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今的萬達集團得現狀是怎樣的為何不斷的「賣賣賣」
如今的萬達集團現狀是怎麼樣的,為何不斷的賣賣賣?萬達集團是我國中著名企業家王健林旗下的集團。曾經王健林也是靠著萬達集團登上了我國首富的位置。而且王健林有個兒子叫王思聰,在投資領域也是相當成功的。同時因為他性格的緣故,使得他和他父親以及他們旗下的萬達集團在網上的熱度都非常高。因此,當萬達集團不斷的出售自身資產的時候,就引發了許多的爭論。特別是來自於網友們對於這一事情的猜測。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出售相應的資產並不能代表企業正在走下坡路。這可能是該企業進行相應的戰略轉移以及戰略調整的過程。只有綜合分析該企業的各種指標,才能知道這企業出售相應的資產目的是什麼。
2. 跪求合肥市包河區萬達廣場的S.W.O.T分析
一、分析環境因素
運用各種調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處的各種環境因素,即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能力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機會因素和威脅因素,它們是外部環境對公司的發展直接有影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屬於客觀因素,一般歸屬為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人口的、產品和服務的、技術的、市場的、競爭的等不同范疇;內部環境因素包括優勢因素和弱點因素,它們是公司在其發展中自身存在的積極和消極因素,屬主動因素,一般歸類為管理的、組織的經營的、財務的、銷售的、人力資源的等不同范疇。在調查分析這些因素時,不久要考慮到公司的歷史與現狀,而且更要考慮公司的未來發展。
二、構造SWOT矩陣
將調查得出的各種因素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方式,構造SWOT矩陣。在此過程中,將那些對公司發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遠的影響因素優先排列出來,而將那些間接的、次要的、少許的、不急的、短暫的影響因素排列在後面。
三、制定行動計劃
在完成環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陣的構造後,便可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計劃。制定計劃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運用系統分析的綜合分析方法,將排列與考慮的各種環境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來發展的可選擇對策。這些對策包括:
最小與最小對策(WT對策),即考慮弱點因素和威脅因素,目的是努力使這些因素都趨於最小。
最小與最大對策(WO對策),著重考慮弱點因素機會因素,目的是努力使弱點趨於最小,使機會趨於最大。
最小與最大對策(ST對策),即著重考慮優勢因素和威脅因素,目的是努力使優勢因素趨於最大,是威脅因素趨於最小。
最大與最大對策(SO對策),即著重考慮優勢因素和機會因素,目的在於努力使這兩種因素都趨於最大。
可見,WT對策是一種最為悲觀的對策,是處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的對策;WO對策和ST對策是一種苦樂參半的對策,是處在一般情況下採取的對策;SO對策是一種最理想的對策,是處在最為順暢的情況下十分樂於採取的對策。
SWOT分析的結果視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有不同的稱謂。在戰略研究中稱作戰略計劃;在發展研究中稱作發展對策;在市場研究中稱作市場對策;在管理咨詢中稱作管理對策等。
由於具體情況所包含的各種因素及其分析結果所形成的對策都與時間范疇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在進行SWOT分析時,可以先劃分一定的時間段分別進行SWOT分析,最後對各個階段的分析結果進行綜合匯總,並進行整個時間段的SWOT矩陣分析。這樣,有助於分析的結果更加精確。
3. 哪裡可以找到萬達集團的財務報表
金融界中國站輸入家市公司點搜索跳家公司資料接著左邊股票找財務報表點按季度報財報點度選月份行
4. 為什麼萬達集團賣了這么多的地方,依舊很多員工想要進入萬達
