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国际金融一价定律计算

国际金融一价定律计算

发布时间:2021-01-02 21:56:34

A. 关于汇率问题

2.3.1国际收支因素
国际收支,狭义而言,是指一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全部外汇收入和支出。当一国的收人大于支出时,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一国收入小于支出时,为国际收支逆差。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时,表现在外汇市场上,可以说是外汇供大于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而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不应求,所以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关于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因素分析,可以采用均衡汇率法。
例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元在国际经济市场上长期处于下降的状况,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断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长期以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续出现巨额顺差。仅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贸易部分来看,当一国进口增加而产生逆差时,该国对外国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这时,在外汇市场就会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当一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时,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与外汇供给的增长,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2.3.2 通货膨胀因素
(1)通货膨胀、购买力平价指标与汇率决定的因素分析
在纸币流通制度下,货币之间的折算基础是各自内含的价值量,这就意味着汇率实质上就是两国货币所具有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例。如果货币的对内价值量降低,其对外价值,即汇率则必然随之下降。通货膨胀是从纸币代替金属铸币后出现的,其表现为商品物价的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而其本质是货币内含价值量的降低。
因为汇率涉及到两种货币的价值比较,所以必须同时考察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即要考察两国的通货膨胀相对比率。一般地,相对通货膨胀比率较高的国家,其货币的国内价值下降的速度更快,于是其货币汇率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两国通货膨胀率非常接近,那么对汇率的作用相互抵消,名义汇率应不受影响。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其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于是其对外比价也会下跌。当然如果对方国家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幅度恰好一致,两者就会相互抵消,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然而这种情况毕竟少见,一般来说,两国通货膨胀率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汇率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它的影响往往要通过一些经济机制体现出来:商品劳务贸易机制、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心理预期渠道等。
(2)绝对购买力平价指标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某一时点上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其所说明的是静态的某个时点的两国货币间汇率的决定。
设A、B两国t时刻的物价水平分别是Pa与Pb,S是汇率。则:
………(2-2-28)
例如,美国的物价水平比英国的高出一倍,则两国的购买力平价为:
2$/£………(2-2-29)
上述一般物价水平是指一国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平均物价水平,而这是一个很难测定的量。所以用绝对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汇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低。对它的缺点的克服是从动态观点考虑的相对购买力平价。
(3)相对购买力平价指标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说明的是动态的某个时期的两国货币间汇率的决定。若以下标0代表基期,1代表报告期。则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为:
………(2-2-30)
例如,美元对英镑的基期汇率为2$/£。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英国的物价指数从基期的100上升到下一期的240,而同期美国的物价指数更是涨至320。很显然,两国的物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基期汇率2$/£已不再符合两国货币之间新形成的购买力对比关系,因此必须按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化对基期汇率作出调整,以重新确定新的均衡汇率:
×2$/£=2.66$/£………(2-2-31)
2.3.3 利率因素
(1)利率与汇率决定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就是获得资金使用的代价或者让渡资金使用的收益。利率的高低代表了一国金融资产对外的吸引力,会直接引起国际间套利资本的流动,并导致汇率的波动。通常,利率的变动首先会影响到本国货币的供需平衡,从而影响汇率水平。当一国货币资金的利率相对提高时,使用本国货币的资金成本相对上升,这使得在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当利率相对提高时,让渡资金的收益相对会上升,这会吸引外资内流,使得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的供应增加。这样从两个方面,本国利率的相对上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该国货币的汇率会贬值。
考察利率因素,依然要考察两国货币的不同利率,也就是相对利率。如果一国利率上升,但别国也同幅度上升,则汇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虽有上升,但别国利率上升更快,则该国利率相对来说反而下降了,其汇率也会趋于下跌。另外,利率的变化对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汇率预期变动的因素,只有当外国利率加汇率的预期变动率之和大于本国利率时,把资金移往外国才会有利可图,这便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十分著名的国际资金套买活动的“利率平价理论”。
最后,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当该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会使出口扩大,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其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不过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利率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短期的,一国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汇率坚挺,其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很容易引起汇率的高估,而汇率高估一旦被市场投资者投机者所认识,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例如,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里根入主白宫以后,为了缓和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复苏,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其结果使美元在 20世纪 80 年代上半期持续上扬,但是 1985 年,伴随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美元高估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从而引发了 1985 年秋天美元开始大幅度贬值的风潮。
2.3.4 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因素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其国民收入增加也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不过在这里注意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那么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其汇率不跌反而上升;二是如果国内外投资者把该国经济增长率较高看成是经济前景看好、资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么就可能扩大对该国的投资,以至抵消经常项目的赤字,这时,该国汇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我国就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情况,自 2005 年 7 月份人民币小幅升值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2.3.5 财政收支状况因素
