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審計程序包括那幾個程序
審計程序/步驟:
1.取得或編制固定資產及折舊分類匯總表,復核其加計數是否正確,並與明細賬、總賬和報表有關項目進行核對。
2.實施分析性復核,查找差異原因。
3.監盤或抽盤固定資產
(1)對固定資產進行監盤,取得盤點明細表及重大盤盈盤虧事項的說明。
(2)如未參與定期盤點,索取並檢查被審計單位期末固定資產盤點計劃及固定資定期盤點明細表。偕同單位有關人員,抽盤部分固定資產項目:①從盤點明細表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是否實際存在。②從固定資產實物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有無固定資產卡片,檢查這些資產是否記錄在盤點明細表、固定資產明細賬中。③檢查上述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證明文件,檢查固定資產是否歸單位所有。
(3)實地觀察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和安全狀況。
(4)檢查高價易流動固定資產的安全性。
4.抽查固定資產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檢查固定資產增加:①檢查國家有特殊規定的固定資產購置是否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②檢查購置發票和支付憑據上的銷售單位名稱與合同是否一致。③檢查購入的固定資產原值是否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或售出單位的賬面原價(扣除原安裝成本)、包裝費、運雜費和安裝成本等記賬。④檢查已經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結算手續的固定資產是否已暫估入賬。⑤檢查固定資產購置、建造的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是否符合規定。⑥檢查固定資產關聯交易是否合規,檢查資產關聯交易價格是否恰當。⑦檢查接收捐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照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憑據記賬。接受固定資產時發生的各項費用是否計入固定資產價值。⑧檢查盤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重置完全價值記賬。
(2)檢查年內資產重估價值變動大的固定資產,取得重估資產清單及評估資料副本:①檢查評估單位是否具有評估資格,了解重估的方法和假設,重估的標准數據。②檢查有關賬戶和評估報告文件,檢查被重估的資產價值是否與評估結果一致。③檢查資產重估的預計目標、范圍、基礎,是否在原基礎上分類 、評估。④檢查重估增減價值的計算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⑤檢查固定資產價值變動是否得到有關部門的核准。
(3)檢查本年度減少固定資產會計處理是否正確。① 審查固定資產有無因管理、保管不嚴發生盤虧、毀損;②審查固定資產報廢、出租、擔保、出借、對外投資等是否報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變價收入是否全部入賬,有無挪作他用;③對外出租固定資產是否堅持有償佔用原則,取得收益是否按規定入賬,有無個人使用的國有資產未交公,改變資產所有權的問題。
5.抽查累計折舊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對照檢查前後期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一致。檢查改變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經過有關部門的核准。
(2)檢查長期閑置固定資產的折舊是否停止計提。
(3)復算部分項目的本年度折舊,驗算折舊計提是否正確。
6.索取固定資產保險協議或保單,檢查固定資產的保險是否基於市場價格,其范圍、數額是否符合規定。
7.檢查固定資產維修費用的核算是否符合規定,大額或不均衡的維修費用是否通過預提費用、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等科目核..
8.檢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有無不通過「在建工程」直接記入固定資產。
9.檢查租賃固定資產
(1)抽取期末有餘額的新增租賃固定資產項目①對照檢查長期應付款和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有關證明文件,檢查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所有權。②實地觀察,檢查租賃資產的確存在並且由被審計單位使用。③檢查支付憑證上的租賃費和租賃期間與租賃合同上項目是否一致。
(2)檢查年末之前結束租賃的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10.檢查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和凈值(及重估結果)是否已在資產負債表上恰當披露,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是否單獨披露。檢查會計報表附註是否披露採用的折舊方法、當期固定資產的重大變化和抵押的固定資產等信息。
11.完成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審定表。
B. 某審計人員對甲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審計。有關資料如下:
7/1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10000
投資收益 2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
7/15 借:銀行存款 500
貸:投資收益 500
2/31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600
貸:投資收益 600
借:銀行存款 600
貸:投資收益 600
C.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審計,應監盤庫存交易性金融資產對嗎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審計,應監盤庫存交易性金融資產~錯。
交易性金融資產額一般不以實物狀態存在,無法入庫並做實物盤點。
D. 審計:交易性金融資產11月份購入200萬,年底審計市值210萬,審計如何調整呢,遞延所得稅分錄該如何做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萬*25%) 25000
貸:所得稅費用 25000
E. 如何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審計
主要是三個方面:來
1.持股比例自對被投資公司的影響程度。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就可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該股權投資是否能在市場上取得公允價值。不能取得就不能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3.管理層持有該項股權投資的意圖。短期內出售獲利就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擬長期持有就劃分為長期股權投資。
F. 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采購與付款業務循環主要涉及哪些會計報表項目
采購與付款循環抄涉及襲報表科目有:貨幣資金,存貨,業務及管理費,應付賬款,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
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是否符合金融資產四分類的定義,金額錄入准確性,交易金額的完整性,流動性測試等。可以執行向交易所發詢證函等審計程序
G.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實施的實質性程序恰當的有哪些
獲取股票、債券及基金等交易流水單及被審計單位證券投資部門的交易記錄,與明細賬核對,檢查會計記錄的完整性與正確性
對期末結存的相關交易性金融資產,向被審計單位核實其持有目的,檢查本科目核算范圍是否恰當
.監盤庫存交易性金融資產,並與相關賬戶余額進行核對,如有差異,應查明原因,並作出記錄或進行適當調整
向相關金融機構發函詢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數量以及是否存在變現限制,並記錄函證過程
復核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相關的損益計算是否准確,並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投資收益等有關數據核對
H. 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是否符合金融資產四分類的定義,金額錄入准確性,交易金額的完整性,流動性測試等。可以執行向交易所發詢證函等審計程序。
I. 比較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的異同
一、金融資產主要包括的內容及分類
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墊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
企業應當在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 將其劃分為下列四類:(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3)貸款和應收款項;(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分類一旦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具體講:
企業在初始確認時,①將某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後,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②其他類金融資產也不能重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也不得隨意重分類。
