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貨白銀和黃金的歷史最高點最低點位
XAU 2011/9/6 1920.8/OZ (USD)
XAG 2011/4/25 49.780/OZ (USD)
盎司+美元是標准計算單位
Ⅱ 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值應該是多少
這個沒有可比較性,因為兩者的浮動是不一樣的。就比如現在。黃金報價差不多在1150美元/盎司。白銀在15美元/盎司。只能算出一個大概的倍數。按照目前報價大概黃金價格是白銀75倍左右!
Ⅲ 為什麼黃金和白銀價格差這么多
黃金金融屬性強於商品屬性,而白銀商品屬性強於金融屬性,兩者在不同的階段會出現一些差異。但長期來看,兩者之間會維持一個均衡的比值,當比值偏離過大時,有回歸的趨勢。
一、從1968年開始計算黃金與白銀的比率。金銀比值普遍運行在較大的區間(14101),平均值為53.34倍,核心區為35-80倍。
二、從金銀比的歷史走勢來看,20世紀80年代初是金銀比的分水嶺。
在此之前,黃金與白銀的比率大致保持在40倍以下,此後兩者的比率繼續擴大。從1990年到1993年,最高比率達到100.8,然後又回落到接近平均水平。
兩者比率近期出現異常主要發生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其中兩者比率在2008年迅速上升至81左右。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黃金因其儲備貨幣和避險功能而大幅上漲,白銀則因其工業需求萎縮和價格低迷而大幅上漲。但2010年,特別是2011年,白銀投資需求大幅增長,白銀市場幾近瘋狂,金銀比持續下降。投機泡沫破滅後,價格暴跌,比率回到平均水平。
三、與黃金相比,白銀價格具有較大的波動性,這是因為白銀市場容量較小,投機傾向較高。從增量需求的角度來看,白銀的總需求量僅為黃金價值的15%,
四、從存量的角度來看,由於歷史上開採的白銀大部分已經消耗殆盡,其表面持有的價值也明顯低於黃金。同時,由於銀庫存較為分散,回收成本較高,相當一部分銀庫存在首飾或銀器中被「凝固」。
五、從投資者結構來看,白銀的投機性更強。由於其投資門檻較低(對於某些類型的投資),黃金投資者的結構比黃金投資者更分散,而且在持有結構中基本沒有央行儲備(不算儲備資產),因此決策更為簡短術語。相反,市場容量變淺本身也會導致更多的短期投機資本介入。
因此,同樣數額的資金對白銀市場的影響要大得多。這也直接導致白銀市場的波動性明顯高於黃金市場。
(3)黃金白銀比最高與最低擴展閱讀:
黃金和白銀都是屬於貴金屬的一種投資品種。一直以來在做理財投資的時候選擇黃金和白銀的人都是比較多的。因為理財投資選擇黃金和白銀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基礎知識就可以去做投資的。但是黃金和白銀之間是有一些區別的。
實際上,在理財投資的時候不管你選擇黃金還是白銀都是很不錯的。因為它們之間的優勢都比較多。都是一種安全性比較高的理財產品。而且操作都是很簡單的。
但是它們的投資門檻是不同的。現貨白銀的門檻要比現貨黃金的低,如今現貨白銀有標准手和迷你手;而白銀被稱為「窮人的黃金」其價格遠低於黃金,現貨黃金和現貨白銀單位雖都是:美元/盎司,但是現貨黃金價格為四位數,現貨白銀僅有兩位數。再加上黃金的增值保值要比白銀更高,因此投資者更樂於選擇現貨黃金。
初次之外,黃金和白銀之間的區別還在於它們的行情。
現貨白銀緊隨現貨黃金趨勢,但是現貨白銀表現得更加活躍,波動更加頻繁,也就意味著現貨白銀比現貨黃金更具投資機會,操作得當的話,現貨白銀的收益是要高於現貨黃金的;但是目前市場對黃金的需求依然高漲,而白銀需求卻持續大幅走軟,需求量的大幅下降導致白銀價格走勢遭到打壓。
Ⅳ 黃金和白銀的價格比率是多少
一般來來說,黃金與白銀價格的比率源越高,說明相對白銀來講,黃金更強勢;相反,更低的GSR顯示出白銀的強勢,黃金購買力的缺乏。歷史上,GSR的數據為16:1,上世紀90年代中期GSR在65~85之間徘徊,此後到目前,GSR的波動區間是30~80,一些投資者認為,當GRS值處於50左右的水平時,黃金與白銀價格較為均衡,像目前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率就處在這個水平上。
Ⅳ 歷史上白銀和黃金的長期穩定比價是多少
紙黃金今天價每克303元
白銀6.3元每克。
300/6=50倍
在清代,一兩黃金值10兩白銀
1兩黃金=人民幣元= 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 1000文錢= 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金屬價格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黃金:300元/克,白銀:6元/克,黃銅:0.06元/克
推算結果為:1兩黃金:約值12000元;1兩白銀:約值240元;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3元;
糧食價格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下白米(石)八錢三分;白 面(斤)九文;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所以,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 10兩白銀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 1000文錢= 1貫(吊)錢1文錢=人民幣0.2元另外:1石米=1兩白銀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
Ⅵ 在古代 黃金與白銀的比例是多少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
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 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 八錢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2元
結論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 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 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 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 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Ⅶ 黃金比和白銀比的區別是什麼
白銀白的,黃金黃的。一個白色的,一黃色的。黃金貴,白銀便宜。白銀密度大於鋁,黃金密度大於銅,黃金密度大於白銀,黃金密度只略低於鉑金
Ⅷ 黃金和白銀在1:比多少買入黃金最佳
這個是有比值的一般是60-65呵呵,有專門的指數
Ⅸ 黃金和白銀哪個更具優勢
一般認為白銀要比黃金更具優勢,下面介紹原因:
優勢一:投資門檻低。現貨白銀的門檻要比的要低,其最少交易量為0.01手/次。
優勢二:資金敏感度高。 全球現貨白銀市場的交易量低於市場,這使資金的湧入較容易造成現貨白銀價格的大幅波動,也就是說,現貨白銀具有更高的資金敏感度,根據這一特性,投資者可通過監控資金流向來把握白銀的趨勢行情。
優勢三:行情活躍。現貨白銀價格緊貼現貨黃金的走勢,但表現得更加活躍,波動得更加頻繁,這就意味著現貨白銀比現貨黃金更具投資機會,如果操作得當,投資現貨白銀的收益要比現貨黃金為高。
優勢四:對經濟數據敏感。 白銀的工業屬性大於黃金,因此現貨白銀的價格走勢很大程度地受到工業需求影響,因此投資者可通過分析中國、歐洲等世界工業用銀大國的經濟數據,來研判未來銀價的走勢。
Ⅹ 黃金對白銀價格比(gsr)過高和過低時分別會產生什麼影響
黃金的量一直很少,白銀則不一樣,在一段時期里,白銀產量大量增加所以,黃金一內直是比較容貴的。在實行金銀本位制時,如果金對銀的價格比過高就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即格雷欣法則,即在原來的金幣不足值,裡面含有大量的銀。
而實行金本位制時,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和黃金掛鉤,美國承諾只要別國拿出美元要求兌換,他一定會兌換,隨著美元大量印刷,各國擔心美國的承諾無法實現,紛紛要求兌換美元,導致美國黃金大量流失,為了遏制這種現象,美國宣布美元和黃金不再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