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務院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的文件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國發〔2009〕4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充分發揮旅遊業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現就加快發展旅遊業提出如下意見:
㈡ 中國哪條世界級黃金旅遊線即將誕生
不久前,在杭州市蕭山區傳芳特大橋上,隨著軌道上最後一對軌頭焊接完成,杭州至黃山鐵路客運專線軌道全線貫通。
杭黃高鐵即將通車,1.5小時走遍10餘處5A景區和國家公園
在這條即將通車的杭黃高鐵上,一頭連著素有「人間天堂」美名的杭州西湖,一頭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安徽黃山,其間還有如翡翠玉帶一般穿梭的富春江、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稱的森林氧吧千島湖、還有西溪濕地、績溪龍川、西遞宏村、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數不勝數的旅遊景點,一條世界級黃金旅遊通道即將呈現!
㈢ 黃金出入境限制是多少
國務院公布《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公布了最新一批國務院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項目清單,其中很重要一項便是取消個人攜帶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境審批。
按照此前規定,攜帶50克以上黃金入境必須向海關申報,超出自用、合理數量范圍的,視同進口貨物,按規定予以征稅放行。攜帶50克以上黃金出境,海關憑中國人民銀行出具的證明或原入境時申報單登記數量查驗放行。
取消個人攜帶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境審批,意味著今後個人攜帶黃金及製品出入境,無論數量多少,都不再需要央行發放的准許證。由此一來,黃金不再被當做貨幣來對待。
㈣ 國務院有暫停旅遊的信悉嗎
動物園有暫停旅遊的信息嗎?現在還沒有,你們還要旅遊嗎?
㈤ 國家八大黃金旅遊熱線都是什麼地方
國家旅遊局沒有這種說法, 這是景區自己編的吧.
㈥ 國務院取消個人攜帶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境審批 什麼意思
意思是抄攜帶200克以上5000克以下的,不襲再需要相關審批手續,辦理交稅、通關等手續即可。
關於個人攜帶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境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曾發布《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要求個人攜帶黃金重量在200克以下的,免予向海關申報和交稅。
而攜帶200克以上5000克以下的,應當主動向海關申報並憑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出具的《中國人民銀行個人攜帶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口准許證》辦理交稅、通關手續。
辦理個人攜帶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境准許證,應符合下列條件:1件不可分割的自用黃金及黃金製品;重量在200克以上5000克以下;1年內每人限1次。
辦理個人攜帶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境准許證應當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1、書面申請。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名稱、住所(辦公場所)、攜帶進出境的黃金及黃金製品重量等;
2、本人有效護照(港澳通行證)及進出境證明;
3、購買黃金及黃金製品的發票或者來源證明。
㈦ 五一黃金周旅遊帶來的利與弊是什麼
關於五一黃金周利弊的不同聲音:
清華大學假日制度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表內示,全年假日總量不變容的情況下,黃金周打亂了工作節奏,不利於整體經濟效益,最好的辦法是全面推行、落實帶薪休假制度,讓黃金周逐步退出歷史舞台,「2008年取消『五一』黃金周後,國內旅遊收入增速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說明黃金周對旅遊業收入增長並沒有實質效應」。
國家旅遊標准委員會委員李庚反對取消黃金周,他認為假期設置不只是商業經濟考量,「黃金周有效保障了勞動者休息旅遊的權利,長假黃金周對基層民眾非常重要」。
南京大學城市旅遊文化開發研究所所長胡小武表示,應在基本保證假期總數不變的前提下,使具體安排更人性化,如嘗試讓單位自主合理安排放假時間,滿足人們不同的假期需求。
中國於1995年起實行雙休日制度。1999年,國務院修訂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黃金周」,從此「調休」正式登場,並延續至今。
㈧ 公民出國一次可帶多少克黃金
公民出國可免費攜帶200克以下的黃金,200克以上需要主動向海關申報並交稅。一內件200克-5000克的不可分割容的黃金及黃金製品一年內每人限1次。
當天及短期內多次進出境旅客攜帶黃金及黃金製品和個人攜帶黃金及黃金製品暫時進出境的,依據海關有關規定辦理。
(8)國務院黃金旅遊帶擴展閱讀:
辦理個人攜帶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境准許證應當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一)書面申請,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名稱、住所(辦公場所)、攜帶進出境的黃金及黃金製品重量等;
(二)本人有效護照(港澳通行證)及進出境證明;
(三)購買黃金及黃金製品的發票或者來源證明。
㈨ 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專家解讀
國務院印發《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對於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如何真正打破區域規劃「一畝三分地」思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接受記者的采訪。
記者:您認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於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具有怎樣的戰略意義?
劉元春: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要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就必須要有更高級別的形態、更有力的抓手來推動區域的整合發展。
長江經濟帶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意見》的實施,有利於將整個經濟帶更好地串聯起來,增強要素整合能力,形成大市場,促進區域發展的新融合,適應了中國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的方向,也是宏觀經濟政策的一項重要創新。
記者:《意見》提出,要培育形成具有國際水平的產業集群。目前,我國增強長江經濟帶產業競爭力的優勢條件主要有哪些?
劉元春:依託黃金水道這一重要抓手,推動各個區域進行科學有效的布局,可以將每個地區的比較優勢快速轉化為整個經濟帶的整體優勢。
另外,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總體規劃和發展,可以促進行政審批環節的減少,促進市場門檻的降低,更好地形成統一市場,有利於降低產業發展成本,形成競爭優勢;通過加速資源整合,培育技術創新和研發中心,可以形成強大的技術輻射區,也可以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記者:《意見》提出,要全面提高長江經濟帶城鎮化質量。應該如何借力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帶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
劉元春:毫無疑問的是,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將給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政策利好。中西部地區每一個城市的定位可能變得完全不同,有些相對落後的城市可能直接發展成為休閑中心、服務業中心或者生態涵養地。這種因地制宜的差別化功能定位,將使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站在更高的層面,更加科學准確地進行發展定位,從而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效率。
記者:《意見》提出,要創新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在實踐中,如何真正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
劉元春:在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中,要真正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首先要構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機制,避免各地區爭著做老大的局面;其次,要按照頂層設計制定相應的落實方案,盡快出台相應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把目標、任務和責任落到實處。最後,要加快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跨區域GDP分計方式、稅收分成方式、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生態補償機制以及公共服務成本分攤機制。
㈩ 貴州省世界級黃金旅遊帶
荔波。赤水。龍宮。梵凈山。黃果樹。織金洞。紅楓湖。百里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