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金分割點在生活中應用有哪些
黃金分割最早見於古希臘和古埃及。黃金分割又稱黃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線段分為長短不等的a、b兩段,使其中長線段的比(即a+b)等於短線段b對長線段a的比,列式即為a:(a+b)=b:a,其比值為0.6180339……這種比例在造型上比較悅目,因此,0.618又被稱為黃金分割率。 黃金分割長方形的本身是由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黃金分割的長方形組成,你可以將這兩個基本形狀進行無限的分割。由於它自身的比例能對人的視覺產生適度的刺激,他的長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視覺習慣,因此,使人感到悅目。黃金分割被廣泛地應用於建築、設計、繪畫等各方面。 在攝影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鑒並融匯了其他藝術門類的精華,黃金分割也因此成為攝影構圖中最神聖的觀念。應用在攝影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黃金分割率0.618排列出數列2、3、5、8、13、21……並由此可得出2:3、3:5、5:8、8:13、13:21等無數組數的比,這些數的比值均為0.618的近似值,這些比值主要適用於:畫面長寬比的確定(如135相機的底片幅面24mmX36mm就是由黃金比得來的)、地平線位置的選擇、光影色調的分配、畫面空間的分割以及畫面視覺中心的確立。攝影構圖通常運用的三分法(又稱井字形分割法)就是黃金分割的演變,把上方形畫面的長、寬各分成三等分,整個畫面承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交叉點便是畫面主體(視覺中心)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誘導人們視覺興趣的視覺美點。 攝影構圖的許多基本規律是在黃金分割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每幅照片無需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黃金分割去構圖。千篇一律會使人感到單調和乏味。關於黃金分割,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規律後加以靈活運用
㈡ 黃金分割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在我們生活環境中,門、窗、桌子、箱子、書本之類的物體,它們的長度與寬度之比近似0.618,就連普通樹葉的寬與長之比,蝴蝶身長與雙翅展開後的長度之比也接近0.618。
節目主持人報幕,絕對不會站在舞台的中央,而總是站在舞台的1/3處,站在舞台上側近於0.618的位置才是最佳的位置。
姿態優美,身材苗條的時裝模特和偏偏起舞的舞蹈演員,他們的腿和身材的比例也近似於0.618的比值。凡是具有這種比例的圖樣,看上去會感到和諧、平衡、舒適,有一種美的感覺。生活中用的紙為黃金長方形,這樣的長方形讓人看起來舒服順眼,正規裁法得到的紙張,不管其大小,如對於、8開、16開、32開等,都仍然是近似的黃金長方形。
打開地圖,你就會發現那些好茶產地大多位於北緯30度左右。特別是紅茶中的極品「祁紅」,產地在安徽的祁門,也恰好在此緯度上。這不免讓人聯想起許多與北緯30度有關的地方。奇石異峰,名川秀水的黃山,廬山,九寨溝等等。銜遠山,吞長江的中國三大淡水湖也恰好在這黃金分割的緯度上。
㈢ 黃金分割的應用(舉例)
其實有關"黃金分割",我國也有記載。雖然沒有古希臘的早,但它是我國古代數學家獨立創造的,後來傳入了印度。經考證。歐洲的比例演算法是源於我國而經過印度由阿拉伯傳入歐洲的,而不是直接從古希臘傳入的。
因為它在造型藝術中具有美學價值,在工藝美術和日用品的長寬設計中,採用這一比值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建築物中某些線段的比就科學採用了黃金分割,舞台上的報幕員並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側,以站在舞台長度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最美觀,聲音傳播的最好。就連植物界也有採用黃金分割的地方,如果從一棵嫩枝的頂端向下看,就會看到葉子是按照黃金分割的規律排列著的。在很多科學實驗中,選取方案常用一種0.618法,即優選法,它可以使我們合理地安排較少的試驗次數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適的工藝條件。正因為它在建築、文藝、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有著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所以人們才珍貴地稱它為"黃金分割"。
