤做饭。吃用水是场口附近生产队稻田里的水,自己挑,有时还有农药味。三年后公社才组织打了一口土井,稍微改善了一下水质。最苦的是没有厕所,白天上公厕,夜里就用瓦罐子。
1982年,我担任了信用社主任,当年新进了一名同志,人员增加到4人。1983年县农行为信用社批了1.8万元基建计划,在场口边新征地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瓦房,才开始有了不符合“现代”标准的金库和守库室,有了上面无任何遮挡的营业柜台,实现了与顾客面对面的办公。1984年12月成立第一届县联社,我被选为理事委员,同时被任命为区指导组成员。县农行领导兼任联社主任,管理职能挂在信用合作股。没有专职班子和办事机构。我作为理事委员只出席过一两次会议,基本没有履行过职责,那时也不知怎样履行职责。
我社所在地属于离县城“偏避的近郊”,集镇小,断头路,经济流向不集中,组织资金困难。为改变这一面貌,经多方努力和各方支持,1985年8月,我社在县城购房45.6平方米,设立了服务部,是全市第一家乡镇信用社到县城设立的分支机构。服务部先后调来了3名职工,实行全天营业,既为城镇居民服务,又为进城农民服务。截止1987年6月,该服务部存款余额56万元,贷款余额26万元,分别占全社存贷款余额的43.41%和24.07%;此时,我社各项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6.6万元,增至129万元,是全区7个信用社中唯一存款超百万的社(当时的区叫区公所,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条块管理多以此为辖区分设机构)。这是我在信用社工作10年的发展情况。
改革方面,1978-1986年这一阶段信用社改革的主要政策是:1979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行长会议对信用合作社“官办”体制弊端作了认真剖析。1982年12月,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重申信用合作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提交的《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1984-1985年进行了首次扩股工作,我社股金余额从10,098元,增至22,498元,比扩股前增加12,400元。
1987年6月,我调区信用社管理指导组工作。同年10月,又调县联社工作。先是从事职称改革工作,不久分配在业务组当负责人。这一年成立了第二届县联社,并开始设置内设机构,在信用社抽调10多人,设置了政工、业务、财务、稽核、保卫、办公室等组室,与农行信用合作股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动作模式。联社从信用社配备了一名常务副主任,主任仍然由县农行副行长兼任。
1990年前后,我县联社另址先后修建了办公楼和职工宿舍,并开始实行单独办公,内部组室改成了股室,在信用社干部中增配了副主任。1992年我市进行了撤区并乡镇工作,由县直管到乡镇。从此,农行开始通过县联社对信用社逐步进行比较具体的指导和管理。
1987年-1996年这一时期的改革,信用社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主要开展强化内部管理、整顿金融秩序的活动。在这一阶段,通过清股、扩股,密切了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经营管理体制有了明显改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转变,各项业务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1996年6月,我市又实行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5县1区,调整为4县3区(县级)。信用社机构也同步调整,我时任联社副主任,开始从联社领导层接触信用社改革之路。
1996年8月至2003年6月是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信用社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标志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重新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步骤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按照合作制的原则进行规范,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1996年的改革启动了农信社以产权明晰为主旨的产权制度调整,初步形成了农村信用社自求发展、自我约束、自主决策的经营机制;基本理顺了农村信用社和央行及农行的关系。
2003年6月至今是信用社深化改革阶段。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度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这轮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成立农村信用社省(市)级联社;三是强化服务功能,要求信用社立足“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003年以来的试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较大变化;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目前,县级联社统一法人产权模式已经全面建立,“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劳动用工制度以及薪酬分配制度正在深化改革,内部运行机制正在不断完善。2007年11月,SC6000门柜综合业务系统在全省信用社开始陆续上线运行,2008年4月,信用社成功发行“蜀信”银行卡,科技服务手段的提高必将极大地推动信用社更快发展。各地联社和合作银行已经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信用社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向上市公司奋斗。
30年过去了,农村信用社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今天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现在的农村信用社和过去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堂”和“地狱”之别。我曾经工作过24年的某县信用联社到目前各项存款已达到24.6亿元,比1996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所以以此年为基数)的7.2亿元增加17.4亿元,12年增长3.42倍;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2亿元,比1996年的5.9亿元增加11.3亿元,增长2.92倍,市场份额位居全县金融机构榜首; 2007年利润达到了1,493万元,比1996年的248万元增加1,245万元,增长5.02倍。特别是2001年,联社在新县城修建了漂亮的办公大楼,人们称它叫“白宫”。现在全县57个营业网点都有自己的明亮宽敞的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且全部达到了安全设施的标准要求,配置了监控系统。信用社各项业务、设施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家家吃的卫生水,用的自来水,户户烧的天然气,社社有了小澡堂,有的还有小菜园,小食堂天天都在调整菜品,改善生活,不会做饭的职工再也不用为做饭犯愁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职工收入的增加,职工个人基本上都买了住房,养汽车的也越来越多了。可以说,什么都变了。就是有一个没有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信合人背包服务的工作作风没有变。通过信用社的信贷扶持,一部分农民走向了富裕,一大批农民成了“大款”和“企业家”,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兴,金融活。正因为如此,农村信用社才有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才有了今天的兴旺发达。
