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用指標擇時

用指標擇時

發布時間:2021-08-07 09:47:09

⑴ 純技術指標擇時到底有沒有效

我認為非常有用,但是技術指標必須多個指標結合起來使用,否則容易被騙線

⑵ 如何理解量化選股和量化擇時之間的關系

所謂量化投資,就是通過定量或統計的方法,不斷地從歷史數據中挖掘有效的規律並在投資行為中加以利用,甚至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執行下單的動作。也就是說,量化投資方法是靠「概率」取勝,其最鮮明的特徵就是可定量化描述的模型、規律或策略。

對於股票市場,量化投資主要包括量化選股、量化擇時、演算法交易、股票組合配置、資金或倉位管理、風險控制等。我們這里重點聊一聊量化選股和擇時策略,其中前者解決哪些股票值得關注或持有,後者解決何時買入或賣出這些股票,以期在可承受的風險程度下,獲得盡可能多的收益。

第一階段:選股
選股的目標是從市場上所有可交易的股票中,篩選出適合自己投資風格的、具有一定安全邊際的股票候選集合,通常稱為「股票池」,並可根據自己的操作周期或市場行情變化,不定時地調整該股票池,作為下一階段擇時或調倉的基礎。

量化選股的依據可以是基本面,也可以是技術面,或二者的結合。常用的量化選股模型舉例如下:
1多因子模型
多因子模型:採用一系列的「因子」作為選股標准,滿足這些因子的股票將作為候選放入股票池,否則將被移出股票池。這些因子可以是一些基本面指標,如 PB、PE、EPS 增長率等,也可以是一些技術面指標,如動量、換手率、波動率等,或者是其它指標,如預期收益增長、分析師一致預期變化、宏觀經濟變數等。多因子模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因為在不同市場條件下,總有一些因子會發生作用。
2板塊輪動模型
板塊輪動模型:一種被稱作風格輪動,它是根據市場風格特徵進行投資,比如有時市場偏好中小盤股,有時偏好大盤股,如果在風格轉換的初期介入,則可以獲得較大的超額收益;另一種被稱作行業輪動,即由於經濟周期的原因,總有一些行業先啟動行情,另有一些(比如處於產業鏈上下游的)行業會跟隨。在經濟周期過程中,依次對這些輪動的行業進行配置,比單純的買入持有策略有更好的效果。
3一致性預期模型
一致性預期模型:指市場上的投資者可能會對某些信息產生一致的看法,比如大多數分析師看好某一隻股票,可能這個股票在未來一段時間會上漲;如果大多數分析師看空某一隻股票,可能這個股票在未來一段時間會下跌。一致性預期策略就是利用大多數分析師的看法來進行股票的買入賣出操作。
與此類似的思路還有基於股吧、論壇、新聞媒體等對特定股票提及的輿情熱度或偏正面/負面的消息等作為依據。還有一種思路是反向操作,迴避羊群效應(物極必反),避免在市場狂熱時落入主力資金出貨的陷阱。

4資金流模型
資金流模型:其基本思想是根據主力資金的流向來判斷股票的漲跌,如果資金持續流入,則股票應該會上漲,如果資金持續流出,則股票應該下跌。所以可將資金流入流出情況編製成指標,利用該指標來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股票的漲跌情況,作為選股依據。
第二階段:擇時
擇時的目標是確定股票的具體買賣時機,其依據主要是技術面。取決於投資周期或風格(例如中長線、短線,或超短線),擇時策略可以從比較粗略的對股票價位相對高低位置的判斷,到依據更精確的技術指標或事件消息等作為信號來觸發交易動作。

一般來說,擇時動作的產生可以基於日K線(或周K線),也可以基於日內的小時或分鍾級別K線,甚至tick級的分時圖等。具體的量化擇時策略可以分為如下幾種:
1趨勢跟蹤型
趨勢跟蹤型策略適用於單邊上升或單邊下降(如果可做空的話)的行情——當大盤或個股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和一定程度的下跌,則認為價格走勢會進一步上漲或下跌而做出相應操作(買入->持有->加倉->繼續持有->賣出)。

