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真三國無雙3的問題!!
沒有三英戰呂布事件發生,電腦操作的呂小強當屬三國最強啊!你想打敗他,就要把關羽的各項指標都練滿,拿到頂級兵器,不但如此還要把c連打技巧練扎實,也就是攻防基本功玩的很得心應手,再去碰他,我玩過四,按照以上步驟玩的,也就那樣,他只不過是攻防很高。按以上觀點你就不要單挑,最好是打游擊啊,你還是多生級啊,還有我建議你別用關羽啊,嘗試一下別的角色,或許也對你有幫助。
② 劉備的兩員大將一個能抗衡呂布一個能勝過關羽,為何卻得不到重用
這事得從三國演義來說,三國演義中能抗衡天下第一猛將呂布而且是劉備手下的大將,會是誰?當然是張飛張翼德了,因為張飛在整個三國演義中兩次與呂布單挑,都是平手,沒有輸過,一次是三英戰呂布,張飛單挑呂布五十回合而不敗,另一次是小沛之戰,張飛偷了呂布的馬,兩人再次單挑,一百回合打成平手
另外有一次,是呂布偷襲徐州時,張飛喝醉酒了,不能力戰,呂布知道張飛勇猛,也不敢逼得太緊,看著張飛在十八騎燕將的保護逃走。天下第一的呂布,居然怕張飛,這事傳出去,呂布還算什麼天下第一,連醉酒的張飛也不敢打,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張飛的勇猛在三國演義中,其實不輸呂布,同時張飛也三國演義中,唯一一個兩次單挑呂布而沒有敗的猛將。
劉備與張飛 再說趙雲,趙雲武力如此之高,為何也得不到劉備的重要呢?其實不然,趙雲是另一種形式的重用,因為趙雲在三國演義中是劉備的保鏢,為劉備保護家眷,你想想,劉備的親人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劉備讓趙雲保護自己的親人,這不就是絕對的信任和重用,重用便不總是在戰場上打仗,也有其他形式的重用,比如保護自己最親的親人。
劉備是要建立一番事業的人,需要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才,劉備把趙雲定位為自己的保鏢隊長,如同曹操把典韋和許褚定位為保鏢隊長一樣,能說曹操不重用典韋和許褚嗎?當然不能,其實趙雲和典韋、許褚是同樣的性質的重用。
③ 三英戰呂布——軒逸和大眾三強
《三國演義》里對天下英雄的武功排名,有一句經典的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而乘聯會,汽車工業協會等機構,也會每個月出具相應的多項指標排行榜,市場永遠是最好的說明,縱觀關注度和說明性最高的「銷量排行榜」,也出現了有趣的「三英戰呂布」般的場景,日產軒逸和大眾的朗逸,寶來、速騰四款車型僅僅在三月份就迎來了九萬名車主,如此火爆的銷量,到底是什麼成就了它們?
筆者以銷量和關注度最好的幾款車型,軒逸1.6L CVT悅享版(以下簡稱「軒逸」),朗逸1.5L自動舒適版(以下簡稱「朗逸」),速騰280TSI DSG舒適型(以下簡稱「速騰」)和寶來1.5L 自動舒適型(以下簡稱「寶來」),原本略貴的速騰也在目前因為優惠政策下探到價格13萬元左右,為大家進行參考。
車身尺寸方面,四車均是4.6~4.7米級別的車長,車寬和車高不過毫釐之間的差距,其實在用戶的實際使用中不會有太大差別。大眾三款車在變速箱上分別使用了6、7擋手自一體,軒逸則是CVT無級變速箱,四款車型的節油效果都非常好,不過實際情況還是依駕駛者使用習慣而定。
行李箱容積均達到了500L以上,完全可以充分滿足日常的使用。而幾台車車身整體質量平均不到1.3噸,而113匹馬力(朗逸、寶來)、139匹馬力(軒逸)完全可以輕松驅動,更不用說150匹馬力的速騰了,而在車內配置方面,各種實用性和舒適性的設備毫不缺,頭頂的電動天窗、中控液晶顯示屏、主座電動調節座椅,同時軒逸配備了無鑰匙進入及啟動功能。音響系統等方面具體的選擇只能看挑選者的個人需求了,總體來說中規中矩。
