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河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大記事
2003年6月11日 國家發改委批復建設德州黃河棉花交易市場項目
2004年3月31日 山東省發改委批復德州黃河棉花交易市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4年10月22日 舉辦「黃河棉花交易市場杯」
2004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德州分站賽暨首屆中國國際怪車邀請賽
2005年9月12日 德州黃河棉花交易市場開業慶典暨棉花貿易洽談會
2007年3月5日德州市市政府組織本市工商、稅務、銀行、電視台、德州日報等有關單位討論支持黃河市場發展工作會議
2007年7月4日 德州市市委書記雷建國、副市長李保海到市場指導工作
2007年7月10日 中國儲備棉總公司總經理雷香菊到市場考察
2007年8月28日 與鄭州商品交易所聯合舉辦全國期貨、電子撮合棉花專項考察團
2007年9月26日 玉米上市交易
2007年10月8日 與德州市職業技術學院正式簽署人才培養實習基地
2007年12月1日 舉辦第一屆「早康」杯枸杞模擬電子交易大賽
2008年1月14日 舉辦第二屆「早康」杯枸杞模擬電子交易大賽
2008年3月20日 參加國家商務部召開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座談會 2008年4月24日 阿里巴巴高層領導、專家考察團到市場考察
2008年7月1日 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准正式更名為「黃河商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2008年8月30日 與中國銀行簽訂第三方監管協議
2008年10月20日 成立了黃河商品交易市場監督指導委員會,由副市長李保海擔任委員會主任
。 2008年10月31日 山東省檢查組蒞臨黃河商品交易市場檢查指導工作,對市場的規范運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
2008年11月3日 枸杞上市交易
2008年12月8日 新標准棉花上市交易
2009年2月9日 羊絨上市交易
2009年3月4日 在河北衡水設代理商衡水興華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代表市場為客戶辦理開戶。
2010年12月30日 黃河市場海南服務站正式成立,服務站公司名稱:海口耕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立足海南,面向全國投資者服務。
2011年3月18日 黃河市場濟南服務站成立,負責人(柯曉哲)面向全國市場招商。
2011年8月26日羊絨白盤上市交易
❷ 為什麼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被叫停
參考12月9日《南方周末》摘錄如下:
「我開戶後還沒進行任何操作,交易所怎麼就暫停營業一個月呢?」
2010年12月1日下午,鄭州商務內環路1號,中信銀行大廈16樓,在一間掛有「中天產權」牌子的狹小的辦公室內,一位前來咨詢的大媽火急火燎。
她說的交易所,是指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去年10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選擇的五家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機構之一,其它四家試點分別在北京、上海、重慶和廣東。
今年11月12日,「國家區域性(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下稱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張,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和河南省省長郭庚茂揭牌。
這是一個中國史無前例的全民均可參與投資、100股即可開戶的非上市公司股權交易市場,與新三板上每筆交易委託股份數量最低為3萬股的門檻形成了鮮明對比。
正因為此,這個市場一開張就無比火爆。首個交易日,全天成交金額近1.5億元人民幣,第一批掛牌的41家企業中的大多數,股權價格漲幅都在300%左右。
然而,這一被稱為「中國納斯達克」的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狂奔了6個交易日後的11月22日即戛然而止,對外宣布「暫時關閉一個月」;截至關閉前,開戶人數達到2.2萬。
這一深受工信部青睞的新類型的資本市場試點,是如何誕生和運作的?關停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一個月後,交易所可能發生的變化是什麼?南方周末記者趕赴鄭州,逐一揭開謎底。
就像買彩票中了特等獎
當發現自己的公司名列工信部公布的五個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機構時,陳有亭就像買彩票中了特等獎般激動不已。
這一產權交易中心的前身,是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2009年10月,陳有亭做夢也沒有想到,工信部為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而最終選定的五家產權交易試點機構中,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名列其中。其它四家分別為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廣東省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陳是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祖籍河南長葛,個子不高、身材肥碩,酒量非凡,操一口地道的長葛口音。