2高拋低吸型
高拋低吸型:高拋低吸型策略適用於震盪行情——當價格走勢在一定范圍的交易區間(箱形整理)或價格通道(平行上升或下降通道)的上下軌之間波動時,反復地在下軌附近買入,在上軌附近賣出,賺取波段差價利潤(下軌買入->上軌賣出->下軌買入->上軌賣出->…)。
3橫盤突破型
橫盤突破型:價格走勢可能在一定區間范圍內長時間震盪,總有一天或某一時刻走出該區間,或者向上突破價格上軌(如吸籌階段結束開始拉升),或者向下突破價格下軌(如主力出貨完畢,或向下一目標價位跌落以尋找有效支撐),此時行情走勢變得明朗。
橫盤突破型策略就是要抓住這一突破時機果斷開多或開空,以期用最有利價位和最小風險入場,獲得後續利潤(空倉或持倉等待機會->突破上軌則買入或平空/突破下軌則賣出或做空)。

常見的趨勢跟蹤型策略有:短時和長時移動均線交叉策略,均線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入場出場策略,MACD的DIFF和DEA線交叉策略等。如下圖所示:

常見的高拋低吸型策略一般通過震盪類技術指標,如KDJ、RSI、CCI等,來判斷價格走勢的超賣或超賣狀態,或通過MACD紅綠柱或量能指標與價格走勢間的背離現象,來預測波動區間拐點的出現。如下圖所示:

常見的橫盤突破策略包括布林帶上下軌突破、高低價通道突破、Hans-123、四周法則等。如下圖所示:

必須要強調的是,趨勢跟蹤型策略和高拋低吸型策略適用於完全不同的市場行情階段——如果在單邊趨勢中做高拋低吸,或是在震盪行情中做趨勢跟蹤,則可能會造成很大虧損。因此,對這二者的使用,最關鍵的是,第一要盡量准確地判斷當前行情類型,第二是要時刻做好止損保護(和及時止盈)。

總結一下:
在瘋牛秘籍和瘋牛形態系列產品中,提供了大量對股市規律的揭示、以及基於這些規律制定的量化策略,例如基於各類公告事件、資金動向、技術指標等制定的策略和規律,以及次日機會、底部形態反轉等對應的交易時機。
這些實時動態的策略可為投資者的選股和擇時操作提供高效的、有價值的參考。

