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築業總產值」指標數據如何取得
建築業總產值(即自行完成施工產值) 指建築業企業或附營建築施工單位自行完成的按工程進度計算的建築安裝生產總值.建築業產值包括:
(1) 建築工程產值:指列入建築工程預算內的各種工程價值.
(2) 設備安裝工程產值:指設備安裝工程價值.
(3) 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指房屋、構築物修理所完成的價值,但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構築物本身的價值和生產設備的修理價值.
(4) 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指加工製造沒有定型的、非標準的生產設備的加工費和原材料價值,不論是現場還是附屬加工廠為本單位承建工程製造的非標准設備的價值,都應計算產值.
計算公式:建築業總產值
= 建築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
其中:建築工程產值包括建築工程產值和裝修工程產值;
設備安裝工程產值不包括被安裝設備本身的價值;
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本身的價值;
計算方法是用實際完成的實物工程量乘以單價(結算價格)
『貳』 影響建築行業的因素有哪些
一、外部因素
1.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將在中短期內一定程度上減緩建築業的增長速度
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重大投資項目立項、土地審批、信貸是這次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 2004 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僅增長 2.8% ,其中 5 、 6 兩個月同比分別減少 19.5% 和 18.1%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內貸款增長 28.4% ,比一季度回落 30.8 個百分點。貨幣信貸增長偏快的勢頭得到控制。 6 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比年初增加 1.43 萬億元,同比少增 3501 億元。貸款增速回落幅度逐月擴大, 3 月末同比增長 20.1% ,4月末回落到 19.9% , 5 月末、 6 月末進一步回落到 18.6% 和 16.3% 。
這次宏觀調控對建築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建築業產值增幅回落。 2004 年前三季度,全國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 16487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22% ,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 5.5 個百分點;完成竣工產值 8040 億元,增長 18.4% ,比上半年回落了 9.9 個百分點;( 2 )提高了建築企業融資門檻;( 3 )原材料價格漲勢趨緩。
2.盡管條塊分割的堅冰正在打破,但是全國統一的建築市場尚未形成
我國目前的建築業市場行業壟斷、部門分割、地區封鎖影響和干擾了統一、開放、競爭的建築市場的形成。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地方保護或部門保護主義,形成了一個條塊分割式的行業結構。這個結構具有空間和行業分布上的兩大特點:( 1 )大部分建築企業屬於地方,其業務活動主要在本地區,難以進入其他地區;( 2 )部門保護造成建築企業很難跨越專業橫向發展業務,因此許多大型建築企業只是集中於某一專業,企業的專業范圍較窄,缺少綜合競爭實力。
中共十六大《關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在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指出 「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 」 等改革任務,以北京為代表的部分發達地區正在或已經拆除了建築業地區保護壁壘,同時,行業和部門的建築市場保護壁壘也有加快拆除的趨勢,但是條塊分割的現象在一定時期內仍將存在,具備一定實力的建築企業難以做大做強。
3.建築市場秩序較為混亂,市場主體行為不規范,工程款拖欠現象嚴重
建築行業資質管理混亂,大型施工企業下掛靠的小企業眾多,造成實際上的越資質施工現象比較普遍,給施工質量、安全留下隱患,盡管工程招投標數量逐年提高,但招投標過程中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不正當行為普遍存在。地方建設主管部門、相關監管部門和業主自身行為不規范,通過行政指令干涉工程發包,也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
由於建築市場競爭激烈,墊資施工現象普遍存在,部分項目資金不落實,造成竣工後工程款不能支付,長期拖欠,有的業主利用行政力量或者市場優勢,簽訂 「 陰陽 」 合同,為工程款拖欠形成合法理由。截止到 2003 年底,全國累計拖欠工程款達 3600 億。國務院最新發布的國發辦 2003[94] 號文,著重解決工程款拖欠問題,全國各地也相應制定了清欠工程款的辦法。