㈣ 黃金分割在管理學上的應用
黃金分割點就是0.618。
㈤ 黃金分割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有趣的是,這個數字在自然界和人們生活中到處可見:人們的肚臍是人體總長的黃金分割點,人的膝蓋是肚臍到腳跟的黃金分割點。大多數門窗的寬長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莖上,兩張相鄰葉柄的夾角是137度28',這恰好是把圓周分成1:0.618……的兩條半徑的夾角。據研究發現,這種角度對植物通風和採光效果最佳。
黃金分割被認為是建築和藝術中最理想的比例。建築師們對數字0.618…特別偏愛,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巴黎的聖母院,或者是近世紀的法國埃菲爾鐵塔,都有與0.618…有關的數據。還有,在古希臘神廟的設計中就用到了黃金分割。人們還發現,一些名畫、雕塑、攝影作品的主題,大多在畫面的0.618…處。藝術家們認為弦樂器的琴馬放在琴弦的0.618…處,能使琴聲更加柔和甜美。
數字0.618…更為數學家所關注,它的出現,不僅解決了許多數學難題(如:十等分、五等分圓周;求18度、36度角的正弦、餘弦值等),而且還使優選法成為可能。優選法是一種求最優化問題的方法。如在煉鋼時需要加入某種化學元素來增加鋼材的強度,假設已知在每噸鋼中需加某化學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間,為了求得最恰當的加入量,需要在1000克與2000克這個區間中進行試驗。通常是取區間的中點(即1500克)作試驗。然後將試驗結果分別與1000克和2000克時的實驗結果作比較,從中選取強度較高的兩點作為新的區間,再取新區間的中點做試驗,再比較端點,依次下去,直到取得最理想的結果。這種實驗法稱為對分法。但這種方法並不是最快的實驗方法,如果將實驗點取在區間的0.618處,那麼實驗的次數將大大減少。這種取區間的0.618處作為試驗點的方法就是一維的優選法,也稱0.618法。實踐證明,對於一個因素的問題,用「0.618法」做16次試驗就可以完成「對分法」做2500次試驗所達到的效果。因此大畫家達·芬奇把0.618…稱為黃金數。
㈥ 黃金分割的實際應用
有一些古希臘人想用形象方法解決黃金分割問題,並獲得漂亮的結果。歐幾里德(約公元前330-257年)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研究成果,編著了《幾何原理》十三卷。這是世界上最早用公理方法敘述的數學著作。其中所載的黃金分割幾何問題已引起廣泛的興趣,在科學、藝術、建築、技術各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哲學家和美學家也曾反復討論,不斷有文章發表。
黃金分割點,對養生健體大有好處。「0.618",這個比值因具有美學價值而被古希臘美學家運用到造型藝術中,因為凡符合黃金分割律的形體總是最美的形體。現在發現此比值和醫學保健、健康長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亦可稱為健康的黃金分割律。在人體結構上,0.618更是無處不在。臍至腳底與頭頂至臍之比;軀干長度與臀寬之比;下肢長度與上肢長度之比,均近似於0.618。而且,越是接近於這個值,整個形體就越勻稱,越令人覺得完美。人在環境氣溫22℃-24℃下生活感到最適宜.因為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這個體溫與0.618的乘積恰好是22.4℃-22.8℃,而且在這一環境溫度中,人體的生理功能、生活節奏等新陳代謝水平均處於最佳狀態。再如,營養學中強調,一餐主食中要有六成粗糧和四成細糧的搭配進食,有益於腸胃的消化與吸收,避免腸胃病。這也可納入飲食的0.618規律之列。抗衰老有生理與心理抗衰之分,哪個為重?研究證明,生理上的抗衰為四,而心理上的抗衰為六,也符合黃金分割律。充分調動與合理協調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力量來延緩衰老,可以達到最好的延年益壽的效果。一天合理的生活作息也符合0.618的分割,24小時中,2/3時間是工作與生活,1/3時間是休息與睡眠;在動與靜的關繫上,究竟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生命在於靜養"?