⑶ 如何理解資產配置

1.資產配置的意義
大衛·史文森在《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中闡述的資產配置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為:資產配置+指數化+被動再平衡。
理解這個思想大致包括幾個方面:
1).理解各個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水平和價格波動特點;
2).理解擇時和證券選擇的困難,以及它們對總收益的貢獻很低,理解配置決定收益;
3).結合自身的資金性質、心理特點等,有一個合理的收益預期;
4).設定各個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並用指數化投資的方式構建投資組合來實現收益預期;
5).在持有過程中,由於價格波動使得大類資產的比例偏離一定程度時,進行交易使之恢復到既定的比例。
資產配置+指數化+被動再平衡的意義在於一旦理解並按此操作,那麼你在投資方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只需要注意管理好心理情緒,做到知行合一,就能達到比較不錯的收益水平。
另一個意義在於,這個思想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和處理投資的框架,也是一個實踐的起點。我們可以先採取「資產配置+指數化+被動再平衡」的投資策略進入市場,如果不願意深入研究,那麼就這樣效果也不錯;如果確信在此基礎上可以優化,就一步步前進。
2.擇時之難
在資產配置框架里,擇時的意思是主動調整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史文森用股票基金申購贖回的統計數據來衡量投資者整體的擇時能力。申購基金相當於投資者整體上增加了股票配置比例;而贖回則表示減少了股票配置比例,以此來衡量投資者整體的擇時能力。統計結果顯而易見,投資者整體上在做高買低賣,擇時對收益的貢獻為負的。
但是,投資者整體不可能跑贏市場,另一方面,股票投資本來就是少數人賺錢。所以上述統計只能說明擇時之難,而不能說擇時無效。
根據技術指標來擇時是很難的。但是如果錨定一些基本面指標,比如某類指數的PB、PE、股息收益率等,據此設定投入股票的比例,則非常可能做到成功的擇時。這種擇時保證了低估時股票倉位相對較大,高估時股票倉位相對較小,真正做到了大級別上的高拋低吸。
3.證券選擇之難
在資產配置框架里,證券選擇是指偏離指數化而進行主動選擇股票來購建組合。史文森主要通過主動型基金與指數基金的業績對比並沒有明顯優勢,說明了證券選擇之難。我對此毫不意外,如果統計的是「格雷厄姆部落」的那些價值投資者的業績,結果又是另一番景象,他們個個都是證券選擇的高手。
證券選擇確實很難,從收益來源分解來看,在統計主動證券選擇的收益時,只有超越指數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證券選擇貢獻的收益。這個定義本身就對證券選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為什麼說配置決定收益
為什麼說配置決定收益,為什麼說統計表明資產配置貢獻了90%以上的收益?
正如剛才提到如何計算證券選擇的收益貢獻那樣,超過指數收益的那部分才會算作證券選擇的貢獻。對於擇時來講也類似,以既定的股票比例為基準,擇時(調整股票比例)的結果超出基準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擇時的收益貢獻。
再考慮到投資七虧二平一賺的殘酷現實,那麼大量樣本的統計結果出現「資產配置貢獻了90%以上的收益」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告訴我們,擇時和證券選擇很難,靠資產配置就能取得投資成功。
5.擇時和證券選擇的意義
盡管如此,擇時和證券選擇對於積極投資者仍然是有意義的。一般地,從風險和收益來衡量,擇時或證券選擇可能帶來的好處是:
1).在風險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提高了收益;
2).在收益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降低了風險;
3).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了收益。
其實不僅這些,只要能帶來足夠的好處就是值得的,可能還包括:
4).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縮短了投資期限,適用於到期後仍能有較好的再投資選擇,提高了周轉率;
5).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換到了期限更長的證券,前提是這個收益率很滿意願意長期持有,避免到期再做決策的麻煩;
6).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降低了波動幅度,有利於心態穩定;
7).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構建的組合是自己更熟悉和善於把握的。
6.擇時 vs. 證券選擇:積極投資者的努力方向
在我看來,從基本的資產配置框架出發,擇時比證券選擇更容易掌握和操作。就如前面提到的用指數的PB作為錨進行股票比例的主動調整,涉及的知識不多,主要是理解和實踐。但證券選擇涉及的知識就太多了,沒達到一定的水平前只會適得其反。
從資產配置框架出發,積極投資者的努力方向首推擇時,即根據估值水平調整股票比例;另一個可選方向是研究各類風險套利機會,以及類似網格交易等系統化的操作策略;最難的是主動選股。

⑷ 什麼是量化投資

你好,量化投資,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數學、統計學、信息技術的量化投資方法來管理投資組合。

