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馬踏飛燕指標

馬踏飛燕指標

發布時間:2021-06-23 20:54:30

① 金字塔與中國兵馬俑那個更有研究價值

建築和雕塑都是物化的實體,同時無不飽含著豐富的精神寄寓,是物質和精神雙重審美的合一。建築和雕塑可視為時代文化精神的物化標記。每當人們談起古埃及文化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神廟和宮殿等雄偉的建築物,從中可以領略到古埃及藝術的繁華和壯觀。同理,我國秦漢時代的建築遺址也為後人展示了昔日的氣魄和風采。像阿房宮,僅前殿便是「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的規模,讓人浮想聯翩。也許曾經文人墨客的形容還帶有藝術的鋪陳誇張,氣勢浩大的秦兵馬俑的發現則為後人提供了確鑿的史證。一件藝術品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它的出現和存在與其產生的社會文化環境有密切的關聯。 一、不同藝術表現形式反映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 秦兵馬俑是和埃及金字塔相比肩的「世界偉大奇跡」,它的偉大首先在於它陣容規模的龐大。在整體布局上,它沒有做任何藝術性處理而是如軍隊排山倒海之勢排列。其次,秦兵馬俑具有明顯的寫實和逼真性。一方面,每個陶俑在形體上與實際人身、馬身是相等的;另一方面,陶俑的外貌與實際的人、馬極其接近。它強調形象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人物服飾到車馬兵器大部分都盡可能逼真刻畫。但單個的兵俑下半部分卻具有一種與自然主義相反的特徵,尤其是腿部的塑造,極其單一,似乎只是為了支撐整個人體雕塑重量的,和一桌子或凳子的腿沒有區別。究其原因,秦人塑造兵馬俑的目的,不是為了某一個體造像而是為了再現一個方陣的整體威嚴。因為它們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為了長久守衛皇帝的亡靈和展現帝國的威嚴。 同時在兵馬俑的背後反映出中國人以「此生為本位」的文化價值觀。兵馬俑顯示的是秦始皇要把他生前作為帝王的顯赫功績和威嚴氣勢帶入死後的強烈願望,哪怕是死後也要體現一種君臨天下的偉大抱負和雄心。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本能的意識,但是反映在不同的人類文化中各有不同。中國人認為生命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有一個孕育、產生、成長、衰亡的過程,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對於生存和死亡就抱有一種順應自然的態度。更多傾向於對此生的眷戀和關注使中國人迴避此生之外的虛無。對死的關注實際是對「生前的一切能否保留」的關注。秦始皇恐懼死亡,於是他一邊在派人竭力搜尋長生不死葯的同時,又希望通過建造規模空前的陵墓來完成和延續他生前的一切。所以兵馬俑就從總體上顯示了一種自然主義的風格。在中國的建築雕塑史上,兵馬俑只是一個短暫的奇觀,但他所包含的以「此生為本位」的價值取向卻一直在以後的文化藝術作品中延續。如漢代陶俑和畫像磚石所表現的人物都帶有「欣喜若狂」的誇張表情,同樣也可以看作是對此生的陶醉——即以「此生為本位」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金字塔內部的墓道浮雕的表現形式卻與兵馬俑完全相反。浮雕的形式本身不適合充分寫實是一個原因。而背後同樣體現出古埃及人和中國人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 金字塔是王陵,故仍具有陵墓建築的特徵。它的結構分為兩部分:一是作為墓室的地下建築;一是金字塔的墓上建築。金字塔內部的法老墓是在地上,對於法老來說地面的生活是不完備的,金字塔所指的「天上」——光明的國度才是他們所關注的。這一種與秦始皇所處的文明認定的價值取向是對立的。 對於在人生中占據重要位置的死亡,古埃及人將其看成是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重要過渡時期。古埃及人相信亡靈、相信人在經歷黑暗的死亡之路後,可以繼續獲得再生。死亡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可以在另一個世界德延續。死亡只是新生命的過渡階段,生命可以穿越死亡的門檻。在他們的觀念中,生和死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所以不但要保存屍體,還要修造陵園和豪華的墳墓,在現世就必須為來生做准備。 正因如此,古埃及墓壁的繪畫浮雕不是供今天的人們欣賞的,而是用作記錄下死者在現世中擁有的一切以供他們自己的靈魂來生享用。在埃及人的作品中,更多描繪他們所「知道」的而不是「看到」的,他們遵循古有的法則,表現「應有」的東西,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漠視運動和表情,也沒有明確的時間感。墓室內的壁畫再現了死者生前的日常生活,各種用品被放置在遺體周圍,以便死者在靈界能夠繼續享受他在人間同樣的生活。在古埃及人精心准備的來世生活中,我們看到一種執著追求永恆的夢想。這種夢想以雕刻建築為媒介傳達給後者。 為此可以想像,無論是雕塑還是建築,埃及的藝術精神都指向來世,它引導埃及雕像保持堅定的行走姿態,義無反顧地行進於永恆國度的「路途」中。而金字塔就成為它們唯一的空間定向指標。那三角形般寬廣有力的平面,使任何人無論從哪個方向靠近它都將在震撼中終結於指向它的「路途」。如康定斯基所說:「精神生活可以用一個龐大的三角形表示,整個三角形緩慢的,幾乎不為人們覺察的向前和向上運動……一位隱形的摩西從頂上下來,他的聲音不為人所聞,只有藝術家才能首先聽見,他們不知不覺地跟隨這聲音前進……」 二、相同的材料,不同的題材顯現不同的文化精神。 雕塑是精神對物質材料的灌注,雕塑行為最終所要達到的,是使物質的材料發生改變,而徹底成為精神本身。石頭——這一象徵著占據空間但無時間性質的物質,因為其豐富的象徵性和強烈的質感硬度成為人類在創造視覺藝術時的首要選擇。人把自己的靈魂灌注給石頭,使之得到生命的滋養而成為人所祈求的形象。黑格爾認為:「雕刻最適合的題材是靜穆的、具有實體性的、沉思的人物性格,他的精神完全滲透到肉體存在里並流露出來,而精神的這種體現的感性材料單以形象本身就適合於表現精神的。」在西方古典藝術中,雕刻的存在意義顯然是為了顯現人性之崇高,只有人才配做追求神聖藝術的表現對象。所以人的形象幾乎成為西方雕塑藝術中的唯一主題。 和西方不同的是,中國的雕塑卻差不多涵蓋了動物、植物和人物乃至自然中的各種題材,因為在中國人眼中他們的位置同樣重要。如漢代的《馬踏飛燕》,不僅把馬作為主要的表現題材,更大的魅力不在於馬的形象塑造得有多麼理想,而是在於它的構思,將一匹駿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燕的瞬間作為雕塑的題材。中國人巧妙地避開了「形式」的難題,跨越到了「境界」的層面。中國古人那種無典範依據和具體神聖參照的造型准則恰好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人與自然合為一體,動物作為藝術表現題材取得了和人一樣的價值。中國雕塑的風格在原始藝術的改進中逐步實現了從寫實到寫意的過渡,這是中國人獨特的智慧體現,也是中國藝術的文化選擇。 所以都具有研究價值。

