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黃金混合所有制改革

黃金混合所有制改革

發布時間:2021-07-07 10:52:42

㈠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哪些模式

混改的本質即股權多元化,試點單位及各地方國企混改模式可總結為4種典型手段+1種配套措施的「4+1模式」:

4種典型手段:

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引入基金以及改制重組。

1種配套措施:

員工持股。從激勵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達到股權多元化的措施。一般需結合四種手段或在二次混改的基礎上實施,不可單獨實施。

在實際運用中,國企混改的措施主要表現為單一模式的混改、多種模式的組合式混改以及模式+配套措施的組合式混改。

以下

將以雲南白葯、中油資本、中糧資本、綠地集團、江蘇高投的混改案例為大家系統解讀「4+1模式」。
一、

雲南白葯兩次「引入戰投」的單一模式

雲南白葯作為醫葯行業內的業績成長典範,從1993年上市至今業績成長領先同行,在混改之前是雲南省國資企業下屬全資上市公司。雲南白葯控股的混改可總結為「引戰投、兩步走」:

第一次引入戰投

2016年12月,雲南白葯控股股東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將向白葯控股增資約254億元,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的股權結構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

2017年4月19日,白葯控股召開董事會,白葯控股高管都不再保留省屬國企領導身份和職級待遇,而按市場化方式選聘,成為職業經理人。

第二次引入戰投

2017年6月6日,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魚躍」)成為第三方股東。此次改革中,江蘇魚躍增資約56億元取得白葯控股1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形成雲南省國資委45%、新華都45%、江蘇魚躍10%的股權結構。

雲南白葯混改模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改革動作加大:通過兩次引入戰投,最終拿出超出一半的股權用於改革,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表明地方重點國企改革動作加大;

2、真正的市場化:高管放棄幹部身份,成為職業經理人,釋放經營活力的同時,為下一步管理層持股埋下伏筆,並有望建立市場化的治理機制;

3、增量引入:通過案例,結合國家出台的國有企業混改相關政策,引入戰略投資者原則上只採用增量引入,不動存量。

二、中油資本運用「資產重組+上市」 的雙模式組合進行混改

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資本」)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金融業務管理的專業化公司。中油資本混改項目共歷時8個月,通過資產注入、並購重組、最終實現重新掛牌上市。其混改路徑具體如下:

中油資本的混改模式有以下兩大看點:

1、通過資產重組,將連續兩年虧損的*ST濟柴將變身為綜合性金融公司,業務范圍擴大,擁有較為齊全的金融牌照;

2、通過重組後上市,有望成功保殼。

三、中糧資本運用「引入戰投+引入基金+員工持股」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旗下運營管理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中糧資本的注冊資本為10億元,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

2017年4月19日,中糧資本披露將通過「增資+售股」的方式擬募資總額80億元,其中以增資入股的形式募資60億元,再以增資價格向投資方轉讓價值20億元對應股權。最後中糧資本實際募資69億元,確定7家投資人:國調基金、北京首農、溫氏投資、弘毅投資、霧繁投資、上海國際、航發資管等。增資後,中糧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約65%,新股東持股比例合計約35%,其中,員工持股比例約3%。

中糧資本混改有以下三大看點:

1、引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中糧資本是該基金成立以來投資混改的兩家企業之一(另一家是聯通),說明國企混改項目未來將得到該基金的助力;

2、採用「增資+售股」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優化股權結構;

3、增資方案中,還同時設計了員工持股。

四、綠地控股運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整體上市」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綠地集團是上海市國有控股特大型企業集團。2013年進行混改之前,綠地的股權結構為: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為36.43%,國資股東持股比例為60.68%。其混改路徑如下:
引入戰略投資者

2013年年底,綠地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平安創新資本等5家戰略投資者。該5家機構以5.62 元 / 股的價格,聯合向綠地集團增資117.29 億,占增資後股本的 20.2%。引進5家戰略投資者後,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稀釋至不到29%,國有股降至50%以下。

成立員工持股平台

由於有限合夥形式50人的人數上限,綠地將1000個擁有股權的員工拆分為32個小有限合夥形式(上海格林蘭投資管理中心1-32),組成了上海格林蘭。上海格林蘭投資為綠地管理層直接控制,是其核心利益的體現,上海格林蘭投資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玉良。

整體借殼上市

2014年3月17日,金豐投資置出原有23億元資產,注入預估值為655億元上海地產集團所持綠地集團股份,又通過為綠地集團股東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其持有綠地集團股份,已完成對綠地集團股份100%的收購。

2015年8月13日,公司名稱由「上海金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綠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月18日,綠地控股上市。

