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對銀行有哪些新的監管要求
2018年監管之拳仍不會松,銀監會將進一步深入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
劃重版點——
公司治理不權健全
違反宏觀調控政策
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
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當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
違法違規展業
案件與操作風險
行業廉潔風險
上述八個方面將是整治重點!
2. 不守規矩只顧賺錢這些銀行行長丟掉了飯碗都有誰
平常看起來「養尊處優」的銀行業,著實過了一個神經緊綳的2017年。
不是面臨裁員、降薪、打破「鐵飯碗」,而是直面中國銀監會的3452張罰單!其中有1877家機構、1547名責任人員被罰,罰沒金額近30億元。
然而2018年開始,銀監會就已在1月12日、19日分別開出2張大額罰單,昨日(1月27日),銀監會再次開出億級罰單:12家銀行違規共計罰沒2.95億元!這似乎預示著銀行業的2018將依然會神經緊綳著。
▲圖片來源:銀監會公告截圖
2017有最密集的監管令,2018會有啥?
以前,幾十萬元的罰款對「家大業大」的銀行來說無所謂,一些機構心存僥幸鋌而走險。這次監管啟用了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1至5倍罰款的監管條款,上億元的罰款對年利潤上百億元的銀行來說,雖然不至於破產,但也足夠讓其「肉疼」長記性。
這場監管風暴始於2017年一季度,剛剛履新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對外釋放出強監管的信號。
不久後,銀監會的監管令一道緊接著一道,全年出台各種文件數十件,業內直呼「文件多的學習不過來」。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對「違法、違規、違章」、「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等亂象的專項治理,以及十大亂象的整治,業內俗稱「三三四十」。
據新華社報道,在這場大檢查中,監管部門發現問題5.97萬個,涉及金額17.65萬億元。這項艱苦的工作為進一步出台針對性的監管舉措打好了基礎。
面對「畫風大變」的監管機構,有的機構心驚膽戰,惴惴不安,而有的機構則表示,「心裡終於踏實了,早就該這樣了。」有銀行人士表示,以前同行之間見面通常談的是業績規模,而現在談的多是合規經營。
感受到壓力的不僅是市場機構,還有監管者自身。
就本輪銀行業監管來講,其實沒有出台多少新政策,大多是對以往政策措施的強調或者梳理,但卻讓機構感到空前壓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以前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加強對一線監管執法者的問責和約束,才能保障監管政策落到實處。
2017年7月,銀監會「公私分開」和「履職迴避」制度出台,讓監管者擺脫關系困擾,敢於動真碰硬。
要斬斷利益關聯,也要擺脫定位偏差。銀監會公開表態,將監管重心定位於防範和處置各類金融風險,而不是做大做強銀行業。
上百家銀行主動縮表,同業業務、銀行理財、表外業務均出現收縮,貸款增速超過資產增速……銀行業治理亂象的「阻擊戰」初戰告捷。
2018年1月5日,銀監會2018年1號令《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強調「穿透式」股權管理,意味著銀行業監管進入「啃硬骨頭」的深水區。
隨後發布的《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列出了8個方面22項的重點整治領域,對每一項都有詳細的闡釋,可以說是把過去市場機構違法違規的各種套路一網打盡。
繼續拆解影子銀行、清理規範金融控股公司、有序處置高風險銀行業機構、深入整治各種違規金融行為……
每一項任務都不輕松,銀監會的2018年,想必會更忙碌。
必須懂法,才能賺大錢。
3. 什麼是銀監會提出的「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
1、三違反: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
2、三套利: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
3、四不當: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
所謂「三三四」專項治理是銀監會2017年提出的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的簡稱。專項治理,同時實施治亂象、防風險的綜合治理方案,堅決整治市場亂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督導金融機構嚴守市場秩序、依法合規經營。
(3)銀監不當交易擴展閱讀
2017年8月18日,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銀監會近期重點工作通報」通氣會上表示,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三三四」專項治理已經完成自查,將對屢查屢犯的機構依法從嚴、從重採取監管措施。
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副局長李琳介紹稱,下一步,銀監會將按照工作部署,從多方面推進專項治理工作:首先是開展問題整改。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立查立改、邊查邊改、舉一反三,深挖問題根源,全方位「查漏補缺」,切實增強遵紀守法意識,著力構建內控合規文化。
其次依法從嚴監管。堅持違法必究、糾查必嚴,堅持沒收違法所得與罰款並重,堅持機構處罰與人員處罰並舉,重拳整治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治理各種銀行業亂象。