他旗下的鄭州利隆物貿公司是占股40%的第一大股東,陳是這個技術交易所的實際控制人——副董事長朱獻福基本上很少涉足具體事務,他告訴記者,「開盤當天是我第一次來交易所。」
自從2002年成立以來,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曾在發展區域性資本市場上多次努力,但均未成功。(參見D18版《「中國納斯達克」前傳》)
2008年,「大部制」改革中,原發改委產業司、中小企業司、工業司等劃入工信部,而中小企業司正是區域性產權市場改革試點單位的主要推動者。
第二年的5月27日,曙光乍現,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區域性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試點工作的通知》,這一文件後來被河南金融界稱之為「5·27文件」,預示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即將熱風撲面。2009年10月,當發現自己的公司名列工信部公布的五個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機構時,陳有亭就像買彩票中了特等獎般激動不已。
河南省政府同樣感到振奮,隨即成立由省發改委、國資委、財政廳、工信廳、科技廳等22個部門組成的「河南省產權交易市場指導委員會(簡稱「指委會」,功能類似於中國證監會發審委)」,馬上起草試點實施方案並呈報工信部。
值得關注的是,「超級委員會」當中,林業廳甚至名列其中,卻惟獨不見河南省證監局的身影,指委會顯然已有所覺察——這一試點未來的運轉將可能引起中國證監會的不滿,換句話說,若將證監局拉進「委員會」,等於一開始從省級層面上,就要面臨關於產權交易試點是否有證券交易屬性的尷尬,於是乾脆將證監部門排除在外。
「遍地黃金」的時刻
最早一批參與A股投資的一位股民對本報記者稱,其情形頗有20年前上海證交所成立時的精氣神,每個人都因深信「遍地黃金」而不願錯失良機。
工信部於今年7月份發回關於河南產權交易試點實施方案的復函。上述指委會成員單位之一的一位人士稱,中信部對五個試點的布局,河南試點側重產權交易,其它四個試點則側重股權、債權和知識產權交易。
這意味著河南至此正式拿到了准生證,對陳有亭來說,則意味著他的公司,掛上了「國字頭」的金字招牌。
河南試點的方案,顛覆了之前所有地市企業產權市場的游戲規則,它模仿了證券市場A股交易的一整套模式,無論是交易時間還是交易形式,以及漲跌幅規定都和A股驚人相似:
交易時間為工作日的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同樣是盤前集合競價、盤中連續交易,交易單位為每100股一手,除掛牌當日,每天的漲跌幅上限為10%,隔日交割(T+1)……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全民均可開戶,自然人拿身份證即可免費開戶,直接入市,100股開買;機構投資者開戶費為200元。
舞台搭好了,戲班子卻還需要組建。陳有亭開始加大力度招兵買馬,他現在對外號稱有一批復合型人才,博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佔到九成以上,但有人說多數均為「鬆散型」的合作關系;他同時開始找人做網站,如今的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官方網站,最早的一條消息是今年5月23日一個與產權交易試點有關的工作會議。
其實,早在今年上半年,河南省政府及陳有亭方面預計工信部的復函將至,便開始通過當地媒體預熱,3月份,有媒體報道稱4月份這一國家級試點有望掛牌,5月份的時候則報道6月份將掛牌。
一直到7月份「錘子」落定,河南省政府才向全省各地市發出正式動員,同時向全國發布「英雄集結號」,只要「公司有形凈資產不低於80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超過6成,最近兩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資產利潤率不低於6%;資產負債率不超過60%」的企業,均可到鄭州來掛牌。
與4年前的試水相比,河南這一次因為有工信部的「保駕護航」,加上史無前例的交易模式,即使不加吆喝,趨之若鶩者亦不計其數。同樣,河南省各地市政府及中小企業之外,眾銀行展開第三方存管業務之爭,眾機構開始爭奪保薦機構資格。
整個中原地區的金融市場,此時呈現出一種亢奮的情緒,最早一批參與A股投資的一位股民對本報記者稱,其情形頗有20年前上海證交所成立時的精氣神,每個人都因深信「遍地黃金」而不願錯失良機。
從7月份開始遴選種子公司,到11月12日第一批企業正式掛牌,4個月的時間完成這項系統工程,可謂創下了另一項資本市場之最——有的企業甚至是七八月份或更晚,才匆忙完成股份制改造,譬如「靈寶金業」股份公司整體變更時間甚至是2010年9月17日。
位於河南鶴壁市浚縣的環燕輪胎是掛牌企業之一,其董秘張領軍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與創業板上市的高門檻相比,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門檻要低得多,加上行政推動,可以「多快好省」地實現融資目的。
據張領軍透露,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曾就掛牌企業所需費用出過一份指導意見,即以企業總資產為參照來計算掛牌的總費用,「總資產在1億元以內的企業,」他說,「到這一市場掛牌所需費用在300萬到600萬元之間。」
有趣的是,環燕輪胎的保薦人,是河南新大地化工有限公司,這是位於河南南陽市的一家化工企業。化工企業怎麼可以做保薦人呢?
