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炒服k線圖所指下面的副圖 ,說,指標堆背離怎麼理解
【均線背離】 「背離」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步運行波動的技術數據值,在運行方向上出現了相互背離性的波動。而發生的這個技術現象,就稱為「背離現象」。「背離現象」在實戰中隨處可見,比如「頂背離」,「底背離」,短期均線與中期均線的背離,量價背離等,並且「背離現象」在市場的運行中對股價往往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實戰中,很多人為的錯誤判斷就是經常受到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背離現象」的干擾。 均線與均線之間的背離,是正常的股價短期性波動造成的,主要是一種周期均線之間的運行方向的相互背離現象,經常見的短期均線與中期均線出現背離現象,比如:5日、10日兩條均線是向下運行的,而20日、30日均線卻是向上運行的,中間則是60日和120日均線在平走。這說明短線股價在向下打,拉動了5日、10日兩條均線向下走,但該股整體上中期系統卻是在逐步向上轉強的走勢,因此,20日、30日均線在向上運行。60日和120日均線對向下走的5日、10日兩條均線來講是一種支撐作用,而對20日和30日向上走的均線是一種壓製作用。那麼,後面一旦20日、30日均線穿上了60日和120日均線的壓制,就是中期通道打開的信號。這個期間,可以肯定的是5日、10日兩條均線也早已經從向下轉為向上運行了。 進而,還可以將不同的周期圖上的方向相反的均線系統進行分析,比如:15、30分鍾周期上是向下扭轉運行的,而60分鍾、日線周期上則是向上運行的,這就要分析15、30分鍾周期上的向下攻擊動作是短線的回打動作?還是一個高點位置的構築短期頂部的動作?將15分鍾周期至日線周期的所有走勢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明確的判斷。 「均線與均線的背離現象」,大多發生在波動次數比較頻繁的各種分時周期圖中。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在分時圖中,股價波動的速度遠比均線速度快的多。那麼,各時間周期的均線在股價的快速上拉均線和下拉均線的波動中,有時就會出現各均線之間的短時間「混亂」現象。(在震盪幅度比較大的日線中,有時也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比如:有的均線在向上運行,同時也有均線向下運行,而股價處於兩條線的中間位置——「老虎嘴」現象。此時往往成為均線技術分析里的一個盲區。之所以,稱其為「老虎嘴」,就是告訴大家不要盲目「虎口奪食」為好。最好,耐心待其股價從「老虎嘴」里走出方向選擇之後,再做操作的決定。 【股價與均線背離】 均線背離現象在實際操作中經常能夠遇到,它對於把握短線機會很有幫助,而【股價與均線背離】是指兩種情況: 1、當股價下跌見底後,從底部上漲時,此時中長期均線的運行方向一般都是向下的,當股價突破一條均線以後,股價的運行方向與所突破的均線的方向是「交叉」並相反的,這就是價線背離。 2、另一種情況是,當股價上漲見頂後,快速下跌的過程中,此時的中長期均線的運行方向仍然向上,當股價快速擊穿一條中長期均線後,此時股價的方向向下,而被擊穿的均線的方向確是向上的,股價與被擊穿的均線的方向也是「交叉」並相反的,這也是價線背離現象。 價線背離現象一般發生在暴漲或者暴跌時,對於判斷底部和頂部很有幫助,股價對均線有拉動的作用力,而同時均線對股價也有吸引的作用力,股價與均線的方向發生交叉背離,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市場狀態,是短期的行為,由於均線的吸引力,將導致這一現象得到修正。同時由於均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趨勢的方向,而一個趨勢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趨勢會對出現偏差的股價進行修正,從而出現反彈或者回調,這一方法對於判斷短期的底部和頂部很有效。 股價與均線的交叉背離現象是很常見的,這種方法只是技術上的一種參考指標,並不是絕對的,但是它作為一種參考指標,還是很有應用價值的。我們在運用均線背離時應當注意幾個問題: 1、股價的K線與均線必須發生交叉,並且在方向上相反,如果股價與均線沒有發生交叉時,即使此時兩者方向相反,也不屬於均線背離。 2、在均線背離發生後,判斷短期的底和頂時,應當注意:股價必須出現劇烈震盪的情況下才可靠。如果在均線發生背離後,股價並沒有出現劇烈的震盪,而是出現強勢盤整或者下跌抵抗的情況,表明市場並不理會均線背離,原有的上漲或下跌狀態仍將持續。 3、均線背離技術只適用於一般狀態下的市場,當市場進入「極強」或「極弱」狀態時,應當運用「均線扭轉」理論來判斷大勢。此時的市場狀況是有兩種情況: A、極強市場。此時是連續放巨量突破均線與均線發生背離,突破後股價在高位強勢整理拒絕回調,判斷這種現象的關鍵因素在於「連續」放巨量,成交量的「連續」是十分重要的。 B、極弱市場。