同時還要彌補監管短板。針對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加強頂層設計,缺什麼補什麼,完善法規制度。同時,進一步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全面提升監管有效性,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4. 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是什麼
①三違反指的是「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
②三套利指的是「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
③四不當指的是「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
5. 為什麼銀監會檢查會延期
據報道,業內俗稱「三三四」大檢查的自查報告可以延期提交,旨在給出時間查實風險底數,但並非無限延期,監管態度沒有改變。此番延期,跟此前監管的基調一脈相承,即把握好監管的力度與節奏。
接近監管人士稱,這么做的原因在於,一是「三三四」原部署的時間到遞交報告的時間比較短,現在希望銀行能查實違規業務,真正摸清風險底數,「不能因為趕時間就隨便弄弄,要真正把事情弄清楚。
6. 對銀監分局三嚴三實的建議和意見
1、修身不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黨性不強,信念不牢,宗旨淡漠,貪圖享受,道德失范。有的覺得信念是空洞的說教,看不見、摸不著,虛無縹緲,沒有築牢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面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思潮和現象容易動搖;有的是非觀念淡薄,正義感退化,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道德行為不願不敢挺身抵制;有的被封建迷信、腐朽思想占據頭腦,不信馬列信鬼神,不信科學信風水;有的擺不正位置、搞不清身份,服務群眾不積極不主動不自覺不到位,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事情還是難辦,不吃請、不收禮了,卻找出種種借口磨磨蹭蹭不給辦事;有的不比貢獻比待遇,工作多做一點就覺得吃虧,待遇稍差一點便滿腹牢騷;有的生活上高標准,工作上低標准,在住房、用車等方面攀比,講待遇、講排場,花錢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有的人前冠冕堂皇、私下心理陰暗,執意追逐車子房子票子,敗壞了黨風黨紀,踐踏了公序良俗,等等。修身不嚴,核心要解決好思想入黨的問題。凈化靈魂、提升修養,在黨言黨、為黨興黨,是一個合格共·產·黨員的終生追求,時刻都不能鬆懈。
2、用權不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本位主義,法治淡化。有的辦事無原則,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有的特權思想嚴重,「看人下菜碟」,優親重友、公事私辦,張三來了這樣辦,李四來了那樣辦,逼著群眾到處找門路、托關系;有的膽大妄為,為所欲為,什麼事都敢辦;有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插手項目、工程,搞權錢交易,為配偶、子女及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認為自己的權力是為小團體服務的,凡事先考慮部門和小團體利益,考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自己單位有利可圖、能帶來好處的事就爭著干,沒有好處的就往外推;有的對上級政策執行打折扣、搞變通,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有的用權辦事超越了法律法規和政策邊線,開「天窗」、留「暗門」、打「擦邊球」;有的執法不公,以情代法,辦關系案、人情案,等等。用權不嚴,核心要解決正確對待權力的問題。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為人民掌權、為事業用權,人民就滿意,組織就認可;德不當位、為己弄權,黨紀不答應,國法必嚴懲。敬畏權力、慎用權力,不僅關系幹部自身價值的實現,而且關系幹部的聲名榮辱。
3、律己不嚴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無視紀律,嚴人寬己,作風散漫,頂風違紀。有的紀律觀念淡薄,工作該請示的不請示,該匯報的不匯報,我行我素;有的在單位找不到人,在基層也找不到人,游離於組織管理之外;有的把自己等同於一般群眾,不該說的亂說,不該去的地方亂去;有的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有關規定不嚴格,無視黨紀、心存僥幸,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現象仍有發生,甚至有的踐踏法紀,違法亂紀;有的庸懶散,玩物喪志,上班時間玩游戲、逛淘寶,下班後風花雪月,玩心不退,情趣低俗,躲著藏著、變著法子吃喝玩樂,等等。在律己方面,核心要解決講規矩守紀律問題。紀律規矩對幹部既是約束也是保護,走向違法犯罪的往往都是在紀律上撕開了口子,得一時一事之歡娛自在,往往會釀成終身遺恨、家庭悲劇。
4、謀事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求作為,不動腦筋,不肯學習,浮在面上。面對弛而不息的作風建設、清風勁吹的政治生態,有的抱怨「為官不易」「官不聊生」,沒有了干勁;有的嘀咕「束手束腳」,丟了精氣神;有的吐槽「多干惹事、不幹沒錯」,玩起大撒把;有的對本職工作不懂行、不在行、不內行,謀劃工作的任務交給副職,副職交給下屬;有的學習緊迫感不強,面對當前知識的「保質期」越來越短,思想的「折舊率」越來越快,能力的「迭代率」越來越高的實際,仍習慣於「吃老本」,不願學、不善學、不勤學、不深學、不真學,不善於學習研究新事物,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束手無策,對加快轉型發展茫然無措;有的習慣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看材料,即使搞調研也流於形式,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看不到問題,提不出對策;有的弄虛作假,搞「形象工程」。謀事不實,核心要解決正確政績觀的問題。沒有進取意識、科學精神、負責態度,不僅會貽誤事業,最終也會害了幹部自己。
