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五一黃金周是因為什麼節日放假
日本五一黃金周是因為什麼節日放假?日本人應該也跟我們一樣,放的是五一節假日或者是五四。今年節假日。
② 2012日本黃金周是哪幾天
月歷:4月29日-4月30日,5月2日-5月6日。很多公司從4月28到5月6日都休息。去迪斯尼玩的話可能5月1日和2日能相對人少一些吧(有些公司這兩天工作)。 查看原帖>>
採納哦
③ 日本有黃金周嗎有的話是什麼時候
有。
5月的第一個禮拜一,禮拜二,禮拜三,再加前面的禮拜六禮拜天,一共5天。
④ 二戰後日本經濟的四個階段具體是怎麼的
1、低成長時代
1973年,全球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陷入混亂,1974年經濟增長率銳減,戰後以來的經濟高成長宣告終結。主要出口產品由鋼鐵轉為汽車。1970年代後,日本長期維持巨額貿易出超,而美國在貿易上長期赤字。
此後,根據1985年簽訂的廣場協議,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導致經濟不景氣。1980年代後,因為金融環境寬松,景氣持續強勁,導致股票價格和地價大幅攀升。即泡沫經濟。
2、長期低迷
1990年代,資產價格(股票價格、地價)急劇下跌,受泡沫經濟崩潰引發的後遺症影響,日本經濟長期低迷,被認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後,在外國需求上升的拉動下,情況有所改善。
3、貨幣刺激政策
日本經濟在第三季度出現萎縮,這是自去年以來的首次經濟萎縮,使得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陷入衰退,導致日本央行宣布將繼續強有力的貨幣刺激政策來促進經濟增長。
日本央行對經濟的刺激政策到目前為止收效甚微,期望貨幣刺激政策來立即提振經濟增長的期望是不現實的。
全球經濟的回暖,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加上日本最近的財政刺激方案和逐漸轉好的消費市場才能幫助日本走出衰退。
4、經濟復甦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周四(2013年7月4日)表示,日本經濟正在復甦軌道上,有跡象顯示通脹預期正在上升,強調日本央行積極貨幣刺激舉措正在發揮作用。
日本央行釋出大規模貨幣刺激舉措,誓言將持債量翻番並加大風險資產購買,兩年內實現2%的通脹目標。自此日本央行一直保持貨幣政策穩定。
(4)日本經濟黃金周擴展閱讀
二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60年代,日本工業競爭力穩步提高,年均出口增長率高達18.4%。
在60年代中期之後,除1973年石油危機後的2年,日本的經常項目每年均為順差。在1985年的「廣場協議」之後,日元迅速升值,由此引發的出口產品的價格增長削弱了日本出口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1998年的日本經濟出現負增長。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日本經濟再次遭遇重創,除2010年外,其餘年份名義GDP 增長率都小於1%,並且GDP增長率多年出現負增長。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日本出現近2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名義GDP增長率為-4.6%。
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2014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17位。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23位。
⑤ 2016年日本黃金周是什麼時候
5.1周日,5.3到5.5連休,5.7-5.8雙休日
這段時間合在一起叫GW即黃金周
⑥ 日本的黃金周的問題
日本的黃金周是從4月29日到5月5日這幾天,因為29日是昭和節,5月3日是憲法紀念日,5月4日是植樹節,5月5日是兒童節,這幾天都是休息日.如果節日與星期日重合,這接下來的星期一變為休息日.今年的黃金周29日休息,從今天開始連續休息4天.
而他說的半個月的假是說日本學校里的春假、秋假什麼的.日本的假期很多的.
