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英關系正進入「黃金時代」嗎
應中聯部邀請,英國內閣辦公室大臣、蘭卡斯特公爵郡大臣戴維·利丁頓率英方代表團於4月9日至13日訪華,並出席第十屆中英政黨對話暨對話十周年慶祝活動。
利丁頓在訪華前表示,他曾三次參加英中政黨對話,還曾隨英國議會跨黨派中國小組代表團訪華,每次都收獲頗豐。英中政黨對話已成為增進相互了解、推進英中友好合作的有效途徑。他期待與中方就兩國政黨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流,助力英中關系「黃金時代」深入發展。他還說:「我相信,對於一個脫離歐盟的英國來說,依然開放迎商而且依舊是一個外向型、全球化的國家,仍然可以實現我們的宏偉願景。」利丁頓還表示,「中英之間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我們可以一起應對共同的威脅,並充分把握我們未來令人振奮的新機遇。」
❷ 黃金時代的中英歌詞
TheBest Years of Our Lives
我們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We had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我們擁有過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But you and I would never be the same
但是你和我永遠也不會相同
September turning by surpise
九月在驚異中度過
And I was left to watch the seasons change
我被留在這里看春去冬來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It's been so quiet since you've gone
自從你走後生活變得太寂靜
And everyday feels more like a year
我感覺度日如年
Sometimes I wish I could move on
有時我希望我可以繼續向前走
The memories would all just disappear
那些記憶就會消失
So many things I should'ah
我早該說的事情太多了
Said when I had the chance
當我有機會的時候
So many times we took it all for granted
太多次我們理應一起承擔
I'd never thought this could ever end
我從沒想過(這樣的生活)會結束
I'd never thought I'd lose my bestfriend
我從沒想過我會失去我最好的朋友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now
一切都不同了
Can we stop the world from turning
我們能阻止世界的改變么
I'd never thought I'd have to let you go
我從沒想過我不得不放你走
I'd never thought I'd ever feel this low
我從沒想過我會如此心情低落
I wish I could go back
我希望我可以回到從前
And we stop the world from turning
然後我們阻止世界改變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Looking back on better days
從更好日子裡回望過去
When we were young
當我們年輕時
We thought we knew so much
我們以為我們懂得很多
And now it seems so far away
現在那些日子似乎離我們很遙遠
I'm wondering if I was good enough
我在想我是否足夠好
So many things I should'ah
我早該說的事情太多了
Said when I had the chance
當我有機會的時候
So many times we took it all for granted
太多次我們理應一起承擔
I'd never thought this could ever end
我從沒想過(這樣的生活)會結束
I'd never thought I'd lose my bestfriend
我從沒想過我會失去我最好的朋友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now
一切都不同了
Can we stop the world from turning
我們能阻止世界的改變么
I'd never thought I'd have to let you go
我從沒想過我不得不放你走
I'd never thought I'd ever feel this low
我從沒想過我會如此心情低落
I wish I could go back
我希望我可以回到從前
And we stop the world from turning
然後我們阻止世界改變
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swore we'd never break
我們發誓我們永遠不分開的日子都過去了
And now I'm left here alone
現在我一個人呆在這里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o...
I'd never thought I'd have to let you go
我從沒想過我不得不放你走
I'd never thought I'd ever feel this low
我從沒想過我會如此心情低落
I wish I could go back
我希望我可以回到從前
And we stop the world from turning
然後我們阻止世界改變(x3)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
Oh Oh ooo...