麻煩採納,謝謝!

② 臨沂和商丘哪個更適合居住呀哪個經濟更好呀

經濟
臨沂市將提升壯大商貿物流業作為全市服務業發展的重點工程來抓,繼續實施「商貿帶動」戰略,加快用現代物流理念和業態改造提升傳統市場,隨著一批知名物流企業落戶臨沂,已經初步形成了輻射全國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同時他們進一步加快建立交通、信息和倉儲三個平台,健全和完善交易網路,積極推進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城市物流向農村物流、國內物流向國際物流延伸。現在,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倉儲式經營、超市化經營、總經銷、總代理等現代化經營業態成了臨沂商貿主流。目前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佔到市場總交易額比重的30%,實現了從「攤位批發、現錢現貨」到「輕點滑鼠、物流天下」的現代商貿格局。2010年,臨沂商城容納6萬商戶,年營業額達到800億元,現代物流增加值達450億元。
經濟建設
工業已建立起門類較為齊全的綜合體系,形成了以輕工、紡織、機械、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黃金、醫葯等為主工業體系(臨沂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基地),是山東省的建材和黃金生產基地,是連接南北重要的物流城、商貿城。全市商業發達,有各類專業批發市場965處,其中專業批發市場189處,集貿市場76處,2007年成交額510.75億元,臨沂批發城共有各類批發市場96處,擁有攤位2.5萬個,連續三年躋身全國十大批發市場前三名。 現在僅次於浙江義烏,居全國第二,有「南義烏,北臨沂」之稱。
2011年臨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770.45億元,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9.0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382.05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增加值1109.39億元,增長14.2%。
經濟指標2011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317.85億元,增長11.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7.0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646.1億元,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354.8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為24.1∶49.0∶2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1元,增長13.9%;農民人均純收入5637元,增長20.6%。全部工業增加值567億元,增長17.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3億元,增長20.5%,居全省第9位,其中12月份增長26.5%,居全省第1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6.8億元,增長25.3%,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27.35億元,居全省第9位,增長27.1%,居全省第8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36億元,居全省第6位,增長17.8%,居全省第10位。財政總收入110億元,增長31.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44億元,居全省第9位,增長31.3%,居全省第2位。進出口總額1.94億美元,增長46.2%。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73.23億元,增長49%,實際利用FDI(外商直接投資)1.68億美元,增長61.8%。

2012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GDP286.09億元,增長14.3%,居全省第2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2億元,增長24.7%,居全省第2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41億元,居全省第6位,增長27.3%,居全省第3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億元,居全省第6位,增長15.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3億元,居全省第7位,增長34.8%,居全省第2位。

「馬踏飛燕」夜景
能源精深加工業、汽車及裝備製造業、醫葯化工業、冶金建材業、食品精深加工業、新能源新材料工業、紡織服裝業等為商丘的支柱產業。煤及煤化工、鋁及鋁深加工、機電裝備、製冷、冷鏈物流、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等為商丘的特色主導產業。2011年,河南煤業化工集團躋身世界企業五百強,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神火集團、商電鋁業集團在中國企業及製造業五百強中的位次進一步提升。

2011年,全市11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0億元,增長52.7%;工業項目完成投資400億元,增長70%;基礎設施完成投資95億元,增長9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1億元,增長57.5%;實現稅收35億元,增長76.8%;實現企業利潤86.8億元,增加就業30萬人。
其實單獨就能看到的來說,個人感覺臨沂比較好。

③ 韓國把文化傳統稱為

朝鮮戰爭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朝鮮現代社會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

④ 漢血馬和伊犁馬的短小的故事

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汗血馬」是一種古老的世界名馬,因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我國史書中如此稱之。

我國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資料記載,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是人工飼養歷史最長的一個馬種,其先祖是生長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據了解,這種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驚嘆。阿哈爾捷金馬還是土庫曼的國寶,它的形象被繪制在國徽中央。

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汗血馬體高1.5米左右,一般3歲成熟,5歲生仔,懷胎11個月,一年產一仔。這種馬耐渴,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只需喝一次水,適於在沙漠中長途跋涉。更重要的是,汗血馬耐力極好。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

我國史書記載,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發現一種揮汗如血一般鮮紅的寶馬,這個消息傳回長安,立刻引起轟動。此後,漢武帝連征西域大宛,從大宛國(今中亞費爾干納一帶)得到了這種有汗血的寶馬,並作詩贊美它為「天馬」。汗血寶馬從此名揚中國。據說,它還是成吉思汗的坐騎。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目前在土庫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總數量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庫曼。