前幾年也許聽說萬達,大家都覺得有錢,有前途,但其實他的問題早已呈現出來,萬達最大的優勢是啥,王健林一直強調管理,但其實萬達敗也敗在管理,王健林覺得萬達是軍隊,但萬達不可能是軍隊,軍隊做事是不計成本的,企業可以嗎,軍隊離職那叫觸犯軍法,企業可以嗎,王健林說萬達除了他都是執行者,包括丁本錫、齊界那意味著所有人都必須完成任務,也就是所謂的指標,不切實際的指標,我所處的是一個比較難的場子,一年指標8000多萬,實際呢?4000萬都困難,最後會討價還價到5500左右,但是這是必須要完成的完不成就要走人,萬達作風就是今年100萬,明年就要106萬,完不成就是不稱職,不考慮任何因素,王健林不想聽客觀原因,那好嗎營運部開始想各種辦法,你能想到的各種辦法,這里要說另外一件事:
先說垂直管理:明面上財務不接受單店總經理的管理,但實際上這個需要很強的個人能力,我經歷過三任財務經理,三任財務區域副總,前兩任能力很強注會、注稅、其中一個區域副總還有CMA ,結果呢基本都是離職,為什麼,我說了萬達就是在給王健林數據,你財務真垂直反應了,區域總管不了你,總裁呢?總裁不怕王健林?壓力下來誰抗的住,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很搞笑的場面,一面要求財務客觀,一面全公司造假騙人。說個搞笑並沉痛的,16年全國只有海南不是100%,因為欠費的是類似KFC這樣的大哥,他們也是按照公司的日期交錢,所以海南一條線都被開除了,名義上收繳不利,實際就是總裁被王健林噴了,KFC不會只有海南一家是28號交吧(滑稽臉),剩下的怎麼完成的呢,17年全國100%,全國形勢一片大好,我自己的廣場總經理自掏10萬元,但是企劃活動一個紙燈籠花了10萬元,嗯 巧合巧合。
5. 求萬達集團官方,2015,2016年的財務報表
2015還沒完呢,親,至少也要過了這年多一個月多才能統計出來吧。
6. 萬達的輕資產是什麼意思
萬達商業、文化集團、金融集團和電子商務。
2015年7月,王健林發布「萬達旅遊發展戰略」,表示萬達正全力轉型,並將2020年完成轉型目標的計劃提前到2018年。屆時,萬達服務業收入和凈利潤兩項核心指標要佔集團總體的三分之二以上,萬達集團形成四個支柱產業,萬達商業、文化集團、金融集團和電子商務。
從長白山的項目可以看出,在將文旅產業轉手給融創之前,王健林就已下決心要將其手中的文旅項目輕資產化。目前,其文化集團旗下,主題樂園公司所管理的項目已全部售賣給融創,不過仍有包括500億元的西安萬達城、500億元長沙萬達城等協議框架暫未執行。
在大手筆出售文旅和酒店業務後,萬達集團正試圖駛入一條「輕」賽道,其文旅產業已完全從過去的商業地產板塊剝離,運營業務則繼續由文化集團承接,並同酒店管理公司一起,在今年8月被注入到港股萬達酒店發展(00169.HK)旗下。
按照萬達的說法,「萬達只賣掉了鋼筋混凝土的肉身,而留下了輕資產的靈魂」。同時,萬達集團表示,萬達徹底告別了房地產,從此大步走上輕資產之路。
從2015年年初,「輕資產」三個字就常常被萬達方面和王健林本人提及。1月14日,在萬達集團年會上,王健林宣布,萬達商業2020年以後原則上不再搞重資產,全部為輕資產。
(6)萬達財務指標擴展閱讀
2017年8月9日上午,萬達酒店發展(0169,HK)發布公告短暫停牌,以待刊發內部消息。公告中透露,已簽署關於涉及該公司關聯人士就可能資產重組的意向書。
這些大大小小的交易,全部是萬達旗下資產的「左手換右手」,看似只是萬達集團內部巨量資產的內部騰挪。實則是在632億元世紀交易後,把王健林的輕資產邏輯演繹得更加完全的關鍵一步。
在王健林接受《財新》的專訪中,他不無驕傲地表示,通過與融創的協作轉讓,萬達露出兩個優質的輕資產公司,一個是文化旅遊治理公司,一個是酒店管理公司。
7. 萬達酒店發展 財務分析
這個得有完整的財務報表方可進行分析,幫你看了下,萬達酒店是港股,本身報表不全,如果是A股的全的報表,完全可以幫你進行分析。
8. 萬達項目管理模式
萬達商管之項目經營管理,包括項目經營分析(現金流分析)、項目經營決策文件、項目經營管理責任書、項目獎金考核、項目年度考核、獎金分配方案6大方面,其中細化內容包括每一事項的時間要求、責任部門、上報內容、流程要求與執行提示等。
1、時間要求
新項目:項目摘牌後30天內
老項目:每季度首月10日前進行修訂,每半年會審一次 責任部門
股份公司計劃部牽頭組織、營銷部、財務部、成本控制部配合; 項目公司財務部負責部門、其他部門配合。
上報內容:項目現金流分析表、開發計劃表(包括關鍵節點、面積指標、成本收益)、銷售計劃及回款分解表、工程成本明細表。 流程要求
計劃部(發出指令)——項目公司(編制計劃表—根據計劃表形成銷售計劃表、工程成本明細表、現金流表)——項目公司財務部匯總——計劃部——計劃部組織營銷部、財務部、成本控制部聯合會審——反饋意見並項目公司對口部門修改——修改並匯總至項目公司財務部——最終定稿——OA上報股份公司——計劃部組織財務部、營銷部、成本控制部匯總——形成<各項目開盤前及經營期內資金平衡分析表》——匯報 2、項目經營決策文件 2.1項目經營期