大眾的外觀設計雖然沒有超離家族的「血統臉」,但是均進行了不少細節、線條的修改,比前幾代車型提升了不少檔次,外觀氣勢直逼「哥哥」帕薩特。又帶著使人安心的德國工藝,且大眾憑借自己獨特的車內布局和內飾結構,也營造出了實際感受大於數據顯示的車內空間。
再說說筆者綜合了解的車主真實用車體驗,幾款車車內座椅的舒適度都非常的高,不論是長途乘坐還是駕駛抗疲勞都很不錯,中控、內飾做工質感都比曾經更顯高檔一些。儲物空間足夠豐富,空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動力不會綿軟,6L以內的經濟油耗水平又可以減輕車主的負擔,同時它們雖然作為一款家用的經濟實用型車,卻也加入了很多運動化的動感設計語言,一定可以吸引不少年輕消費者的眼球。
十萬出頭的親民價格,經濟的油耗,足以滿足日常家用的功能和空間,以及在國內常年積累的市場口碑和品牌知名度,共同造就了這幾款經濟型汽車的魁首產品。它們就像呂奉先和劉關張三兄弟,都是天下聞名的英豪,在它們「華山論劍」的過程中,我想,可能只有選擇並享用它們的消費者,才是這場「比武」中最大的勝利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論武力呂布為什麼會是三國第一
=-=沒人說呂布是三國第一、、、羅貫中說的、、於是大家就信了、、
⑤ 真三國無雙5呂布的性能指標,就是體力攻擊力
體力:297
無雙:262
攻擊:297
防禦:297
⑥ 張遼作為三國魏國名將,功績顯赫,但在民間的知名度卻不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這是為什麼
敵對方的評價 比 己方陣營的吹牛皮 更有參考價值。張遼已經有了敵對方的評價:」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非也,乃智不及也。張遼者,武力既弘,計略周備,吞吐山慰勸關公,是其義也,合肥城聞變不亂,是其定也,逍遙津奪機出戰,是其謀也!有勇有謀,當時英傑,風雲千載,孰繼後塵?
⑦ 子宮肌瘤切除了,為什麼甲胎蛋白指標沒有降下來么
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⑧ 如果喬丹是張飛,詹姆斯是關羽,易建聯是劉備,那朱芳雨就是呂布啊,,三英戰呂布啊
這個問題有點誇張了,首先喬丹詹姆斯都可以完爆易建聯或者朱芳雨,不在一個次元里
⑨ 三國名將排名
中國古代名將輩出,但是在民間流傳最廣、最為老百姓津津樂道的一個歷史時期,卻莫過於三國。而三國被談論最多的還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了,這一時期誕生了許多名將,可謂是星漢燦爛。尤其是經過演繹演化和民間傳說之後,這一時期的名將,尤其是蜀漢名將甚至都披上了神秘的無敵光環。今天,我們就來再次回看一下三國時期名氣最大的24個名將,不過這24位名將的排名一直都有爭議,以前我們都只注重武力,今天呢我們就盡量全面客觀來看作一個排名,既然想客觀全面,那就必須盡量面面俱到,所以這三國24名將就有了3種排名方式,一向高居榜首的呂布也僅占據一項第一,而光環最強的五虎上將一項第一也沒有占據,反而此人倒是在兩種排名中都是公認的第一。那麼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24位名將名單,名單如下(在此排名不分先後):關張趙馬黃、呂、典、許、二張、二夏侯、孫、太、徐、龐、甘、周、魏、文、顏、鄧、姜、張。這份名單出自民間話本、演義流傳最廣的三國24名將歌。
第二件事是我們需要給出一個標准,既然對象都是武將,主要參考指標當然也都跟武力和武功有關,這樣以便於給出一個公平客觀的排名。筆者給出的三項考量標准為:個人武力值、個人統兵能力、個人武功(或個人戰爭功勞)。
以下我們就以此3項標准對流傳最廣的24名將做一粗略排名,請各位看官指正:
第一種排名方式:以個人武力值為指標。
