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貨幣戰爭黃金大劫難

貨幣戰爭黃金大劫難

發布時間:2021-07-21 08:22:06

『壹』 貨幣戰爭,金本位真的很重要,為了避免通貨膨脹,現在在中國買黃金合適嗎

閑置資金拿來做投資時比較明智的選擇,但不一定要用來投資黃金,這要看當前黃金的價格走勢。投資不僅是要來避免貶值,更重要的是升值,如果閑置資金沒有獲得金融市場的平均利潤,那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說就是賠了,有很多種投資穩賺不賠,又可以升值的辦法,比如購買國債,風險就要小的多,當然還有其他,好運!

『貳』 各國如果引發貨幣戰爭對黃金白銀的影響

黃金白銀價格走高是肯定的,因為各國貨幣匯率變動大,信用降低,有的版甚至通貨膨脹幅度權大,國家貨幣系統崩潰。在這個時候,黃金白銀作為價值在短期內不會貶值,甚至在特殊時候大幅升值(需求量大幅增加,供給量不變),價格預計會一路走高。

『叄』 貨幣戰爭

1、購買美國國債是個政治問題,美國政府施加政治壓力,要求你必須買美國國債,借美元給美國人,中國的領導層又缺乏毛時代的魄力,只能當漢奸了,至於買礦產,美國人不答應。
2、人民幣和美元掛鉤源於94年朱總理為了解決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進行的貨幣改革,在此之前財政部有權要求央行印鈔票給政府花的,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後,基礎貨幣的投放就靠美元了。
直接和黃金掛鉤當然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但是你要知道人性的劣根性決定了所有的政府都不希望被黃金束縛了濫發鈔票的權力,去看看美元為什麼與黃金脫離吧,你會明白一切。
3、持有的美國國債如何平衡國內膨脹?風牛馬不相及吧。明白了通貨膨脹的源頭,怎麼解決是個人都知道。但是你要知道政府不會那麼乾的,因為他們喜歡花錢,不喜歡節儉。
4、最後送你一句,通貨膨脹就是政府對國民財富的掠奪,無論美國還是中國,而政府是不會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政府不會站在人民這邊,因為現行的銀行業游戲規則就是帶著罪惡出生的。

『肆』 大對決:即將爆發的中美貨幣戰爭,說貨幣戰爭只是1972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後才有

看你復怎麼界定什麼是制貨幣戰爭了,一般我們常說的貨幣戰爭是指在信用貨幣,也就是貴金屬不再直接是貨幣,代表政府或商業信用的紙幣出現後,由於兩種貨幣涉及直接兌換的問題,而兌換比例又會影響貿易從而影響經濟,所以才有貨幣戰爭。不過肯定不是美元與黃金脫鉤後才有的,不然宋鴻兵的《貨幣戰爭》就該沒的寫了,雖然這本書說的很多理論都是YY的陰謀論,我們老師很不贊同他的觀點。

『伍』 為何《貨幣戰爭》居然猜中黃金價格下跌

宋鴻兵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這些人早已看透了經濟運行的規律,就是極少數人的為了洗劫大眾財富的操控!所以必須造成經濟波動,在波動中反向操作!
這不是猜的,而是看透了真相!

『陸』 《貨幣戰爭》這段怎麼理解

事實上,歐美政府的央行一開始都是私有的,與共產主義國家不同,你在中國待久了而已。
從最早來說,歐美的貨幣有幾種紙幣,一種自然是像中國一樣由國家發行的。有時國家要打仗什麼的要籌錢,就發國債給人們,人們買了以後發現國債保值能力好。自己本身就代表一定的財富,因此就拿國債券買東西,做生意。因此它們就成了紙幣。代表是美國內戰時發行的林肯綠幣。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歐美的貨幣是這樣出來的。過程很復雜,我簡略提一下。就是英國議會先討論通過要今年的印幣量。再發行等量國債。國債有的被外國機構或政府買了,就收在別人國庫里,以英鎊支付給英國政府。如果被私人買了,就成了某種形式上的「林肯綠幣」因為大家還是相信國債的。當然,買時付的錢還是用英鎊。
賣不完的國債送到私有的央行里,央行全部接收,例如收了100英鎊的國債。然後開出一張100英鎊的支票給政府。政府再把這張支票存進央行里政府的賬戶上。
然後開始印出100英鎊給政府,政府開始花錢,調控經濟。本質是以國債為抵押發行貨幣。
當然,要注意的是,英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實行金本位,因此這種方式是20世紀後才佔主導的。以前主要是按庫存黃金量的多少印紙幣的。的確吧經濟生死大權交到私人手裡很危險,但由於那些人權力很大而且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這些央行只被短時間國有化過。
歐美都是有私有的央行發貨幣。

