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指標ASR 浮籌比問題
SCR的值越大來,表面籌碼越源集中.
ASR是浮籌線,也就是非主力手裡的籌碼;在股票漲的時候,如果ASR逐漸向下,某一天,向下上的幅度很大,第二天,又出現很大幅度的回升,在形態上出現了一個很明顯尖沖下的三角,這時,股票容易出現頭部;股票下跌,ASR也逐漸逐漸下跌,在跌到10以下時,底部出現的概率大,ASR直線向下的,不算.
❷ 如何計算主力倉位
你個人肯定是分析不出來的, K線上也不可能分析出來,
首先 你需要 數據源專 LEVEL2 的逐筆成交里是可以提取屬主力交易的
其二 你沒有專業的設備 每個股票可能每天產生上億的交易明細 海量數據 分析 相當消耗設備的資源 所以一般是 小型機集群 運算
其三 你沒有技術支撐 要有相當完善的數學模型 才能提取更准確的數據
最終得出結論 你自己無法分析出主力 往往有實力的操盤團隊背後 必有一隻牛逼的信息團隊! 你以為大庄 天天 也和你們一樣 畫K 線 畫得滿屏幕都是? 後台都是計算機在計算 就像計算生物基因 天氣預報 一樣 計算機高速操盤手 適合介入 就介入 得跑 就要跑 現在對外服務的 好像有個叫富樂數據的 但是價格不低 而且只對散戶公布 最基本的數據 雖然是很基本的數據 不過比K線也強了N倍
❸ 通達信 浮籌比例浮籌比例指標是數值大好還是小好
這個要看在什抄么情況下。
浮籌比例越高,說明籌碼越集中;反之,則分散。
如果一個價格附近長期浮籌比例達到80%以上。也就是說在一個相當窄幅的空間長期集中了大部分的籌碼。
如在低位則表明主力在收集籌碼。事實上低位單峰高度密集常常會導致浮籌比例維持在80%以上甚至更高,所以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籌碼高度密集的重要信號。
❹ 炒股指標用什麼好
在股市中成交量和股價是技術分析主要指標,其中量是市場運動的原因,價是市場運動的結果,量價之間有一個基本的對應,稱為量價關系。利用這個關系,就可以根據成交量和股價的變化來推測股價的未來走勢。
在成交量和股價的關系組合中具有意義的主要有如下幾個:
1.價漲量增
在上漲趨勢初期,若成交量隨股價上漲而放大,則漲勢已成,投資者可跟進;若股價經過一段大漲之後,突然出現極大的成交量,價格卻未能進一步上漲,這一般表示多頭轉弱,行情隨時可能逆轉。
2.價漲量縮
呈背離現象,意味著股價偏高,跟進意願不強,此時要對日後成交量變化加以觀察。若繼續上漲且量增,則量縮屬於惜售現象;反之,則應減倉,以免高位套牢。
3.價漲量平
若在漲勢初期,極可能是曇花一現,不宜跟進。
4.價穩量增
若在漲勢初期,顯示有主力介入,股價隨時可能變化,可跟進。
5.價穩量縮
說明投資者仍在觀望。若在跌勢中,表示在逐漸築底,可逐步建倉。
6.價穩量平
多空勢均力敵, 將繼續呈盤整狀態。
7.價跌量增
在連跌一段後,價微跌量劇增,這可視為底部,可介入;若在跌勢初期,則日後將形成跌勢;在持續漲勢中,則為反轉為跌勢的訊號。
8.價跌量縮
若在跌勢初期,表示跌勢不改;若在長期下跌後,則表示行情可能將止跌回穩。
9.價跌量平
表示股價開始下跌,減倉;若已跌了一段時間,底部可能出現,密切注意後市發展。
新手的話可以看下有關方面的書籍,同時再結合個模擬炒股去練練,很快就能明白的,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❺ 股票浮籌指標是什麼
用法:浮籌一般指穩定性差,就是以短線投機心態買入的那部分股票,這部分籌碼隨時有兌現的需求。凡浮籌比例很低的,如10%左右,就容易拉升,反之經常
❻ 如何計算莊家成本
要跟庄,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最重要的莫過於莊家的控盤程度即持倉量以及莊家的成本,我們只有通過K線圖以及成交量來作分析和研判,據筆者認真分析和研究認為: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在我們的市場中,大多數都是中線莊家,其控盤度大約在40%~60%之間,這種持倉量活躍程度較好,即莊家的相對控盤,超過60%的持倉量時,即達到絕對控盤的階段,這種股,大多是長線莊家所為,因為在一隻股票中有20%的籌碼屬絕對的長線投資者,這批人等於為莊家鎖倉,當然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的關系。據傳0048康達爾的控盤程度達到90%,所以才會有十幾倍的漲幅。一般而言,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左右,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左右。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初步假設放量/縮量=2/1,這樣我們可得出一個推論:前題假設為若上漲時換手200%,則下跌時的換手則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當然這里有一定的誤差,所以我們把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所以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
❼ 如何利用浮籌比例和集中度
我覺得這三個指標都沒什麼意義.莊家通過多開帳戶,這三個指標都能被莊家躲過.不用看了,小心反被莊家利用了騙你上當.