5、創業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境界不高,勁頭不足,效率不快,落實不力。有的思想解放不夠,思路跟不上時代,思想存在「代溝」,工作缺乏開拓性,不敢闖、不敢試、不敢創新;有的眼界不寬,缺乏信心,習慣於自己與自己比,認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再怎麼干發展速度也上不去,再怎麼干也超不過其他區縣和部門,於是自甘落後、甘拜下風;有的工作標准不高,缺乏競爭意識,不善於在全市、全省、全國的大格局中找標桿、定目標,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拿不出實招硬招,創不出特色亮點;有的患得患失、不敢擔當,遇事「難」字當頭,遇難「退」字當先,碰到矛盾和問題要麼東閃西躲,要麼「擊鼓傳花」,搶著做易出政績的事情,不願做艱苦細致的工作;有的對要求部署的工作不是馬上辦、立即辦,而是拖拖拉拉,推一推動一動,甚至推而不動;有的光部署、不落實,對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發現不及時、督導不及時、解決不及時;有的缺乏釘釘子精神,干工作三分鍾熱度,前緊後松,虎頭蛇尾;有的「光打雷不下雨」,一些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長時間停留在規劃中、停留在報告中,等等。創業不實,核心要解決自覺擔當的問題。擔當實干是領導幹部的本色,沒有擔當實干就沒有作為,一切美好的願景都是浮雲。
6、做人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講團結,不講民主,處世庸俗,雙面做人。有的奉行利己主義,以自己利益為中心,不能顧全大局;有的不善於聽取各方意見,不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行事,搞「一言堂」,容不得別人批評,聽不進不同意見;有的奉行庸俗哲學,認為「老實人吃虧」,言行不一、見風使舵,不想幹事、只會來事,為人圓滑、八面玲瓏,做事只是花拳綉腿、表面光鮮;有的工作動機不實,幹了一點事就要求回報,達不到目的就滿腹牢騷;有的找門子、拉關系,千方百計謀求對自己的關照;有的對組織不講實話,不如實報告個人重要事項;有的眼裡沒有群眾、沒有同事、沒有下級,妄自尊大,自以為是,等等。做人要實,核心要解決堅守本分的問題。實在常在,老實實誠才能讓組織讓同志讓群眾信任。本本分分地做人為官,才能展現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7. 銀監四不當指的是什麼
「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
8. 什麼叫銀行「三套利」「三違反」「四不當」「十亂象」
1、三違反「違法、違規、違章」行為。
2、三套利「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
3、四不當「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行為。
4、要求是:銀行先自查、銀監再檢查、最後整改問責。
5、十亂象:這包括股權和對外投資,機構和高管,規章制度,業務產品人員,行業廉政風險,監管履職內外勾結違法行為非法金融活動。
9. 銀監會整治十大亂象嚴查銀行關系戶「吃空餉」是怎麼回事
要繼續弘揚銀行業的『三鐵』傳統,就是鐵賬本、鐵算盤、鐵規章,為人民群眾看好『錢袋子』。」3月2日,銀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慷慨陳詞正以雷霆般的執行力落到實處。最近短短一周之內,銀監會接連發布多個重磅監管文件,還披露了對多家金融機構的監管罰單。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文件表明銀行業強化監管、加強整頓的序幕已經徐徐拉開。
銀監會整治十大亂象
4月7日,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巡視員(主持工作)王朝弟在銀監會新聞發布會上透露,銀監會2017年上半年組織全國銀行業集中進行市場亂象整治工作,以回歸本源、服務實體、防範風險為目標,重點對股權和對外投資、機構及高管、規章制度、業務、產品、人員、廉政風險、監管行為、內外勾結、非法金融活動等十大方面進行整治。
據報道,事實上當天銀監會就印發了《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5號文),要求組織全國銀行業集中整治市場亂象。據了解,該工作由銀監會現場檢查局牽頭,梳理了王朝弟提到的十大方面的亂象。
新聞內存 近期密集出台7個文件
除了5號文,近期銀監會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加強監管的文件。比如,4月7日,銀監會發布4號文《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4月10日,銀監會發布的6號文《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直接點名了銀行業風險防控的十大重點,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房地產領域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等。
4月12日,銀監會7號文《關於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發布。此外,銀監會還發布《關於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45號文)和《關於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的通知》(46號文),以及《關於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53號文)。上述三個文件都要求銀行對其存在的一些違規行為進行自查和形成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