原來,這家化工公司的負責人王平曾浸淫金融行業多年,不久前看到河南獲得國家級產權交易試點資格後,意識到良機到來,遂與陳有亭溝通,爭取到了保薦資格,「但是保薦機構的名稱——河南中天中小企業產權交易有限公司(即文初提及的「中天產權」),要經過河南省政府及工商部門的特別報批。」王平的搭檔、中天產權副總裁呂永建於12月3日對南方周末記者稱,「所以在我們保薦企業的掛牌公告書中,沿用了新大地化工公司的名稱。」「那中天產權現在拿到營業執照了嗎?」「前兩天剛拿到。」呂的一位助手搶過話頭。
一場短暫的狂歡
陳有亭曾對當地一家媒體的經營人員稱,「我們每年光信息披露一項業務,就足以養活你們全報社。」
11月12日像是陳有亭的另一個生日——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終於掛牌。
開盤當天,交易所門口掛了一條橫幅——「中國的納斯達克在中原誕生」,應邀參加開盤儀式的納斯達克資深副總裁兼國際部主管羅伯特·麥柯奕(Robert McCooey)看到後直豎大拇指,稱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是納斯達克的「中國兄弟」。
在居民缺乏投資渠道,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中國,這一交易所的誕生被賦予了特別的探索意義。
按照規劃,第一批掛牌企業有六十多家,但最終掛牌的有41家,因為其餘二十多家企業「沒來得及走完流程」。
為什麼河南省將掛牌日的「最後期限」定在這一天?
河南省政府一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稱,11月12日是「中國鄭州2010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的開幕日,這一活動由工信部與河南省政府主辦,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確定會出席開幕式,「如果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也在此時開幕,李部長前來親自揭牌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河南省政府的願望實現了。這一天的9點30分,李毅中和河南省省長郭庚茂一起啟動了電子交易系統按鈕,陳有亭聲稱的「中國納斯達克」正式起航。
郭庚茂其實在一個小時前,就在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和省工信廳廳長楊盛道等人的陪同下提前對交易所進行了視察,根據當地媒體報道,當郭庚茂看到「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招牌時,便對陳有亭說,「怎麼叫這么個帶有局限性的名字?最好叫『中國鄭州股權交易所』,現在要趕緊研究這個問題,不然名字固化後就不好辦了。」「這是多年前企業的老名字。」陳有亭回答稱。「不妨叫鄭州產權交易所,打造另一個鄭交所,將來和上交所、深交所一樣。」郭庚茂稱。
郭所謂的「鄭交所」,是指全國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的鄭州商品交易所(一般簡稱為鄭商所)。「打造另一個鄭交所」,足見河南省政府野心之大,然而,這一交易所顯然不可能也不方便與上交所、深交所一樣。
不過,陳有亭在開盤儀式的發言中,稱這一交易市場是「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和完善」。
資本盛宴開局,爭食者摩肩接踵。中國銀行河南分行一位職員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他們被要求開立股權交易賬戶,以求中國銀行在第三方存管開戶數能排在前列。
與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對接、開展第三方存管業務的銀行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中信銀行五家。這五家銀行之前曾簽訂過一份金融服務合作備忘錄,聲稱將向在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提供2400億元的股權質押貸款,其中中國銀行的額度為500億元。
最為亢奮的是廣大投資者。此前傳媒的幾輪引爆,已經將「中國納斯達克」的標簽貼到無處不在。開盤當天,已經開戶並完成銀行轉賬者蓄勢待發,而聞迅前來咨詢和開戶者,則在如中天產權等「權商」營業部排起了長龍。
開盤首日,眾掛牌企業股權價格果然呈瘋狂上漲之勢。漲幅最高的是靈寶金業——一家位於河南靈寶市的國有礦業企業,漲幅為1149%,漲幅最小的是潢綉股份——一家位於河南潢川縣的建築防水材料公司,漲幅為124%。