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常常也被作为该国货币汇率预测的主要指标。当一国出现财政赤字,其货币汇率(浮动汇率制度下)是上浮还是下浮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所选择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措施。一般来说,为弥补财政赤字一国政府可采取四种措施:一是通过提高税率来增加财政收入,如果这样,会降低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个人消费需求减少,同时税率提高会降低企业投资利润率而导致投资积极性下降,投资需求减少,导致资本品、消费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而导致汇率升值;二是减少政府公共支出,这样会通过乘数效应使该国国民收入减少,减少进口需求,促使汇率升值;三是增发货币,这样将引发通货膨胀,由前所述,将导致该国货币汇率贬值;四是发行国债,从长期看这将导致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也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在这四种措施中,各国政府比较有可能选择的是后两种,尤其是最后一种,因为发行国债最不容易在本国居民中带来对抗情绪,相反由于国债素有“金边债券”之称,收益高,风险低,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投资机会,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因此在各国财政出现赤字时,其货币汇率往往是看贬的。
2.3.6 外汇储备因素
一国中央银行所持有外汇储备充足与否反映了该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稳定的能力大小,因而外汇储备的高低对该国货币稳定起主要作用。外汇储备太少,往往会影响外汇市场对该国货币稳定的信心,从而引发贬值;相反外汇储备充足,往往该国货币汇率也较坚挺。例如:1995 年 3 月到 4 月中旬国际外汇市场爆发美元危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克林顿政府为缓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动用了 200 亿美元的总统外汇平准基金,动摇了外汇市场对美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能力的信心。
2.3.7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因素
这一点,可以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中体现出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理论内核就可以概括为:如果一价定律成立于两国的贸易品部门、工资跨部门均等化成立于本国的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则两国间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偏差会引致两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均衡汇率的变化。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一国内部发挥作用,使本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引致本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变动发生变化。在一价定律的作用下,理性的贸易品部门的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面对理性的劳动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引起本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从另一方面看,在国内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假设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劳动者,必然会由工资低的部门流向工资高的部门,劳动稀缺性假定迫使非贸易品部门的厂商提高本部门的工资水平,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随之提高,全社会价格水平呈现结构性变化和系统性提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国际间发挥作用,两国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变化引致两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并导致均衡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变化。两国两部门相对生产率的变化,会引致两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以及两国价格总水平发生结构性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是在假定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水平等于工资水平的前提下考察的,所以两国的价格总水平变化对应于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变化与购买力平价和均衡汇率比率之间的增函数关系,将引致均衡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呈现反方向变化,以及以均衡汇率为基准衡量的实际汇率水平同方向的变化。
2.3.8 其它影响因素
(1)心理预期因素
在外汇市场上,人们买进还是卖出某种货币,同交易者对今后情况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当交易者预期某种货币的汇率在今后可能下跌时,他们为了避免损失或获取额外的好处,便会大量地抛出这种货币,而当他们预料某种货币今后可能上涨时,则会大量地买进这种货币。国际间一些外汇专家甚至认为,外汇交易者对某种货币的预期心理现在已是决定这种货币市场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在这种预期心理的支配下,转瞬之间就会诱发资金的大规模运动。由于外汇交易者预期心理的形成大体上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利率、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状况、政府经济改革、国际政治形势及一些突发事件等很复杂的因素。因此,预期心理不但对汇率的变动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带有捉摸不定、十分易变的特点。
(2)信息因素
现代外汇市场由于通讯设施高度发达,各国金融市场的紧密联接和交易技术的日益完善,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因此,市场上出现的任何微小的盈利机会,都会立刻引起资金大规模的国际移动,因而会迅速使这种盈利机会归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谁最先获得有关能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心理的“新闻”或信息,谁就有可能趁其他市场参加者尚未了解实情之前立即做出反应从而获得盈利。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预期心理对汇率具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外汇市场对政府所公布的“新闻”的反应,也不仅取决于这些“新闻”本身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更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在预料之中,或者是“好于”还是“坏于”所预料的情况。总之,信息因素在外汇市场日趋发达的情况下,对汇率变动已具有相当微妙而强烈的影响。
(3)政府干预因素
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各国政府(央行)为稳定外汇市场,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常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干预的途径主要有四种:①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②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③在国际范围内发表表态性言论以影响市场心理;④与其他国家联合,进行直接干预或通过政策协调进行间接干预等。这种干预有时规模和声势很大,往往几天内就有可能向市场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当然相比较目前交易规模超过 1.2 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来说,这还仅仅是杯水车薪,但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干预尤其是国际联合干预可影响整个市场的心理预期,进而使汇率走势发生逆转。因此,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趋势,但在不少情况下,它对汇率的短期波动有很大影响。
按在干预汇市时是否同时采取其它金融政策,央行的干预一般被划分为冲销式和非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反之,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的同时,采取其他金融政策工具与之配合,例如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向操作,以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一般来说,由于非冲销式干预直接改变了货币供应量,从而有可能改变利率以及其他经济变量,所以它对汇率的影响是比较持久的,但会导致国内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动,干扰国内金融政策目标的实现;冲销式干预由于基本上不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也很难引起利率的变化,所以它对汇率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它不会干扰国内金融的其他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会牺牲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以上各个因素是基于理论分析的结果,或是说是在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以及其它经济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而且为西方汇率理论所检验。但是,这些影响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是否同样适用,其适用型如何,影响程度如何,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加以检验。同时,这些因素在实际实证研究中可转化性,即能否找到名义变量向实际变量转化的路径,也是这些因素能否纳入到实际研究中一个该考虑的问题