❽ 浮籌比率是什麼
人要有夢想,要能前行,你說是吧4597
❾ 如何計算主力的籌碼比例和持倉成本
如何統計股市主力的持倉量和持倉成本?以下內容是轉他人寫的,不代表我的意見,僅供參考。
兵法雲: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投資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跟庄。要跟庄,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最重要的當然是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這兩樣是莊家的最高機密,是不可能泄露的,我們怎樣才能從K線圖和成交量中巧算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呢?據認真分析和研究,認為用換手率來計算應當是准確的。
換手率=成交量/流通股總數X100%。因為我們要計算的是從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這段時間的總換手率,因此,根據經驗,以周線圖的參考意義最大。
參看個股的周K線圖,周均線參數可設定為2、10、20,當周K線圖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時,就可以證明該股有莊家介入。只有在莊家大量資金介入時,個股的成交量才會在低位持續放大,這是莊家建倉的特徵。正因為籌碼的供不應求,使股價逐步上升,才使周K線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我們也就可初步認定找到了莊家。
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來,少於20%除非大市極好,否則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只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
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律呢?因為一隻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鎖定不動的,這些是絕對的長線投資者。而剩餘的80%流通籌碼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躍的浮動籌碼,如果你把這20%的籌碼收集完畢,市場上就很少浮籌了,所以能夠大體控盤。而最後的60%就是相對穩定的籌碼,若莊家再吸納一半,即30%,那麼莊家手中的籌碼就是50%的控盤,加上長線投資者的20%,等於莊家控制了70%的籌碼。這樣,莊家就能控制股價的運動方向。這也是大多數莊家所採用的控盤程度。若莊家控盤60%以上,外面的浮籌只有20%。莊家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股價。投資者要跟庄時,最好跟持倉量超過50%的庄。當然持倉量越大越好,因為升幅與持倉量大體呈正比的關系。
一般而言,股價在上升時莊家占的成交量為30%左右,而在下跌時為20%,而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可初步假設放量:縮量=2:1,則在一段時間內,莊家持倉量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時換手率為100%,以及下跌時換手率亦為100%時,莊家的控籌程度初算結果。
但這樣計算過於復雜,我們可粗略計算,在這段換手總率為200%的時間內,莊家可能持籌40%,則當換手總率為100%時可吸納的籌碼應為(40%)/(200%)100%=20%。
我們從周KD指標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溫和放大之時開始計算,至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來為周成交量總量,然後再除以流通盤再乘以100%,即為換手總率。若換手總率為100%時,主力的持倉量為20%,若換手總率為2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40%,若換手總率為3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60%,若換手總率為4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80%。這是依據每換手100%,莊家可吸籌20%的結果推算的,依此類推。
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了,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莊家基本都已吸足籌碼,接下來莊家是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變為中線,這時,我們就要參考一下短線指標KDJ了,特別是60分鍾KDJ指標,若處於較高位置,可等待指標調低後再介入。這樣既可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又可避免短線被套。
通過計算換手總率,我們就可大致判斷主力的建倉及鎖籌程度,這樣可使自己的利潤最大化、時間最短化。特別對分析那些剛上市不久的新股准確率較高。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必有厚報。
接著,我們還要計算莊家的成本,我們將採用下列兩種方法來估算:
1、若你用分析軟體則最簡單,用相應的鍵就可估算出換手率及成本價,這是最精確的演算法;
2、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
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因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莊家資金大,進出兩難,有時,你也拋也拋不出去呢?這是莊家永遠的心痛。
這就是我們所應算出來的莊家的底細,我們看清了莊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懼怕莊家的軟硬兼施,看清了股價的漲跌,不過是莊家跟我們玩的心理游戲,如此這般,豈有不勝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