改革开放使农村信用社换发了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我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将会更加完善,管理更加日趋规范,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将会愈来愈大。可以断言,农村信合事业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中广网伊宁9月9日消息(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顾新勇)对于许多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来说粮票这个词已经显得很陌生了,但对许多曾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粮票这个词带给他们的除了感情复杂难以言表外,还有蕴涵其中的苦涩和辛酸,沉重和无奈。
一张张联系着千家万户的方寸粮票上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是国家在粮食匮乏,商品短缺的特殊年代里为全国人民吃饭问题而印制的粮食供应凭证,它关系着全家人的温饱。
从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粮食统购统销的命令到1993年全国取消粮食定量供应,在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共和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改革开放三十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束了票证时代,粮票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社会大舞台,但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粮票的收藏价值,社会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凸显。
伊宁市粮食局退休干部苏育恒是一位热衷于收藏粮票和各种票证的收藏家,目前担任中国收藏家协会新疆票证协会副会长。苏育恒收藏的粮票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变迁。
苏育恒收藏粮票起源于1993年发生的一个偶然事件,那一年他接到一封从湖北寄到伊宁市粮食局的信件,信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收藏家写给他的,他不知从什么渠道了解到苏育恒以前在伊宁市粮食局工作过,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粮票,便将这封信直接寄给了苏育恒。
信中写到粮票作为一种特殊的流通证券,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于研究那段历史却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他希望曾在伊宁市粮食局工作过的苏育恒能为他提供一些已经作废的粮票作为研究使用。接到这封信后苏育恒给他寄去了一些已经作废的粮票。信寄出后,苏育恒却萌生了一个念头,新疆发行粮票38年了,已经发行了多套粮票,为什么自己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收集全套的新疆粮票呢?从那以后他开始四处收集粮票,同时又通过那位湖北的收藏家与全国各地的票友建立了联系,通过交流,购买和亲友的帮助,十几年的时间中他收集了几千张除海南省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行的粮票,而收集最全的就属新疆粮票了。
翻看那几大本厚厚的收集册,一张张钤印不同,票面大小各异,图案多样的粮票,仿佛翻开了一幕历史的画卷,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奋斗历程,新疆工农业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各项成绩都浓缩到这小小的粮票中,给人一种浓郁的时代氛围,小小的粮票世界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缩影。这其中有全国普通粮票,军用粮票、大米票、工种专用粮票,购油券,牲畜料票.........几千张各种各样的粮票和票证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新疆1960年发行的用公分做计量单位的粮票,而公分是长度计量单位,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收藏的粮票中,票面最小的仅有半市两,相当于现在的25克,最大的有5000斤,也就是2500公斤。粮票的尺寸有横式的、竖式的、齿轮式的,也有无图案且纸质极差的。在一些早期的粮票上,只在纸上用铅印了一些字,文革期间发行的还要加上毛主席语录。越往后期粮票印刷越精美,开始出现了各种风景名胜、民俗风情,其中有西藏的布达拉宫、陕西的兵马俑、广西的象鼻山,新疆的姑娘追等都出现在粮票上。粮票的版式也开始出现了雕刻和水印等版本,并有了防伪标识,大多数粮票上都盖有部门公章,有的还印有编号。
这些每个历史阶段发行的粮票上都带着独特的历史印记,经历了新中国粮票从流通领域到收藏领域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陆』 杭州湘湖金融小镇有什么特色之处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不知从何时起,“慢”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成了无数都市人心中的炙热追求,它象征着一种舒适轻松的生活状态,彰显着从容不迫的生活追求。此次萧山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湘湖金融小镇,这里的慢生活步行街仿佛被按下了快退键,岁月无声,此刻方知生活。
拾级而上,来到了小镇的石桥,这里成了全区的最佳观赏点,近处湖光潋滟,远处青山环抱,大片的金色稻田与各种花卉相互碰撞,营造出不拘一格的美感,清风徐来,夹杂着湖畔的柔情,数不尽的尘嚣都溶解在了这一汪湖水之中,慢意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