B. 谁有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方面的专业英语资料

首先,建议你下载高盛财经词典。
其次,你可以把邮箱给我,我发一些internantional trade&internantional finance的全英文课件给你。里面有名词解释。
最后,我可以给你一些internantional finance的双语名词解释给你。

Professonal terms
1、balance of payments; 贸易支付差额a system of recording all of a country's economic transaction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over a period of one year
2、the current account; the current account is one of the two primary components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3、the capital account; It is the sum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exports minus impor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与经常账户相对,国际收支上本国与外国之间资本流动的记录,反映本国资产和负债状况的变动,包含贷款和投资相关的资本流动。
4、th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ouble entry bookkeeping is that every transaction has a twofold effect.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是每笔交易都有借贷双方。This system is called double-entry because each transaction is recorded in at least two accounts. Each transaction results in at least one account being debited and at least one account being credited, with the total debits of the transaction equal to the total credits
5、merchandise trade balance; 商品贸易的平衡The Merchandise Trade Balance is a measure of "visible" trade
6、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经常账目平衡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country's savings and its investment指对实际资源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7、The overall balance; 综合平衡 An overall measurement of a country's privat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transaction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8、the official reserve asset balance; 官方储备。官方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由官方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包括黄金、外汇和特别提款权。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不可能完全平衡,总会发生差额。如果不平衡,就要通过动用官方储备,来弥补或轧平这个时期国际收支的差额,实现该时期国际收支的平衡。
9、the Errors and Omissions; 错误与遗漏(0) Error & Omission insurance protects a business professional whose clients could claim damages as a result of business professional's faulty performance.
10.residents;
11.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国际投资头寸 外汇头寸——是指外汇银行所持有的各种外币帐户余额状况,即外汇银行

的外汇买卖的余缺状况。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IIP) is a financial statement setting out the value and composition of that country's external financial assets and liabilities.
12.the IM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i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at oversees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by following th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f its member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those with an impact on exchange rates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t also offers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assistance to its members, making it an international lender of last resort. Its headquarters are located in Washington, D.C., US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国际货币基金,英文简称:IMF)是国际金融组织,职责是通过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以及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13.the reserve position in the IMF; 国际货币基金有储备金,供国家借用,以在短时间内稳定货币;做法类似在往来户口中透支。所借款项必须于5年内清还。
14.SDRs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SDR)。

15.foreign exchange; 外汇 foreign exchange (FX市场)通常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16.exchange rate; 汇率 (exchange rate) 【概念】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17.spot exchange rate; 即期汇率
现汇汇率:分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买入汇率(ByyingRate)又称外汇买入价,是指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一般地,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少的那个汇率是买入汇率,它表示买入一定数额的外汇需要付出多少本国货币。卖出汇率(sellingRate)又称外汇卖出价,是指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一般地,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多的那个汇率是卖出汇率,它表示银行卖出一定数额的外汇需要收回多少本国货币。
18.forward exchange; 远期汇率
外汇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依据现在约定的比例,以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是指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用来回避汇率风险。
19.intangible market;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 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20.a vehicle currency;
21.SWIFT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 SWIFT全世界银行间金融电信学会是一个协作组织,它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message),从而完成金融交易。除此之外,SWIFT还向金融机构销售软件和服务,其中大部分的用户都在使用SWIFT网络。到2006年4月为止,SWIFT的服务已经遍及205个国家,接入的金融机构超过7800家。
22.CHIPS (Clearing House International Payments System);
23. floating exchange rate; 1. 概念: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24.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25.fixed exchange rate; 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26.the band of exchange rate;
27.par value; Par value,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eans stated value or face value.
28.the appreciation; 升值
29.the depreciation; 贬值
30.the revaluation;货币升值
31.the devaluation; 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又称通货贬值),是货币升值的对称,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货币贬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32.arbitrage; 套利( spreads):
指同时买进和卖出两张不同种类的期货合约。交易者买进自认为是"便宜的"合约,同时卖出那些"高价的"合约,从两合约价格间的变动关系中获利。在进行套利时,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约之间的相互价格关系,而不是绝对价格水平。套利Arbitrage:试图利用不同市场或不同形式的同类或相似金融产品的价格差异牟利。最理想的状态是无风险套利。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arbitrage is the practice of taking advantage of a price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or more markets:

33.biangular arbitrage;两角套利 假设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纽约市场上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是0,61, 而在伦敦市场上美元对欧元是0.65, 这样就出现了两角套利的机会, 在纽约市场买入欧元然后在伦敦市场上卖出, 在这里能产生4%的利润在每卖出去的欧元。 但是这种个行动会导致纽约市场上欧元的需求量增加导致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升高, 例如到0.63;另一方面, 在伦敦市场上欧元的供给增加导致汇率下降,例如0.63. 这些套利的行动最终使得美元对欧元的汇率相符合。
34.triangular arbitrage; 三角套利
35.basic rates; 基本汇率(也叫直盘或基础汇率):一般指一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
36.cross rates交叉汇率(也叫交叉盘):是指两种非美元货币之间的比价,交叉汇率可从基本汇率套算而来。
套汇率 - 任何两种货币间的汇率,这两种货币在给出这对货币对报价的国家被认为是非标准的。比如,在美国,英镑/日元的报价可能被看作一种套汇率,然而在英国或日本它可能是交易中主要的货币对之一。

