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4年前一美元兌黃金多少去
美國曾經抄推出過面值20美元的金幣做為流通貨幣,該硬幣重量是33,純度是9成。重量比一盎司略高,20美元的黃金券可以兌換一枚這個。以此來推斷,1美元約等於1.67克黃金。
34年之前的美元由黃金券,政府券,聯邦儲備券以及白銀券組成。
Ⅱ 1937年的1兩黃金兌換多少美元
舊時銀行按舊衡制收進的黃金,都要按1兩(舊制16兩為一斤)等於1.0047盎司折回合入庫,就是說,答舊制1兩比1盎司略多一點。1934年1月31日,一美元含金量被規定為13.714格令(合0.888671克)。黃金官價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
Ⅲ 1937年以前100兩黃金可以兌換多少美元
好像黃金的價格並不會隨著年代的變化而升值,相反,是不斷波動的
Ⅳ 1978年美元兌黃金匯率是多少
大概是1美元1克黃金吧
Ⅳ 1980年1公斤黃斤多少美元
伊朗伊斯蘭革命政權成立後,與美國等工業化國家矛盾開始激化,並於同年11月扣押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工作人員,發生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人質危機。同期,前蘇聯軍隊進入阿富汗,中亞地緣政治問題又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地緣政治的不穩定預期。於是,金價開始以更快的速度飆升,並於1979年10月1日金價突破400美元/盎司、12月28日突破500美元/盎司。
1979年金價的劇烈波動,開啟了1980年金價進一步波動的序曲。
1980年初,在一系列的地緣政治危機,以及伊朗伊斯蘭革命引發的石油價格暴漲形成的惡性通貨膨脹的推動下,金價分別於1月3日、16日、18日不到二十天內連續突破600美元/盎司、700美元/盎司、800美元/盎司。在金價狂飈的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部分國家中央銀行試圖拋售黃金儲備平抑金價,如在此期間美聯儲拋售了黃金儲備的6%。
Ⅵ 20世紀70年代,為什麼美元會無法按固定價格兌換黃金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國際收支連年逆差,黃金儲備不斷流失各國中央銀行卻仍按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到1959年底,美國的黃金儲備減少到只夠償付其全部對外流動負債的水平。此後,美元繼續外流,到 1960年12月,美國對外流動負債已達214億美元,而黃金儲備卻減少到184億美元,美元信用大為動搖,終於爆發了戰後第一次大規模的美元危機。
60年代的越南戰爭使美國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1968年 3月又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第二次美元危機。僅半個月,美國黃金儲備就流失14億美元。在猛烈的金融危機風暴沖擊下,美國再也無力維持自由市場的黃金官價,只得一面要求英國暫時關閉倫敦黃金市場,一面召集於第一次美元危機後成立的黃金總庫成員國到華盛頓舉行緊急會議。黃金總庫各國中央銀行行長華盛頓會議決定,美國及黃金總庫不再按官價向黃金市場供應黃金,任其市場價格自由漲落;但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仍可按黃金官價進行結算。由此形成了黃金比價制,自由市場的黃金價格與其官價完全脫離。
進入70年代,美國國內通貨膨脹愈演愈烈,財政赤字和國際收支逆差不斷擴大,致使1971年5月和7月又連續爆發兩次美元危機。為應付國內經濟困難,尼克松政府於當年8月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對內凍結工資和物價,對外停止各國中央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美元和黃金開始脫鉤。其後,在當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國兩度宣布美元貶值。接著,西方各國紛紛取消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採取浮動匯率。1976年,牙買加會議召開,正式取消黃金官價,並實施黃金非貨幣化。
Ⅶ 金銀不分家,1980年白銀50多美元,黃金850美元,為什麼到現在黃金都1662美元了白銀還只有40美元
我也是個投資客,自己做保證金交易也有5年了。談點心得吧。
不同時期,情況不一樣。1980年,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的時期,那個時候也是黃金的歷史最高峰,後來經過26年才重新攀上此價位。那個時候,黃金和白銀的關系並不密切,沒有一定按照相關比例來定價。而且,那個時候還算是金本位的時代,作為度量衡和貨幣等價物,只有黃金,還沒輪到白銀。
今年5月份的時候,黃金算是歷史高點,白銀也是如此啊。在投機市場上,由於白銀的貨幣屬性和商品屬性遠不及黃金,所以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市場。因此,在定價上,不可能如黃金那麼高。另一方面,按照歷史橫向比來看,白銀的49.84美元相當於黃金的1700美元以上,這只是個人看法。肯定是比黃金的1530的價格要高。所以,也是歷史新高,而且其上漲的幅度和速度,比黃金大多了。
至於最近,黃金上沖有2個重要原因。一個是毫無爭議的避險需求。另一個是資金流向。大量游資進入黃金市場,勢必拉動黃金大幅上漲。而最近資金都湧向了瑞士法郎和日元,以及黃金,拋棄美元和其他非美貨幣。所以,大宗商品也受到沖擊,包括原油和白銀。因此,白銀才沒有跟隨黃金上沖。個人觀點,認為等風險事件的壓力減緩以後,黃金必然應聲下跌,畢竟嚴重超買。那時,資金撤出黃金市場,湧向其他領域,白銀有可能補漲。
Ⅷ 一九四八年中國一克黃金值多少美元
在1944年,美國與世界主要國家一同協商達成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該協議結束了二戰前世界外匯市場的混亂格局,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實行可調節的釘住匯率制。從5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美國經濟競爭力逐漸削弱,其國際收支開始趨向惡化,出現了全球性"美元過剩"情況,各國紛紛拋出美元兌換黃金,美國黃金開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再也支撐不住日益泛濫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於這年8月宣布放棄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兌換黃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日本、加拿大等國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不再承擔維持美元固定匯率的義務,美元也不再成為各國貨幣圍繞的中心。這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已全部喪失,該體系終於完全崩潰。自此,黃金脫離美元的束縛,逐步形成一個自由波動的全球性投資市場。
常衡制的一種質量單位[ounce (縮寫oz)],英語ounce的譯音,香港譯作安士。英制重量計量單位。為一磅的十六分之一。舊稱英兩或啢。符號為ounce或oz,等於28.3495克。
所以1948年的黃金為35/28.3495=1.235美元/克
從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黃金與美元分道揚鑣。從最初的一盎司黃金兌35美元到現在的1300美元,體現的是美元貨幣購買力的貶值,是世界各國政府無節制的亂發貨幣的結果。
Ⅸ 黃金在1980年是什麼因素影響大跌的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戰後第二次貶值;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匯」解體;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窗口,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場。
1972年這一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1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
1973年,金價沖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價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間波動。
1978年,原油飆漲達一桶30美元,金價漲到244美元。
1979年,金價漲到500美元。10月,美國通脹率沖破12%。
1980年元月的頭兩個交易日,金價達到634美元,美國財長米勒宣布財政部不再出售黃金,之後不到30分鍾金價大漲30美元達715美元,元月21日創850美元新高。美國總統卡特不得不出來打壓金市,表示一定會不惜任何代價來維護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當天收盤時金價下跌了50美元。
1980年2月22日,金價重挫145美元。
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12年。 金價從1968年的35美元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間,每年有30%的獲利率。1980年黃金投資額達1兆六千億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黃金的投資額僅是美國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1981年,金價每盎司的盤勢峰頂是599美元。到了1985年,盤勢降到 300美元左右。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後,黃金價格觸及486美元的峰頂後便一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