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會存在大宗交易
存在的意義:
一類是產業資本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份,另一類是專業投資回者在大宗交易和競價交易間進行答的套利交易。通常情況下,這兩類交易對於股票價格都將形成一定壓力,前者屬於間接影響,後者則屬於滯後影響。
1.先來看產業資本減持。由於此類股東持股量大且成本低,在二級市場上減持起來相對麻煩,並且會對股票價格造成巨大沖擊,因此傾向於選擇直接通過協議敲定價格後集中轉讓。統計顯示,約有六成大小非減持是通過大宗交易完成的。此類交易對於股價的影響大多在於心理層面。
2.再來看套利交易。套利投資者主要利用大宗交易的折價做文章,先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以較高的折價率買入,繼而在競價交易中持續少量賣出,以達到獲取利潤的目的
㈡ 為什麼大宗交易+代持能規避減持新規
有方法
㈢ 提幾個關於大宗交易的問題,大小非通過大宗減持的股票一般被誰買走了 無論是誰,勢必要拋
大小非要減持手上的股票,一般是這么做:先找到資金比較多的職業炒股的私募或專者大戶,按市屬場價的9折大宗交易給對方。私募或者大戶的交易經驗豐富,可以找機會一點點賣給散戶。
大小非的股份一旦解禁,限制就很小了,之所以要通過大宗交易打折賣,是因為可以避稅
㈣ 上市公司原始股東大宗交易給家人,再二級市場賣出是否可以避稅
賣給誰都是一樣賦稅的,
㈤ 為什麼每次大宗交易都折價10%左右
一個是交易量過大,需要安全墊,也有可能是需要降低自己賬戶調倉的成本(傭金和印花稅),如果是大股東減持的話還可以 做到合理避稅
㈥ 為什麼大宗交易折價成交
大宗交易如果折價太多,則股價一般不好,會跟隨下跌,如果是平價或小幅內度折價,則對二級市場有一定的容支撐,甚至推升股價,大宗交易的時間也要和股票的價格位置的高低配合起來觀察,如果是在低位,則問題不大,如果在高位則需小心。
大宗交易的賣方一般是產業資本,而買方一般就是市場炒家,也就是莊家,買入金額越大,對後市上漲更有利。
(一)交易雙方場外達成初步意向(也可在系統內發布交易信息),並記錄證券名稱、交易價格、交易數量、對方席位號、約定號(6位數字)等信息。
(二) 交易雙方在交易時間內到各自證券營業部,填寫大宗交易委託 單,由營業部大宗交易經辦人員進入大宗交易系統,並按照委託單內容操作。
(三)交易系統核實該大宗交易符合相關條件後確認交易、劃撥證券 和資金到交易對方賬戶,並在下一個交易日公布該交易信息。
㈦ 為什麼大宗交易大多數都折價
大宗交易大多數折價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大宗交易一般都是有多方參與的,所以不確定的因素也有很多,才導致最後折價的。
㈧ 為什麼有些股票大宗交易折價那麼多, 賣的量也不大,自己去二級賣 也不會虧這么多啊
證券公司現在有一種業務是過戶股權質押,你看到他們在大宗交易成交了,其實他們只是在借錢。等到期後這些股票還會以約定的價格再過戶回來的。所以,借錢的話折價越大抵押率越低出借方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