不過,能順暢地體驗一把財富暴增者並不多。一位在中天產權開戶的投資者對本報記者稱,其客戶端交易軟體「倚天2008.99」,非常笨拙,他在開盤首日想追買靈寶金業,但對另一掛牌企業下的單很難撤銷,「至少花了半個小時」,他說,「反復操作才撤單成功,結果讓我錯過了一隻『大牛』。」
呂永建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坦承交易軟體的粗糙,「這軟體是鄭州大學開發的,他們的經驗不足」,呂說,「據我所知,中國證監會給所有受託A股證券軟體的開發機構打過招呼,一律不得接與河南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市場配套的軟體業務。」
陳有亭和他的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自然是最大贏家。前來拜訪者絡繹不絕,其中不少是河南省之外的投資(中介)機構,以求成為他們所在省市的保薦機構;陳更是河南當地媒體爭搶的香餑餑,因為股權交易信息披露需要載體,而陳有亭曾對當地一家媒體的經營人員稱,「我們每年光信息披露一項業務,就足以養活你們全報社。」
博弈未了局
「產權交易是改革的產物,該事件可能是中國產權交易和證券交易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無論結果將是如何,我們都希望企業和投資人的利益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損害。」
然而,這場盛宴剛剛進行6個交易日就戛然而止了。11月21日,河南省工信廳發布了《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暫停交易公告》,宣布從22日起,暫停市場交易及相關活動。
在這則二百餘字的簡短公告中,河南省工信廳又一次強調了這一交易市場對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意義,並稱此前中小企業的申報踴躍和投資者及公眾的高度關注,體現了這一試點的「必要性」,但是由於存在「政策界限不夠明晰,運行規則不夠完善等一些具體問題」,責成市場暫停交易,「期限暫定為一個月,暫時交易期間及重新開盤,要切實維護好各方合法權益」。
這一紙公告猶如平地驚雷,讓整個市場備感震驚。11月22日,周一,整個交易所和一些會員公司(河南方面稱之為「綜合會員」)營業部的電話幾乎被打爆,現場也被圍得水泄不通。直到12月1日,本報記者還在一間營業部看到一位投資者怒氣沖沖問詢這是不是一場「圈錢游戲」,以及交易市場就此夭折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些投資者顯然難以得到滿意的答復。因為就連這四十多家綜合會員也不知道答案,甚至說不到最後時刻,沒有人知道答案。
因為,「政策界限不明確」的另一種表達是:博弈正在進行。
河南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局長王永連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國務院派出的聯合調查組正在鄭州展開調查;他拒絕就調查組的情況做進一步的說明。
河南省政府一位人士則透露,調查組主要由中國證監會牽頭。證監會直指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以產權交易之名,行證券交易之實」;陳有亭於11月26日與河南工信廳有關領導赴北京與工信部溝通後,隨即返回鄭州,繼續探討下一步的對策。
氛圍由此緊張起來。此前圍繞產權交易市場四處宣揚的陳有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要麼是不斷開會的陳有亭,要麼是不方便接電話的陳有亭。
一位河南券商人士稱,河南證監局此時專門再一次向眾證券公司打了招呼,不對產權交易市場暫停交易一事發表任何看法。
據《證券時報》報道,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暫停,源於被指違反了證券法、公司法、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多項法律法規。
譬如,4年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一紙《關於嚴厲打擊非法發行股票和非法經營證券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稱股份公司股東發起人數在2人以上、200人以下,如果向非特定或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後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為公開發行,應報經證監會批准,同時嚴禁任何公司股東自行或委託他人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轉讓股票。現在,由於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沒有對公眾投資者作出任務限制,所以容易踩及這一「紅線」。