此時是連續陰跌破位後所出現無量的下跌抵抗,股價無力回彈,即使股價暫時起穩,也不能進場搶反彈,因為股價是在半山腰被動等待均線下壓,屬於均線的被動修復,一旦上方的均線壓下來,股價仍將破位下跌。 【修復性背離】 「修復性背離」的產生原因比較簡單。重點是「技術糾偏」和「修復性」,「背離」只是由於股價在做「修復性」的動作時才引起的「背離現象」。所以,這里的「背離現象」不同於「頂、底背離」。在通常情況下,並不對股價的總體運行方向產生扭轉性影響。而僅僅只是對股價的運行方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也就是講,在某個數據值(比如某個指標)出現「修復性」動作而產生「背離現象」的過程中,股價的運行方式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從攻擊形態改為橫向震盪形態),但股價的總體運行方向卻並不會發生扭轉性質的改變。「修復性背離」的現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基本上都發生在一個階段性攻擊形態的中間部分。而且「修復性背離」現象的持續時間一般要比「頂、底背離」現象長,有時會由三個以上的單頂(底)背離現象組合形成。「修復性背離」現象在一波趨勢性的階段行情中不一定只出現一次。有時在比較長的攻擊趨勢行情過程中,會出現兩次或三次。很多人經常百思不解的是,出現背離現象後,股價只是出現了一些比較小幅度、短時間的波動動作,但股價的運行方向卻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這就是「修復性背離現象」的典型表現。 實戰中,「修復性背離現象」多出現在上攻趨勢的中部橫盤震盪階段和下跌趨勢中部的橫盤震盪階段。分析判斷的重點: 1.上攻趨勢中,雖然出現頂部背離現象,但橫盤震盪階段中股價的每個回落底,呈現一底比一底高。重要的趨勢型均線(多以中、長期均線為主),始終保持著堅挺的向上攻擊形態。當股價震盪到該均線附近時,技術指標往往也修復回到0軸或是回落到低位值區域。此時技術指標與股價同時出現堅決的向上攻擊扭轉。新的攻擊再次開始。 2.下跌趨勢中,雖然出現底部背離現象,但橫盤階段中股價的重心始終在緩慢的繼續向下移動。重要的趨勢型壓制性均線(也多為中、長期均線),始終向下延伸壓制著股價。當股價震盪到該均線附近時,指標也基本上修復回到0軸或反彈到高位區域了。此時股價與指標再次同時出現加速向下扭轉攻擊。新的一波下跌開始。 3.還有一種情況比較惡毒。就是在上攻(或下跌)趨勢中的「修復性背離」動作中,當均線修復回到0軸附近,股價也靠近重要支撐或壓制均線時,股價先快速的向下(或向上)擊破該重要均線。然後才開始真正的向上攻擊(或下跌)動作。這種先反向「引誘」一下,再開始真正攻擊動作的現象,很惡毒,往往會「欺騙」大量的跟風者。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時,看輕股價的反向動作,應該把重點放在「價穿線不穿」的要領來仔細辨別。 【背離現象的時效性】 「背離現象」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具有時效性。也就是講每一種「背離現象」在發生以後,只是在相對的時間效應的背景下對股價的波動狀態產生直接影響。而超過了這個時效期,影響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消失。 但如何來分析判斷「背離現象的時效期」呢? 首先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同周期(比如分鍾分時圖、日、周、月等)背景下產生的「背離現象」,其時效期會不同;不同性質的技術數據之間相互產生的「背離現象」的時效期也不同。 再一個就是,「背離現象」往往是從5分鍾圖開始演變,依次擴展在每個圖上出現的。所以,背離現象不能夠簡單的以一個圖的現象單獨來分析,而是要把各個時間周期的技術走勢綜合起來分析、判斷,准確性才會提高。 1.頂(底)背離現象的演變過程: A.一般最早出現的雙頂(底)背離現象是在5分鍾圖上,此時只會促使15分鍾圖上出現第一個單頂(底)。但30分鍾圖上股價走勢,只是出現短時間的震盪變化,60分鍾圖的股價攻擊趨勢依舊。 B.當5分鍾圖經過一段時間後,再次出現頂(底)背離現象時,15分鍾圖上就形成背離形態中的第二個頂(底),完成了一個背離形態,此時30分鍾會形成第一個頂(底),60分鍾圖總的攻擊趨勢還在繼續。 C.當15分鍾圖出現第二次背離現象時,30分鍾圖上完成了一個雙頂(底)背離形態。此時,60分鍾出現一個單頂(底)。日線有時也會在此時形成第一個頂(底)。 D.當60分鍾完成雙頂(底)背離形態時,一般會造成日線上的第一個頂(底)。但有時,60分鍾圖和日線圖同時出現雙頂(底)背離形態。 (當30分鍾圖和60分鍾圖上出現明顯的「背離現象」時,基本上就要在操作上做出初次的反應了。) 在以上的「背離現象」依次形成時,要注意這樣幾個現象:一個是有時會有兩個周期圖同時出現「背離形態」(比如15分鍾和30分鍾,或30分鍾和60分鍾,或60分鍾和日線),這種現象,是股價發生扭轉時的一個加速變化的異常信號,是股價將會很快出現重大扭轉變化的警告信號---也是「技術共振現象」的強烈反映。必須重視。如果經常仔細觀察,就會在「小變化演化為大變化」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技術分析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這里再重復一次時間周期的分析標准:變化是從小到大演變的;制約則是從大到小影響的。