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存儲系統中主要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標有哪些
存儲系統不是簡單的存儲設備,如磁碟;也不是人們常見的磁碟陣列。簡單的說,網路存儲系統是由多個網路智能化的磁碟陣列和存儲控制管理系統構成的。如果我們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存儲系統的話,假設我們把磁碟作為PC,磁碟陣列則相當於我們計算角度上的伺服器,我們的存儲系統就是高性能的計算機。
其主要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標有:
核心內容是計算能力,其次是數據傳輸。光纖通道和SSA等專門為存儲技術開發的協議;SAN、NAS及ESN等各種存儲體系結構;iSCSI、iFCP、iSNS等新技術,以及對數據集中、密集數據存取、海量數據、實時數據分發、數據整合、數據管理、數據交換、數據遷移、數據重用、數據分發、數據安全性、數據可管理性的要求。
Ⅱ 指標數據標准化處理
各評價指標由於各自量綱的不同,並且指標間數值差異較大,要使指標間能夠直接進行比較,要對各類指標進行標准化處理,消除量綱差別,最後將得到值域為(0,1),而且極性一致的數值。對於單因素定性指標按照質量等級賦予離散代數值;對於連續性變化的定量指標,採用相應質量等級的指標范圍中值作為標准化指數的基數。
選擇合適的標准化方法應堅持標准化方法的比較原則,即同一指標內部相對差距不變原則、不同指標間的相對差距不確定原則、標准化後極大值相等原則。按照上述原則,指標數據的標准化處理方法可劃分為線性標准化和非線性標准化兩大類,具體方法有:初值化變換、均值化變換、極值化變換、標准差變換等,本書採用線性標准化極值化變換方法,分析調整了標准化計算公式,將原始數據計算處理後得到新的均一化數列。設現狀原始數據為Yk,標准化後的現狀值為Xk,對指標體系中的每一項評價指標數據劃出最大值(Ymax)和最小值(Ymin),按照質量等級由優等到差等,標准化指數升高的原則,設定差等級標准化指數最高X=1.00,則標准化計算公式:
正向指標:
基坑降水工程的環境效應與評價方法
反向指標:
基坑降水工程的環境效應與評價方法
經驗證符合指標標准化的三大原則。表3.1所示為指標量化分級及標准化指數。
表3.1 基坑降水環境評價指標量化分級及標准化指數
Ⅲ 內存的主要性能和指標有哪些
內存的性能指標包括存儲速度、存儲容量、CAS延遲時間、內存帶寬等,下面對 他們進行一一介紹
1、存儲速度
內存的存儲速度用存取一次數據的時間來表示,單位為納秒,記為ns,1秒=10億納秒,即1納秒=10ˉ9秒。Ns值越小,表明存取時間越短,速度就越快。目前,DDR內存的存取時間一般為6ns,而更快的存儲器多用在顯卡的顯存上,如:5ns、 4ns、 3.6ns、 3.3ns、 2.8ns、 等。
2、存儲容量
目前常見的內存存儲容量單條為128MB、256MB、512MB,當然也有單條1GB的,內存,不過其價格較高,普通用戶少有使用。就目前的行情來看,配機時盡時使用單條256MB以上的內存,不要選用兩根128MB的方案。 提示:內存存儲容量的換算公式為,1GB=1024MB=1024*1024KB
3、CL
CL是CAS Lstency的縮寫,即CAS延遲時間,是指內存縱向地址脈沖的反應時間,是在一定頻率下衡量不同規范內存的重要標志之一。對於PC1600和PC2100的內存來說,其規定的CL應該為2,即他讀取數據的延遲時間是兩個時鍾周期。也就是說他必須在CL=2R 情況下穩寰工作的其工作頻率中。
4、SPD晶元
SPD是一個8針256位元組的EERROM(可電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晶元.位置一般處在內存條正面的右側, 裡面記錄了諸如內存的速度、容量、電壓與行、列地址、帶寬等參數信息。當開機時,計算機的BIOS將自動讀取SPD中記錄的信息。
5、奇偶校驗
奇偶校驗就是內存每一個位元組外又額外增加了一位作為錯誤檢測之用。當CPU返回讀顧儲存的數據時,他會再次相加前8位中存儲的數據,計算結果是否與校驗相一致。當CPU發現二者不同時就會自動處理。
6、內存帶寬