從辯證觀和大量的生活實踐證明,動與靜的關系同一天休息與工作的比例一樣,動四分,靜六分,才是最佳的保健之道. 動靜:從辯證觀點看,動和靜是一個0.618比例關系,大致四分動六分靜才是較佳養生之法。飲食:醫學專家分析後還發現,飯吃六七成飽的人幾乎不生胃病;攝入的飲食以六分粗糧、四分精食為適宜。從黃金分割律看,結婚的最佳季節是一年12個月的0.618處,約在7月底至8月底。醫學研究已表明,秋季是人的免疫力最佳的黃金季節。因為7月至8月時人體血液中淋巴細胞最多,能生成大量的抵抗各種微生物的淋巴因子,此時人的免疫力強.較少小戶型以其"低總價、低首付、低月供",把眾多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吸引為有房一族。雖然市場上對小戶型的需求很熱烈,但也同樣具有投資風險。如何進行小戶型投資?市場時興一套有趣的"黃金分割論".時間分割因為工作時間與居家時間之比正好構成一個黃金分割,即0.618比0.382,所以專家認為,最有價值的地段可能是工作與社區之間的黃金分割點.尺度分割小戶型因其小,面積更要精打細算.在小戶型越來越熱的過程中,市場有一個趨勢,即戶型越小越好。但絕對的小既不符合居住者的正常生活需求,也絕對不會是潮流。新消費或投資趨勢表明,小戶型在面積大小上也存在黃金分割率.在30至80平方米之間,有一個黃金分割數,正好是50餘平方米。所以,市場上50餘平方米的小戶型熱賣度超過了其他規格.空間主要是卧室與起居,30平方米根本無法細分任何功能區,難以滿足高品質居家生活。而50多平方米是功能上黃金分割區的最小面積,即可分出30平方米的主體空間和20平方米的配套空間,解決獨立廚衛、陽台、儲藏等各個功能.因此,根據"黃金分割論"選擇的小戶型應該是既節省戶型面積,減少投資總額,同時又能滿足空間上的審美和功能需求,保證居住者的生活品質與居家情趣。
黃金分割比在未發現之前,在客觀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當人們揭示了這一奧秘之後,才對它有了明確的認識。當人們根據這個法則再來觀察自然界時,就驚奇的發現原來在自然界的許多優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葉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許多動物、昆蟲的身體結構中,特別是人體中更是有著豐富的黃金比的關系。當人們認識了這一自然法則之後,就被廣泛地應用於人類的生活之中。此後,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就隨處可見了,如建處門窗、櫥櫃、書桌;我們常接觸的書本、報紙、雜志;現代的電影銀幕。電視屏幕,以及許多家用器物都是近似這個數比關系構成的。它特別表現藝術中,在美術史上曾經把它作為經典法則來應用。有許多美術家運用它創造了不少不朽的著名。
黃金分割對攝影畫面構圖可以說有著自然聯系。例如照相機的片窗比例:135相機就是24X36即2:3的比例,這是很典型的。120相機4.5X6近似3:5,6X6雖然是方框,但在後期製作用,仍多數裁剪為長方形近似黃金分割的比例。只要我們翻開影集看一看,就會發現,大多數的畫幅形式,都是近似這個比例。這可能是受傳統的影響,也養成了人們的審美習慣。另外,也確實因為它具有悅目的性質,所以有時人們在時間中並非注意到這個比例,而特意去運用它,但往往就不自覺中,進入了這個法則之中。這也說明了,黃金分割的本身就存在有美的性質。在攝影實踐中,運用黃金分割法則,主要表象在黃金分割點、線、面的運用中。黃金分割點,在全景構圖中,多是主要表現對象,或是視覺中心所處的位置,在中、近景構圖中,多是景物主要部位所處的位。在人像構圖中常常是將人的眼睛處理在近於黃金分割點的位置。黃金分割線,多用作地平線、水平線、天際線所處的位置。
《夢幻曲》是一首帶再現三段曲式,由A、B和A′三段構成。每段又由等長的兩個4小節樂句構成。全曲共分6句,24小節。理論計算黃金分割點應在第14小節(240.618=14.83),與全曲高潮正好吻合。有些樂曲從整體至每一個局部都合乎黃金比例,本曲的六個樂句在各自的第2小節進行負相分割(前短後長);本曲的三個部分A、B、Aˊ在各自的第二樂句第2小節正相分割(前長後短),這樣形成了樂曲從整體到每一個局部多層復合分割的生動局面,使樂曲的內容與形式更加完美。大、中型曲式中的奏鳴曲式、復三段曲式是一種三部性結構,其他如變奏曲、迴旋曲及某些自由曲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三部性因素。黃金比例的原則在這些大、中型樂曲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體現。一般來說,曲式規模越大,黃金分割點的位置在中部或發展部越*後,甚至推遲到再現部的開端,這樣可獲得更強烈的藝術效果。