汗血馬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輕快靈活,特有的優雅步伐、輕細優美的體形,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這種馬完美的身形曲線。據專家們考證,出土於我國甘肅武威雷台的威武、慓悍的的銅奔馬,就是根據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汗血馬的形象創作的。這尊被郭沫若先生定名為「馬踏飛燕」的銅奔馬,達到了《齊名要術》中相馬的最高標准。一蹄著飛燕、三足凌空,氣勢奪人,輕盈翱翔,集美感、力量與速度於一身,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

中亞馬史專家證實,被中國稱為「汗血馬」的阿哈爾捷金馬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最美麗的動物,其畫像經常出現在中亞地區各類考古文物中,甚至在已發現的公元前的壁畫和器皿上也有阿哈爾捷金馬優美的身
==========================
草原"天馬"--伊犁馬

早在兩千一百年前的西漢時期,西域烏孫(即今日的伊犁)就出產良馬。據《漢書.烏孫傳》記載:"天馬來兮從西極"、"其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時烏孫養馬已很有規模了。不僅如此,烏孫國還常常向漢朝的皇帝進貢良馬。漢武帝非常欣賞烏孫馬的優良品質,並親筆賜名"天馬"。此後,烏孫馬便有了"天馬"的美譽。"天馬"就是今天的伊犁馬。
清朝乾隆年間,清政府在伊犁各地大力興辦馬政。他們建立多處馬場,培育良駒,以供軍需。清軍乘騎伊犁馬之後軍威大振、所向披靡、聲震八方。這項事業對伊犁哈薩克馬的改良產生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伊犁馬的形成經歷了數百年的漫長歲月,融入了多種優良馬種的遺傳基因。比如,河套的蒙古馬,與烏孫近鄰的大宛馬,還有從俄羅斯引進的奧爾洛夫馬、布瓊尼馬等優良的馬種,都對今日伊犁馬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解放後,伊犁各縣非常重視引進良種馬進行雜交改良,培育出適應群牧條件的乘挽兩用型的伊犁馬,從此伊犁馬的品質得到進一步優化,使其具有體格高大、身軀魁梧、外貌俊秀、體質結實、遺傳性穩定、耐粗飼料、抗寒抗病能力強、力速兼備等良好的性能。

新疆地域遼闊,面積為160多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可利用草原面積7.56億畝。在歷史上,這里曾是溝通歐亞大陸「絲綢之路」的要沖地段。為了「絲綢之路」交通運輸之需要,此處養馬業發達。

新疆在歷史上就以盛產良馬著稱,遠在2000多年前,漢武帝從西域得烏孫馬命名為「西極馬」;得大宛馬命名為「天馬」。據考證,以上命名的馬,實際上是哈薩克馬的前身,伊犁馬的育成又以哈薩克馬為母本,所以伊犁馬含有「西極馬」和「天馬」的血統。目前全疆有馬100萬匹,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區,以哈薩克馬為主,還有焉耆馬,巴里坤馬等。伊犁馬為培育品種。馬在新疆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在農牧業生產,交通運輸,馬產品生產和馬術運動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產區概況

伊犁馬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伊犁地區,中心產區在昭蘇、特克

斯、新源、尼勒克,鞏留等縣。馬的總數約有10餘萬匹。

產區位於天山北坡西段的伊犁河流域。地形東、北、南三面有高山環繞,伊犁谷地向西敞開,受西來濕潤氣流影響較大,降水豐富,氣候溫和,森林茂密,草場遼闊,具有發展農林牧業生產的優越條件。

產區由於地形復雜,氣候表現出明顯的地帶性差異。西部河谷平原區氣候溫和,降水稀少,屬溫和半乾旱區,年平均氣溫為7.9-9.2℃,無霜期160-180天,年降水量200-350毫米。其特點是春季升溫迅速,且不穩定,雨水較多。夏季谷地溫度較高,但無酷暑。東部河谷丘陵區降水較多,屬溫涼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溫為5.4-7.5℃,無霜期110-160天,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其特點是春季升溫快,但不穩定,夏季短而溫和,多陣雨。昭蘇盆地,高寒多雨,屬冷涼半濕潤區,年平均溫度2.9℃,無霜期85-110天,年降水量400-500毫米。

產區共有草場5848萬余畝,優良草場佔90%以上,牧草繁茂,主要草場類型有: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平原荒漠及低地草甸等。

伊犁馬產區既是新疆的主要牧業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糧油產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油料、豆類、甜菜等。產區內廣闊的優質草場和溫和濕潤的氣候特點,,為培育伊犁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品種形成

伊犁馬是用當地的哈薩克馬為母本,以奧爾洛夫馬、布瓊尼馬、頓河馬等為父本進行育成雜交,培育而成的品種。早在20世紀初,尤其是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當地牧民已開始引用奧爾洛失、英頓〈布瓊尼馬〉等馬種改良當地的哈薩克馬,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個數量多,質量較好的伊犁馬雛型。

新中國成立後,在整頓伊犁馬育種工作的基礎上,於1952-1965年,又陸續引入奧爾洛夫、頓河、布瓊尼馬種,對昭蘇種馬場及其他繁育場馬匹,進行有計劃的雜交改良工作,制訂了以乘挽兼用型為育種方向的育種計劃。並且在有計劃的雜交改良,獲得大量雜種馬的基礎上,採用邊雜交、邊橫交固定的繁育方式。1963年開始,從雜種馬類群中,選取符合理想指標的優秀公母馬進行低血橫交固定,並加強幼駒培育,逐年增加哈薩克馬血液,降低外血影響,收到了良好的育種效果。

在育種過程中,除有計劃的培育、選用昭蘇種馬場的種馬外,其他繁育場培育的優秀個體,對伊犁馬的選育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品種特徵