4.由於規模層次不明顯,行業集中度過低,導致眾多建築企業在同一水平上過度競爭
從我國建築企業的資質構成上,可以大概反映出企業的規模構成,因為企業的資質等級和企業規模有緊密的正相關性。從洛倫茨曲線的對比上,也可以看出,我國建築行業集中度低,企業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現象突出,企業規模層次性不明顯,大家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競爭層次沒有拉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某種程度上,建築企業的部分利潤被過度競爭擠掉了。以建築企業上市公司為例, 2001 年大部分盈利的建築企業每股收益率低於 0.1 元, 19 家上市建築企業平均主營業務毛利率僅為 0.97% ,處於上市公司各行業的最低水平。由於受到來自股東的壓力,在建築施工難於有所作為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業務彌補了建築企業的利潤來源,國有建築企業在這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
針對上述問題,我國政府將會從五個方面著手調整建築行業產業結構:( 1 )建立市場運行機制,以市場配置資源,調整投資建設主體之間的關系,形成合理的、充分的市場競爭格局;( 2 )加快建築企業的兼並重組,發揮聯合優勢和規模效應,改善我國建築行業的整體盈利狀況;( 3 )提升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有效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 4 )市場准入改行政准入為市場准入,改革建築企業資質管理制度和建設管理體制,建立行業清出制度,逐步建立市場信用約束機制,積極推行業主工程款支付擔保和承包商分包工程付款擔保等工作;( 5 )鼓勵建築企業轉向跨國經營,發揮我國建築企業的國際市場上的比較優勢。
二、內部問題
筆者認為,我國建築企業,特別是國有建築企業主要存在七大類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及時解決,如何解決到位,將關繫到相當一部份建築企業今後幾年的發展趨勢和市場生存。
1.社會職能難以擺脫,員工整體素質不高
我國國有建築企業的社會職能長期以來難以徹底擺脫,離退休人員逐年增加,企業統籌外支出絕對數額居高不下,企業需要分流的人員,特別是富餘人員數量偏多,合理的人員流動機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員工隊伍規模偏大,整體素質普遍不高;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管理方法和經營理念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沒有真正確立端正的市場觀念,危機意識、競爭意識普遍不強。
2.技術創新相對滯後
目前國內眾多建築企業在同一層次競爭,企業技術水平檔次差距不大,技術特點、特色不明顯。目前,知識資源是技術創新的第一要素,傳統的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資本)已逐漸失去主導地位,前沿科技成為創新競爭的主要焦點,高新技術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矚目的制高點。對建築業來說,通過降低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來提高建築產品競爭力的發展空間已經在逐漸縮小。強化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市場競爭力,才能提高競爭層次,形成獨具特色的競爭優勢,提高建築生產的附加值,與高新技術接軌,己經成為建築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以日本大成公司為例,每年有 100 億日元資金投入技術創新項目,占營業額的 0.8%, 大成專門設立技術研發中心,與政府機構、大學和相關產業攜手進行城市改造、環境、新材料、新技術設計和地基等領域開發和推廣應用。
筆者認為,下述四大關鍵技術因素將影響建築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競爭格局:( 1 )信息化技術。信息化技術使得建築企業能夠有效的實現建設集成與自動化(包括人、機構、管理、資金等)。國內外先進建築企業的經驗表明,信息技術的使用將使得建築業企業能夠顯著地降低采購和管理成本,並能有效地縮短項目工期;( 2 )新的施工技術、施工設備。高效施工技術、節能施工技術、地下施工技術等技術的發展為建築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深基礎施工設備、地下掘進設備、機電一體化、智能化控制裝置等新型施工設備將使施工企業如虎添翼;( 3 )新材料技術。高性能混凝土、特殊鋼材、膜結構材料、粉末冶金等新材料技術將成為建築技術發展的新亮點;( 4 )綠色環保技術。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環保技術的發展為建築行業開拓了新的市場。建築節能降耗技術、低污染施工技術、建築垃圾處理技術等為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3.融資能力普遍較弱