從內存的功能上來看,我們可以將內存看作是內存控制器(一般位於北橋晶元中)與CPU之間的橋梁或倉庫。顯然,內存的存儲容量決定「倉庫」的大小,而內存的帶決定「橋梁的寬窄」,兩者缺一不可。 提示:內存帶寬的確定方式為:B表示帶寬、F表於存儲器時鍾頻率、D表示存儲器數據匯流排位數,則帶寬B=F*D/8
如常見100MHz的SDRAM內存的帶寬=100MHz*64bit/8=800MB/秒
常見133MHz的SDRAM內存的帶寬133MHz*64bit/8=1064MB/秒
Ⅳ 通達信公式指標 放在哪個文件夾
通達信公式保存在t0002文件夾PriCS.dat,PriGS.dat,PriText.dat 這幾個是公式相關數據如果要備份就保存它們
USERDATA下的文件:AUTOBLK.CFG:自動板塊設定;SELF.DTA 存放用戶自編的公式;
BLOCK文件夾下的文件
:*.IBK 板塊指數定義;*.BLK 板塊定義;*.EBK 條件選股結果;
這個不是通達信的文件,是大智慧的文件,他把兩個軟體的目錄關系混在一起了,
不信可以看看大智慧的目錄結構,SELF.DTA 這個明顯就是大智慧的自編公式文件
通達信的自選股就是這個文件T0002locknew/zxg.blk
(4)指標列式存儲擴展閱讀:
通信達指標:步步高選股贏在龍頭:=(L+H+C*4)/6;
趨勢軌:=EMA(贏在龍頭,12);
贏在:=(趨勢軌-REF(趨勢軌,1))/REF(趨勢軌,1)*100;
趨勢拐點:=CROSS(贏在,0);
G:=BARSLAST(CROSS(贏在,0))+1;
止損線A:=REF(L,G);
換手:=V*100/CAPITAL;
主力:=MA(換手,4);
大戶:=MA(換手,9);
中戶:=MA(換手,17);
散戶:=MA(換手,34);
均量:=(主力+大戶+中戶+散戶)/4;
機構意願:=(主力-均量);
步步高:趨勢拐點 AND 機構意願 < 0 AND 止損線A < REF(止損線A,1)
Ⅳ 列項指標什麼意思
這一般是針對工程科學或者產品而言的,就是對一項產品/技術/設施設備等進行評估,列出其要求達到的定性或定量參數。
定量參數就是能用具體數字指標衡量的指標,例如輸出電壓、工作頻率、品質因數、功率系數、靜態功耗等等。
定性參數就是無法用具體數字衡量、需要進行客觀描述分析來進行評價的指標,例如運行流暢、流量均勻、溶解充分、無意外事故等等。
Ⅵ 求教矩陣A的一個子式的行指標和列指標相同,中的行指標和列指標是什麼意思
列指標隨著行指標增大而嚴格增大,可以這樣來幫助理解
假設化為行階梯型時共內有r個非零行,則行指標的容增大排列為1,2,3,...,r
設列指標的對應排列為:j1,j2,j3,...,jr,則列指標隨著行指標增大而嚴格增大就是要求
j1<j2<j3<...<jr,簡單的說就是要求每一個階梯都只有一行。例如,下面的矩陣就不是行階梯型矩陣:
向左轉|向右轉
因為該矩陣共有4個非零行,行指標的增大排列為1,2,3,4,對應的列指標的排列為1,3,4,5,列指標隨著行指標增大而嚴格增大。且我們看到每一個階梯都只有一行。
Ⅶ 線性代數高手請進,什麼叫列指標隨著行指標增大而嚴格增大
列指標隨著行來指標增大而嚴格增源大,可以這樣來幫助理解
假設化為行階梯型時共有r個非零行,則行指標的增大排列為1,2,3,...,r
設列指標的對應排列為:j1,j2,j3,...,jr,則列指標隨著行指標增大而嚴格增大就是要求
j1<j2<j3<...<jr,簡單的說就是要求每一個階梯都只有一行。例如,下面的矩陣就不是行階梯型矩陣:
因為該矩陣共有4個非零行,行指標的增大排列為1,2,3,4,對應的列指標的排列為1,3,4,5,列指標隨著行指標增大而嚴格增大。且我們看到每一個階梯都只有一行。
Ⅷ 線性代數高手進:通常我們學的矩陣都是具有「行指標」和「列指標」的一個數表,我們
看上去樓主復和樓上兩位對多重線制性代數一無所知。
高維的「矩陣」或者說高維數組確實叫張量,但是比力學里的張量要廣義得多。張量可以作為多重線性運算元的表示,也可以用於理解非線性代數方程組,這些都沒錯。
但是樓主需要注意的是,張量比矩陣復雜得多,已有的重要結論比較少,即使是2x2x2的張量都有很多困難的問題,這就限制了張量的應用。換句話說,並不是張量沒用,而是太難了。
Ⅸ 「列式」是什麼意思
「列式」的意思:列式資料庫是以列相關存儲架構進行數據存儲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