⑸ 如何利用換手率指標選擇基金

辨險識財認為,要從以下三點去考慮:
(1)結合不同的市場環境
在不同市場環境中內,不同風格的容基金優勢也不盡相同。
如果在行業輪動較快,個股表現活躍的環境中,換手率高的基金總體來看更具優勢,因為這一類基金更傾向於通過波段操作以及把握市場熱點來提高基金的收益水平。
但是在震盪下行的市場環境中,這一類基金的表現可能不如那些換手率較低的基金,因為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高換手率的基金頻繁進行調整,機會成本和交易成本均會增加。
(2)長期投資還是要選低換手率
對傾向於長期投資的基民來說,低換手率的好基金其實更值得關注。因為低換手率的基金往往更重視選股,長期來看確定性更高、容易拿得住。
相比之下,高換手率的基金則偏向趨勢擇時和風格輪動,業績表現受管理人能力和市場環境影響較大。在行情波動時,持有的基民們也容易因為心理壓力做出不理智的選擇。
(3)警惕高換手率、業績表現落後的基金
這些基金可能會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基金經理沒有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標桿,隨波逐流,追漲殺跌。
二是可能該基金面臨著一定的流動性風險,持續高換手率可能是因為受申購贖回的沖擊,被動買賣股票導致的。

⑹ 如何衡量基金的擇時能力

1.現金比例變化法
使用現金比例變化法時,成功的擇時能力表現為在牛市中基金的現金比例或持有債券比例較小,而熊市中現金比例或持有債券比例較大。
擇時損益=(股票實際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股票指數收益率+(現金實際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現金收益率
例如,某季度上證指數上漲20%,現金收益率為1%,基金契約規定股票投資比例為85%,現金或債券投資比例為15%,但基金的實際股票投資比例為70%,實際現金或債券投資比例為30%,那麼基金的擇時損益=(70%)*20%+(30%)*1%=-2.85%。結果為負,可見該基金因為其錯誤的擇時活動導致了投資的損失。
2.成功概率法
成功概率法主要是通過計算基金預測牛熊市的成功概率來對基金擇時能力進行衡量的方法。
成功概率=(正確預測到牛市的概率+正確預測到熊市的概率-1)*100%
舉例來講,30個季度里有20個季度市場上漲,10個季度市場下跌。在市場上漲的季度中,某隻基金擇時損益為正的季度數有15個;在市場下跌的季度中,擇時損益為正的季度數有8個。那麼成功概率=(15/20+8/10-1)*100%=55%,結果明顯大於0,可見這只基金具有較強的擇時能力。
3.二次項法
二次項法,即T-M模型,具體模型如下:
成功的市場選擇者能夠在上漲市場中提高其組合的貝塔值,而在市場處於下跌狀態時降低組合貝塔值。如果>0,表明基金經理具有成功的市場選擇能力。
4.雙貝塔方法
雙貝塔方法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在具有擇時能力的情況下,組合的貝塔值只取兩個值,即牛市貝塔取較大的值,熊市取較小的值。
如果為正,則說明存在擇時能力。
5.C-L模型
指標反映的是基金經理能否正確預測市場收益與無風險收益之間的正負差異(即能否正確預測多頭或空頭市場),而後相機調整投資組合的貝塔值,從而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取得較好收益。
依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在空頭市場時,,在多頭市場時,。通過對C.L。指標進行檢驗,可以判斷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若C.L。指標大於0,則基金投資組合在市場超額收益為正時保持較大的貝塔值,從而提高收益;在市場超額收益為負時保持較小的貝塔值,從而減少損失。C.L。指標越大,表明基金擇時能力越強。