沒有融資能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必定會影響建築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融資能力將決定企業的發展後勁。從景氣調查資料來看,自建立景氣調查制度以來建築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始終處於不景氣區間。隨著建築業對外開放和運作的國際化,對開展國際工程承包更要求承包商要有雄厚的資金作後盾,按照一般的國際慣例要求出具銀行保函或一定數量的保證金,並在工程初期墊付使用。而我國建築企業在向金融機構提出申請開具保函時,往往由於企業的財物狀況不佳,或企業產權不清,無法得到銀行保函,錯失良機。
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的主要途徑:( 1 )尋求銀企合作的辦法,通過企業與銀行建立夥伴關系,解決企業資金問題;( 2 )開展企業合作,使資金得到有效地運用;( 3 )通過優勢企業上市等辦法,向社會籌集資金;( 4 )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操作 BT 、 BOT 等方式,通過滾雪球的辦法提高自己的資金運作能力。
4.市場開拓能力不強
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取決於企業所提供產品的品質、顧客滿意度、拓展市場的戰略、策略,所提供產品、服務的技術創新含量。通過優良的質量、誠信的經營,贏得用戶的信任,服務於特定的客戶群,持久穩定地佔據著市場份額;通過了解業主的特殊需求並加以滿足,給業主提供的服務組合,佔領既有市場;通過鍥而不舍的努力,追蹤項目,進行市場營銷,開辟新市場,以一個項目為原點,輻射周邊市場;通過企業收購、兼並重組進入或拓展新的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建築企業主動加入 「 走出去 」 的行列,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通過對國際市場的分析,確定主要專業市場和區域市場目標;培養企業的國際工程承包人才;轉變企業機制,使之適合國際化企業的運作規律;學習國際商務經驗,更靈活地駕馭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盡管許多建築企業在上述各個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市場開拓能力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間。
5.工程總承包實施能力不高
建築企業間的競爭長期以來都建立在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上,技術差異普遍不大。未來隨著建築行業格局的重組,大型工程公司逐步向工程總承包方向轉移,主要依靠綜合技術能力,進行差異化競爭,提升競爭層次。工程總承包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獨創的工藝設計、設備采購以及對施工安裝分包企業和土建設計的協調管理上,其融資能力的提升也是發展的重點。實施工程總承包要求企業集團的總部能有效進行職能轉變,從鬆散的行政管理轉向專業的業務管理,發揮統一指揮、調配等作用。筆者認為,隨著多元投資主體的形成和國家建設體制的轉變,客觀上將逐步改變建築業競爭模式,工程項目管理公司、工程總承包企業將占據高端建築市場。
6.綜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強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機制轉換、人力資源管理體制、項目管理機制等方面的改革滯後,仍然是制約建築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性、深層次原因。全行業的統計分析表明,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正在失去,而且呈現加速狀態。因此,在現有改革基礎上繼續實施深化改革,調整產權結構,建立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變革經營模式和機制,徹底改變傳統的人事、用工、分配製度與政策,提高總分包機制下的項目管理與控制的綜合水平,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不能迴避的重要任務。
7.品牌管理重視不夠
建築企業長期不重視公共宣傳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項目現場懸掛標語和標識進行小范圍的營銷,或者制定了品牌戰略,也大多華而不實。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建築企業應提倡全員營銷理念,提高企業知名度,樹立企業品牌,擴大市場佔有率。保證在建工程質量、遵守合同承諾、改變維修服務的被動做法,主動回訪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建立承包商的信譽、重視企業形象的創立,積極開展企業形象建設和管理,研究制訂企業形象戰略對企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關鍵問題解決對策
