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簡述
我國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是清朝光緒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經紀人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在這兩個交易所買賣的主要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幣公債以及外國在華機構發行的債券等。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關閉,舊中國的證券市場相繼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著重記住幾個重要的時間和重的事件)
十幾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特點:(市場、發行、投資者和監管四個方面)
1、市場發展日益規范有序
(1)發行制度由審批制過渡到核准制;
(2)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
(3)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漸規范。
2、證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
到2000年為止,我國發行的證券品種已涵蓋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國債、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3、機構投資者的隊伍逐漸壯大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
1999年11月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大力培育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記住時間及其事件)
(3)其他機構投資者
從2000年9月8日開始,我國任何企業都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1999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類企業可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投資。(三類企業入市)
4、監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正式實施。
參考資料:《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教學輔導
② 交易所成立之前股票在哪買賣
以上某些答案是正確的, 某些是錯誤的!
交易所成立之前股票也是可以買賣的.. 記住, 只要是股票(除去以前交易受限的國家股和法人股),都是可以交易的.. 交易所只是為股票的交易提供了一個公開的場合.. 打個比方說,交易所就像一個淘寶網.. 沒有淘寶網,我們私下也可以進行交易,但是有了淘寶網,我們的交易便可以基於一個公開的平台.
在交易所成立之前,人們買賣股票就像在菜市場買賣東西一樣, 人們手持股票在街上叫賣, 比如成都就有著名的紅廟子, 就是當年人們買賣股票的一條街! 幫助你增加一點關於股票和資本市場的知識你應該就會更加明白了. 全國的公司可能有幾十萬家, 只要是公司,無論是股份責任制公司還是有限責任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但是,只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才能公開交易.我們所謂的上市, 其實就是指股票可以在上交所或深交所(當然,也可以在香港或美國等地方上市,我們分別稱之為H股和N股)進行公開的交易了.. 其實時至今日,各個地方仍然有私下交易股票的地方, 就是你所說的股票交易櫃台,沒有上市的股票在這里進行交易.. 但是在這些地方交易的股票可能質量比較差,而且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如果哪天公司垮了, 也不知道找誰了..
在美國, 股票市場的種類比在我國分得細.. 比如他們有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就如同我們的上交所一樣.. 同時他們也有OTC(我們叫場外交易), 就如同你說的交易櫃台.. 另外他們還有所謂的pink market,業界一般翻為粉單市場, 在粉單市場上交易的股票可能是那些規模更小的公司發行的股票.
總之,從公司成立之日起, 其股票就是可以買賣可以轉讓的. 你現在去找一家小公司說要收購它,如果它的老闆同意,就會把所有的股份轉讓給你. 記住,交易所只是為股票交易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公司之所以想上市, 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公司,更多的人可以更多方便的買賣自己公司的股票.. 這如同你想賣東西時, 會選擇把東西放到更好的商場或者掛在更大的網上交易平台一樣!