2.1.1時間要求:簽訂決策文件20天前 2.1.2審核部門:項目簪理中心計劃部
2.1.3上報內容:項目總體經營期(用於財務稅費測算)和項目分期經營期(用於項目獎金測算)
項目總體經營期:
計劃開始時間:原則上為開工前6個月,如摘牌或股權轉讓完成至開工的時間不到半年,則以摘牌或股權轉讓完成時間為准,如摘牌或股權轉讓完成至開工的時間超過6個月,則以開工前6個月為經營期開始時間。
計劃結束時間:本期最後一個單體竣工驗收後六個月之內。(如項目公司經研究銷售或結算等事宜可能影響計劃結束時點,經計劃部核准並請示股份公司領導後,則結束時點可進行調整)。
2.1.4流程要求:項目公司財務部牽頭編制——項目公司領導班子會簽——計劃部審核——項目管理中心總經理——主管項目副總裁——計劃部轉發財務部 2.2項目基本獎金測算
2.2.1時間要求:簽訂決策文件前10天 2.2.2前置條件: ①項目經營期已確認;
②項目目標成本已確認並已形成投資計劃表;
③項目公司成本控制部按經營性物業和銷售性物業(分期)分拆投資計劃表(項目最終結算時分攤原則應與分拆計劃表的分攤依據一致); ④責任部門:項目管理中心計劃部。
2.2.4流程要求:目標成本確認並形成投資計劃表(成本控制部)——項目公司成本部分拆投資計劃表——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確認——計劃部編制基本獎金方案—— 轉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 2.3經營決策文件
2.3.1時間要求:項目首期開盤前1個月
2.3.2前置條件:項目經營期確認、項目面積指標確認、項目目標成本確認、項目銷售收入確認、項目基本獎金方案
2.3.3責任部門: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 2.3.5執行提示:
①由項目管理中心計劃部負責確認本期經營期及相關內容並抄送股份公司財務部、成本控制部,便於復核費用與稅金及起草決策文件;
②項目管理中心營銷部負責把批準的銷售價格抄送股份公司財務部和成本控制部,成本控制部負責將復核完成的目標成本抄送股份公司財務部;
③股份公司財務部負責將復核完畢的費用及稅金抄送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 ④項目公司分別與規劃院、營銷部、成本控制部和財務部溝通確認經濟技術指標、銷售價格、目標成本、費用及稅金後,將所有經營決策文件的相關附件及風險提示上報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
⑤在「項目經營決策文件」批准後2個工作日內,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需將相關資料抄送計劃部並進行交底,計劃部將依據批準的決策文件負責審核項目經營管理責任書。 2.3.5流程要求:項目公司總經理——股份公司成本控制部組織規劃院、計劃部、營銷部、財務部、審計部會審一項目管理中心總經理——分管項目、財務、成本副總裁——總裁——董事長
9. 萬達集團現行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萬達集團財抄務管理模式中襲非常重要的便是財務垂直管理辦法。所以在分析問題時從企業的財務垂直管理方面下手。萬達的財務條線是直屬萬達總部垂直管理,也就是說地方上的財務經理,地方總經理室沒有管理權的,而反過來財務經理卻有監督權。
1.管理監督難度大,不利於風險防範。對於垂直管理部門來說,由於垂直管理是上一級管理下一級,一垂到底,財務管理監督點多面廣、跨度大,且受地域、時間、人力等條件的限制,對下級管理職能靠開會、下文件、抽查、巡視、年終考核、報表等有限的手段,有點鞭長莫及。山高皇帝遠的寬松氛圍,使得基層垂直管理部門一把手成為說一不二的「家長」,上級的各種規定、要求都成了一紙空文,一旦腐敗,往往多年不會暴露。
2.與子公司聯系少。由於垂直管理部門所有政策、資金全部來自上一級,與子公司聯系少,缺乏協調。實行垂直管理的部門與子公司個人收入不一致。再如辦公設施,由於征地、經費等因素,垂直管理部門的辦公條件一般不如子公司的好。另外,垂直管理部門財務人員在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與子公司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造成垂直管理部門財務人員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也制約了垂直管理部門的財務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