❸ 外匯匯率有哪些形式 主要有什麼特點
主要形式及特點
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過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⑴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
1880-1914年的35年間,主要西方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幣作為貨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自由輸出入。在金本位體系下,兩國之間貨幣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例如一個英鎊的含金量為113.0015格林,而一個美元的含金量為23.22格林,則:
外匯匯率
1英鎊=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不變,兩國貨幣的匯率就保持穩定。當然,這種固定匯率也要受外匯供求、國際收支的影響,但是匯率的波動僅限於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黃金輸送點是指匯價波動而引起黃金從一國輸出或輸入的界限。匯率波動的最高界限是鑄幣平價加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出點(Gold Export Point);匯率波動的最低界限是鑄幣平價減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入點(Gold Import Point)。
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逆差,外匯匯率上漲超過黃金輸出點,將引起黃金外流,貨幣流通量減少,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從而提高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輸出增加,輸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反之,當國際收支發生順差時,外匯匯率下跌低於黃金輸入點,將引起黃金流入,貨幣流通量增加,物價上漲,輸出減少,輸入增加,最後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由於黃金輸送點和物價的機能作用,把匯率波動限制在有限的范圍內,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從而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5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匯率從未發生過升貶值波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停止黃金輸出入,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貨幣基本上沒有遵守一個普遍的匯率規則,處於混亂的各行其是的狀態。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保障了國際貿易和信貸的安全,方便生產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的匯率風險,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但是,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該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
金本位下匯率制度的特點:
是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該體系的匯率制度安排,是釘住型的匯率制度。
a. 黃金成為兩國匯率決定的實在的物質基礎。
b. 匯率僅在鑄幣平價的上下各6‰左右波動,幅度很小。
c. 匯率的穩定是自動而非依賴人為的措施來維持。
⑵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度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可以說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1944年7月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合作機構(1945年12月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規定了各國必須遵守的匯率制度以及解決各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措施,從而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概括起來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制度。綜上所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實質上是一種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它兼有固定匯率與彈性匯率的特點,即在短期內匯率要保持穩定,這類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但它又允許在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可以隨時調整,這類似彈性匯率。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和美元停兌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盡管1971年12月十國集團達成了《史密森協議》,宣布美元貶值,由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調整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貶值,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
固定匯率制解體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與黃金儲備之間的矛盾造成的。貨幣間的匯兌平價只是戰後初期世界經濟形勢的反映,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高估美元,低估黃金,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斷下降,美元災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惡化,特別是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基本內容:
a. 實行「雙掛鉤」,即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b. 在「雙掛鉤」的基礎上,《國際貨幣基金協會》規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匯率平價+-1%的范 圍內波動,各國必須同IMF合作,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證匯率的波動不超過該界限。
由於這種匯率制度實行「雙掛鉤」,波幅很小,且可適當調整,因此該制度也稱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或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adjustable peg system)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特點:
a. 匯率的決定基礎是黃金平價,但貨幣的發行與黃金無關。
b. 波動幅度小,但仍超過了黃金輸送點所規定的上下限。
c. 匯率不具備自動穩定機制,匯率的波動與波幅需要人為的政策來維持。
d. 央行通過間接手段而非直接管制方式來穩定匯率。
e. 只要有必要,匯率平價和匯率波動的界限可以改變,但變動幅度有限。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作用:
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從總體上看,在注重協調、監督各國的對外經濟,特別是匯率政策以及國際收支的調節,避免出現類似30年代的貶值「競賽」,對戰後各國經濟增長與穩定等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匯率制度的缺陷:
a. 匯率變動因缺乏彈性,因此其對國際收支的調節力度相當有限。
b. 引起破壞性投機。
c. 美國不堪重負,「雙掛鉤」基礎受到沖擊。
⑶浮動匯率制度
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一般講,全球金融體系自1973年3月以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然實行釘住的匯率制度,其貨幣大都釘住美元、日元、法國法郎等。