這個辯證的思維邏輯要始終清晰。 2.「背離現象」在各周期圖上的時效性分析:(以下「作用時間」只是一種多年經驗積累的平均值。實戰中不可死板使用。) A.5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時效分析: 發生在5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作用時間一般只有2----4個小時左右。 B.15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時效分析: 發生在15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作用時間一般在4---8個小時左右。 C.30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時效分析: 發生在30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作用時間一般在8---16個小時左右。 D.60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時效分析: 發生在60分鍾圖上的「背離現象」作用時間一般在16---32個小時左右。或是一波扭轉性攻擊波段的開始。 E.日線圖上的「背離現象」時效分析: 發生在日線圖上的「背離現象」作用時間一般在1---3個月左右。 F.周線圖上的「背離現象」時效分析: 發生在周線圖上的「背離現象」作用時間一般至少在半年以上。 【操作策略】 明白了均線背離的原理及周期性規律後,再結合益盟操盤線的顏色(紅色持股,藍色持幣原則),就可以從容應對均線背離。 1、益盟操盤手軟體「自動解盤系統」中的【均線趨勢分析】所提示的上升趨勢,是指30日均線向上,且5日、10日均線都在30日均線上方運行。那麼,當發生均線背離技術現象時,要密切關注30日均線的動向。只要30日均線沒有拐頭向下,這個上漲波段就不會輕易結束。 2、在上升趨勢當中,只要益盟操盤線的顏色是紅色持股狀態,即使發生了均線背離的技術現象,也不必過於擔憂。只要操盤線不發出S點賣出信號,就可堅定持股。 3、當均線系統發生均線背離時,要重視長期均線的走勢。盡管短期均線提供了很多暴利機會,但是其大於50%的騙線,足以使得信奉均線的操作者在獲利之前,就折損掉大部分的本金。而長期均線的拐點不會很多(如果拐點很多,也不叫長期均線了,這是定義使然)。一般來說,120天移動平均線一年最多隻有二三次形成拐點,一旦形成趨勢,很難輕易改變,也就是說,長期均線出現騙線的概率要比短期均線小得多
Ⅱ 請把下邊的成交量指標改成選股公式,改成價量背離那種,就好像MACD背離那樣,要通達信能用的。
K1:=IF(CLOSE>=REF(CLOSE,1),HIGH-OPEN+CLOSE-LOW+CLOSE-REF(CLOSE,1),HIGH-OPEN+CLOSE-LOW);
K2:=IF(CLOSE<=REF(CLOSE,1),OPEN-LOW+HIGH-CLOSE+REF(CLOSE,1)-CLOSE,OPEN-LOW+HIGH-CLOSE);
DT:=VOL*K1/(K1+K2);
KT:=VOL-DT;
買量:=SUM(DT,1);
賣量版:=SUM(KT,1);
能量:=MA(買量-賣量,5);
MA5:=MA(MA(買量-賣量,5),5);
MA10:=MA(MA(買量-賣量,5),10);
MA20:=MA(MA(買量-賣量,5),20);
A1:=BARSLAST(REF(CROSS(MA5,MA10),1));
底背離權:=REF(CLOSE,A1+1)>CLOSE AND MA5>REF(MA5,A1+1) AND CROSS(MA5,MA10);
xg:底背離;
Ⅲ 求一個通達信指標公式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0:=(DIF-DEA)*2;
X0:=BARSLAST(CROSS(DIF,DEA));
XG:IF(X0=0 AND DIF>REF(DIF,REF(X0,1)+1) AND L<REF(L,REF(X0,1)+1),1,0);
公式襲里的macd金叉低點對比用macd的dif值做的對比,
Ⅳ 通達信背離指標
通達信背離指標 有很多的常用普通指標比如 MACD KJD RSI OBV 等等 指標只是參考 不能根據一個指標背離就馬上買入或者賣出
Ⅳ 高手們,請教如何把 通達信強勢頂底副圖指標公式 里的「買」修改為選股公式
VAR1:=ZIG(CLOSE,13);
XG:REF(VAR1,2)>REF(VAR1,1) AND VAR1>REF(VAR1,1);
Ⅵ 求圖上的通達信超級背離線指標,高分!
主圖上紅綠線這樣准確,可能代碼有未來。只見圖表難寫代碼。
Ⅶ 通達信分時背離指標
如果你是想編寫背離指標前提是,要說明清楚要編寫什麼指標的背離,具體背離的判斷條內件等等容條件說明清楚才好編寫公式,例如macd的背離,kdj的背離,rsi得背離,cci的背離,等等指標背離,只要有具體判斷條件就可以編寫自己背離。錄入下圖的分時圖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