(一)外貌特徵

伊犁馬具有良好的兼用體型,體格高大,結構勻稱緊湊。頭秀美、高昂乾燥,面部血管明顯;眼大有神,額廣、鼻直,鼻孔大,有悍威。頸長適中,肌肉充實,頸礎高,頸肩結合良好。耆甲中等高長,發育豐滿。背腰平直,腰稍長,尻寬長中等,稍斜。胸深,肋骨開張良好,胸廓發達,腹形正常。肩胛長斜,四肢乾燥,筋腱明顯,關節清晰,肢勢端正。系中等長,蹄質結實,運步輕快。鬃、鬣、尾、距毛中等或稍長。有少部分馬頸部肌肉欠豐滿,前胸發育較差,四肢發育不足,有待今後在育種工作中改進。

毛色以騮色為主之,栗色和黑色次之,青色和其他毛色少見,據1980年對929匹馬的調查統計,騮毛佔54.7%,栗毛佔24.5%,黑毛佔17.1%,青毛佔1.9%,其他毛色佔1.8%。

(二)體尺、體重

伊犁馬體尺與國內其他馬相比,為我國較大的馬種之一。胸圍較大為其突出的優點,胸圍比體高大25~35厘米,具有力速兼備得優良品質。

表1伊犁馬體尺單位:厘米,千克

匹數
體高
胸圍
管圍
體重
體尺指數

胸圍
管圍

成年公馬
57
148.33±0.68
171.33±0.91
19.46±0.10
412.36±4.66
115.5
13.2

成年母馬
304
141.00±0.31
166.62±0.47
17.55±0.02
373.44±2.66
118.1
12.5

四、生產性能

(一)騎乘速力和持久力

伊犁馬力速兼備,其工作能力可以三河馬媲美。騎乘速力:1000米為1分13.6秒,1600米為2分8.7秒,3200米為4分25.3秒,50公里為1小時42分31秒。

(二)挽力性能

伊犁馬兩匹拉四輪槽子車,載重3000公斤,在土路和石子路面行進20公里,需1小時31分;載重1200~1500公斤,使役每日8~10小時,行30~40公里,可持續3~4天。最大挽力400公斤,約為體重的92%。

(三)產乳性能

據1980年6月底和9月底,,對11匹伊犁馬母馬擠乳量測定,成年馬除供幼駒哺乳外,每天還可擠乳5.4公斤,按牧民習慣擠乳期120天計算,每匹可擠乳648公斤。

(四)產肉性能

據1980年11月至12月上旬在昭蘇種馬場,昭蘇縣天山牧場屠宰測定未經肥育的三歲半母馬4匹,六歲半母馬3匹,十歲半母馬4匹,結果如表2。

表2伊犁馬產肉性能測定單位:公斤

年齡
匹數
性別
屠前體重
胴體重
肉重
骨重
肉臟重
屠宰率
凈肉率
骨肉比

3.5歲
4

333.50
183.93
146.62
37.31
35.99
54.50
43.44
1:3.93

6.5歲
3

361.17
195.43
160.34
35.08
38.37
54.11
44.39
1:4.57

10.5歲
4

374.10
189.45
149.64
39.83
40.99
50.64
40.06
1:3.76

據對六歲半母馬肉成分分析結果:水分佔48.82%,干物質佔51.18%(粗蛋白16.89%,粗脂肪31.94%,灰分0.85%〉。每公斤馬肉產生熱能為16.59兆焦耳。馬肉樣取自第9-11

肋骨間除去背最長肌後的餘下部分。

五、繁殖性能

公、母馬3周歲時開始配種。小群配種時,用3~5歲公馬,公、母比例為1:10~20,6~6.5歲公馬,公、母比例為1:25~35;個別公馬至20歲,尚能保持良好的配種能力。在群牧條件下,對母馬進行人工授精,受胎率80%左右,母馬終生產駒10~l2匹。母馬發情周期為17~21 天,妊娠期323~337天。

幼駒初生時的體高,相當於成年馬的62%以上,管圍相當於成年馬的56.79%,體長、腳圍相當於成年馬的45%以上;生後一周歲的體高相當於成年馬的87.98%,管圍相當於成年馬的82.74%,體長、胸圍相當於成年馬的76%以上;2周歲的體高和管圍達到成年馬的94%,而體長和胸圍達到成年馬的89%;至4~5周歲時生長發育基本完成。

六、適應性

伊犁馬長期生活在終年放牧的飼管條件下,鍛煉和保持了哈薩克馬的優良特性。能適應海拔高、氣候嚴寒的自然環境,耐粗飼,抗病力強,擅走山路,冬季能刨開40-50厘米厚的積雪採食牧草。冬春枯草季節體膘下降,但到夏秋牧草茂盛時期能迅速恢復體膜。伊犁馬曾廣及到全國16個省〈區〉市,在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下,能較好地適應各地的自然環境和飼養方式,是一個適應性較強的品種。

七、評價和展望

伊犁馬是在群牧飼養條件下,通過長期雜交選育而成的一個數量較大的品種。它具有體型外貌基本一致的品種特徵和較為穩定的遺傳性。具有力、速兼備的工作能力和較高的繁殖性能。耐粗飼、抗病力強,有較廣泛的適應能力。它是我國優良兼用馬種之一。伊犁馬能適應我國農牧業生產和交通運輸上的需要,並已被不少省區引為種馬,對我國馬匹育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據伊犁馬的品種現狀和當前在養馬生產、育種及馬匹銷路上的實際狀況,需採取適當控制數量,努力提高質量,加強保種工作等措施。伊犁馬的育種工作,應向乘挽兼型的育種方向發展,適當的培育馬術運動用馬,積極改善放牧和補飼管理,加強幼駒培育,搞好品系繁育,擴大伊犁馬的用途,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⑤ 被中國旅遊局定為「中國旅遊指標」,他的名稱是什麼