不論是外部因素還是內部問題,作為建築企業來說,切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所有問題想一下子都解決了,奢望著一勞永逸,正如中醫治病,病體各種疾病表象復雜難辨,關鍵要找到病灶,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通俗地說,就是要善於抓住牛鼻子,要找到問題的關鍵,從根本上解決影響或制約本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叄』 財務指標的建築業
建築業(指廣義的建築業,包括水利、鐵道、公路、市政工程等的施工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 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等
⑵ 流動資金。分定額流動資金、非定額流動資金,自有流動資金、非自有流動資金,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流動資金周轉天數,流動資金佔用率(產值資金率)等
⑶工程成本。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即施工管理費),工程預算成本、工程實際成本,工程成本降低額、工程成本降低率等
⑷利潤。分工程結算利潤、產品銷售利潤、作業銷售利潤、材料銷售利潤、其他作業利潤,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產值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肆』 會對建築行業產生什麼影響
中國建築企業高峰論壇從2001年開始舉辦,是行業政策傳播和理論交流的平台。本屆高峰論壇落戶我市,主題是「為企業減負,為行業助威」。
論壇前,主辦方舉行了一次新聞發布會,「營改增」成為熱點之一。有媒體關注,如果對建築企業實行「營改增」,會對建築企業帶來哪些影響,建築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來自江蘇的一位建築市場管理協會的與會嘉賓說,通過對全國一批建築企業樣本進行測算發現,「營改增」將讓建築企業的稅負增加,但是,建築企業應該正視這一情況,通過創新等辦法積極應對。紹興一家建築企業的負責人說,「營改增」是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對於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企業,帶來的考驗和結果是不一樣的,他們對此發出的聲音也是不同的,究竟孰優孰劣,孰利孰弊,還需要實踐的檢驗。
高峰論壇期間,「營改增」也是一個討論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與會嘉賓,將圍繞建築企業如何應對啟動在即的「營改增」,避免「減負」變成「增負」進行深入交流和研討。
除了「營改增」,這次高峰論壇還通過對當前形勢和建築業未來發展的探討,幫助企業認清形勢,找准自身定位,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主要話題包括:「建築業如何規范和完善保證金制度,讓建築企業輕裝上陣」、「央企、國企和民企應採取何種方式,加強相互溝通、借鑒和合作」等。
作為浙江省唯一的「建築強市」,這次高峰論壇在紹興舉行,使我市的建築產業和建築品牌再次引起廣泛的關注。
統計顯示,目前,我市建築業有企業950家,從業人員150萬,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去年,全市建築業完成總產值4213億元,佔全省的28.7%,各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
一、對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影響企業的關鍵因素包括稅率、毛利率及營業成本中可抵扣項所佔比重等因素。首先,建築業「營改增」後稅率將有大幅提升。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財稅[2011]110號)規定,建築業「營改增」後稅率為11%,比現行營業稅率增加8%.其次,建築業「營改增」後面臨期初稅款不得抵扣的問題,例如企業期初庫存材料和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按照「營改增」范圍的改革經驗,「營改增」不考慮期初存貨、固定資產等的進項稅額。如交通運輸業、電信業等企業在「營改增」前的固定資產和存貨未被許可抵扣,特別是交通運輸業的期初車輛、輪船等未被許可抵扣,這在改革之初產生了行業性的經營困難。最後,企業當期進項抵扣不足。從「營改增」試點來看,由於增值稅相對營業稅稅率提高且抵扣不充分,部分企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運輸業為代表。據統計,建築業工程結算成本中,原材料約佔60%,人工成本約佔30%,其他費用約20%.沙子等原材料,由於供應商採取粗放式經營,很難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混凝土目前是簡易徵收,可抵扣的進項稅率僅為6%;勞務用工主要來自於成建制的建築勞務公司及零散的農民工,而建築勞務公司作為建築業的一部分,取得勞務收入按11%計征增值稅銷項稅,卻沒有進項稅額可抵扣,與原3%營業稅率相比,稅負大幅提高,勞務公司很可能將稅負轉嫁到施工企業。另一方面,如果「營改增」後企業當年新購置了施工設備,則可增加能夠抵扣的進項稅額。更新施工設備有利於建築企業提高機械設備裝備水平,優化資產結構,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同時通過引進新的機械設備和流水線,減少作業人員,降低人工費支出,又反過來降低了企業的稅負。
