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常見的性能指標

常見的性能指標

發布時間:2021-06-20 01:00:15

①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字長:字長是CPU能夠直接處理的二進制數據位數,它直接關繫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長越長處理能力就越強。常見的微機字長有8位、16位和32位。

運算速度: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每秒中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MIPS為單位。

主頻:主頻是指計算機的時鍾頻率,單位用MHz表示。

內存儲器的容量:內存儲器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內存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

外設配置:外設是指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

CPU主頻:CPU是決定筆記本電腦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計算機運算速度是指計算機在每秒鍾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即中央處理器在單位時間內平均運行的次數。

② 伺服器性能測試中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標

伺服器性能測試中有以下常用的性能指標:

【吞吐量】 固定時間間隔內的處理完畢事務個數。通常是1秒內處理完畢的請求個數,單位:事務/秒(tps);

【平均吞吐量】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平均值。無法體現吞吐量的瞬間變化;

【峰值吞吐量】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最大值。是用來評估系統容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最低吞吐量】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最小值。如果最小值接近0,說明系統有「卡」的現象;

【70%的吞吐量集中區間】通過統計15%和85%的吞吐量邊界值,計算出70%的吞吐量集中區間。區間越集中,吞吐量越穩定。

③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計算機主要性能指標:字長,運算速度,主存儲器,外存儲器,硬體擴充能力。
1、字長
計算機在同一時間內處理的一組二進制數稱為一個計算機的「字」,而這組二進制數的位數就是「字長」。在其他指標相同時,字長越大計算機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2、運算速度
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所說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平均運算速度),是指每秒鍾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百萬條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來描述。
3、主存儲器
內存儲器,也簡稱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內存儲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計算機即時存儲信息的能力。
4、外存儲器
外存儲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碟容量(包括內置硬碟和移動硬碟)。外存儲器容量越大,可存儲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裝的應用軟體就越豐富。
5、硬體擴充能力
並行I/O是一種不需要轉發的操作,是由各進程各自獨立地發出I/O請求,以得到相應的數據區域,即多個處理器可同時對共享文件或不同文件進行I/O訪問。擴充並行I/O能力是指提高I/O設備並行輸入輸出速度。

④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是什麼

計算機主要性能指標:字長,運算速度,主存儲器,外存儲器,硬體擴充能力。

1、字長

計算機在同一時間內處理的一組二進制數稱為一個計算機的「字」,而這組二進制數的位數就是「字長」。在其他指標相同時,字長越大計算機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2、運算速度

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所說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平均運算速度),是指每秒鍾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百萬條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來描述。

3、主存儲器

內存儲器,也簡稱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內存儲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計算機即時存儲信息的能力。

4、外存儲器

外存儲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碟容量(包括內置硬碟和移動硬碟)。外存儲器容量越大,可存儲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裝的應用軟體就越豐富。

5、硬體擴充能力

並行I/O是一種不需要轉發的操作,是由各進程各自獨立地發出I/O請求,以得到相應的數據區域,即多個處理器可同時對共享文件或不同文件進行I/O訪問。擴充並行I/O能力是指提高I/O設備並行輸入輸出速度。

(4)常見的性能指標擴展閱讀

1、按計算機的性能指標可將計算機分為高性能計算機、微型計算機、工作站、伺服器、嵌入式計算機等。

2、計算機的主要應用領域:科學與工程計算,數據處理,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輔助系統,人工智慧,信息高速公路,虛擬現實,多媒體技術。

3、控制器和運算器合在一起成為中央處理器CPU,CPU是計算機硬體系統的核心。

4、主存儲器用於存放正在執行的程序指令和數據,具有存取速度快,可直接與CPU交換信息等特點。

5、系統軟體是指用於計算機系統內部管理、維護、控制和運行,以及計算機程序編輯、翻譯和裝入的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和服務程序。

6、服務程序分為診斷程序,反病毒程序,卸載程序,備份程序,文件壓縮程序。

⑤ 常見性能指標有哪些,並簡述其定義

1、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的是「系統響應時間」,定義為應用系統從發出請求開始到客戶端接收到響應所消耗的時間。把它作為用戶視角的性能的主要體現。它包括網路上的傳輸時間,web伺服器上處理時間,APP伺服器上處理時間,DB伺服器上處理時間,但不包括瀏覽器上的內容顯示時間,即「呈現時間」,這是因為呈現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戶端的表現。
2、最大並發用戶數
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從業務的角度來模擬真實的用戶訪問,體現的是業務並發用戶數,指在同一時間段內訪問系統的用戶數量。另一種是從伺服器端承受的壓力來考慮,這里的「並發用戶數」指的是同時向伺服器端發出請求的客戶數,該概念一般結合並發測試(Concurrency Testing)使用,體現的是服務端承受的最大並發訪問數。
3、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的客戶請求的數量」,直接體現系統的性能承載能力。一般來說,吞吐量用請求數/秒或是頁面數/秒來衡量,從業務的角度,吞吐量也可以用訪問人數/天或是處理的業務數/小時等單位來衡量。當然,從網路的角度來說,也可以用位元組數/天來考察網路流量。對於互動式應用來說,吞吐量指標反映的是伺服器承受的壓力。
4、性能計數器
性能計數器(Counter)是描述伺服器或操作系統性能的一些數據指標。例如,對Windows 系統來說,使用內存數(Memory In Usage),進程時間(Total Process Time)等都是常見的計數器。
5、思考時間
思考時間(Think Time),也被稱為「休眠時間」,從業務的角度來說,這個時間指的是用戶在進行操作時,每個請求之間的間隔時間。從自動化測試實現的角度來說,要真實地模擬用戶操作,就必須在測試腳本中讓各個操作之間等待一段時間,體現在腳本中,具體而言,就是在操作之間放置一個Think 的函數,使得腳本在執行兩個操作之間等待一段時間。
6、TPS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鍾系統能夠處理的交易或者事務的數量。它是衡量系統處理能力的重要指標。
7、HPS
點擊率:HPS,每秒鍾用戶向WEB伺服器提交的HTTP請求數。這個指標是WEB應用特有的一個指標,WEB應用是"請求—響應"模式,用戶發出一次申請,伺服器就要處理一次,所以點擊是WEB應用能夠處理的交易的最小單位。