中國旅遊標志是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膘肥體健,雄姿英發,表現了一種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⑥ 書畫風格

水墨畫之水墨淺談

古代水墨大寫意不多,都以線條為主,吳帶之遺風為國畫教學重點。而水墨只是一種填補。雖線條為主,但也以墨分五色入畫,此五色只是一個虛數,其實就是由淡至深的墨色。古時的線條也不象今天的素描,透視、比例、立體感那樣,它只要形似即可,立體太強了,反而失去本來國畫的味道。有人說線描容易,其實不然,線描如寫行草,每一點畫都有局部要求,一旦失筆,就會失去神韻。
現畫水墨畫:
一是大多是被動水墨造型,水墨落紙,等形出來後再配以線條或墨色補充,以根據其形再去創作意境,這是普遍的一種弊病,這種畫法很難升華到中上或一流水平。這種畫看起來甚好,也有一定韻味,作為商業畫還行。
二是點塊成形式,國畫教學中有怎樣畫xx,xx怎樣畫法,如畫小雞,分幾塊拼搭的,這樣的教學,在老年大學中常見,學上一年半載的就感覺不錯了,真是氣死幾十年的老畫家。這樣的畫,一是比較散,不可能一氣呵成,也比較呆板,沒法活起來,只是象模象樣而已。
以上兩類畫者,須多看名作,如張大千的畫,最好有展出看真跡。
真正好的水墨畫,是以主動水墨造形為原則,圍繞所表達的物像,盡力表現,一氣呵成。正如草書,中間不能停頓,一停就斷氣也,何談氣韻。水墨畫是大寫意,不同於線條畫,線條畫的寫實比水墨畫多些(見唐寅畫),還有范曾的人物線畫,那是一筆線畫來神韻出,後摹者必滯停也,能鑒者一眼分明。水墨是最好的寫意,或者說是「以寫吾心」,是一種情感的流露表達,因此它也是一種很難的畫法,須悟性很高的人才可為之。
鑒賞書畫,其實畫上書法有點睛效果,有時看畫甚好,但其書法太劣,其畫就好不起來,因為「書畫同源」很有道理的,一個書法很差的人,其畫藝無法提高的。有些畫還行,但總感自已書法欠差,聰明的人會用「畫字」來彌補書法水平的不足,畫字與書法有著質的不同,畫字是重字之造型(如工藝體),而輕法理(這種畫字常被那些急於求成的人所採用,所謂獨創個性,如個人簽字設計,或如樹桿搭架,等)。可知傳統書法的運筆是需要年久功力的,看吳昌碩的書畫,是那麼的相得益彰。如果我們看到一幅作品上的字是「畫字」,那麼其作品再誘人也只是中下級的,沒有收藏價值的,切記。
我們看大師作畫,他的畫用筆都有書法的味道,凝練與灑脫,匯集之整幅精華。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還有須畫外博學,自古雲:「腹有詩書氣自華」,「紙上得來終究淺」,要學習寫詩詞歌賦,那怕寫些現代詩也好,學會去觀察生活、領會自然,從中尋找靈感,並用水墨去表達所感,即為上上之作。

齊白石先生的畫,真是中國水墨畫之基礎教學的活教材,以墨造型,深淺不同,與賞畫者眼睛視覺想像中要求相應,這就很難了,如畫蝦,墨色的協調,墨塊的大小,最為重要,也最難表達,墨色協調在於每一塊墨色勻勻,墨塊大小在於是主動水墨造型,不是將筆水中一提入宣紙,任意自由散發,再根據散疏圖案進行加補,去適應水墨變化方向,而是規定范圍不留空白也不超,這是真正的用墨高手,所以齊之畫價值那麼高,如果某人能仿到白石先生的用墨水平,其畫價值也會很高的。徐悲鴻先生也是用墨高手,但他是現實主義的,他的素描水平太好,對他的水墨畫反而產生制約。郭沫若先生比較浪漫,當他看到「馬踏飛燕」時,笑對徐悲鴻:「先生一生畫馬無數,不及一匹『馬踏飛燕』」。所以說:「凡畫原物慎有餘,表達含糊實不足」。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齊白石先生不會去畫張大千那樣的畫,徐悲鴻先生不去想「馬踏飛燕」,那怕想馬踏山頭、馬踏白雲。
從出土文物看,中國古代的藝術構思真是能「奇思妙想」,那種超凡浪漫今何在?cctv的百家講壇有老師說了,唐朝是詩的國度,詩可以自由想像,而清朝是四書五經的圍城,城牆很高,看不到城外世界,封閉了思想,直到清皇朝滅亡。
現在有了電腦,不盡是中國五千年,連世界的昨日也了解較多,那些美妙的啟迪正好應用於藝術表現之中,才能更美麗。
有人精細繪畫,能比得過相機嗎?有人繁復塗鴉,有人以色艷護弊,同油漆匠樣?有人以大壓人,可以多少錢1尺?
中國畫重在寫心情,用意境來表達心情,詩情畫意。如何表達,用什麼來表達,表達的效果以及誰看得懂多少,這就看作者的素養水平了。如果後來者想在中國水墨上有所成就,那就必須去領會:毛筆的特性、墨色的特性、宣紙的特性、書法的法理、物像的線塊、表達的內容、審美的要點、完美的共鳴等。
我們現在很忙,看不完的細長文章,想當年「老子」先生,一生只寫一篇文章,才五千字的《道德經》,早年的著名書法家,主要作品都是平時的信箋書信內容,《蘭亭》算是專寫的了,而第二行草<祭侄稿>是顏公的家書。那些家書也都詞語精練,用字正好,只講正題要語,與詩詞一樣。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多少字多少價,多少尺多少價的,因此杜甫的詩詞稿費非常少,買不起房子住草棚,還好有自留地蓋間草屋,雖常被春、夏、秋、冬風吹破,能住就好。
我去過浙江嘉善縣的梅花庵,那吳鎮先生的畫才叫「絕」了,字也非常漂亮,不行可以去查下,他的畫才是國寶級的。 聽說吳昌碩先生也是他的「粉絲」。怎麼來評水墨畫,什麼是文人墨客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徐渭與梁楷的畫,特別是徐文長,又叫青藤先生,鄭板橋可謂八怪領袖,然自刻一章,願做青藤之隨身小狗;白石先生名聲海內外,然願做青藤僕人,天天幫磨墨理紙。兩位大師為何那樣崇拜徐文長,可見青藤先生的水墨功夫了得。怎麼解說才理解呢,可以把它看作是跳水系數吧,那是最高系數,這個系數是鄭、齊兩先生所心儀的,但自已無緣達到,而徐渭達到了。聽說一個木匠專仿鄭板橋之畫,仿得一般人看不出來,也聽說好多人仿白石先生之畫,也是真假難分,說明他們的畫容易仿來,這就是系數不最的原故,但誰要仿徐文長的畫就難了,頂級系數的跳水,各項指標要一氣呵成,而畫來不得半點敗筆弊墨,這就是大師與大師的差距。