『柒』 貨幣戰爭的內容

西方金融歷史,主要思想有金權天下船堅炮利不如金融控制,市場是最大得籌碼,自身市場強大才是王道,貨幣得發行必須自己牢牢控制,經濟源於生產率提高。時間上從一戰前英鎊霸權日不落帝國到美元霸權,到近現代。主要大事件,美國從農業大國到工業王國初期高關稅保護,英鎊水變油作為資產儲備塞進各國央行過程,英國耗盡黃金英鎊與黃金掛鉤得崩潰過程,美國銀行被擠兌破產千家過程紐約美聯儲整頓關閉10天,德國超級通貨膨脹,美國30年代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蘇維埃盧布超級通漲史,蘇聯工業大躍進與一站失敗德德國,二站過後美元霸權得確立,英鎊在凱恩斯得失誤下永遠失去僵屍炸起得機會,歐洲煤鋼聯盟得由來和現在歐盟,美元貶值引起中東產油國不滿引發石油危機,6,7十年代石油化工帶來得生產率突進,二十世紀信息計算機技術革命帶來得生產率突進以及向其它行業得發散,美元和金本位得關系和由來有個例子是曹操和漢獻帝,杜魯門上台蘇聯退出金本位談判開始建立盧布王朝與美元區對抗冷戰,東德西德與美蘇對抗,蘇聯農業得嚴重問題與蘇聯進口糧食,美國搞定沙特徹底擊潰蘇聯命根子石油過程,金本位得崩潰始末,蘇聯計劃經濟得始末,蘇聯解體,歐盟與歐元成立過程,廣場協議後美國如何摧毀日本經濟牢牢控制日本為附庸國,歐洲債務危機,09年美國金融危機與債務驅動模式。

『捌』 看了《大對決——即將爆發的中美貨幣戰爭》,按這本書要是對的話,那麼黃金確實就是一個投資品了是嗎

黃金本來來就是投資品啊,自從古至今都是。期貨品種裡面有黃金,可以投資這個,也可以金店買實物投資,都行的,如果你看漲黃金,就囤吧。

本人金融期證專業,學校組織暑期實踐項目,在導師指導下每周做2次股評,有需要的吧友可以私信我留下手機號,我會發到你手機上。可能大概會做3個月,期間完全免費,只是項目結束的時候希望可以幫我填一份問卷,內容只和證券有關,不涉及個人隱私。
因為是學校的實踐項目,參與的都學生,所以股評內容絕對公正,市場反映了什麼我們就說什麼,屌絲學生無力參與市場,諸位也不用擔心我們有所偏好。至於水平,請大家放心,畢竟是正規金融期貨證券專業的學生,學了3年快畢業了,能參與項目的都是平時成績較好的,況且我們還有導師跟著,絕對不坑。過段時間可能也會開展個股行情的免費咨詢,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啊

『玖』 最近看了《貨幣戰爭》……懂的來教教我

閣下是大學生么?或許非經濟類專業的人看了會有類似的疑惑啦~~
先回答您的問題:
1,書裡面說的都是屬實,只是比較概括,畢竟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書籍。例如當中沒有講到菲爾普斯定律也沒有解釋兩次大蕭條的原因雲雲;
2,林肯刺殺、羅斯福挽救經濟部分這本書裡面寫的比較有側重點。跳過了一些「通識知識」,類似於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事件,作者或許覺得這部分的歷史在其他的書說得太多了吧?
3,斷章取義倒是沒有,您提到的「資本主義國家」金融操縱政治之類的想法只能說在大陸學通史學的有點太過於「應付考試」吧~~這本書歷史部分還是比較正確的,反而是說得有點簡單。

從頭跟您介紹一下吧。
1,林肯是第16任美國總統,第一任共和黨總統。他廢除了奴隸制,期間美國爆發內戰,也就是南北戰爭,最後被一個奴隸主制度的支持者刺殺。那個年代,林肯和共和黨原本是反對自由貿易的,維護剛剛起步的美國北部工業。與此同時,又想發展南方的農林業,出口農產品。往下就是貨幣戰爭裡面說的那些了~