37.exchange rate risk;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38.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vestment;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39.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with cover;
40.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without cover;
41.hedging; 对冲交易即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
42. hedgers;
43.speculating;投机投机(Speculation)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
44. speculators;投机者
45. the forward premium; 升水率
46.the forward discount; 贴税率
贴水值,贴水率,.和升水值,升水率如果是指外汇方面:
远期差价有两种,升水和贴水,在直接标价法(1外币=n人民币)下外汇贴水意味着外汇在远期贬值,人民币升值,贴水值就是外汇贬值多少基点(一般将0.0001,日元为0.01称为1基点),例如现在即期汇率$1=¥7.7613,假设1个月后为$1=¥7.7583,那么美元贴水值为30点,贴水率为0.003/7.7613。
升水则是与之相反的概念
47.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抵补套利(Covered Arbitrage)是指把资金调往高利率货币国家或地区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高利率货币,即在进行套利的同时做掉期交易,以避免汇率风险。实际上这就是套期保值,一般的套利保值交易多为抵补套利。
48.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不抵补套利(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指把资金从利率低的货币转向利率高的货币,从而谋取利率的差额收入。这种交易不必同时进行反方向交易轧平头寸,但这种交易要承担高利率货币贬值的风险。。
49.covered interest parity; 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iA是A 国货币的利率,iB是B国货币的利率,p是即期远期汇率的升跌水平。假定投资者采取持有远期合约的套补方式交易时,市场最终会使利率与汇率间形成下列关系:p = iA − iB。其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平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 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A 国远期汇率必将升水,A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将贬值。反之亦然。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50. 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假定,Ep表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则Ep = iA − iB。其经济含义是:远期的汇率预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A国货币在远期将贬值。
51.PPP; 购买力平价理论 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
52.the law of one price; 一价定律可表述为: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尽时,同样酌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相同* 国际金融中的“一价定律”是指: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的价值是一致的,即是说,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该定律适用于商品市场,与之相似的适用于资本市场的定律是利息平价理论。
53.absolute 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
54.relative PPP; 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 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
55.overshooting; 汇率超调(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Overshooting)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56.bandwagon effects; 流行影响或羊群效应The bandwagon effect, also known as social proof or "cromo effect" and closely related to opportunism, is the observation that people often do and believe things because many other people do and believe the same things. “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57.bubbles;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58. nominal bilateral exchange rate;名义双边汇率
59.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名义有效汇率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就是现实中的货币兑换比率,它可能由市场决定,也可能由官方制定。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双边汇率,运用名义汇率值的变化说明汇率的变动幅度和趋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60. real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实际双边汇率
61.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实际有效汇率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
名义汇率是又称“市场汇率”。“实际汇率”的对称。一种货币能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的名义汇率,通常是先设定一个特殊的货币加美元、特别提款权作为标准,然后确定与此种货币的汇率。汇率依美元、特别提款权的币值变动而变动。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国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名义有效汇率是对所有双边汇率按照贸易金额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汇率;实际有效汇率是在名义有效汇率的基础上,对双边的通胀水平予以剔除。事实上,在经常账户的盈余或赤字、一国的竞争力的决定方面,真正起作用的是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汇率最普通的定义是指两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即是相对于本国的商品和劳务而言,外国商品和劳务以本币表示的价格。若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外国商品和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对上涨,本币在外国的购买力相对下降,本币实际贬值,外币实际升值;若实际汇率下降,意味着外国商品和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对下降,本币在外国的购买力相对上升,本币实际升值,外币实际贬值。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EER=(ER×CPI*)/ CPI (1)
其中:ER表示中美双边名义汇率,REER的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名义汇率(ER),CPI为以**年为基期的中国消费物价指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中的环比CPI换算所得;CPI*为以**年为基期的美国城市消费物价指数,根据美国劳工部**年的定基CPI换算所得。

62.convertible currency; 货币自由兑换(Currency Convertibility) 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或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可以通过某种兑换机制自由地交换。63.exchange control; 外汇管制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指一国或经济体对本币与外国货币在境内的自由兑换施加限制和干预的强制政策,以达到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稳定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等目的。
64.a clean float; 浮动汇率制度的一种,亦称清洁浮动。是指一国的货币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货币当局不采取斜体干预本币汇率波动的措施。
65.a dirty float; 肮脏互动汇率制/有管理浮动汇率制(dirty float/managed float)
指一种官方不公开汇率目标的汇率制度。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汇率维持在其不公开的目标水平,而目标水平可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66. a managed float; 由政府操纵的汇率浮动
67.adjustable peg;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pegged exchange rates,Adjustable Peg)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概述
通常,各国既不会采用完全的固定汇率制,也不会完全让汇率由市场的供求力量来决定,而是有限度地追求汇率的灵活性,就是所谓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pegged exchange rates)源于1944的布雷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system)。在这种体制中,各国的汇率既可以保持稳定又可以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各国可以使用外汇稳定基金把汇率维持在固定的水平;而在长期,则通过贬值和升值保持收支平衡。