註:感謝「水墨公社」把本文「加精」。

⑦ 我想知道伊犁的氣候是什麼樣的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在遠離海洋和群山環抱的影響下,具有典型的乾旱氣候特徵,屬寒溫帶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由於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從天山到阿爾泰山,隨著經度和位置高度的不同,各地又有獨特的小氣候特徵。全州總的氣候特徵是:夏季短,冬季長;春季升溫快但不穩定;秋季降溫迅速。一般年份春季長於秋季30天左右。陽光充足,相對濕度低,蒸發量大。氣溫變化劇烈,日溫差大。無霜期較短。降水量月、季、年度變化率大,山區多於平原,局部地區間差異大。風力因各地地形影響而表現不一。在災害性天氣方面,逢秋末、春初普遍受到冷空氣入侵,氣溫急劇下降,有暴風雪。初冬有霜凍,夏季有暴雨、冰雹、乾熱風等災害。

伊犁州境內的氣溫,以地區來看,伊犁地區年平均氣溫為8-9℃,塔城地區年平均氣溫為7-8℃,阿勒泰地區年平均氣溫為0-4℃,,即氣溫隨地勢的增高而漸低。全年以1月份(山區2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平均年較差界於27-45℃之間,山區差值小,平原差值大;各地平均日較差在10-16℃之間,最大日較差在20-28℃之間。

在光熱方面,自治州太陽輻射通量年平均為5200-5600兆焦耳/平方米。阿勒泰地區緯度高,光熱資源為5399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的低值區。伊寧市、霍城縣一帶太陽輻射通量為5563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光熱資源高值區。能為植物利用的光合潛力全州一般為2600-2800兆焦耳/平方米。自治州境內年日照時數在2899-3158小時之間,日照比率平均為65%。

伊犁州平原農區無霜期一般在150-180天。伊寧、沙灣兩縣最長為191天。山區為100-130天。

伊犁州的降水量受大氣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在西風急流帶來的大西洋暖濕氣流和南下的北冰洋氣流共同作用下,遇西敞、北東南三面環山封閉地形成「三帶四塊」降水各異的特徵。

伊犁州境內蒸發量的總趨勢是從南向北增大,全州年蒸發量是1259-2381毫米。蒸發量最大的是阿勒泰地區的黑山頭,達2331毫米;蒸發量最小的出現在昭蘇縣,只有1209.5毫米。

伊犁州境內的氣壓因海拔高度相差懸殊而表現不規則。凡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區,氣壓都在900百帕以下;凡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區,氣壓都在900百帕以上。其年際變化無規律,且變幅不大。其日變化以清晨為最高,至午後最低,然後又開始上升,與氣溫日變化基本成反向變化。

伊犁州境內的風速是北部大於南部。一年中的變化,一般從3月份增大,到11月份又減少。個別地區則相反。

伊犁州境內的災害天氣主要是,逢春初、秋末普遍有冷空氣或寒潮侵入,氣溫急劇下降,有暴風雪。初冬有霜凍,夏季有暴雨、冰雹、乾熱風等災害。寒潮多出現在春、秋兩季,入侵的途徑主要來自北方或西方的強冷空氣。侵入時間一般在9月底開始。雷暴和冰雹多發生在山區和前山地帶,一般出現在4-10月,主要集中在5-8月。大風主要集中在4-10月

伊犁河谷地區教新疆其餘地區,冬季溫度教高,夏季較涼,河谷南部地區是高原,長冬無夏,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0度,伊犁河谷地區降雨量高於其它地區,尤其以南部明顯

⑧ 馬的飼養及調訓

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汗血馬」是一種古老的世界名馬,因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我國史書中如此稱之。

我國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資料記載,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是人工飼養歷史最長的一個馬種,其先祖是生長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據了解,這種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驚嘆。阿哈爾捷金馬還是土庫曼的國寶,它的形象被繪制在國徽中央。

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汗血馬體高1.5米左右,一般3歲成熟,5歲生仔,懷胎11個月,一年產一仔。這種馬耐渴,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只需喝一次水,適於在沙漠中長途跋涉。更重要的是,汗血馬耐力極好。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

我國史書記載,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發現一種揮汗如血一般鮮紅的寶馬,這個消息傳回長安,立刻引起轟動。此後,漢武帝連征西域大宛,從大宛國(今中亞費爾干納一帶)得到了這種有汗血的寶馬,並作詩贊美它為「天馬」。汗血寶馬從此名揚中國。據說,它還是成吉思汗的坐騎。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目前在土庫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總數量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庫曼。