在實行浮動匯率制後,各國原規定的貨幣法定含金量或與其他國家訂立紙幣的黃金平價,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國家匯率體系趨向復雜化、市場化。
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不再規定匯率上下波動的幅度,中央銀行也不再承擔維持波動上下限的義務,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同時,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所引起的外匯供求變化是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國際收支順差的國家,外匯供給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下跌、匯率下浮;國際收支逆差的國家,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上漲、匯率上浮。匯率上下波動是外匯市場的正常現象,一國貨幣匯率上浮,就是貨幣升值,下浮就是貶值。
應該說,浮動匯率制是對固定匯率制的進步。隨著全球國際貨幣制度的不斷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78年4月1日修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條文並正式生效,實行所謂「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由於新的匯率協議使各國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很強的自由度,所以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待。
a.單獨浮動(Single Float)。指一國貨幣不與其它任何貨幣固定匯率,其匯率根據市場外匯供求關系來決定,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在內的三十多個國家實行單獨浮動。
b.釘住浮動(Pegged Float)。指一國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保持固定匯率,隨後者的浮動而浮動。一般地,通貨不穩定的國家可以通過釘住一種穩定的貨幣來約束該國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信譽。當然,採用釘住浮動方式,也會使該國的經濟發展受制於被釘住國的經濟狀況,從而蒙受損失。全世界約有一百多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釘住浮動方式。
c.彈性浮動(Elastic Float)。指一國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對釘住匯率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可自由浮動,或按一整套經濟指標對匯率進行調整,從而避免釘住浮動匯率的缺陷,獲得外匯管理、貨幣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權。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幾個國家採用彈性浮動方式。
d.聯合浮動(Joint Float)。指國家集團對成員國內部貨幣實行固定匯率,對集團外貨幣則實行聯合的浮動匯率。歐盟(歐共體)11國1979年成立了歐洲貨幣體系,設立了歐洲貨幣單位(ECU),各國貨幣與之掛鉤建立匯兌平價,並構成平價網,各國貨幣的波動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幅度之內,一旦超過匯率波動預警線,有關各國要共同干預外匯市場。1991年歐盟簽定了《馬斯赫特里特條約》,制定了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表,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洲貨幣一體化得以實現,歐盟這樣的區域性的貨幣集團已經出現。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過去美元在國際金融的一統天下,正在向多極化發展,國際貨幣體系將向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國際儲備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趨勢發展。
4.匯率制度的創新應用——香港聯系匯率制度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1
香港歷史上曾實行了多種貨幣本位和匯率制度。1842至1935年為銀本位制;1935至1972年為英鎊匯兌本位制;1972年7月至1974年11月實行港元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1美元兌5.65港元);1974年11月1983年10月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1983年10月開始,實行聯系匯率制度至今。聯系匯率與市場匯率、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並存,是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最重要的機理。
准確來說,聯系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的規定,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須得到外匯儲備的十足支持。換言之,貨幣基礎的任何變動必須與外匯儲備的相應變動一致。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聯系匯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龐大的官方儲備、穩健可靠的銀行體系、審慎的理財哲學,以及靈活的經濟結構。
聯系匯率制的實施,有著深層的政治及經濟原因。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2
1982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正式開始談判。由於最初談判進展緩慢,導致謠言四起,人心浮動,房地產市場崩潰,港元不斷貶值。其間,香港各階層人士多次呼籲港府出面挽救港元,但港英當局以種種理由進行推諉。1983年9月24日,港元在外匯市場上暴跌,對美元匯價逼近1:10,港匯指數也銳挫至57.2的歷史最低水平。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港英當局不得不放棄其完全不幹預貨幣市場的原則,轉而接受經濟學家格林伍德的建議——建立一個釘住美元的浮動匯率制。
簡言之,匯率水平就像其他任何商品的價格一樣,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如果一個國家感覺自己的貨幣匯率太高了,那麼只要多印一點自己的貨幣,投放到市場上,供應量增加,其價格也就是匯率自然會下來,所以要讓自己的貨幣貶值,政府是較容易做到的,但要讓自己的貨幣升值,就不是完全靠主觀意願能做到的,因為政府需要用外匯來支持自己的匯率,但它自己不能印外幣,所以它對該國貨幣的支持能力是由它所持有的外匯儲備量決定的。在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印尼、韓國等最終不得不讓自己的貨幣大幅貶值,便是由於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而聯系匯率制度就是以一系列制度來保證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去支持事先固定的匯率,並且在制度上保證供需關系最終會自動調整到固定的匯率水平,達到平衡。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一點,就是在發行該國或該地區貨幣時,其數量不能超過自己的外匯儲備,比如說香港政府最終把把港元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7.8港元左右,即每發行7.8港元,至少要相應地有1美元的儲備,這樣,它就能確保不至於在有人大量拋出港幣時,沒有足夠的美元以固定的匯率買入,由於金融體系的放大作用,盡管香港政府可能只發行了一定數量的港幣,但市場上實際的資金量,再加上銀行存款金額,要大大超過這一數字,所以,香港特區的美金儲備量要超過港幣的實際投放量。
而在日常運作中,一旦對美元需求增大,港幣要貶值時,香港政府便會用它的美元儲備買入港元,以維持固定匯率,這時候,隨著買入港元的活動越來越深入,市面上港幣越來越少,獲取港幣的成本越來越高,也就是港幣的利率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利率的大幅上升,也會最終使投資者感覺與其換成美元取得低利息,還不如以港幣賺取高利息,這也會使拋港幣、買美元的人減少,最終使其匯率穩定在固定匯率上,而無須政府繼續入市干預。相反,當港幣需求增大,產生升值壓力時,政府會拋出港幣買入美元,從而促使對港幣的需求減少,對美元的需求增大。