⑺ 如何利用股指期貨擇時對沖做空

進行如何利用股指期貨擇時對沖做空內容知識說明:
利用股指期貨做空機制對沖市場系統風險,獲取穩健絕對收益是目前機構投資者研究的主題。

對於資金量較大的股票組合頭寸持有者來說,在保有股票頭寸不變的情況下,可在市場面臨下跌時擇機賣出期指合約進行套期保值,當股市好轉之後再將期指合約空單平倉,由此可對沖股票現貨下跌的風險,我們可稱之為期指擇時對沖策略。不過,目前的期指擇時對沖策略尚有難以解決的缺陷,機構投資者在利用這一策略時需有相應的了解和准備。
我們了解到,在擇時策略的應用過程中,大部分機構投資者的實際收益低於預期。雖然在趨勢下跌行情中利用對沖策略起到了較好的避險效果,但組合價值短線的大幅回落難以避免。
基金公司在擇時策略應用過程中所遇到的收益波動較大的問題來自多種影響因素。一方面,由於擇時策略應用時間不長,這一對沖思路真正被重視和開發是在股指期貨上市半年至1年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很多實踐數據采樣,從有限的數據統計得到的收益波動等指標的可靠性相對較弱,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擇時指標的天生缺陷。
市場上大部分擇時指標的分析對象都離不開價格,指標模型讀取價格的滯後性不可避免,這就造成了指標的天生缺陷。
目前任何擇時指標都會面臨盲點問題,尚無根本性解決辦法。有一種多指標類的擇時體系曾被提出並應用,具體做法是採用不同類別的擇時指標共同組成一個新指標體系,並形成該體系對現貨價值擇時對沖比例的信號標准,但是這種方法在降低收益波動的同時也限制了收益的絕對值,並同樣不可避免地出現擇時信號盲點。
但無論如何,擇時對沖策略仍是未來期指套保應用的主要方向,其中擇時指標是該策略的核心。
由於信號盲點存在的客觀性,投資者在選擇擇時指標時,應避免過於復雜的體系,針對投資組合的基本目標選取合適的指標,對於高收益預期的組合要著重考慮策略的風險敞口,不必過於在意信號盲點造成的損失,嚴格遵循策略指標信號的指示,以良好的投資心態應對客觀環境。

⑻ 指數基金投資的擇時方法

記住:基金定投一定要用「成本平均法」來做定投。

定投中國式演進 (理財信譽第一人:柯洛平摘稿)
在中國,定投似乎與高端客戶絕緣。《理財師》的調查顯示,沒有一位理財師認為「百萬富翁適合做定投」。近九成的理財師認同定投是大眾投資,將重點推介對象定位於中青年工薪階層。
然而,海外的情況並非如此。在歐美國家,不僅普通的家庭會運用共同基金產品做定期投資,以此積累財富,達成養老、子女教育等長期的理財規劃目標,即使是擁有資產百萬的富有家庭也十分青睞定投的方式。