⑥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間RTT、利用率

⑦ 軟體測試常見性能指標有哪些,並簡述其定義

包括負載測試,強度測試,資料庫容量測試,基準測試以及競爭測試

1、負載測試

負載測試,一種性能測試指數據在超負荷環境中運行,程序是否能夠承擔。在這種測試中,將使測試對象承擔不同的工作量,以評測和評估測試對象在不同工作量條件下的性能行為,以及持續正常運行的能力。

2、強度測試

強度測試,一種性能測試,他在系統資源特別低的情況下軟體系統運行情況。這類測試往往可以書寫系統要求的軟硬體水平要求。

實施和執行此類測試的目的是找出因資源不足或資源爭用而導致的錯誤。如果內存或磁碟空間不足,測試對象就可能會表現出一些在正常條件下並不明顯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則可能由於爭用共享資源(如資料庫鎖或網路帶寬)而造成的。強度測試還可用於確定測試對象能夠處理的最大工作量。

3、資料庫容量測試

資料庫容量測試指通過存儲過程往資料庫表中插入一定數量的數據,看看相關頁面是否能夠及時顯示數據。資料庫容量測試使測試對象處理大量的數據,以確定是否達到了將使軟體發生故障的極限。容量測試還將確定測試對象在給定時間內能夠持續處理的最大負載或工作量。

4、基準測試

基準測試與已知現有的系統進行比較,主要檢驗是否與類似的產品具有競爭性的一種測試。

5、競爭測試

軟體競爭使用各種資源(數據紀錄,內存等),與其他相關系統對資源的爭奪能力。



(7)常見的性能指標擴展閱讀

軟體測試原則:對計算機軟體進行測試前,首先需遵循軟體測試原則,即不完全原則的遵守。不完全原則即為若測試不完全、測試過程中涉及免疫性原則的部分較多,可對軟體測試起到一定幫助。

因軟體測試因此類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性,測試人員能夠完成的測試內容與其免疫性成正比,若想使軟體測試更為流暢、測試效果更為有效,首先需遵循此類原則,將此類原則貫穿整個開發流程,不斷進行測試,而並非一次性全程測試。

⑧ cpu主要性能指標

1、主頻:也就是CPU的時鍾頻率,簡單地說就是CPU的工作頻率。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通常說的賽揚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頻而言的;

2、匯流排速度:一般等同於CPU的外頻。內存匯流排的速度對整個系統性能來說很重要,為了緩解內存帶來的瓶頸,出現了二級緩存,來協調兩者之間的差異,而內存匯流排速度就是指CPU與二級(L2)高速緩存和內存之間的工作頻率;

3、工作電壓: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壓。早期CPU(386、486)的工作電壓一般為5V,發展到奔騰586時,已經是3.5V、3.3V、2.8V了,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經採用1.6V的工作電壓了;

4、協處理器:協處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負責浮點運算,自從486以後,CPU一般都內置了協處理器,協處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於增強浮點運算。現在CPU的浮點單元(協處理器)往往對多媒體指令進行了優化;

5、流水技術:流水線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晶元中開始使用的。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就像工業生產上的裝配流水線。在CPU中由5~6個不同功能的電路單元組成一條指令處理流水線,然後將一條X86指令分成5~6步後再由這些電路單元分別執行,提高了CPU的運算速度;

6、超線程:可以同時執行多重線程,能夠讓CPU發揮更大效率,減少了系統資源的浪費,可以把一顆CPU模擬成兩顆CPU使用,在同時間內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來提高性能。

7、製程技術:製程越小發熱量越小,這樣就可以集成更多的晶體管,CPU效率也就更高。

8、3階緩存

L1 Cache(一級緩存):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伺服器CPU的L1緩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元。內部的晶元二級緩存運行速度與主頻相同,而外部的二級緩存則只有主頻的一半。現在筆記本電腦中也可以達到2M,而伺服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緩存更高,可以達到8M以上。

L3 Cache(三級緩存):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置,現在的都是內置的。而它的實際作用即是,L3緩存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

參考資料

中央處理器_網路

⑨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是什麼

  1. 運算速度。

  2. 字長。

  3. 內存儲器的容量。

  4. 外存儲器的容量。

  5. 外部設備的配置及擴展能力。

閱讀全文

與常見的性能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