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股票的場內和場外流通
場內交易:又稱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進行競價交易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參與者收取保證金、同時負責進行清算和承擔履約擔保責任的特點。
場外交易:又稱櫃台買賣或稱店頭市場,英文簡稱為 OTC (Over-The-Counter)。有價證券不在集中市場上以競價的方式買賣,而在證券商的營業櫃台以議價的方式進行的交易行為,稱作場外交易。由櫃台買賣所形成的市場,稱為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市場是一種鬆散的、沒有買賣集中地點的市場,交易由為數眾多的交易商和經紀商用電話、電報或電傳進行。美國場外交易市場買賣的證券,既有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證券,也有未掛牌上市的證券。
場外交易不在產品供銷會上登記成交,而是私下以高於或低於供銷會上規定的價格或附有其他條件(如搭配次貨、以物易物等)的價格達成的交易。場外交易大多是在商品供不應求或供銷會上某些規定不合理的情況下產生的。容易產生不正之風,甚至為投機倒把者提供可乘之機。要杜絕場外交易,從根本上說要建立和保持商品供求比例的協調。
相對地,場外交易的優點是買賣雙方可以洽談特別交易條件,不需依照集中市場的標准合約交易,例如買賣一年以上的外匯遠期(集中市場不提供外匯遠期交易)。但場外交易的缺點則是市場資訊較不公開,且無證券交易所保障履約,到期履約風險大。
呵呵,我也是過來的,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好。
『貳』 什麼是場內和場外交易
1、場內交易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進行的股票買賣活動。證券交易所是設有固定場地、備有各種服務設施(如行情板、電視屏幕、電子計算機、電話、電傳等),配備了必要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集中進行股票和其他證券買賣的場所。
在這個場所內進行的股票交易就稱為場內交易。目前在世界各國,大部分股票的流通轉讓交易都是在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因此,證券交易所是股票流通市場的核心,場內交易是股票流通的主要組織方式。
2、場外交易是場內交易的對稱。亦稱店頭交易、直接交易。在證券交易所之外所進行的證券交易。主要特點:
(1)沒有一個集中的交易場所,買賣雙方分散於全國各地,買賣主要通過電話、計算機系統進行。
(2)買賣對象以未上市證券為主,也有部分上市證券進行場外交易。
(3)債券買賣較多,包括所有的政府公債和一些大公司債券,也有部分股票,特別是金融業和保險公司股票。
(4)協商定價。
(2)場內場外交易擴展閱讀:
場內交易的程序:
1、投資者要買賣某種證券,首先應找經紀人公司開設帳戶。
2、投資者委託證券商買賣證券,簽訂開戶契約,載明委託人的姓名、住址、年齡、職業、委託人與經紀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3、證券商隨即通過他們在交易所內的代表人和代理人,按照委託人的要求辦理買進和賣出證券的一切事務。
4、成交後,由證券商於成交當天,通知委託人准備交割款項和證券。營業終了時,證券商按證券類別與交易所記錄核對無誤後,就委託成交的同種證券買賣雙方就成交數額進行軋抵。將抵消後的差額與交易所辦理清算交割手續,隨後再與委託人按期辦理交割。
買者付出現金取得證券,賣者交出證券取得現金。有些交割在買賣成交後立即完成,有些交割則是在成交後幾天或幾十天內完成。
『叄』 基金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的區別是什麼
基金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的區別
1、交易對象:
場內能購買的基金是LOF基金、ETF基金和封閉式基金,場內基金不能做定投,不能進行轉換;而場外可以購買全部開放式基金,包括LOF基金和部分ETF基金,場外基金大多數可以做定投和進行轉換。
2、交易費率:
場內買入或賣出單向交易費率最高不超過0.3%;而場外申購費率一般為0.6%~1.5%,贖回費率一般為0.5%。
3、到帳時間:
場內基金購買後T+1個工作日可賣出,資金T+1個工作日到賬;場外基金申購後T+2個工作日可贖回,資金T+1個工作日到賬。
(3)場內場外交易擴展閱讀
LOF特點相對簡單一些,其產品特性與一般開放式基金無異,僅增加了可在交易所內買賣這一特點。目前已實現場內交易的LOF有15隻。如南方積配、南方高增、博時主題、嘉實300、景順鼎益等。
這兩類基金比一般開放式基金更具有成本優勢。一般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費率和贖回費率分別在1.2%和0.5%以上。但場內交易方式只需要付給券商傭金,目前針對LOF、ETF的券商傭金費率一般是千分之一。
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在沒有出現價格大幅溢價的情況下,從二級市場上買入LOF和ETF都是較申購更好的策略。比如,以博時主題為例,其50萬元以下資金的場外申購費率為1.5%,2年內贖回的費率為0.5%。
如果投資10萬元申購博時主題基金,以1.5%的申購費率計算,申購產生的費用為 1477.8元,完成申購後持有的凈值為98522元。但如果該基金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與凈值一致,那麼,10萬元持有的凈值為99900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場內交易基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場外基金
『肆』 什麼是基金場內(場外)交易!