68.crawling peg; 爬行钉住汇率制(crawling peg) 爬行钉住汇率制概述
爬行钉住汇率制是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折中,其含义是一国对货币平价进行细微的、经常性的调整,扭转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将汇率钉住某种平价,但根据一组选定的指标频繁地、小幅度地调整所钉住平价的一种汇率安排。赤字国和盈余国都会一直调整汇率水平,直到满意为止。并且平价的变动分许多小步进行,汇率的调整尽可能地接近连续。其调整是按照这些指示变量来进行的:相对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本国价格的变化;外汇储备水平;出口业绩;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状况。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使用该制度。 爬行制的基本思想是:一国可以小幅度地、经常地调整平价,一年可以调整几次,使平价按市场条件的变化缓慢爬行。
69.reserve currencies; 储备货币储备货币是指中央银行长期持有的具备国际清偿力的货币。
70.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 外汇市场干预
外汇市场干预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管理本国货币的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外汇买卖.其中包括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选择、干预的组织、干预的途径、干预的频度等
71.sterilized intervention; 外汇冲销干预
“中和干预”又叫冲销式干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称冲销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72.non-sterilized intervention; 非冲销干预
非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73. gold standard;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
74.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75.“two-tier” gold price system. 双重金价制
双重金价制. two-tier gold system. 为保护国际货币储备不受金价高涨压力的影响而作出的安排。

C. 有学习汇率的书籍吗

汇率与通货膨胀过去几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金融界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其间产生了很多争议、建议和思考。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的争议是个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两国的经济关系史上值得特写的一个篇章。作者在文章“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经济”中阐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背景及由来,同时结合美国经济-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论述了三者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联。
本文的中心论题为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其中主要阐述汇率问题、国际及中国汇率制度演变、汇率决定理论、美元汇率的走向与中国的CPI(全国居民消费指数)走向的惊人一致性及其内在机制、提出汇率决定的“价值统一说”,并预测了人民币汇率走向与中国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关联。

1、汇率制度简介

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全球化,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国际“清偿力”及其“稳定”越来越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追求目标。国际货币体系也就是狭义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即由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层是国际汇率制度。
国际汇率制度自从1880年的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经过了125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无数的创新、衰落和摸索,其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以及现在的区域货币一体化,并且整个金融世界依然在绞尽脑汁、穷尽智慧,力图寻找更加稳定的并能够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世界经济要求的国际汇率制度。

1.1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进

1) 金本位制
是一种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三种形式: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典型形式。国际金本位体系开始于1880年,与1936年随着英国、美国、法国等的放弃而彻底崩溃。国际金本位制要求各国遵守三条原则:
①货币自由兑换黄金,其含量保持稳定;
②黄金自由输出入,对外汇或黄金的买卖不加限制;
③货币发行必须有一定的黄金准备。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固定汇率的纸币制度(1944年~1973):第二次大战中的44个同盟国的代表于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怀特系美国财长助理)为基础并参照了凯恩斯计划(凯恩斯系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所规定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使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黄金的等价物,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成为实际的国际货币。 l
该协定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靠国内经济政策、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依靠汇率变动。 l
特里芬难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其原因是美元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一方面,美元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和储备的需要、保持美元的信用并且维持美元按照官价可兑换黄金;为了满足上述各国清偿力及储备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的形式提供美元,即美国必须保持国际逆差。另一方面,美元的持续国际收支逆差,必然导致美元的贬值危机,从而不能按照官价兑换黄金,所以为了维持美元的信用及可兑换性,美国必须保持国际顺差。这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处境,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l

3) 牙买加体系
纸币制度下的浮动汇率制(1976年以后):1971年开始美元兑换危机不断加深,加上接踵而来的石油危机,使得建立稳定并可调整的汇兑平价体系的希望彻底破灭。1976年1月,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IMF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对国际金融体系做出新的规定,认可了1971年以来国际金融的重大变化,从此国际货币关系进入“牙买加体系”时代。
1)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安排,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
②废除黄金官价,取消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IMF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
③增加IMF的份额,提高IMF的清偿能力,使SDRs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降低美元的国际储备作用。
④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要求。

4) 国际金融一体化
国际金融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5)欧洲货币一体化
经过长达45年的不懈努力,欧盟的其中12个成员国于2002年1月1日开始采用统一的货币(钞票和硬币)-欧元,实现了货币一体化。这十二个国家为德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芬兰、葡萄牙和希腊。

1.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人民币是中国的官方货币,单位以元表示。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对外币的比价,又称人民币汇价, 是人民币对外价值的体现。人民币汇价通过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挂牌公布,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我认为人民币与西方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性时期,即第一时期为1949年至1994年,第二时期为1994年至2005年7月21日汇率新政,第三时期为2005年7月21日以后。
第一时期(1949~1993年):人民币汇率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得到发展、完善,最终走出不确定的求索阶段,建立了拥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外汇体制。