聯系匯率制度的實施,迅速地穩定了香港貨幣。十多年來,香港聯系匯率制度受到多次的挑戰。其間,經歷了1987年的全球性股災、1990年的海灣戰爭、1991年國際商業銀行倒閉、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風暴、19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以及1997年下半年以來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但香港貨幣都能一一化解風險,成功地經受住了考驗。港幣信譽卓著,堅挺穩定。與此同時,香港經濟運行良好,其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所有這些,聯系匯率制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不可磨滅的作用。
對香港而言,由於其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其經濟對外有著強烈的依附性,外資和外貿在經濟中佔有極大的比重。因此,本地經濟的增長往往受到各種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這種情況下,用港元釘住美元,穩定匯率,減少了國際貿易和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匯風險,有利於各類長期貿易及經濟合同的締結及國際資本的集系,從而給香港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和機會。這些也可以說是導致聯系匯率制度得以產生並持續下來的內在根源。
由此可見,聯系匯率制度可以調節市場,使匯率穩定在一個固定水平上,但同時也要看到,聯系匯率制度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由於政府特別關注外匯市場上的供需關系,它的貨幣數量不完全受到市場對其貨幣的供求關系的影響,比如,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港元受到投機資金的沖擊,在聯系匯率制度的作用下,港幣利率高漲,並影響到地產、金融等行業,但香港政府卻一時難以像別的國家或地區一樣,通過調低利率來刺激經濟,因為它的利率水平是由外匯市場決定的,所以聯系匯率制度是相當嚴格、彈性很小的一種體制,並非對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都適合。
因此,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缺點。
①它使得香港的利率和貨幣供應受制於美國的利率政策和貨幣政策,從而嚴重地削弱了這兩個經濟杠桿的調節能力。
②聯系匯率制度還被認為是造成香港高通貨膨脹和實際上的負利率並存的主要原因。
③由於實行了聯系匯率,也無法通過匯率的手段來調節國際收支狀況等等。
但是,盡管存在著種種缺陷,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有著深刻和堅實的經濟基礎,歷史也肯定了其穩定經濟和市場的作用,同時,經過十多年的風雨和考驗,這一制度本身也日趨完善。
❹ 英國脫歐對中英關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A英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會抬頭B中英
在中英關系開啟「黃金時代」的背景下,英國脫歐對中英關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中英經貿關繫上,同時也對中英政治安全和中英人文交流等方面產生影響。
❺ 中英關系開啟「黃金時代」,專家怎麼看
我不是專家。。。但是我個人看來,英國如果能從中英關系中獲利,歐洲其他主要國家肯定也會動搖美國的關系。。。美國人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中國人來拉攏自己的盟國,一方面會從中作梗,一方面會做出能夠提振盟友信心的舉措,經濟、政治、軍事等等方面,亞投行已經讓美國人坐立不安了,再來個中歐黃金時代,世界經濟秩序將逐步掙脫美國人的控制,這是他們萬萬不能接受的,繼續收買盟國和加緊制裁中國勢在必行,收買盟國美國人必須付出比以前更多的犧牲,而制裁俄羅斯、中國的舉措導致了全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似乎盟國也不願看到。。。所以說擺在美國面前的是一個比金融海嘯更可怕的危機,美國人的霸權地位正在面臨這前所未有的挑戰
❻ 駐英大使劉曉明將離任回國,11年裡他做出了什麼貢獻
駐英大使劉曉明將離任回國,11年裡他做出了什麼貢獻?駐英大使劉曉明是一個比較踏實做事的人,他一般都比較低調,為中國和英國之間關系,建立了一個良好基礎,在離任之後,如何評價十一年時間工作情況,需要分幾方面來說明,下面內容朋友們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三、駐英大使劉曉明維護國家利益,讓中國人在英國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中國和英國關系一直起起落落,不是很穩定,駐英大使劉曉明在維護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在英國生活合法權益方面做出重大努力,也為中國各個企業爭取權利,所以他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從而得到了很多人認可,也勝利完成自己工作,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值得我們給他點贊。
❼ 「我很榮幸見證並參與到中英關系走向黃金時代」 大神,這句話怎麼翻譯
It gives me great honor to witnes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enters in a golden age.
❽ 說明開啟中英兩國關系黃金時代蘊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中英兩國關系黃金時代,符合中英兩國各自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專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屬性因素。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際合作的基礎。
中英兩國關系開戶黃金時代,也有利於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中英關系的發展,可以起到示範引領作用,映證我國和平發展道路給世界帶來的機遇。
❾ 談談中英合作的深遠影響
第一,中英務實合作具有突破性並將引領中歐關系發展。中英達成了長長的成果清單,總額約400億英鎊的合作協議舉世矚目,尤其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核協議,國際輿論紛紛認為具有「突破意義」。從合作協議內容看,中英、中歐關系未來發展的領域會越來越廣、形式會越來越多,在國際產能合作、第三方合作、金融合作、創新產業合作乃至高級別安全合作等方面可望不斷產生新的亮點。
中英從戰略上走近,具有引領作用,對中歐關系乃至世界經濟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第二,升級版的中英合作關系具有很強的全球示範意義。訪英期間指出,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英關系已超越雙邊范疇,越來越具有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政治上,中國和英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國際上負責任的大國,共同肩負著促進世界和平、繁榮、穩定的重任,未來合作空間廣闊。經濟上,中英雙方對推進國際貿易自由化持積極態度。中英《聯合宣言》重申,雙方支持盡早完成一份全面的中歐投資協定,雙方呼籲早日開展中歐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英方願積極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將積極研究同中方加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打造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提供有益借鑒,中國與西方大國之間完全可以摒棄偏見和障礙,在務實合作上扎實拓展,在國際問題上攜手合作,譜寫了「合作共贏」的大篇章。
第三,有效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當下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走向有一些雜音,「唱衰」「唱空」聲音不斷。訪英期間以詳實的數據、實例回擊了這種不和諧之音,讓世人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目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之內,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將繼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