③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證券交易所分別是什麼時候正式成立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履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規定的職責,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深交所的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業務規則;審核證券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進行監管;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④ 股票交易市場的上交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上證所下設辦公室(理事會辦公室)、人事部(黨委組織部)、黨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紀檢監察辦公室、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上市公司監管二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與衍生品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心、財務部、風控與內審部、基建工作小組等二十三個部門,以及五個下屬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上海上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保衛部)、上交所駐香港辦事處,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上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統峰值訂單處理能力達到80000筆/秒,系統日雙邊成交容量不低於1.2億筆,相當於單市場1.2萬億元的日成交規模,並且具備平行擴展能力。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截至2012年底,上交所共有上市公司954家,2012年新上市26家。上市股票數998隻。股票市價總值158698.44億元;流通市值134294.45億元。上市公司總股本24617.62億股,流通股本19521.34億股,流通股本占總股本的79.30%。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⑤ 新中國設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氏哪個
新中國設立來的第一個證源券交易為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2月,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這是建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交易所舉行開業典禮,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半小時後前市收市時已成交49筆,面額為5879008元。
(5)上交所成立時股票交易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零二條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
第一百零三條設立證券交易所必須制定章程。證券交易所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第一百零四條證券交易所必須在其名稱中標明證券交易所字樣。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證券交易所或者近似的名稱。
⑥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成立的
中國股市是中抄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
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位的證券交易所中,當前只有中國與印度的證券交易所沒有境外企業上市。建立並完善國際板,是我國資本市場逐步開放、成熟的必經之路。
⑦ 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各是什麼時間成立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
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履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規定的職責,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上證所市場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為前市,9:15至9:25為集合競價時間,9:30至11:30為連續競價時間。下午為後市,13:00至15:00為連續競價時間,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市場休市。
(7)上交所成立時股票交易擴展閱讀:
經過多年發展,深圳市場已形成了以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深證100指數和深證300指數五條指數為核心的指數體系。其中,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還具有重要標尺職能,分別表徵深圳全市場、中小板和創業板。
1、深證成指
深證成指為深圳全市場標尺性指數,其入選樣本均為大盤藍籌股,未來會進一步研究完善,打造深成指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合理覆蓋,並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市場基準指數。
2、深證100指數
在深證規模指數體系中定位為「大盤股指數」,與上證50和中證100的定位相對應。深證100指數是深圳市場的重要產品指數,相關指數產品已形成較大規模並具有良好品牌影響力,是深證系列指數開拓產品鏈的先鋒。
3、深證300指數
在深證規模指數體系中定位為「大中盤股指數」,與上證180和滬深300對應。深證300具有代表性充分、行業結構均衡等優點,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將是深市指數產品開發的重要載體。
4、中小板指數
中小板指數為中小板市場的標尺性指數,自發布以來運行表現突出,充分展示了中小板的高成長性,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代表性指數之一。中小板市場整體定位為「服務中小企業」,但個體規模差異日益顯著,要研究建立嚴格意義上的規模指數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小板市場規模及相關指數化產品發展較快,要適時開發更大樣本數量的規模類指數。
5、創業板指數
創業板指數為創業板市場的標尺性指數,新興產業所佔比重高達60%,高新技術企業超過90%,充分體現創業板市場特色。創業板市場組合投資需求旺盛,要盡快推出創業板系列指數,與中小板300和深證300形成系列。
⑧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哪一年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簡述
我國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是清朝光緒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經紀人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在這兩個交易所買賣的主要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幣公債以及外國在華機構發行的債券等。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關閉,舊中國的證券市場相繼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著重記住幾個重要的時間和重的事件)
十幾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特點:(市場、發行、投資者和監管四個方面)
1、市場發展日益規范有序
(1)發行制度由審批制過渡到核准制;
(2)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
(3)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漸規范。
2、證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
到2000年為止,我國發行的證券品種已涵蓋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國債、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3、機構投資者的隊伍逐漸壯大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
1999年11月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大力培育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記住時間及其事件)
(3)其他機構投資者
從2000年9月8日開始,我國任何企業都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1999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類企業可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投資。(三類企業入市)
4、監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正式實施。
參考資料:《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教學輔導
⑨ 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時間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1990年11月26日在版上海華南賓館舉行權上海證券交易所大會暨會員大會。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大陸建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1989年11月15日籌建,1990年12月1日開始集中交易(試營業),1991年4月1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並於同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於1990年12月,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這是建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此前的中國人,只是從茅盾的小說 《子夜》及據此改編的電影中依稀對股票交易所有一點印象。開市那天,來自上海、山東、江西、安徽、浙江、海南、遼寧等地的25家證券經營機構成為交易所會員,分專業經紀商、專業自營商、監管經紀商和自營商幾種。交易所採用現貸交易方式,不搞期貨交易,開業初期以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交易為主,同時進行股票交易,以後逐步過渡到債券和股票交易並重。
⑩ 上海股票交易市場成立於什麼時候
1990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