呂布當之無愧是第1,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一項戰績就足以奠定呂布無敵三國排名第一的地位。一般來說,都是第一難排,可是三國武將排名最大的難題卻不是第一,反而是第二,那呂布第一,誰第二呢?能夠入選第二的至少有三個人,分別為趙雲、張飛、馬超。不過依照演義來看,趙雲的武力值顯然略高一點。尤其是在張國良的《平話三國》中,趙雲和張綉都是一代高人童淵的弟子,不過張綉僅練得百鳥朝鳳槍法,而趙雲則在此槍法的基礎上又獨創了一套更厲害的槍法,叫七探盤蛇槍,並且斬殺了師兄張綉,另外在演義中趙雲更有長坂坡七進七出的戰績,所以趙雲位列第2。
第3當屬馬超,至少馬超曾被譽為不亞呂布之勇,並且在演義中僅馬超單挑猛將最多,分別和許褚張飛都有大戰,並且戰平。第4典韋,典韋勇壯,號稱惡來,排在這里當之無愧。第5張飛。第6顏良,一個被秒斬之將擱在這里,或許會引發部分看官的不服,可是顏良被秒斬並不代表顏良能力不行,只是他運氣不好,以個人武力值來看,顏良的武力還是極其強悍的,若公平對戰,關羽未必是顏良的對手。第7文丑,河北這兩大猛將,一直因為跑龍套般很快消失,所以其實力一直被低估,然後如果仔細客觀來看,我們都會發現,文丑能夠輕松擊退徐晃和張遼,絕對等閑之輩。第8關羽,第9黃忠,黃忠和關羽大戰三次,結果戰平,不過不平等的地方是黃忠比關羽年齡大,倘若年齡值設定為同齡,其戰績結果或許關羽要略遜一籌了。第10許褚,作為曹魏戰營的一員虎將,他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有裸衣戰平馬超的戰績。第11孫策。第12太史慈。第13張遼。第14徐晃。第15龐德。第16甘寧。第17周泰。第18夏侯淵。第19張郃。第20魏延。第21夏侯惇。第22姜維。第23鄧艾。第24張綉,張綉之所以擱在最後,是因為除了《平話三國》外,張綉不管是在演義還是別的版本都出場很少。
這個武力值排名,肯定存在很大爭議,因為一些武將的戰力值本身都有爭議。比如喜歡趙雲的朋友們都認為趙雲擱在第二位是絕對沒問題的,可是喜歡馬超的朋友,則更認為馬超應該放在第二。總之,眾口難調,不能面面俱到滿足所有看官的喜好。如果確實存在爭議處,還請各位看官留言探討。接下里我們繼續進行第二種排名。
第二種排名方式:以個人統兵能力為指標。
若論統兵能力,這第1當屬孫策。小霸王孫策的統兵作戰能力,不管是在袁術麾下時,還是獨自領兵前往江東開疆拓土時,都堪稱三國最頂級的,算是諸侯級別的帥才。第2鄧艾,堪稱三國末期的軍事奇才。
第3應是張遼,作為五子良將的張遼,其個人統兵能力還是非常傑出的,算是文武兼備的將才。第4呂布,呂布能統兵,也能打仗。第5趙雲,個人認為趙雲的武力值或許有誇大虛假的成分,但是他的統兵能力,個人認為還是極其不俗的,尤其是玩的那個「空城計」。第6姜維,應是蜀國後期最好的將才。第7徐晃,魏國之將,雖然武力不是最強,但是集體綜合能力比較好,尤其是統兵作戰的能力,徐晃被曹操譽為周亞夫,其治軍的水平也是非常不錯的。第8關羽,關羽治軍以愛護士卒被贊。第9張郃,以三國最善利用地形排兵布陣之名將。第10甘寧,這位錦帆賊的統兵能力也很不俗。第11馬超,馬超的個人統兵能力是有的,可是他打的仗卻很尷尬。
第12魏延,作為僅次於五虎上將的一員猛將,他的統御兵馬的能力長期以來都被低估或漠視。第13黃忠。第14夏侯惇。第15夏侯淵。第16龐德。第17太史慈。第18張飛,張飛對待士卒太粗暴,被部將所殺,使他的個統能力大打折扣。第19周泰。第20典韋,典韋作為護衛隊長,其帶領衛士忠於職守,血戰到底,說明其領導小分隊的能力還是不錯的。第21許褚,虎侯的職責跟典韋相同,沒有帶領大部隊作戰。第22顏良,顏良擱在這里,看似有點屈辱,實則一點也不,他被關羽秒殺的最大問題,就怪他戰場治兵不嚴。第23文丑,阿丑也因治兵不行,一見曹操丟下的物資就沒了紀律,結果被曹軍反殺,搞死。第24張綉。
第三種排名方式:以戰場功勞或武功功績為指標。