第二时期(1994年1月1日~2005年7月21日):自此中国的外汇体制开始步入市场化道路,确立了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最终目标。主要事件或特点:
(1) 汇率并轨,不再实行公布汇率和调剂汇率,而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起点浮动汇率为1美元=8.70元。
(2) 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进了汇率形成机制。
(3) 1996年12月,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第三时期(2005年7月21日~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出其不意地宣布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改革,从此,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升值2%,1美元=8.11元成为7月22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中间价。自此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决定人民币汇率。2、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2.1 传统的汇率的决定理论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借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等,它们从汇率的决定基础、方向和机理等各个角度解释汇率的决定机制。它们各有长短,但是又相互补充。现简单阐述如下:

1)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的思想起源于16世纪中叶西班牙的萨拉蒙卡(Salamanca)学派,瑞典的经济学家卡塞尔(K.G.Cassel)于1918年首次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的概念,并于1922年在其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中奠定了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主要观点包括:
(1)货币的购买力:货币作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使得其具有购买力,即购买商品和服
务的能力。人们需求货币,根本上是因为其具有购买力。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成反比,是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应该由两国货币 的购买力比决定,或者说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2) 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被定义为两国价格水平的比率。例如“巨无霸指数”:一
个巨无霸面包价格在美国是2.49美元,在中国是10.5元人民币,那么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 1$=4.22 CNY (10.5/2.49)。这是一个简单化的例子。
(3) 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E)被定义为基期汇率(E0)与两国价格指数的乘积,即
E = E0 * (1+ Ih)/(1+If),其中,Ih和If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的通货膨胀率。
同时可以得到:汇率变化率= Ih - If,即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决定汇率变化走向和幅度。

2)国际借贷说

由英国经济学家戈森(G.L. Goschen)在1861年出版的《外汇理论》(Theory of Foreign Exchange)中系统地解释了金本位制下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的主要观点:
(1) 国际借贷指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构成国际借贷差额。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国际收支顺差称为国际借贷出超,出超数额为该国对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国际收支逆差称为国际借贷入超,入超数额为该国对其他国家的净债务。国际借贷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动态差量关系。戈森认为引发国际借贷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输入和输出、股票和债权的买卖、利润和捐赠的收付、资本交易等。
(2) 戈森认为,汇率直接取决于外汇供求关系,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波动的关键。一国国际借贷出超,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供不应求,该国货币升值;反之,一国国际借贷入超,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供大于求,该国货币贬值。
(3) 戈森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前者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是尚未进入实际收付阶段的借贷,相当于长期债权债务关系;后者是指已经进入实际收付阶段的借贷,相当于经常项目收支。戈森认为固定借贷对当期资本流动、外汇供求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流动借贷的改变才会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
(4) 戈森认为,其他因素如物价、黄金存量、利率水平、信用状况等也会对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决定汇率涨落的最重要因素仍是国际借贷关系。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揭示了两个国家的利率水平的差异与两国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及预期的即期汇率的密切关系。利率平价理论最早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中首次提出,被称为古典利率平价理论。后来经过英国经济学家保罗.艾因齐格于20世纪50年代从动态角度提出了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提出动态利率平价理论(或称为“交互原理”)。随后(20实际50~70年代)由于欧洲美元市场及离岸金融市场的兴起,使得国际金融格局和资本流动出现了不同的特点,并对汇率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现代利率平价理论。主要包括: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动态利率平价理论、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等。

2.2 价值统一规律

1)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货币具有的购买能力也称为对内价值,相当于物价的倒数(物价越高,货币购买力越低,反之亦然);以另外一国货币表示的本币价值(间接标价法)即为汇率,这也被称为货币的对外价值。
理论上货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应该一致。作者相信:就如同自由落体会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会被地球引力拉向地球,货币本身也会自然地追求对内与对外价值的一致。
1) 多种主客观因素会使得货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偏离,包括:
(1) 外汇在外汇市场上作为一种商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并发生波动,从而导致货币的对内和对外价值发生偏离,甚至长期和大幅度的偏离。
(2)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对内价值,从而使价值分离。
(3) 利率的提高会提升货币的对内价值,会产生价值分离。
(4) 在钉住及联系汇率时,被钉住的货币升值或贬值从而使钉住货币发生内外价值偏离。
(5) 其他各种因素,如政府管制、投机及心理因素,等等。

