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鑒定黃金最簡單的方法
鑒別黃金:
黃金飾品的鑒別
鑒別黃金需要有一定的經驗。這里只簡單地介紹一些鑒別方法。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
(2)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於銀、銅、鉛、鋅、鋁等金屬。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此法不適用於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6)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准提純配製成的,並打上戮記,如「24K」標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標明「18K」字樣,成色低於loK者,按規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用製造假牌號、仿製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鑒別黃金飾品要根據樣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貳』 黃金真假的最簡單檢驗方法
肉眼觀察法
第一步:尋找官方標志。標志上會註明黃金的純度(1-999或者0.1-0.999)或克拉數(10K、14K,、18K、 22K或24K)。你可以藉助放大鏡更好地觀察。年代久遠的金器上的標志可能會磨損掉。假金也可能有標記,因為需要進一步驗證。
第二步:看金器是否有褪色。檢查金器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邊緣)是否有褪色現象,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金器上有褪色現象,且褪色部分顯露出其他金屬的顏色,那麼你的這件金器可能只是鍍金的。
啃咬法
首先要適當用力咬一下金器。看金器上是否有咬痕。理論上來說,真金被咬以後是會留下咬痕的,咬痕越深,黃金純度也越高。
磁鐵吸引法
用磁鐵去吸金器。黃金不是磁性金屬,所以如果磁鐵能吸引金器,它就是假的。但是,單單不能被磁鐵吸引這一點還不能證明這件金器就是真的,因為它也可能是其他非磁性金屬製成的。
『叄』 鑒定黃金最簡單的方法
鑒別黃金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簡單地介紹一些鑒別方法。但最好還是去金店!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2)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於銀、銅、鉛、鋅、鋁等金屬。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此法不適用於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6)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准提純配製成的,並打上戮記,如「24K」標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標明「18K」字樣,成色低於loK者,按規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用製造假牌號、仿製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鑒別黃金飾品要根據樣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黃金飾品成色的准確鑒別常用方法有兩種。
(1)試金石法:選擇質地細膩的黑色試金石,用含金量不等的標准試金片(對金牌)在試金石上劃出痕跡,再將所要鑒定的金飾樣品在同一試金石上劃痕,滴上濃硝酸去掉雜質,找出留在試金石上的痕跡與所劃的試金片痕跡對比,找出與飾品樣品一樣的色度,對照樣品金的標準度,即為所要測定金飾樣品的准確含金量。
(2)化學法:又稱試劑點試法。黃金不溶於單獨的硝酸、硫酸和鹽酸之中,而銀、銅等成分均能與硝酸起化學反應而被溶解。取金飾樣品。將硝酸點在某一部位,如是黃金則不會變色,如是銀製品,則會生成氧化銀而變黑;如是銅製品,生成二價銅鹽而冒綠色泡沫。對含金量在95%以上的金飾品,用硝酸點試,表面變化很小。
『肆』 鑒別黃金真偽的簡單方法有哪些
辨別摻假
1、黃金是否有白色亮點
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由於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
2、測比重。
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裡面有空氣。
3、真金不怕火煉。
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觀察其變化。由於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生氧化反應,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而純金經過火烤後顏色會紅得發亮。不過,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
專業鑒定機構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對金、銀製品進行鑒定,一種是無損檢測,即通過光譜等物理法鑒定,對商品不造成任何外觀上的影響;第二種則是有損檢測,將商品切面提取物質進行化學鑒定。我國對於足金的含金量要求是990‰,千足金則是 999‰,甚至還有 999.9‰的高純度金。