場內基金合場外基金的區別:
1、交易方式不同:一般基金場內交易回是痛過證券賬戶答類進行場內交易。而場外基金的方式則是可以通過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多個渠道進行申購。
2、交易對象不同:場內交易的是封基和上市型開基,不可以做定投,也不可以進行轉換。而場外交易不僅可以做定投,進行轉換,還可以購買全部的開放式基金,其中包括LOF基金和部分ETF基金。
3、交易費率不同:場內買入或賣出單向交易費率最高不會超過0.3%,而場外申購費率在0.6%~1.5%之間,同時贖回費率大多數為0.5%。
4、交易價格不同:場內交易的方式是按股票交易,根據市場實時交易,根據交易的時間,價格也會隨之變化。而場外交易則是未知價,以凈值為價格進行交易,每天更新一次凈值。
5、分紅方式不同:場內購買基金的分紅方式只限於現金分紅,而場外購買基金的分紅方式分為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資兩種。
『伍』 期貨為什麼會有場外交易,以及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的區別與聯系
一、期貨會有場外交易的原因:
因為買賣交易的便捷。期貨交易歷史上是在交易大廳通過交易員的口頭喊價進行的,但是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大多數期貨交易是通過電子化交易完成的,交易時,投資者通過期貨公司的電腦系統輸入買賣指令,由交易所的撮合系統進行撮合成交。期貨交易者一般通過期貨經紀公司代理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
二、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有2點不同:
1、兩者的交易地點不同:
(1)場內交易的交易地點: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所是設有固定場地、備有各種服務設施(如行情板、電視屏幕、電子計算機、電話、電傳等),配備了必要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集中進行股票和其他證券買賣的場所。在這個場所內進行的股票交易就稱為場內交易。
(2)場外交易的交易地點:在證券交易所之外進行。場外交易是場內交易的對稱。
2、兩者的特點不同:
(1)場內交易的特點:有集中、固定的交易場所和固定的交易活動時間;有嚴密的組織管理制度。在會員制交易所,只有取得交易所會員的資格,才能進入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會員必須遵守交易所的各項規定;採用公開競價和雙向拍賣的方式進行交易。
(2)場外交易的特點:沒有一個集中的交易場所,買賣雙方分散於全國各地,買賣主要通過電話、計算機系統進行。買賣對象以未上市證券為主,也有部分上市證券進行場外交易。債券買賣較多,包括所有的政府公債和一些大公司債券,也有部分股票,特別是金融業和保險公司股票。通過協商定價。
三、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之間的聯系:
金融市場按照交易程序分為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場內交易市場是指各種證券的交易所。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最大的區別在於,場內市場是有標準的合約並被監管。
而場外交易往往只是交易雙方私下的協定,而正是因為不透明,場外市場在本輪金融危機中成為了眾矢之的。 但很多金融業人士認為場外交易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
(5)場內場外交易擴展閱讀:
場外交易的獨有特點:
1、場外交易的證券品種多樣。證券交易所對上市證券規定嚴格的上市條件,並只接受符合嚴格條件的證券上市,能夠成為交易所交易品種的證券數量相對較少。場外交易的證券品種通常都是非上市證券,它們無須符合集中市場管理者發布的、嚴格的上市條件,故其數量龐大。
與上市證券相比,場外交易的證券種類更加豐富、多樣。值得注意的是,非上市證券並非劣質證券,有些證券只是因為證券發行人未申請上市而未進入證券交易所交易。
2、場外交易主要以協商定價方式成交。場內交易依照集中競價原則確定證券交易價格,即若干賣方和若干買方通過集合競價或連續競價,按照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規則,確定每項買賣的成交價格。但場外交易是按照「一對一」方式確定證券價格的,成交價格取決於交易雙方協商一致。
有些場合下,證券交易價格是由交易各方反復協商而確定價格的;有些場合下,證券價格雖是由一方掛牌出價的,但依然可根據市場情況以及交易對方的接受程度加以調整,依然存在著協商定價的機會。
3、場外交易採取特殊的交易管理結構。在國外,場外交易是證券交易的重要的方式,場外交易市場也是巨大的。為了確保場外交易的健康發展,證券監管機構依然以特有的方式實施著間接監管。
一方面,通過劃定場外交易的具體范圍,避免「名為場外交易、實為場內交易」現象的出現;另一方面,支持各種自律性組織實現對場外交易的監管,鼓勵證券公司和各類證券業協會對場外交易實施監管。雖然這種管理相對比較寬松,但絕非放棄對場外市場的監管,場外交易市場也絕非無序發展。
『陸』 股票的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的區別
場內交易:指的是在二級市場里交易,在我國就是滬深交易所了。
場外交易:就是otc,是雙方協定就搞定買賣。
發行的話,場內要正規的券商幫你ipo,要給證監會核審還有很多限制條件,場外就沒有這些了。
『柒』 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方式各是什麼求高手指點
場內交易: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進行的股票買賣活動。證券交易所是設有固定版場地、備有各種權服務設施(如行情板、電視屏幕、電子計算機、電話、電傳等),配備了必要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集中進行股票和其他證券買賣的場所。在這個場所內進行的股票交易就稱為場內交易。目前在世界各國,大部分股票的流通轉讓交易都是在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因此,證券交易所是股票流通市場的核心,場內交易是股票流通的主要組織方式。場內交易也指正常交易時間場內喊價交易,也是交易量比較大、交易活躍的交易時間。
場外交易:指非上市或上市的證券,不在交易所內進行交易而在場外市場進行交易的活動,而是私下以高於或低於供銷會上規定的價格或附有其他條件(如搭配次貨、以物易物等)的價格達成的交易。 又稱「店頭交易」或「櫃台交易」。場外交易大多是在商品供不應求或供銷會上某些規定不合理的情況下產生的。容易產生不正之風,甚至為投機倒把者提供可乘之機。要杜絕場外交易,從根本上說要建立和保持商品供求比例的協調。
『捌』 什麼是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有何區別
你好,場內交易亦稱「交易所交易」,指在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股票交易。場內交易的股票,只內限於上市股票,容由於上市股票發行公司的經營情況要向投資者公開,故而使投資者有一種安全感。
場外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外進行的股票交易。場外交易與場內交易相比,在公開公司財務方面不那麼嚴格,它是一種非組織性的市場。場外交易的特點是:能為一些不能上市的,但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籌措資金;為投資者提供了很有吸引力的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