莫扎特《D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全長160小節,再現部位於第99小節,不偏不依恰恰落在黃金分割點上(1600.618=98.88)。據美國數學家喬巴茲統計,莫扎特的所有鋼琴奏鳴曲中有94%符合黃金分割比例,這個結果令人驚嘆。我們未必就能弄清,莫扎特是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樂曲符合黃金分割呢,抑或只是一種純直覺的巧合現象。然而美國的另一位音樂家認為。"我們應當知道,創作這些不朽作品的莫扎特,也是一位喜歡數字游戲的天才。莫扎特是懂得黃金分割,並有意識地運用它的。"貝多芬《悲愴奏鳴曲》Op.13第二樂章是如歌的慢板,迴旋曲式,全曲共73小節。理論計算黃金分割點應在45小節,在43小節處形成全曲激越的高潮,並伴隨著調式、調性的轉換,高潮與黃金分割區基本吻合。肖邦的《降D大調夜曲》是三部性曲式。全曲不計前奏共76小節,理論計算黃金分割點應在46小節,再現部恰恰位於46小節,是全曲力度最強的高潮所在,真是巧奪天工。我們再舉一首大型交響音樂的範例,俄國偉大作曲家裡姆斯-柯薩科夫在他的《天方夜譚》交響組曲的第四樂章中,寫至辛巴達的航船在洶涌滔天的狂濤惡浪里,無可挽回地猛撞在有青銅騎士像的峭壁上的一剎那,在整個樂隊震耳欲聾的音浪中,樂隊敲出一記強有力的鑼聲,鑼聲延長了六小節,隨著它的音響逐漸消失,整個樂隊力度迅速下降,象徵著那艘支離破碎的航船沉入到海底深淵。在全曲最高潮也就是"黃金點"上,大鑼致命的一擊所造成的悲劇性效果懾人心魂。
黃金律歷來被染上瑰麗詭秘的色彩,被人們稱為"天然合理"的最美妙的形式比例。世界上到處都存在數的美,對於我們的眼睛,尤其是對我們學習音樂的人的耳朵來說,"美是到處都有的,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
"0.618"還始終與軍事發展有不解之緣,而且常常與戰爭不期而遇。無論是古希臘帕特農神廟的美輪,還是中國古代的兵馬俑,它們的垂直線與水平線之間的關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橫掃歐亞大陸令人驚嘆。經過研究發現,蒙古騎兵的戰 斗隊形與西方傳統的方陣大不相同,在他的五排制陣型中,重騎兵和輕騎兵為2∶3,人盔馬甲的重騎兵為2,快捷靈活的輕騎兵為3,兩者在編配上恰巧符合黃金分割律。歐洲人是最早有意識地把黃金分割律運用於宗教和藝術方面的,而在軍事上的應用是從黑火葯時期開始的。那時滑膛槍呈現出取代長矛之勢,率先將滑膛槍 兵和長矛兵對半混編的荷蘭將軍摩利士未能突破傳統陣型的羈絆,瑞典國王古斯 塔夫對這種正面強翼側弱的陣型進行調整後,使瑞典軍隊變成了當時歐洲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他的做法是,在摩利士將軍原來的216名長矛兵與198名滑膛槍兵混 合編組的基礎上,再增加96名滑膛槍兵,這一改變,順應了科技發展和武器裝備 進步對戰術發展的影響規律,突出了火器在戰斗中的作用,使之跨越了冷熱兵器時代的分水嶺。198+96名滑膛槍兵與216名長矛兵之比,讓我們又一次看到了黃金 分割律的神奇作用。1812年6月,拿破崙進攻俄國;9月,他在博羅金諾戰役後進入莫斯科,這時的拿破崙並未意識到天才和運氣正從他身上一點一點地消失,他一生事業的頂峰 和轉折點正同時到來。一個月後,法軍便在大雪紛飛中撤離莫斯科,三個月的勝 利進軍加上兩個月的盛極而衰,從時間軸線上看,拿破崙腳下正好踩在了黃金分割線上。
130年後的另一個6月,納粹德國啟動了針對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在長 達兩年多的時間里,德軍一直保持進攻勢頭,直到1943年8月,"城堡"行動結束,德軍從此轉攻為守,再也沒有能對蘇軍發起一次戰役規模的進攻行動。被所有 戰史學家公認為蘇聯衛國戰爭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就發生在戰爭爆發後的 第17個月,正是德軍由盛而衰的26個月時間軸線的黃金分割點.海灣戰爭中,美軍一再延長空襲時間,持續38天,直到摧毀了伊拉克在戰區內4280輛坦克中的38%、2280輛裝甲車中的32%、3100門火炮中的47%,也就是將伊 拉克軍事力量削弱到黃金分割點上後,才抽出"沙漠軍刀"砍向薩達姆,地面作戰只用100個小時就達成了戰爭目的。
透過戰爭中的一些零散戰例,依稀可見"0.618"的影子在晃動、在徘徊。如 果孤立地看待它們,好似偶然巧合,但是如果太多的偶然遵循著同一個軌跡,那 就成為規律,就特別值得人們深入研究了。
一次無意中和同學在操場上打球,順手測量了雕相牛頓的鼻子,其鼻孔間的距離和到鼻樑的比剛好接近於0.618。之後又測量了幾個人的鼻子,結果符合黃金分割點。接下來的生活中對0.618變得很敏感,經過同學的推想與實踐,我們發現了多彌樂古牌的長寬之比,蝴蝶的身體部位之比,漂亮花瓣的長寬之比也都符合這一規律。查詢了很多的相關資料例如埃及金字塔便是這一規律的最好應用。