9999金必須採用化學法鑒定,其餘可用物理法。由於「金無足赤」,純度再高的金條、金飾都含有雜質,因此,只要含金量達標,國家對於雜質內是否含有鎢、銥等元素並未作出明確規定,並不是說金條內含有鎢、銥等元素就是不合格的,關鍵還是要看最後的含金量。
『伍』 怎麼驗證黃金的真假
第一步:標志(證書也要看標志)
我們可以通過證書上的標志確認出具證書的檢測機構獲準的是那些專門的資質認證,一般證書上會出現的標志有:「CMA」 。
「CMA」 是中國計量認證/認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規定,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及可靠性進行的一種全面的認證及評價。該標志僅指該機構是通過計量認證評審的單位,是任何出具珠寶鑒定證書的單位都必須具備的資質。有「CMA」標記的檢驗報告可用於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步:外觀描述(查模觀樣)
接下來是確認選購的珠寶玉石是否和證書所描述的樣品一致,包括:樣品的照片、標簽上的重量和證書上的重量、飾品的外觀與描述是否一一對應。
照片是區分不同珠寶玉石的直接證據,鑒定證書照片清晰准確,會大大增加偽造的難度。但是有些情況下,由於珠寶首飾款式雷同,照片特徵相似,難以區分。這種時候,精確的重量就是另外一個可以驗證的有效數據。除了照片和重量,鑒定證書還會提供一些有特色的外觀特點,例如玉器的糖色,手鐲的手寸等等。
第三步:檢測內容(最重要的內容)
這一步應該是我們最關心的檢測內容,並且要知道證書上哪些內容最重要。
鑲嵌鑽石分級證書:最應關注的是鑽石的顏色級別和凈度級別,有些證書上還有鑽石切工比例。
貴金屬飾品純度檢驗證書:最重要的當然是貴金屬的種類及其含量。
珠寶玉石鑒定證書:檢驗結論最重要。根據國家標准規定,天然珠寶玉石不再標明「天然」二字,而經過人工處理或是人工合成的寶石必須明示,如:結論為「紅寶石」,說明這顆紅寶石為純天然產出;「紅寶石(處理)」是註明了具體的處理方法,表明這顆紅寶石為天然寶石,但為改善其外觀經過了某種方法的人工處理;「合成紅寶石」則表示非天然產出紅寶石,而是純人工的實驗室合成品了。
「備注」欄:一般檢測過程中碰到一些相對特殊狀態的樣品,都會在備註上加以解釋註明。例如和田玉的鑒定證書中,一旦涉及到表面處理的情況,則會在備注中註明具體的處理方式。
第四步:公章或檢驗標識
為防止鑒定機構證書被假冒,鑒定證書上須蓋有單位公章,紅色公章作為檢驗標識,往往不是與證書一體印刷的,是檢驗後加蓋的印章。
現今一些大的鑒定機更是進行重重防偽,比如新疆岩礦寶玉石質檢站在2007年啟用的新版證書中,還新增上網查詢功能。查詢時需要輸入批量驗證碼和企業驗證碼,讓消費者可用便捷的方式進行核實,在網上查詢了解所購珠寶玉石的相關信息。
第五步:了解標准
一般鑒定證書上還會標注珠寶玉石鑒定判別的依據標准,現行國家標准具體有:
GB/T 16552 珠寶玉石名稱;GB/T 16553 珠寶玉石鑒定 ;GB/T 16554 鑽石分級; GB/T 18043 貴金屬首飾含量的無損檢測方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GB 11887 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
如果看到證書有這些標準的一個或者兩個,就可以知道珠寶玉石是按照什麼樣的標准做的檢測了。另外,證書上還應該有兩個以上的鑒定師簽名以及證書的鑒定日期。 了解了這五部分之後,您心儀的寶貝是真是假,證書是否相符也就水落石出了。
第六步:了解基本知識
以下是珠寶鑒定證書上經常見到的檢驗項目的名詞解釋:
顏色 colour
顏色是眼底視神經對光波(可見光390nm至780nm)的感應而在大腦中產生的感覺。可見光經物體選擇性吸收後,其剩餘光波的混合而產生的顏色即為該物體的顏色。
光性特徵 optical character
指材料對入射光的方向和傳播方向發生作用,而產生的各種現象,包括材料的均質性、非均質性、非均質體的軸性和正負光性等特徵。
光性均質體 isotropic material
指光學性質在各個方面上均相同的物質,簡稱均質體。等軸晶系和非晶質的材料為光性均質體。
光性非均質體 anisotropic material
指光學性質在各個方向不同的物質,簡稱非均質體。除等軸晶系和非晶質的材料外,均為光性非均質體。
指具有兩個特殊方向(二個光軸),當光平行該二個方向入射時不發生雙折射的晶體。斜方晶系、單斜晶系、三斜晶系的晶體為二軸晶。
折射率 雙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 birefringence
光在空氣(或真空)中與在寶石材料中傳播速度的比值為折射率,也稱折光率。
非均質體中兩個或三個主折射率之間的最大差值為雙折射率,也稱重摺射率(或重摺光率)。
吸收光譜 absorption spectrum
指連續光譜的光照射珠寶玉石材料時,被選擇吸收而產生的光譜。狹義的是指在可見光(700-400nm)范圍內由於選擇性吸收而產生的光譜,在光譜圖上表現為黑帶或黑線的現象。
光澤 luster
材料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徵。按光澤的強弱分為:金屬光澤(metallic luster)、半金屬光澤(submetallic luster)、金剛光澤(adamantine)和玻璃光澤(vitreous luster);由集合體或表面特徵所引起的特殊光澤有:油脂光澤(greasy luster)、蠟狀光澤(waxy luster)、珍珠光澤(pearly luster)、絲絹光澤(silky luster)等。
透明度 transparency
指珠寶玉石材料透光的程度。可依次分為:透明(transparent)、亞透明(semitransparent)、半透明(translucent)、微透明(semitranslucent)和不透明(opaque)。
紫外熒光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指用紫外光照射珠寶玉石時產生的可見光波。按發光的強弱分為:強、中、弱、無。
火彩 色散值 fire, dispersion value
當白光照射到透明刻面寶石時,因色散而使寶石呈現光譜色閃爍的現象,稱為火彩。