2) 作者关于汇率决定的认识

作者认为,上述三种汇率决定理论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经济、金融和政治背景下对当时的汇率机制的最充分、最有效和最接近的描述。由于经济、金融和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原有的模式以及相关的边界条件需要重新界定,从而出现了新的理论。尤其是随着二十世纪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化、金融一体化浪潮覆盖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浮动汇率体系变得更加复杂,瞬间万变。
绝对购买力反映了汇率的决定基础,是汇率的理论上的基础,抛开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购买力应该是两种货币交换的基础。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产品和价格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相对性,很难绝对地确定两种货币的汇率比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反映了汇率的变化趋势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或者说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可以动态地反映汇率的走向,但是基期汇率水平的确定是个问题。物价水平主要决定于供求关系和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供不应求时,物价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快,物价就会上涨。
国际借贷说从货币的国际支付的功能的角度来说明汇率的走向。外汇的一个根本的用途就是支付手段,即用以购买外国的产品、服务和资产(如房地产、债券等)。在过去的封闭经济时代,没有国际借贷的问题,因为人们自给自足,无需购买外国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复杂的汇率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国际借贷所揭示的国际收支对于汇率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显而易见的。确实当今各国的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一国的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收支平衡,而且有时候资本项下的剧烈的短暂的失衡会对一国的金融体系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如1997年的泰国等国的金融危机,香港1998年的金融保卫战等。一国的出口竞争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往往影响其国际收支条件。出口竞争力强、吸引外资能力强,就会改善国际收支,出现出超;反之出现入超。
利率平价理论反映了利率这个重要的金融指标对于汇率的影响。各国货币之间利率的差异引起套利行为,从而出现远期升贴水和汇率浮动。同时利率的变动也受资本流动的影响,比如在出超时,本币汇率上升,外汇大量流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大幅上升,使得市场利率下降,市场利率下降必然使得套利资金减少流入,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速度。

3) 价值统一规律

虽然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包括一国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心理因素、一国与汇率直接相关的政策(汇率非自由浮动国家的汇率决策如升值或贬值决定)、政治因素以及其他非人为因素等。但是所有的因素最终将影响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关系和比率。我认为汇率是一个各种因素作用于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结果,而货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最终总是趋于一致和平衡。但是汇率的动态波动并非毫无方向、毫无规律的,而是追随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那就是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统一,如同一价定律,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自然地趋向统一,就如同自由落体在没有阻力干扰时自由地落向地面一样,而阻力(如风向、空气浮力等)只是改变落体下落的速度、方向及路径,但是那并未改变自由落体的自然规律。作者称此为“价值统一说”或“价值统一规律”。
尽管两种货币的汇率取决于诸多因素并且很难量化,但我认为决定汇率及其运行方向的根本因素主要为两方面:
第一、 购买力平价定律。即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率是汇率决定的基础。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价格水平、通货膨胀因素、一国的经济实力(如一国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产品会使得其货币购买力相对提高)、资源充裕度、生产力水平,等等。
第二、两种货币的供求关系。如上述的国际借贷说、利率平价理论的本质是通过改变两种
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广义的非特定地理区域的)的供求关系而影响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这有点类似普通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如同“一只无形的手”作用于外汇市场。只不过引起两种货币供求变化的因素是多种的,包括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直接投资、证券市场融资、国际转移支付等)、利率差导致的套利行为、金融投机行为等等。

4) 价值统一说的传导机制

由于货币追求对内和对外价值的统一,当任何经济因素使得对内和对外价值偏离时,货币就会通过升值、贬值或其他行为是的内外价值趋向一致。比如在钉住汇率制情况下,外币的不断贬值使得对外价值下降,本币也会对内贬值,结果表现为通货膨胀;反之当外币升值时,可能会导致本币对内升值,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理论上而言,当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达到一致和平衡时,该国的通货膨胀应该为零-即不发生通货膨胀也不发生通货紧缩。5) 价值统一说的几个例证

l 在本币与外币采取钉住或者准钉住(可浮动范围很小)情况下,当外币发生大幅度贬值时或者出现比较大的通货膨胀时,本币为了追求内外价值统一,本币也会出现贬值即发生通货膨胀。2003年和2004年,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连续贬值(见图2.1和2.2),而中国汇率与美元钉住挂钩,结果使得人民币由过去一年多的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l 一价定律:简而言之,就是同种商品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同一价格。据此定律,同一种商品在两地的价格差不能超过两地间的商品运费,否则会引发商品套利行为。
l 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币坚持高位而没有跟随其它亚洲货币进行贬值,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使得人民币对外价值高于对内价值,结果导致了此后的低通胀和通货紧缩(2001~2002年)。
l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认为,2005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大大低于年初预期的原因,他认为这是因为今年中期开始的强势美元造成的。美元贬值,中国通胀;美元升值,中国则通缩。(见图2.1、2.2和2.3)
(来源:国家统计局)

3、美元汇率走向与中国的CPI

作者通过对中国2001~2005年11月的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列出表格制图发现: 中国的CPI与美元汇率的走向惊人的一致,似乎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在此,作者采用了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来作为分析,因为欧元是世界上除美元以外最具有代表性的货币。
图4.1: 中国2001年~2005年11月份的CPI数据及走向。
图4.2:欧元兑美元汇率(2001~2005年)的汇率数据及走向。
我们不难发现如下规律:

1) CPI与美元/欧元汇率走向非常一致。
2) 美元兑欧元汇率于2004年1季度跌至新低谷(欧元兑美元达到1.2~1.3之间),同期中国的CPI创新高(超过103)。
3) 2004年的3季度和4季度美元兑欧元创新低谷(欧元兑美元达到1.2~1.4之间),同期中国的CPI一路超过1.05,创造过去5年的最高点。
4) 2005年2季度以来,美元兑欧元一路走强攀升(欧元兑美元从大约1.35跌至大约1.17),同期中国的CPI一路走低,徘徊在101和102左右。