⑦ 日本有哪些國家法定節假日
以2019年為例,日本的法定節假日有:
1月1日 元旦;1月14日 成人節
2月11日 建國紀念日
3月21日 春分節
4月29日 昭和之日
5月1日 新天皇即位之日;5月3日 憲法紀念日;5月4日 綠之日;5月5日 兒童節
(從4月29日到5月5日是日本的黃金周,2019年更是因為新天皇即位,迎來4月27日至5月6日的「十連休」)
7月15日 海洋節
7月的第三個周一被定為海之日,這個節日很特殊,不是來自於傳統民俗,它的目的是為了感謝大海的恩惠,並祈禱日本的富饒和繁榮。
8月11日 山之日
這個節日非常新,是在2014年才定下來的。跟海之日一樣,它也是跟自然有關的一個節日,目的是讓人們牢記山的恩惠,更加親近自然。這一天人們會組織爬山之內的活動。
9月16日 敬老節;9月23日 秋分節
10月14日 體育節;10月22日 新天皇即位禮
11月3日 文化節;11月23日 勞動感謝節
⑧ 日本有什麼節日
日本的節日主要包含國家節日和民間傳統節日。日本的法定節日一共包含15個,分別是元旦、成人節、建國紀念日、春分日、紹和紀念日、憲法紀念日、綠色節、兒童節、海的日、敬老日、秋分日、體育節、文化節、勤勞感謝日以及天皇誕生日。
(8)日本經濟黃金周擴展閱讀:
元旦:每年1月1日,1948年確定;成人節: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源於古代成人禮,1948年定為國家節日;建國紀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舊時稱為「紀元節」;憲法紀念日:每年5月3日,1947年5月3日廢除明治憲法,開始實行新憲法;男孩節:每年5月5日,端午節,也是日本的兒童節,1948年定為國定節日。
海之日:每年7月20日,制定於1941年;敬老節:每年9月15日;體育節:10月第2個星期一,紀念1964年東京奧運會;文化節:每年11月3日;勤勞感謝日:每年11月23日;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盂蘭盆會:每年8月15日左右;乞巧節:每年7月7日。
⑨ 日本經濟高增長期是什麼時候
高速增長期(1955—1973年)
日本是資源貧脊的國家,又是二戰戰敗國。但是戰後日本經濟發展 很快,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經濟恢復期(1945—1955年)。1945 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
戰爭毀滅了日本42 % 的國民財富,失去了殖民地。當時經濟一片混亂,物價飛漲,大量失業, 通貨膨脹。藉助佔領軍的巨大影響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產以平 息通貨膨脹,穩定國民生活」的政策,進行了經濟和社會的民主化改革。 1949年基本穩定了通貨膨脹,1959年經濟開始恢復,1953年接近戰前水 平。
二是高速增長期(1955—1973年)。18年間國民生產總值(GNP ) 增加了12.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0倍多,年均增長9.8%。1966 年追 超英國,1967年追超法國,1968年追超西德,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 美國,成為亞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經濟界的注目,被稱為「世界經濟奇 跡」。
三是中速增長期(1974—1991年)。受兩次石油危機的打擊,日 本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靠貿易立國的日本經濟被迫加快產業結構的重 組和調整,重化工結構轉向知識密集型產品結構。這期間GNP年均增長4 .3%,比高速增長期下降一半。四是20世紀末的經濟危機期。進入1992 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出現經濟危機,1992—1998年實際GNP 年均增 長率僅為1%,其中1997、1998兩年出現負增長, 但目前仍是世界經濟 大國。
⑩ 日本經濟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時間
日本經濟在戰後也發展迅速,但真正的繁榮期比德國晚了10年。日本真正繁榮發展的時期是60年代初到1973年石油危機這十多年。1968年,日本 後來居上,超越德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了1984年日本人均GDP超過美國,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於是美國政府開始打壓日本,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的表面經濟背景是解決美國因美元定值過高而導致的巨額貿易逆差問題,但從日本投資者擁有龐大數量的美元資產來看,「廣場協議」是為了打擊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日本。,「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為,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對日本以出口為主導的產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為了要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調降利率等寬松的貨幣政策來維持國內經濟的景氣。從1986年起,日本的基準利率大幅下降,這使得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產等非生產工具上,從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經濟。這個經濟泡沫在1991年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便陷入戰後最大的不景氣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日本經濟仍然沒有復甦之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