第1依然是孫策,想來是沒有爭議的吧,孫策的戰功最高,因為他憑借武力開拓了江東基業,為以後的東吳打下了一片足以鼎足三國的穩固地盤,而且他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如此速度、如此成就,足以傲視三國,無人能與其爭鋒。
第2要屬鄧艾,孫策是建國者,而鄧艾則是滅國者,他以奇兵擊破蜀軍的最後防衛,逼迫劉禪投降,宣告蜀國滅亡。
第3張遼,在守城戰方面,張遼堪稱典範。他的過人之處,不是因為死守,而是因為合肥期間,反守為戰,戰而再守,守而再戰,一鼓作氣搞垮了孫權的十萬進攻大軍,威震逍遙津,成為東吳媽媽們嚇唬小孩的一個手段。這個戰績非常了不起,足可獨步三國了。
第4關羽,關羽戎馬一生,在末了總算輝煌了一把,玩了一個水淹七軍,一時間威震華夏,可惜的是關羽的成功更像是靠運氣,就像他斬顏良一樣,可是不管怎樣,不能因運氣好就低估了關二爺的實力。至少在劉備的舊部中,關羽的統兵能力還是最好的。
第5呂布,呂布帶著一支兵馬四處縱橫,亂打亂撞,不過還有兵將誓死效忠,說明呂布的統兵水平也是不能小瞧的。比較他好歹做過一方諸侯。
第6徐晃,他帶兵打敗了關羽。第7馬超,他畢竟在馬騰離開後,做過短暫的一方老大,統兵作戰是沒問題的,主要是心眼有點缺,不是被別人坑,就是腦子一熱自己坑自己,結果搞得戰績直線下掉。第8顏良、第9文丑,把他們合在一起說,是因為雖然演義中沒有單獨說他們的戰績,但卻承認了顏良文丑為袁紹麾下排在前二的猛將,其實也間接指出了他們二人的戰績,那就是袁紹廣袤的四州之地不是憑空而來,那是這些猛將們打下來的,如果顏良文丑戰功不高,是不會被袁紹特別重用的。第10趙雲,兩次救劉禪,參加益州之戰等,戰場功勞還是比較大的。
第11甘寧,百騎劫曹營,算是很浪的表現。第12姜維,他作為蜀國後期的支柱型將領,雖然北伐勝少敗多,但其重要意義還是不能小覷的。第13張飛,拒水斷橋、破城後義釋嚴顏等。第14典韋,擊退呂布的圍攻大軍,濮陽城惡戰呂布之將高順等率先埋伏好的大軍,救出曹操,宛城再救曹操,力戰而死。第15黃忠,長沙大戰關雲長,定軍山斬殺夏侯淵。第16夏侯淵,曹魏集團的西部總司令,打跑馬超,鎮守長安、漢中等地。第17夏侯惇,曹操的後方總司令,曹操出征,後方的軍事事務基本交由夏侯惇處理。第18太史慈,單槍匹馬搬救兵救北海孔融,單槍匹馬酣戰小霸王,投奔孫策後,因為早逝,立功有限。第19許褚,裸衣戰馬超,數次保護曹操脫離生命危險。第20龐德,馬騰馬超時期,龐德已經有威名,堪比呂布麾下之張遼,在加入曹操後,最令人難忘的戰績就是關羽水淹七軍後,龐德死戰。第21張郃。第22魏延,鎮守漢中功勞卓著。第23周泰,為救孫權身中數十處傷。第24張綉。
結語:依照武、統、功績三項指標來排名,仍然有極大難度。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做此排列,但筆者本人也覺得一些武將的排名頗為艱難,故而有爭議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真誠希望各位看官能夠提出更好的建議或排名意見,以饗更多讀者。最後因為文中內容繁多,查看比較費力,筆者把三項排名的名單羅列如下,以方便各位看官朋友查看和批評指正。
以武排名名單:呂布、趙雲、馬超、典韋、張飛、顏良、文丑、關羽、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張遼、徐晃、龐德、甘寧、周泰、夏侯淵、張郃、魏延、夏侯惇、姜維、鄧艾、張綉。
以統排名名單:孫策、鄧艾、張遼、呂布、趙雲、姜維、徐晃、關羽、張郃、甘寧、馬超、魏延、黃忠、夏侯惇、夏侯淵、龐德、太史慈、張飛、周泰、典韋、許褚、顏良、文丑、張綉。
以功績排名名單:孫策、鄧艾、張遼、關羽、呂布、徐晃、馬超、顏良、文丑,趙雲、甘寧、姜維、張飛、典韋、黃忠、夏侯淵、夏侯惇、太史慈、許褚、龐德、張郃、魏延、周泰、張綉。(張綉這個人,除了在《平話三國》里拽了一回外,在其他演義中算是個打醬油的角色,但是限於徵文要求的名單,只得羅列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