二、對收入確認的影響
建造合同分為固定造價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首先,固定造價合同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和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比改徵前要少。其原因是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中是按總價剔除了增值稅進項稅額,而當期確認的合同費用中只是部分剔除了增值稅進項稅額,其他如人工成本等費用則不能剔除增值稅進項稅額。其次,成本加成合同實際營業總收入可能比「營改增」前要多一些。原因是「營改增」後,是以合同總價(營業總收入)為基數扣除實際成本費用中能夠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繳納增值稅,而實際成本費用中已不包含能夠按規定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實際成本費用比「營改增」前要少。
三、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首先,資產總額下降,資產負債率上升。增值稅是價外稅,企業購置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等存貨成本和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入賬價不含進項稅額,在企業采購價格一定的前提下,企業的資產總額將比「營改增」前有一定幅度下降,在企業已有負債數額不變的情況下,資產負債率必然上升。其次,「營改增」後,由於各種因素影響,進項稅額並不能完全抵扣,這會侵蝕企業的利潤總額。最後,「營改增」會使企業的資金鏈更加緊張。長期以來,我國建築行業管理並不規范,存在諸多問題,如工程款支付比例低,建設單位在每期驗工計價時,往往扣除10-20%質量保證金、暫留金、墊資款等,有的項目更低。這些暫扣款往往要到工程竣工決算後才能支付,但增值稅當期必須要繳納,這樣必將導致企業經營性現金流量支出增加,加大企業資金緊張的局面。
小結:
總而言之,「營改增」涉及到企業方方面面的工作,尤其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將面臨巨大挑戰。專家建議企業領導、財務人員應超前謀劃,全面考慮,使「營改增」在建築企業順利平穩過渡,將影響降低到最小的范圍內
『伍』 宏觀經濟學對建築業有什麼影響
宏觀經濟綜合性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期構成:GDP=投資+消費+凈出口,其中凈出口受國際貿易影響彈性系數較小,甚至地方上無法核算,當GDP增長在滿足正常消費的基礎上,餘下部份就會用於投資(即所謂建築),擴大再生產;反之,當GDP下降,人們都要保證基本消費,減少投資。所以,GDP影響消費的彈性系數較小,而直接影響投資,即影響建築業。
『陸』 營改增以後建築企業的財務指標哪些大致會受影響
1、存貨減少
這是必然的。因為建築企業的存貨主要為:原材料、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未結轉工程施工,一般計稅情況下存貨在入賬時已經價稅分離,因此積少成多存貨原值必然減少。
2、固定資產增幅降低
原因與存貨一樣,入賬時對原值進行價稅分離,原值降低了。
3、應交稅費余額降低了
因為計提的營業稅已經全部清理,不會出現長期有餘額的情況。
4、主營業務收入減少
因為收入中不包含增值稅,因此收入大幅減少。
5、主營業務成本減少
存貨價稅分離減少,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也減少。
6、稅金及附加大幅減少
營改增以前營業稅成本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改增以後更名為「稅金及附加」,增值稅為價外稅不計入「稅金及附加」,增值稅附加計入此科目,因此與之前相比大幅減少。
7、利潤總額降低
同等項目的收入成本都在降低,一般計稅項目與營改增前比較肯定降低,但是成本項如果沒有足額的取得進項,或者取得的進項稅率較低,則成本未必會呈相應比例降低,因此利潤總額較之前是降低的,目前尚未聽說建築企業的稅負是降低的。
『柒』 建築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有哪些啊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捌』 建築工程指標有哪些
1經濟指標:規劃用地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代徵用地、總建築面積(地上、地下),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建築高度、建築層數、停車位等等
2技術指標:是設計說明中一部分,除了在設計說明上表示外簡要的用地面積、總建築面積、商業面積、住宅面積、停車位、戶數等還要在總圖上表示。 技術指標——建築面積、建築工程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建築層數、建築高度、耐火等級、人防工程防護等級、屋面防水等級、地下室防水等級、抗震設防烈度等!
『玖』 建築企業關鍵對標指標有哪些
經濟、技術、質量、進度、施工現場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