簡斌介紹,國外富有客戶雖然不需要過多考慮養老、子女教育的資金缺口,但是他們會利用風險較小、收益穩定的定投來做資產配置,平滑其他投資帶來的潛在損失風險,實現財富的增值保值,並為子女開設基金定投賬戶,實現巨額財富的代際傳承。
而中國的高端客戶考慮的是投資、再投資,不斷增加財富的絕對數字,理財觀念還沒有到財富保值和代際傳承的層面,也沒有切身體會到理財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隨著社會財富水平的提高和法制的健全,中國財產繼承、遺產稅等問題都會提上日程。中國高端客戶的理財觀念會逐漸走向成熟,對定投的認知也會有深刻的改變。
雖然很少面對工薪階層客戶,基金定投仍是沈林靈必備的資產配置工具。「中高端客戶往往更能認同定投的長期投資理念,特別是對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有要求,和打算以後送子女出國受教育的客戶。」她向高端客戶推薦的定投組合中海外基金較多,海外基金具有信息透明、業績較長且可比、信譽度較高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國家不同、投資方向各異的基金能滿足高端客戶全球配置、分散風險的需求,而定投則對他們涉足陌生領域的風險起到平滑作用,因而更受青睞。
「長期」有多長?
子在國外,基金定投普遍要堅持10年或20年,最短也要5年。然而剛剛做定投一年多的客戶劉女士從未想到那麼長遠,「初步打算投三年,沒什麼固定的目標,達到預期收益就贖回一部分,業績不好也可以隨時退出」。
這種想法在定投客戶中相當普遍。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特殊性,策因素的主導導致經濟周期性不強,短期震盪幅度巨大,長期則走勢不明朗,投資者難以判斷和把握。因此,原本應該是長期概念的定投,在中國投資者的觀念里也變成了不確定,有了收益就趕緊離場。理財師胡茂柱認為,中國甚至還沒有適合做定投的市場。
中國式定投,從出發點就偏離了「正軌」。《理財師》調查的參與者中,52%同意基金定投「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但在實際工作中,近10%的人感覺「機構力推且與個人業績掛鉤,有銷售壓力。」
在投資者和銷售人員都沒有「長期抗戰」准備的情況下,堅持定投就成為一紙空談。「資本游戲最能體現人類的本性,成功的人,很多時候要和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行動要逆著自己的本性來,這很不容易」。簡斌認為,中國的投資者容易受到指數的漲跌、價格波動,以及周邊情緒的影響,很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所謂念經的人多,成佛的人少,就是這個道理。」
正因為10年、20年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清,理財師在推薦定投的時候更要講清楚「大方向」,比如,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情況下,定投的預期收益為正的可能性較大;在通脹長期存在的情況下,定投的方式更有意義等。
「2009年會不會發生基金贖回潮?有可能,但不會像媒體渲染得那麼大。如果客戶的心態變化了,理財師就要做好心理撫慰,提醒他最初的目標,告訴他要想達到目標,有兩個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是信念,另一個是耐心。」簡斌說。
「售後服務」缺失
在《理財師》調查中,絕大多數理財師認同對定投客戶進行長期跟蹤服務,46%的理財師認為應在銷售時就加以明確,48%認為不必硬性規定,視具體情況需要而定。但實際上,與客戶進行溝通,提醒客戶對定投組合進行調整的理財師少之又少。
在呂稼看來,售後服務是指當基金業績或者基金公司發生了變化,從維護客戶利益的角度出發,應該通知客戶做相應的調整;如果業績相對穩定,只需告訴客戶一些市場的基本情況,售後服務可以相對簡單。但他特別強調,這種服務沒有時間限制,應該一直貫徹客戶定投的整個期間。
簡斌則補充,「售後服務」包含兩層含意,一方面是追蹤客戶,每隔一段時間做相應測試,觀測客戶的投資屬性、風險承受度的變化。一方面,理財師要協助客戶追蹤產品,以及產品背後的資產管理人的變化情況。

更值得思考的是,售後服務並不僅僅給客戶利益帶來保證。沈林靈講了這樣一個例子。去年雷曼倒閉,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有的客戶坐不住了,問她是不是要把定投停掉。她告訴客戶,定投要看長期走勢,低迷的熊市正是以低成本投資的好機會,均攤了市場高點時的成本,相當於在收集籌碼。客戶聽從了她的勸解,在今年迎來了較好的態勢,對她的信任也加強了。「我很慶幸,這么大的熊市是發生在我為客戶做定投的初期,」她說。
長期對客戶的關注和維護,有利於建立長久而穩定的客戶關系;不斷的溝通過程,則是獲得信任並提供更多理財服務的良機。定投,無疑是那些有志於以理財為終身職業的理財師維系客戶的最佳實踐平台。
熊市給了定投一個生長的空間,但它是否能健康成長,則取決於多方努力。定投所遵循的理念,實質是「遠見決定財富」。看遠一點,才能找到大方向。這一點,投資者如是,理財師如是,金融機構亦如是。
(中國最大第三方理財機構:財商人生理財顧問公司特別推薦文章)