汗血馬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輕快靈活,特有的優雅步伐、輕細優美的體形,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這種馬完美的身形曲線。據專家們考證,出土於我國甘肅武威雷台的威武、慓悍的的銅奔馬,就是根據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汗血馬的形象創作的。這尊被郭沫若先生定名為「馬踏飛燕」的銅奔馬,達到了《齊名要術》中相馬的最高標准。一蹄著飛燕、三足凌空,氣勢奪人,輕盈翱翔,集美感、力量與速度於一身,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

中亞馬史專家證實,被中國稱為「汗血馬」的阿哈爾捷金馬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最美麗的動物,其畫像經常出現在中亞地區各類考古文物中,甚至在已發現的公元前的壁畫和器皿上也有阿哈爾捷金馬優美的身
==========================
草原"天馬"--伊犁馬

早在兩千一百年前的西漢時期,西域烏孫(即今日的伊犁)就出產良馬。據《漢書.烏孫傳》記載:"天馬來兮從西極"、"其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時烏孫養馬已很有規模了。不僅如此,烏孫國還常常向漢朝的皇帝進貢良馬。漢武帝非常欣賞烏孫馬的優良品質,並親筆賜名"天馬"。此後,烏孫馬便有了"天馬"的美譽。"天馬"就是今天的伊犁馬。
清朝乾隆年間,清政府在伊犁各地大力興辦馬政。他們建立多處馬場,培育良駒,以供軍需。清軍乘騎伊犁馬之後軍威大振、所向披靡、聲震八方。這項事業對伊犁哈薩克馬的改良產生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伊犁馬的形成經歷了數百年的漫長歲月,融入了多種優良馬種的遺傳基因。比如,河套的蒙古馬,與烏孫近鄰的大宛馬,還有從俄羅斯引進的奧爾洛夫馬、布瓊尼馬等優良的馬種,都對今日伊犁馬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解放後,伊犁各縣非常重視引進良種馬進行雜交改良,培育出適應群牧條件的乘挽兩用型的伊犁馬,從此伊犁馬的品質得到進一步優化,使其具有體格高大、身軀魁梧、外貌俊秀、體質結實、遺傳性穩定、耐粗飼料、抗寒抗病能力強、力速兼備等良好的性能。

新疆地域遼闊,面積為160多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可利用草原面積7.56億畝。在歷史上,這里曾是溝通歐亞大陸「絲綢之路」的要沖地段。為了「絲綢之路」交通運輸之需要,此處養馬業發達。

新疆在歷史上就以盛產良馬著稱,遠在2000多年前,漢武帝從西域得烏孫馬命名為「西極馬」;得大宛馬命名為「天馬」。據考證,以上命名的馬,實際上是哈薩克馬的前身,伊犁馬的育成又以哈薩克馬為母本,所以伊犁馬含有「西極馬」和「天馬」的血統。目前全疆有馬100萬匹,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區,以哈薩克馬為主,還有焉耆馬,巴里坤馬等。伊犁馬為培育品種。馬在新疆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在農牧業生產,交通運輸,馬產品生產和馬術運動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產區概況

伊犁馬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伊犁地區,中心產區在昭蘇、特克

斯、新源、尼勒克,鞏留等縣。馬的總數約有10餘萬匹。

產區位於天山北坡西段的伊犁河流域。地形東、北、南三面有高山環繞,伊犁谷地向西敞開,受西來濕潤氣流影響較大,降水豐富,氣候溫和,森林茂密,草場遼闊,具有發展農林牧業生產的優越條件。

產區由於地形復雜,氣候表現出明顯的地帶性差異。西部河谷平原區氣候溫和,降水稀少,屬溫和半乾旱區,年平均氣溫為7.9-9.2℃,無霜期160-180天,年降水量200-350毫米。其特點是春季升溫迅速,且不穩定,雨水較多。夏季谷地溫度較高,但無酷暑。東部河谷丘陵區降水較多,屬溫涼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溫為5.4-7.5℃,無霜期110-160天,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其特點是春季升溫快,但不穩定,夏季短而溫和,多陣雨。昭蘇盆地,高寒多雨,屬冷涼半濕潤區,年平均溫度2.9℃,無霜期85-110天,年降水量400-500毫米。

產區共有草場5848萬余畝,優良草場佔90%以上,牧草繁茂,主要草場類型有: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平原荒漠及低地草甸等。

伊犁馬產區既是新疆的主要牧業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糧油產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油料、豆類、甜菜等。產區內廣闊的優質草場和溫和濕潤的氣候特點,,為培育伊犁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品種形成

伊犁馬是用當地的哈薩克馬為母本,以奧爾洛夫馬、布瓊尼馬、頓河馬等為父本進行育成雜交,培育而成的品種。早在20世紀初,尤其是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當地牧民已開始引用奧爾洛失、英頓〈布瓊尼馬〉等馬種改良當地的哈薩克馬,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個數量多,質量較好的伊犁馬雛型。

新中國成立後,在整頓伊犁馬育種工作的基礎上,於1952-1965年,又陸續引入奧爾洛夫、頓河、布瓊尼馬種,對昭蘇種馬場及其他繁育場馬匹,進行有計劃的雜交改良工作,制訂了以乘挽兼用型為育種方向的育種計劃。並且在有計劃的雜交改良,獲得大量雜種馬的基礎上,採用邊雜交、邊橫交固定的繁育方式。1963年開始,從雜種馬類群中,選取符合理想指標的優秀公母馬進行低血橫交固定,並加強幼駒培育,逐年增加哈薩克馬血液,降低外血影響,收到了良好的育種效果。

在育種過程中,除有計劃的培育、選用昭蘇種馬場的種馬外,其他繁育場培育的優秀個體,對伊犁馬的選育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品種特徵