色散值是反射材料色散強度(即火彩強弱)的物理量。理論上用該材料相對於紅光(B=686.7nm)的折射率與紫光(G=430.8nm)的折射率的差值來表示,差值越大,色散強度越大(火彩越強)。
密度 density
寶石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單位是g/cm3。
硬度 hardness
硬度是指寶石材料抵抗外來刻劃、壓入或研磨等機械作用的能力。寶石硬度採用礦物學中的摩氏硬度表示。
解理 斷口 裂理 cleavage, fracture, parting
解理是指晶體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結晶方向裂開呈光滑平面的性質。解理分為極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
斷口是指晶體在外力作用下產生不規則破裂面的性質。常見斷口類型有:不平坦狀、鋸齒狀、貝殼狀等。
裂理是晶體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結晶方向(如雙晶結合面)產生破裂的性質。
內部特徵 internal character
是指寶石材料中所含的固相、液相、氣相包裹體,特殊類型的包裹體(如:負晶)及與寶石的晶體結構有關的現象。如:生長紋、色帶、雙晶紋、解理、裂理等。
外部特徵 external character
外部特徵分為晶體的外部特徵和切磨寶石的外部特徵。
晶體的外部特徵是指除晶形、顏色、透明度和光澤外,與晶體結構有關的特殊現象,如晶面橫紋、縱紋、雙晶紋、生長凹坑及蝕象、溶丘等現象。
切磨寶石的外部特徵是指在切磨拋光過程中留下的現象,如:刮痕、拋光紋(痕)、微缺口、空洞、損傷、燒痕、撞擊痕、須狀腰棱、額外刻面、棱線尖銳或圓滑等現象。
優化處理 enhancement
除切磨和拋光以外,用於改善珠寶玉石的外觀(顏色、凈度或特殊光學效應)、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分為優化和處理兩類。
優化 enhancing
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的、使珠寶玉石潛在的美顯示出來的優化處理方法。
處理 treating
非傳統的、尚不被人們接受的優化處理方法。
常見優化處理方法
優化方法:熱處理、漂白、浸蠟、浸無色油、染色(玉髓、瑪瑙類)。
處理方法:浸有色油、充填(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質材料充填)、浸蠟(綠松石)、染色、輻照、激光鑽孔、覆膜、擴散、高溫高壓處理。
『陸』 怎麼檢驗黃金的真假
1、看黃金的標志:在中國黃金飾品都必須按照國家標准給打上戮記,戮記上要標明黃金的首飾的純度的是多少,24k或者是千足金代表的是純金,因此大家可以看黃金首飾是否標有24k或者是千足金的印記。如果黃金首飾沒有標注那大家就要小心,該黃金首飾很有可能是假的。
2、看黃金的顏色來辨別:市場上的假黃金裡面大多會摻雜銥元素,但是由於黃金和銥元素無法融合在一起,所以大家可以用。放大鏡觀察黃金的切面,會看到有白色的亮點存在。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此種方法在辨別時最好不要嘗試,因為容易對手鏈產生隨壞。
(6)檢驗黃金真假的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黃金是軟的,純度越高越軟,所以佩戴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有硬拉拽扯。
在選購黃金項鏈和手鏈的時候,要記住這樣一個道理,時間長了,黃金鏈子會拉伸一點。所以在選鏈子尤其是手鏈的時候,記住要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
黃金飾品如果不帶的時候,請單獨存放。不要和其他飾品放在一起,因為飾品相互間的摩擦會造成黃金的損壞。
『柒』 怎樣檢驗黃金是真是假
鑒別其真假的方法:
1、看顏色,黃金的顏色是暗黃色。如果不純,那麼就淺黃色,純度越大,顏色越暗。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
2、看標記。黃金都是國家按照生產標准製作出來的成品。同時還打有標記,這個標記會標記上黃金的K數,比如18K,24K,等等,但是成色低的則不給於打上這種標記,所以能打上的基本成色都算高。有時需要放大鏡來檢查標記來分辨真偽。
3、聲音。黃金也有它自身金屬的聲音。一般純度越高,在地上拋,能啪啪的聲音,如果不純,那麼會發出沉悶的當當聲,但是這個實驗需要在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下作比較明顯。有一定的局限性。
4、真金不怕火煉。一點也沒錯,拿黃金用火燒,直到變紅,再觀察冷卻後的金子的外表是什麼顏色,如果還是原來的金黃色,說明金子純度比較純,如果燒完後,是呈現出暗黑色,那麼說明其中有瑕疵,可能是假金飾品。
5、硬度。黃金的硬度其實並不大,比較柔軟。所以純金的硬度直接用指甲可以開劃開痕跡。如果用牙齒咬,那麼會有很深的印子。若硬度比較大,那麼有可能是含有其他雜質材料在其中,比如含銅。利用彎曲能夠有效的檢查出硬度。
6、試金石,也叫碧玄岩,又稱燧石板岩,選擇黑色試金石,在黃金上面畫一條紋理,然後看到黃金的成色來。滴一滴濃硝酸,然後跟樣品金進行對照,是比較精準的一種方法。
7、按照2009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首飾 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GB 11887-2008)的規定,黃金及其合金有6種純度,9K代表黃金純度不低於375%。,14K不低於585%。,18K不低於750%。,22K不低於916%。,足金不低於990%。,千足金不低於999%。。24K理論純度為1000%。,但俗話說,金無足赤,一般人們所講的24K黃金,純度應該不低於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