⑼ 如何擇時選擇不同類型的基金

基金投資到底需不需要擇時?很多投資者會有疑問,為什麼同樣是定投,設置的計劃開始時間不同,即使定投的金額、扣款的周期是相同的,收益差距也會非常大。
辨險識財專家認為不同類型基金,判斷買賣點的方式不一樣。
一般來說,基金的類型可以分為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債券和貨幣基金,也有以上幾種產品皆有的混合基金。
相對來說,債券和貨幣基金比較穩定,雖然買點對基金的收益率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否「擇時」投資,其實對收益的影響並不大。
所以,「擇時」這個概念,對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來說,更為重要一點。
因為指數基金跟股票基金的走勢,基本上跟大A直接相關,簡單來說,如果能做到低凈值時買入,高凈值時賣出,那自然是最好的。
1、股票型基金
投資於股票資產的基金需要根據證券市場的變化來進行選擇,倉位越高則相關度越大,
因此對於股基來說,基金的回報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然而股基的持倉永遠傾向於高倉位持有股票(80%以上),基金不可能為持有人的長遠利益而賣出股票,因此在A股估值高位的情況下,基金持有人面臨著很大的市場下跌風險。
所以,一個好的買點/賣點,往往出現在指數波動的前後。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當指數出現了20%左右的跌幅後,或者20%左右的漲幅後,是比較好的買點。
相反,如果漲幅已經大於30%,這時候再追高,就很可能被套了。
那麼,如何具體判斷股票型基金買賣點呢?
買入方法一:回撤買法
優秀的偏股型基金,在牛市中的凈值表現特點是漲跌都具有連續性。但當基金凈值連續回撤到其周、月同類排名的後二分之一甚至在後三分之一時,買入或可以買到一個相對低位。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此種方法需要您選擇那些長期業績表現穩健,持續表現優秀的基金,不能只顧著看短期的漲跌。
方法二:啟動買法
很多時候,我們看好某隻基金,但是沒有抄底把握,覺得凈值太高,猶豫不決的時候,可以在基金開啟連續上漲階段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果斷買入。這樣,也許就能分享到基金回調結束後一輪中期行情帶來的收益。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或許這只是一輪小行情或者是階段行情,隨後基金有可能再次回撤,乃至跌破先期買入價,但此時你千萬不要慌,也不要輕易割肉離場!可以定投補倉或主動大跌加倉,疊加使用效果更佳,通過不斷地低位加註,攤薄您自己的投資成本,並耐心等待下一輪行情的啟動。
止盈信號一:行情出現高點時
事實上,就算是投資大咖,都不能預測到每次波動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所以,比較聰明的做法就是提前設置你的止盈點!當基金的收益達到你預期收益(止盈點)時,考慮賣出50%-80%。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提前賣出部分基金份額,落袋為安,就算後續行情走低,也不必過於擔心;
(2)如果行情繼續高漲,你仍持有部分基金份額,從而分享後期漲幅所帶來的收益。
信號二:出現連續升息信號時
一般情況下,對於加息的預期,市場上的資金會向貨幣市場迴流,而使銀行間貨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這樣一來,流入證券市場的資金流量就會減少,股價可能會出現下跌,那麼自然會連累部分權益類基金凈值的一並下跌。
信號三:基金經理更換時
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你的基金凈值漲幅高低。如果你的基金更換了經理,首先應先觀察新基金經理一段時間,如果確實不適合他的投資風格,那麼不妨及時賣出規避風險。
2、指數型基金
一般來說,看估值最直接的數據,就是PE(市盈率),針對指數估值目前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分為幾個級別:
當PE低於歷史估值的30%分位時,為低估值,可以開始配置定投;
當PE高於歷史估值的70%分位時,為高估值,可以開始賣出。
簡單來說就是將指數的估值作為賣點和買點的判斷依據,原理是指數進入高估值的時候賣出,進入低估值時買入。
當然,估值對於寬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的判斷效果更好。
但對行業基金,比如醫療、科技的話可能就難一點 ,因為醫葯指數成分不純,消費科技估值會一直很高。
舉個例子,比如說全指信息指數處於顯著的高估值階段,如果持有相關基金,擔心風險,我們便可以考慮將其賣出,轉配一些估值較低的品種。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能比較好地控制回撤,但缺點就是會錯過牛市泡沫部分的收益。
對於如何判斷指數估值的高低,則可以藉助市場上的一些估值工具。估值工具的操作原理是結合指數PE(估值)所處歷史百分位,尋找當前市場上估值相對較低的指數基金,估值水平越低,投資潛力越大。大家可以參考這個工具去判斷所持有基金的買點和賣點。
3、債券型基金
對基金中的債券類資產配置進行擇時,首先要考慮的最根本因素是宏觀經濟。只有充分把握了宏觀經濟形勢,才能准確抓住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投資者在把握宏觀經濟形勢時,需要有一個涵蓋多種指標的更為宏觀的概念,這就是經濟周期。
當宏觀經濟形勢處於衰退期,利率處於下降通道,債券往往走出牛市行情。經濟開始復甦,持有股票會更適合。當經濟過熱,大宗商品與通脹齊飆,利率加速收緊,債券會更加艱難。最後經濟進入滯漲期,利率觸頂,債券又將迎來新的牛市周期。
此外,有些國家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著一定的「蹺蹺板」效應。如我國,股票市場變化對銀行體系資金流動的影響比較大,會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等的債券需求。當股票的收益率高時,債券的持有者會拋出債券,而投資於股票,債券的供給大於需求,價格下跌。
事實上,在市場的不同時期,配置債券、股票資產的比例是不同的,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經濟周期波動帶來的投資風險,投資人需要根據經濟周期來選擇具有逆周期性的投資標的。比如在經濟衰退期,市場更注重價值型股票的投資;在經濟復甦期,更注重小盤股、新興市場股票的投資。
總之,市場行情變化莫測,基金雖然是長期投資,但也不能買完就放著不動,還是得見機行事,根據投資環境和自身財務狀況進行不斷優化調整,制定出適合自己需求的投資組合。
另外辨險識財提醒:真正的擇時一定不是每天判斷凈值的漲跌,盲目跟風瞎買瞎賣,而是投資前做好對每一種市場變化的安排,有時候補倉也是一種擇時!