想像一下如何讓一根很普通的細橡皮筋發出「哆來咪」的聲音?把它拉緊,固定住,撥動一下,就是「1」,然後量出其長,作一道初三幾何題——把這條「線段」進行黃金分割, 可以測出「分割」得到的兩條線段中較長的一段,約是原線段長度的0.618倍。捏住這個點,撥動較長的那段「弦」,就發出「2」;再把這段較長線進行黃金分割,就找到了「3」, 以此類推「4、5、6、7」同樣可以找到。
你從電視中見過碧水輕流的安大略湖畔的加拿大名城多倫多嗎?這個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現 代化城市中,最醒目的建築就是高聳的多倫多電視塔,它器宇軒昂,直沖雲霄。有趣的是嵌 在塔中上部的扁圓的空中樓閣,恰好位於塔身全長的0.618倍處,即在塔高的黃金分割點上。它使瘦削的電視塔顯得和諧、典雅、別具一格。多倫多電視塔被稱為「高塔之王」,這個 奇妙的「0.618」起了決定性作用。與此類似,舉世聞名的法蘭西國土上的「高塔之祖」——埃菲爾鐵塔,它的第二層平台正好坐落在塔高的黃金分割點上,給鐵塔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氣勢雄偉的建築物少不了「0.618」,藝術上更是如此。舞台上,演員既不是站在正中間, 也 不會站在台邊上,而是站在舞台全長的0.618倍處,站在這一點上,觀眾看上去才愜意。我們所熟悉的米洛斯的「維納斯」、「雅典娜」女神像及「海姑娘」阿曼達等一些名垂千古的 雕像中,都可以找到「黃金比值」——0.618,因而作品達到了美的奇境。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拉斐爾筆下溫和俊秀的聖母像,都有意無意地用上了這個比值。因為人體的很多部位,都遵循著黃金分割比例。人們公認的最完美的臉型——「鵝蛋」形,臉寬與臉長的比值約為0.618,如果計算一下翩翩欲仙的芭蕾演員的優美身段,可以得知,他們的腿長與身 長的比值也大約是0.618,組成了人體的美。
我國一位二胡演奏家在漫長的演奏生涯中發現 ,如果把二胡的「千斤」放在琴弦某處,音色會無與倫比的美妙。經過數學家驗證,這一點恰恰是琴弦的黃金分割點0.618!黃金比值,在創造著奇跡!�
偶然嗎?不,在人們身邊,到處都有0.618的「傑作」:人們總是把桌面、門窗等做成長方形、寬與長比值為0.618。在數學上,0.618更是大顯神通。0.618,美的比值、美的色彩、美的旋律,廣泛地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人們關系甚密。0.618,奇妙的數字!它創造了無數的美,統一著人們的審美觀。
愛開玩笑的0.618,又製造了大量的「巧合」。在整個世界中,無處不閃耀著0.618那黃金一樣熠熠的光輝!人們時時刻刻在有意無意創造著一個個的黃金分割。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便可發現它離我們的生活有多近!數學離我們很近,無時不刻地在應用著它!
我們要首先感受並體會到數學學習中的美。數學美不同於其它的美,這種美是獨特的、內在的。這種美,正如英國著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羅素所說:「數學,如果正確地看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無上的美,正象雕刻的美,是一種冷而嚴肅的美。這種美不是投合我們天性的微弱的方面,這種美沒有繪畫或音樂那樣華麗的服飾,它可以純凈到崇高的地步,能夠達到嚴格的只有偉大的藝術能顯示的那種完滿的境界。」課堂上老師經常給我們講數學美,通過高等數學的學習,我漸漸地領略到數學美的真正含義,這種感覺是奇異的、微妙的,是可以神會而難以言傳的,數學,對我來說,是那樣的富有魅力……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將會感到數學的樂趣。生活中處處都應用著數學的知識。
㈦ 黃金分割在管理上的作用
近似二八定律相應例子。本質上是一樣的
㈧ 黃金分割比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時間,季節,溫度的黃金比例。每年的秋季7,8月份正好位於一年的黃金專分割點上,此時是人體免屬疫力最佳的時節。人的一天中,約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工作和學習,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睡覺和休息最適宜。還有通常人在22攝氏度到24攝氏度的溫度區間中感覺最適宜,這是因為這個溫度區間與人體的體溫37攝氏度成黃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