提醒注意:上述四類金融資產初始計量均按「公允價值」計量。但是後續計量卻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的金融資產,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兩種;另一類是以攤余成本後續計量的金融資產,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兩種。
二、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的金融資產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重點掌握交易性金融資產。
所謂「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的金融資產。例如,企業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就屬於交易性金融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賬戶設置:「交易性金融資產」
本科目設置「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兩個明細科目。
(1)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包括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買價)
投資收益(發生的交易費用)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等
注意兩點:
一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要記入當期損益(借記:投資收益),不能記入成本。但是,其他類金融資產取得時所發生的交易費用要計入初始成本。
交易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證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是企業取得各類金融資產(包括長期股權投資)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應收股利/應收利息),不構成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金額。
(2)持有期間獲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息
借: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收到時:
完整信息請點擊查看: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3)持有期間,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
①如果公允價值上升,按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②如果公允價值下降,按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注意:「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後續計量, 公允價值的變動要記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雖然也是按照公允價值後續計量,但是,其公允價值的變動要記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出售(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銀行存款等 (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按賬面余額)
—公允價值變動(或借方)(按賬面余額)
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同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原計入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
貸:投資收益
或:
借:投資收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注意:處置所有的金融資產時(包括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收到的處置價款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一律記入「投資收益」。但同時,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將持有期間已確認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要轉入「投資收益」。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持有期間已確認的累計資本公積,也要轉入「投資收益」。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如果採用的權益法,持有期間已確認的累計資本公積,也要轉入「投資收益」。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初始計量
按公允價值(買價)計量
相關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借:投資收益)
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應當確認為應收項目(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後續計量 持有期間的獲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息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處置
處置時,售價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同時,將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
J. 審計的實質性程序是什麼
實質性程序是指用於發現重大錯報風險的審計程序,包括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細節測試以及實質性分析程序。
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實質性程序,以發現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實質性程序包括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的細節測試以及實質性分析程序。
注冊會計師在設計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應當考慮的因素包括:
1、對特定認定使用實質性分析程序的適當性;
2、對已記錄的金額或比率作出預期時,所依據的內部或外部數據的可靠性;
3、作出預期的准確程度是否足以在計劃的保證水平上識別重大錯報;
4、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考慮到數據及分析的可靠性,當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如果使用被審計單位編制的信息,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測試與信息編制相關的控制,以及這些信息是否在本期或前期經過審計。
(10)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程序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在考慮是否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時應當考慮的一系列因素:
1、控制環境和其他相關的控制。控制環境和其他相關的控制越薄弱,注冊會計師越不宜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
2、實施審計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後的可獲得性。如果實施實質性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後可能難以獲取(如系統變動導致某類交易記錄難以獲取),注冊會計師應考慮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
但如果實施實質性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後的可獲得性並不存在明顯困難,該因素不應成為注冊會計師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的重要影響因索。
3、實質性程序的目標。如果針對某項認定實施實質性程序的目標就包括獲取該認定的期中審計證據(從而與期末比較),注冊會計師應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
4、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評估的某項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針對該認定所需獲取的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要求也就越高,注冊會計師越應當考慮將實質性程序集中於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
5、各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以及相關認定的性質。例如,某些交易或賬戶余額以及相關認定的特殊性質(如收入截止認定、未決訴訟)決定了注冊會計師必須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序。
6、針對剩餘期間,能否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或將實質性程序與控制測試相結合,降低期末存在錯報而未被發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