⑽ 股市交易過程中,只用兩三個指標或者技巧,能達到盈利的目的嗎

炒股的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用兩三個指標或技巧達到盈利目的。這當然不可以,投資股票要從全局去考慮操作,僅憑兩三個技術指標或技巧去進行選股容易以偏概全。也許會有幾次幸運選中的機會,但想要次次盈利,這是不可能的。

在股票投資中,技術性指標只是作為輔助的工具,標的基本面才是決定性因素,並且市場上的技術指標層出不窮,針對不同的標的有些技術指標完全沒有價值。

所以,投資者還是應該多花時間研究個股的特性,根據基本面先做判斷,然後再選擇恰當指標進行確認,才能夠增加盈利的概率。

股票投資做不到完全准確,標的走勢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投資者可以以圖形、趨勢、均線和量價為主,再結合其他指標,最關鍵是針對不同類型的標的選擇其適合的分析指標,提高投資分析的正確率。

綜上所述,要想通炒股實現盈利,僅僅關注幾個指標是不夠的,投資者必須學習必要的專業知識,充分了解市場,掌握股票漲跌的趨勢和規律,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從基本面出發,結合市場偏好,進而擇時擇股,技術指標作為輔助可以提高選股的成功率,但不值得依賴。

閱讀全文

與用指標擇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理財課本 瀏覽:822
股票低開高開 瀏覽:464
江西理財規劃師准考證列印 瀏覽:909
3萬元如何理財投資 瀏覽:853
什麼理財有復利 瀏覽:16
沈陽諾亞理財 瀏覽:72
青年如何理財 瀏覽:166
江蘇銀行有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632
融資項目經驗 瀏覽:652
支付寶卡通寶貸款 瀏覽:298
合金投資股票歷史行情 瀏覽:971
道瓊斯基金指數180003 瀏覽:13
諾安成長混合320007基金 瀏覽:779
國內定價權期貨 瀏覽:70
北京借貸款 瀏覽:891
新光重組價格 瀏覽:765
關於基金理財的結束語 瀏覽:160
2019年期貨禮拜休市時間 瀏覽:902
古風股票 瀏覽:424
理財師解綁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