然而,在一位市場人士看來,證監會顯然是通過此舉向工信部示威,以達到爭奪非上市公眾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但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運行標准制訂和監管權的目的。
「證監會在『新三板』擴容(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的試點園區范圍之擴大和代辦系統主辦券商數量的增加)事宜上雷聲大、雨點小,」他說,「不料被工信部的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搶了彩頭,於是對峙情形出現,結果便是現在的『槍打出頭鳥』。」
南方周末記者電話采訪中國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部副主任魏學春,他對此不予置評。
12月5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一場論壇中稱,證監會將盡快出台《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上市的辦法》,並抓緊研究制定《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確立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法律制度。
營業執照還差幾天才拿到,中天產權等綜合會員們,卻因為交易市場停業一月而被晾在了一邊,這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中天產權位於陳有亭公司樓上、中信銀行大廈16樓,與中信萬通證券隔壁。原本辦公地點就比較狹小。現在,據中天產權副總裁呂永建稱,寫有「中天產權」四個字的進門小招牌,也被證監會調查組給揭掉了,調查組懷疑中天產權涉嫌非法證券交易。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呂永建接到他的一位熟悉納斯達克市場的朋友的電話,問其現在所服務的企業當中有無達到赴美上市資格者,在所謂「中國納達斯克」遭遇尷尬的時候,可以先考慮到真正的納斯達克上市融資。
而就在南方周末記者離開鄭州的時候,收到環燕輪胎董秘張領軍的一條手機簡訊,他用一種嚴肅的口吻寫道,「產權交易是改革的產物,該事件可能是中國產權交易和證券交易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無論結果將是如何,我們都希望企業和投資人的利益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損害。」
❸ 啥是「期酒交易所」
一家名為「中國期酒交易所」的機構,正試圖把國內炙手可熱的品牌酒「證券化」。 9月18日,該交易所發布公告稱,「首批三隻期酒產品在經過25天的申購後,已經完成100%以上的足額認購,定於9月19日上市開盤交易。」這三個產品分別為53度五星貴州茅台(600519,股吧)、拉菲古堡2006、瑪歌紅亭(一級庄副牌)。 據記者了解,3種品牌酒發售量為1000瓶,每瓶拆細為100股:「茅台」每股發售定價20元、「拉菲」200元/股、「馬歌紅亭」40元/股。僅以這三個品種足額認購計算,該交易所獲得的認購金額已高達2600萬元。 按照中國期酒交易所的交易規則,客戶可以通過在線開戶、在線充值、在線進行申購,但需交納100%的保證金。其推出上市的所有品種,交易時間為每周周一至周日連續7天,每天從9點到21點連續12小時不間斷交易。和所有的期貨品種一樣,期酒有杠桿,並且還是T+0交易。此外,上市品種的漲跌幅度目前為20%。 但是,由於交易模式與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藝術品投資類似,中國期酒交易所從一開始面向公眾,就遭遇了與天津文交所類似的爭議。其中,包括交易所的注冊資本、產品虛擬化以及有無第三方監管等。 不過,中國期酒交易所對上述疑問似乎早有準備,9月24日,該交易所發布公告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一一反駁。記者注意到,至9月26日,該交易所除之前推出的三個交易品種外,又加推了9個模擬交易品種,其中僅貴州茅台就新推出了4個交易品種。 交易所是家「小公司」 該公司多次更名,法定股本僅為1萬港元 「期酒」最早來源於葡萄酒領域,簡單講是指消費者與酒商預先簽訂合同、預先付款購買指定酒,但需等待一段時間後才能實際拿到酒。 但中國期酒交易所在其官網上稱,交易所是由中國期酒市場有限公司委託上海游金戲銀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及經營,為投資者參與中國期酒投資與交易搭建的一個互聯網平台,同時也是一個各酒類生產商、經銷商參與期酒銷售與交易的營銷平台。 