(一)外貌特徵

伊犁馬具有良好的兼用體型,體格高大,結構勻稱緊湊。頭秀美、高昂乾燥,面部血管明顯;眼大有神,額廣、鼻直,鼻孔大,有悍威。頸長適中,肌肉充實,頸礎高,頸肩結合良好。耆甲中等高長,發育豐滿。背腰平直,腰稍長,尻寬長中等,稍斜。胸深,肋骨開張良好,胸廓發達,腹形正常。肩胛長斜,四肢乾燥,筋腱明顯,關節清晰,肢勢端正。系中等長,蹄質結實,運步輕快。鬃、鬣、尾、距毛中等或稍長。有少部分馬頸部肌肉欠豐滿,前胸發育較差,四肢發育不足,有待今後在育種工作中改進。

毛色以騮色為主之,栗色和黑色次之,青色和其他毛色少見,據1980年對929匹馬的調查統計,騮毛佔54.7%,栗毛佔24.5%,黑毛佔17.1%,青毛佔1.9%,其他毛色佔1.8%。

(二)體尺、體重

伊犁馬體尺與國內其他馬相比,為我國較大的馬種之一。胸圍較大為其突出的優點,胸圍比體高大25~35厘米,具有力速兼備得優良品質。

表1伊犁馬體尺單位:厘米,千克

匹數
體高
胸圍
管圍
體重
體尺指數

胸圍
管圍

成年公馬
57
148.33±0.68
171.33±0.91
19.46±0.10
412.36±4.66
115.5
13.2

成年母馬
304
141.00±0.31
166.62±0.47
17.55±0.02
373.44±2.66
118.1
12.5

四、生產性能

(一)騎乘速力和持久力

伊犁馬力速兼備,其工作能力可以三河馬媲美。騎乘速力:1000米為1分13.6秒,1600米為2分8.7秒,3200米為4分25.3秒,50公里為1小時42分31秒。

(二)挽力性能

伊犁馬兩匹拉四輪槽子車,載重3000公斤,在土路和石子路面行進20公里,需1小時31分;載重1200~1500公斤,使役每日8~10小時,行30~40公里,可持續3~4天。最大挽力400公斤,約為體重的92%。

(三)產乳性能

據1980年6月底和9月底,,對11匹伊犁馬母馬擠乳量測定,成年馬除供幼駒哺乳外,每天還可擠乳5.4公斤,按牧民習慣擠乳期120天計算,每匹可擠乳648公斤。

(四)產肉性能

據1980年11月至12月上旬在昭蘇種馬場,昭蘇縣天山牧場屠宰測定未經肥育的三歲半母馬4匹,六歲半母馬3匹,十歲半母馬4匹,結果如表2。

表2伊犁馬產肉性能測定單位:公斤

年齡
匹數
性別
屠前體重
胴體重
肉重
骨重
肉臟重
屠宰率
凈肉率
骨肉比

3.5歲
4

333.50
183.93
146.62
37.31
35.99
54.50
43.44
1:3.93

6.5歲
3

361.17
195.43
160.34
35.08
38.37
54.11
44.39
1:4.57

10.5歲
4

374.10
189.45
149.64
39.83
40.99
50.64
40.06
1:3.76

據對六歲半母馬肉成分分析結果:水分佔48.82%,干物質佔51.18%(粗蛋白16.89%,粗脂肪31.94%,灰分0.85%〉。每公斤馬肉產生熱能為16.59兆焦耳。馬肉樣取自第9-11

肋骨間除去背最長肌後的餘下部分。

五、繁殖性能

公、母馬3周歲時開始配種。小群配種時,用3~5歲公馬,公、母比例為1:10~20,6~6.5歲公馬,公、母比例為1:25~35;個別公馬至20歲,尚能保持良好的配種能力。在群牧條件下,對母馬進行人工授精,受胎率80%左右,母馬終生產駒10~l2匹。母馬發情周期為17~21 天,妊娠期323~337天。

幼駒初生時的體高,相當於成年馬的62%以上,管圍相當於成年馬的56.79%,體長、腳圍相當於成年馬的45%以上;生後一周歲的體高相當於成年馬的87.98%,管圍相當於成年馬的82.74%,體長、胸圍相當於成年馬的76%以上;2周歲的體高和管圍達到成年馬的94%,而體長和胸圍達到成年馬的89%;至4~5周歲時生長發育基本完成。

六、適應性

伊犁馬長期生活在終年放牧的飼管條件下,鍛煉和保持了哈薩克馬的優良特性。能適應海拔高、氣候嚴寒的自然環境,耐粗飼,抗病力強,擅走山路,冬季能刨開40-50厘米厚的積雪採食牧草。冬春枯草季節體膘下降,但到夏秋牧草茂盛時期能迅速恢復體膜。伊犁馬曾廣及到全國16個省〈區〉市,在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下,能較好地適應各地的自然環境和飼養方式,是一個適應性較強的品種。

七、評價和展望

伊犁馬是在群牧飼養條件下,通過長期雜交選育而成的一個數量較大的品種。它具有體型外貌基本一致的品種特徵和較為穩定的遺傳性。具有力、速兼備的工作能力和較高的繁殖性能。耐粗飼、抗病力強,有較廣泛的適應能力。它是我國優良兼用馬種之一。伊犁馬能適應我國農牧業生產和交通運輸上的需要,並已被不少省區引為種馬,對我國馬匹育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據伊犁馬的品種現狀和當前在養馬生產、育種及馬匹銷路上的實際狀況,需採取適當控制數量,努力提高質量,加強保種工作等措施。伊犁馬的育種工作,應向乘挽兼型的育種方向發展,適當的培育馬術運動用馬,積極改善放牧和補飼管理,加強幼駒培育,搞好品系繁育,擴大伊犁馬的用途,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閱讀全文

與馬踏飛燕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