綠地混改的方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吸收合並職工持股會;

2、上海國資委放棄控股權;

3、綠地集團借金豐資本上市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

㈡ 混合所有制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發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不同所有制資本間的共同發展和有效制衡,核心是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成功轉換。總結相關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破解改革實踐中遇到的難題,為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工作,需要在工作實踐中准確理解和重點把握以下5個方面的事項。

體制方面,進一步加強混合所有制改革具體配套制度建設。一是按照《公司法》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的股東會和董事會制度,將股東會和董事會職權落到實處,成為股東之間討論研究公司重大經營發展事項的主要平台,努力保障民營股東的話語權。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往往成為國資監管等外部監督重點關注的對象,「三個區分開來」和容錯機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領域的具體措施需要進一步深化。三是目前定價方式與市場化要求存在差距,需要在評估方法選取和定價方面進行深入探索。

決策機制方面,深入貫徹落實好「兩個一以貫之」。從現實情況來看,有的國有企業事無巨細,把黨委(黨組)研究作為處理企業絕大多數經營發展事項的前置程序,沒有真正發揮好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有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片面強調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作用,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方面工作力度不夠。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輔相成,需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實踐中得到深入全面落實。

激勵機制方面,進一步採取措施調動經理人和業務骨乾的積極性。目前已經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國有企業,更加註重引進資金和股權混合的目標,對公司治理機制建設重視程度不夠,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搞活國有企業的目標尚未落到實處。下一步,應重點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中長期激勵機制、三項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入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利益分配方面,進一步兼顧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利益。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在設計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時,要統籌兼顧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各自利益,促成雙方合作共贏,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

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怎麼回事

企業在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應了解以下幾種混改的方式。一是員工持股,員工持股是實現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環節,企業應設立員工持股會,確定持股員工的核心員工,開展可行性研究,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價值評估,確定員工持股的份額和分配比例,積極探索核心骨幹持股計劃,實現與市場對接;二是引入基金,企業可以通過引入或設立並購基金,在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的原則下,引入非國有資本,改善國企的產權機構,對國有資本增值保值;三是推進上市,企業應借力資本市場,抓住機遇如「一帶一路」戰略,創造更好的條件去募資;四是引入戰略投資者,企業通過藉助戰略投資者在資金、核心技術、先進的管理等優勢,提高企業能力,幫助企業做強做大。建議題主可以上中大咨詢的官網看下 。

㈣ 什麼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㈤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國企混改是一個意思嗎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該是一個概念,我們國家目前推動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㈥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般原則有哪些呢

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各類所有制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大力支持各種非公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到國有企業的股權多元化改革中。堅守不能借改革之名牟取暴利、國有資產不能流失這條紅線。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處理好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的關系,更加註重通過經濟手段、市場手段方式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國企通過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進行企業定位分類後,逐步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並主動降低國有股權的比例。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實現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出資人職能分開,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按照責權利相統一,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規范股東權利與政府審批權分開,形成規則統一、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新的國有資產監督體制。堅持以破解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影響國企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為導向,敢於正視問題、敏銳發現問題、主動聚焦問題,研究回答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在推動解決問題過程中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重點,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國企管理方式,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增強國有資產監管的系統性、規范性、有效性。

㈦ 如何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資促進生產力發展。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允許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革,經濟改革的實踐證明,混合所有制能夠有效促進生產力發展。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後正式引入民營資本(混合所有制)參加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提法。

㈧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義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公司組織形式變革,混合所有制是指界於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間的所有制結構形式,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體。因此,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在同一個經濟組織中,不同所有制的產權主體多元投資、交叉持股、融合發展的經濟形式,是相對單一的公有制經濟或非公有制經濟而言的。顯然,作為公司組織形式的股份制、有限責任、股份合作、合夥制、兩合制等企業組織制度,和所有制結構是不同的范疇;雖然所有制結構不同,但公司組織制度大致相同。

混合所有制是經濟後續改革的頂層設計,當前將混合所有製作為國企改革思路的提法,實際上是對我國所有制結構的重新界定,是對私有制和民營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結構中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認識。改革前,我國實行消滅「私有制」的政策;改革開放後,允許少量個私經濟存在,私有制開始在出現。

明確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同等地位,並專門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認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

㈨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什麼意思

混合所有制是指由各種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所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既是一種社會經濟成分,又是一種企業資本組織形式。它是股份制的一種形式,既包括公有制經濟,又包括非公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行為,是適應我國現階段所有制結構、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特殊形態的股份制。是被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混合體指經濟在我國將進一步發展。

閱讀全文

與黃金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