另外,中国从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的16个月的期间处于通货紧缩的阴影之中(其间只有01年10月CPI为100.2和02年2月CPI为100,其余月份CPI均为100以下)。但是中国从2003年1月起走出通货紧缩通道,从此逐步步入通货膨胀通道。此时(2003年1月)欧元兑美元大约在1.02~1.03左右,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根据价值统一论,此时人民币不存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也就是人民币对内与对外价值基本一致。粗略言之,当欧元兑美元处于1左右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处在8.3的时候,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统一。如果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对内将跟着对内贬值,中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如果美元出现升值,则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事实上,美元兑欧元自从2002年1月份后持续贬值,直到2005年的一季度达到最低谷(欧元兑美元在1.35左右),此后开始反弹,但是目前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欧元兑美元在1.18左右)。
目前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水平在8.07左右,人民币相对2005年7月21日前的水平升值了大约2.6%。
根据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师高士登(Morris Goldstein)于2004年5月在大连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中国外汇体制研讨会上提出的“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 (Adjusting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ies)文章中提出,根据各种平衡模式计算,人民币被低估程度为15%~25%之间。其实我认为,在评估人民币被低估水平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个三角关系:美元、欧元及人民币。当美元相对于欧元和日元不断贬值的时候,人民币相对美元的高估程度也会是动态的,当然关键是如何确立中间水平-即美元兑欧元处在何种水平的时候,人民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趋于一致,或者说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接近于零。事实上从2002年初到2005年1季度期间,美元相对欧元贬值了大约40%,这大大提高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作者谨做如下观察与推测:

l 当欧元兑美元处于1.0水平左右时,美元兑人民币为8.3(钉住),此时中国处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临界点,根据上述“价值统一说”,此时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相等。

l 整个2004年,欧元兑美元汇率处于1.2~1.35之间,相对于2003年1月的1.0的水平美元贬值为17%~26%。由于2004年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维持不变,也意味着人民币也无条件地随着美元贬值相同的幅度。所以如果在2004年以后美国抱怨人民币被低估是可以被接受的。并且相对于2003年初,美元2004年以来的贬值幅度确实接近于上述高士登所证明的15%~25%的水平。

l 2005年以来,随着美元利息上升以及经济的走强,美元相对于欧元及日元反弹,欧元兑美元最近水平处于1.18左右,也就是说自2005年初以来美元对欧元已经升值约14%(这也无形中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同期中国的CPI也从2005年2月的3.9%下滑到9、10、11月份的0.9%、1.2%和1.3%的水平。作者认为根据价值统一说规律,人民币随着美元的升值,对内价值提高,对内进行升值,CPI幅度逐渐减小。

l 随着人民币相对美元的逐渐升值(目前已经升值约2.6%),以及美元对欧元的逐渐反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逐渐减小。人民币将之间提升对外价值,对内贬值压力减小,通胀压力缓解。如果美元持续走强,欧元兑美元达到1.0甚至更低水平,由于人民币已经升值并且逐步上升,则可能导致人民币对外价值高于对内价值之虑,从而引起人民币对内价值提升即对内升值并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反之,如果美元兑欧元持续走低并维持较低水平,人民币需要逐渐升值缓解通胀压力。从目前的CPI水平(101.3)而言,如果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美元走强同时持续发生,则中国会有发生通货紧缩之虑。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将在未来时间内逐步稳定升值-这是政府和商界的共识,但是作者在此提醒:人民币逐步稳定升值的同时必须观察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走势,如果出现美元对欧元大幅升值,则人民币的升值策略必须慎重,应该本着综合平衡、权衡利弊的精神适当取舍,选择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上述假设或推测是给予过去的实际经济金融数据,而当时的经济数据与当时特殊的经济环境相关,并且作者不排除其中的偶然性巧合的存在。况且经济问题本身是个无法百分之百定量的问题,存在着无数的变量以和不确定性,所以关于未来的经济走势,作者只是谨做推测,不敢妄加预言。

参考文献:

1、“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Adjusting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Policies”, Morris Goldstein (高士登),(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雅虎财经网站
4、中国统计局网站

D. 国际金融里一价定律的即期汇率e是用直接还是间接标价法

即期汇率是间接标价

E. 国际金融问题

1.利率平价公式 R-R(e)=(F-S)/S

R表示美元利率 R(e)表示欧元利率 S表示当前的汇率 $/

阅读全文

与国际金融一价定律计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宁信托大厦 浏览:642
明股实债信托 浏览:789
遗产信托基金 浏览:67
安徽和生投资 浏览:823
股指期货对应基金 浏览:89
股票里做t是什么意思 浏览:968
玩股票资金怎么筹 浏览:49
银行贷款日利息怎么算 浏览:211
什么是互联网基金产品 浏览: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浏览:211
外汇Ham 浏览:178
钱吧理财 浏览:684
中邮稳定收益A基金 浏览:851
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388
外汇什么指标最准 浏览:291
招商银行沪深300理财怎么样 浏览:967
投融资会上的讲话 浏览:45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基金封闭期 浏览: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戏理财 浏览:11
招商融资发布会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