2,羅斯福是第32任總統,挽救經濟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史稱」羅斯福新政「。拯救這次大蕭條的過程中,羅斯福利用政府職能幹預經濟。先是頒布《緊急銀行法》,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 , 盡快營業。和大蕭條之前比,美國淘汰了近一半的銀行;緊接著,停止出口黃金、禁止私人儲存黃金、禁止美元兌換黃金;最後發行了30億美元紙幣,強行讓美元貶值加強對外出口——這還只是金融部分。
我需要補充知識點在這里: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及菲爾普斯定律。羅斯福新政其實並沒有真正地挽救美國經濟,美元金本位取消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的幾個世紀美國才恢復對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掌控;菲爾普斯定律是指「一個國家就業率與通貨膨脹成反比」。一戰結束之後失業率其實比站前要高,羅斯福能救就業率但是救不了老百姓的生活。真正讓美國老百姓富裕起來的是二戰,而不是羅斯福新政。

3,拋開貨幣戰爭這本書,結合我國分析金融與政治的關系。先介紹一個經濟常識:「不可能的三角」——一個國家無法達到讓」貨幣政策獨立「、」資本自由流動「與」匯率穩定「三者共存。必須要放棄其中一個。明顯,美國無法達到匯率穩定;中國放棄了資本自由流動;香港自然而然地失去了貨幣政策獨立。
您的一個疑惑是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金融操縱政治。實際上您攪渾的是「市場經濟」和「政府職能」這兩個概念。首先,經濟學分很多學派,而1930年代誕生的正是羅斯福的「凱恩斯學派」,區別於此前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派」。古典學派反對政府幹預,認為市場擁有」看不見的手」,市場會自己去調控;一直到了30年的經濟大蕭條,羅斯福的政府幹預,俗稱「看得見的手」縱而誕生了凱恩斯學派。發展至今就是「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之間做權衡——這也就是當今的「政府職能」。
經濟學不是數學,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現在不同學派之間的爭論在美國歐洲依然很熱鬧,曼昆和克魯格曼就在報紙上吵過嘴……發現沒有?西方的這一套下來,唯一正確的只有事實。不管哪個學派,哪個經濟學家都是順應歷史事件進行改變、施政一直至今——這個就是和我國的最大區別。改革開放30多年了,我們經常說是中國特色,但是沒有什麼所謂的金融或者經濟論調。西方不同,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是可以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的!!!布希期間曼昆等哈佛、紐約大學的經濟學家占據上風,直到金融危機面臨到了巨大挑戰。其實這就是在順應「市場經濟」。市場的表現才是衡量的標准。

其次就說到了政府職能。
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強大?看企業!!!小日本為什麼牛X?看看日本都有神馬企業:豐田、本田、日產、日立、索尼、松下、東芝、三菱、佳能、尼康、富士通、永旺、71、夏普、普林斯通、理光、小松、優衣庫……數不完!韓國有大宇、現代、起亞、三星、LG、SK、SM娛樂一些知名的,算是數得過來。再看看中國……海爾、華為、勉強算上美的和中興,不好意思真沒了。美國、德國就更別提了!!!想像一下,一個國家像日本、美國德國這樣強大,擁有那麼多世界一流企業,執政黨是不是需要他們的扶持?政府是不是更多像是一個服務的部門呢?
簡單說,美國兩個執政黨,各有各的支持者。花錢要花的多,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密集聯系外加民眾、老百姓的意願組成了執政黨。這和政府職能,如何改善老百姓生活不沖突——現在奧巴馬和伯南克不就是一直量化寬松嗎?

洋洋灑灑幾百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本貨幣戰爭能看出你這么多問題,證明真的看進去了。問題提的好,回答得也開心。

『拾』 貨幣戰爭是不是黃金最好

1 今晚正好推出歐元版的QE,每月購債600億至明年9月,按照流程來說,美元QE完日本QE完了歐洲QE,換句話回說信用貨答幣已經在人們心裡有了陰影,甚至全球央行已經失去了「權威」。

2 作為本位本身,除了實際的生存用品外就是黃金白銀這類貴金屬。

3 互聯網時代,未來任何生產力都有可能被賦予價值,價值很可能以其它「貨幣」替代,但黃金白銀卻任何時代都無法替代。所以黃金作為貨幣屬性來說持有一些當然是不錯的,但就當前時代來說,黃金雖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屬性,但不具備萬能通貨的屬性,所以只建議分散持有上選擇黃金。

結論:貨幣戰爭當中,黃金是最好的抵禦品,但不是唯一的抵禦品。

閱讀全文

與貨幣戰爭黃金大劫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