而記者查閱相關信息了解到,「中國期酒市場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7月,初名為「香港大文豪投資有限公司」,2010年10月改為大文豪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並於2011年6月30日更名為「中國期酒市場有限公司」。該公司法定股本為1萬港元,有兩名董事,分別為柯伯軼和徐海康。 這樣一家公司緣何搖身成為中國期酒交易平台? 9月24日,中國期酒交易所發布公告稱,中國期酒市場有限公司是注冊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合法工商企業,受香港相關法律的監管與保護,依法、合規在中國大陸展業。 而對於如此體量的公司,是否有實力支撐期酒交易?中國期酒交易所表示:注冊資本的大小沒有實際意義,也並不說明任何有關企業可運用資金的規模。 該交易所還否定了參與期貨活動的說法,其發布的公告表示,期酒並不等於期貨,期酒銷售與交易是酒類產品中銷售、遠期交易的方式,時限視不同品種而定。 「交易所進行的是期酒電子商務活動,並不涉及任何有關證券、期貨活動;"份額化"僅僅是為了單個期酒價格標示的表達更趨於符合期酒投資者的投資習慣。」 據記者了解,我國目前共有四家期貨交易所,分別為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這些交易所須在證監會的監管下進行期貨交易。 「據我所知,中國目前並無葡萄酒期貨交易市場,白酒應該也沒有。」一位酒業市場分析師說,「中國期酒交易所」應該是打了擦邊球,與天津文交所性質類似。 而9月27日記者電話采訪茅台和五糧液,茅台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來沒有參與中國期酒交易所的產品發售和交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智輔則表示,「並不知道中國期酒交易所這家公司,更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交易疑雲 「消費茅台是愛國、利民表現,國人喜愛洋貨不利國家建設」 如果沒有生產廠家作為基礎,中國期酒交易所靠什麼來支撐其推出的投資產品? 據了解,對此問題,中國期酒交易所曾做過類似的解釋:正如「紙黃金」是黃金實物的標准化合約一樣,期酒交易所推出的是「紙白酒」,還可以進行多空雙向交易、並杠桿化放大。 而其在交易規則中又表示,「紙名酒」存續期間每月的最後7個工作日,客戶可提出交收申請,每一瓶「紙名酒」(100股)兌換一瓶實物酒。如果沒有兌現,紙名酒發售商在存續期結束時進行保底現金回購,回購價分別為發售價格的105%(12個月)、110%(24個月)。 這一承諾,乍一看,投資者既可因價格上漲而獲得超額收益,又可持有到期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但事實是否如此? 中國期酒交易所網站信息稱,該交易所近期將陸續正式發售王朝梅鹿輒高端陳釀紅酒、中信國安尼雅2008年份高端紅酒,其中明確表示,「王朝梅鹿輒低於市場價格近5成。」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售價低於期滿實物價,投資者就很可能會行使提貨權。茅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解:「這不是明擺著要虧損嘛!」 投資者的資金轉付也讓人心存疑慮。 據記者了解,交易之初投資者可以通過支付寶為自己的交易賬戶充值。但8月26日,中國期酒交易所通知投資者盡量通過銀行電匯或網銀轉賬方式劃付資金到其賬戶。 進入交易程序之後,投資者的錢就被中國期酒交易所凍結,交易所稱之為,「對已存入交易賬號的買方交易資金暫時由本所監管。」 這一做法引起了投資者關於「資金監管」的質疑。對此,中國期酒交易所9月28日發布公告稱,已與民生銀行合作開通全行業覆蓋的第三方監管賬戶。 交易所是家小公司:中國期酒交易疑雲 同時,該交易所表示,監管賬戶是民生銀行在獲得監管部門審批後,按照三方監管要求為其開立的獨立賬戶,任何資金出入均接受民生銀行實時監控。 另外,作為一個沒有建立與生產廠家直接合作關系的交易平台,中國期酒交易所能否提供足量質保的實物產品?中國期酒交易所的回復是:其推出的交易型期酒對應的實物均由中國大陸的有關酒業經銷商提供,並與其合作進行倉儲、物流交割,保質保真,絕無假貨。 「建議相關媒體審慎用詞,把心思放在對國家、百姓有利的反腐倡廉的大方向上;放在培育本國高端品牌、引導民眾消費民族品牌的方向上來。」中國期酒交易所稱,消費茅台,投資茅台,可實現稅收迴流國家財政,並可提高地方稅收與就業,是愛國、利民之表現,實在是大大好過消費拉菲、人頭馬等西洋品牌。國人喜愛洋貨,諸如LV等外國品牌,實在是不利於國家建設。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