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纏中說禪:怎麼比較趨勢力度即如何判斷背馳
按纏師原文里的方式就是在一個趨勢走勢裡面,比如a+A+b+B+c的兩個中樞趨勢內,比較最後一個中樞B的前後連接段即可。即b和c,如果c的力度小於b,那就是背馳了。
纏論剛出現時,這種標准走勢非常普遍,但目前學纏的人越來越多,主力也在不斷改進操盤方式,這種標准形式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小轉大和各種陷阱的橫行,這就不能再一根筋靠MACD去判斷了,必須與時俱進,買賣時優先考慮走勢結構,其次重視壓力支撐位。第一買點越來越難抓,要麼安心等第二買點,要麼第一買點確認後在更低級別上適當追高買入,反而比費力不討好的抄底要更安全。
㈡ 大神們,這怎麼解釋背馳後的反彈力度
背馳後的反彈力度看之前最近的中樞,站上中樞最強,在中樞位置震盪一般,中樞下沿最弱,還有下跌。
㈢ 什麼是股票的背馳
背馳指股價與成交量發生背離情況,多數情況下,股價的上漲往往伴隨成交量的遞增。而如果股價上漲,量能萎縮,這就是一種價量背馳現象。
對於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後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盪相關的力度比較中。
注意,a+B+c中,a和c的盤整背馳,其實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勢中樞震盪,雖然a存在時,B還沒出現,但也不妨這樣看。
一個背馳後,無論是盤整背馳還是真正的背馳,理論只能保證其回拉原來的走勢中樞,這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那麼,回拉之後如何,這涉及預測。正確的思維是,把回拉後出現的情況進行完全的分類,根據每種分類對應的後果,決定你自己的對策。
(3)背馳力度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在A+B+C結構中,若C段的力度小於A段,則構成盤整背馳。盤整中往上的情況為例子,往下的情況反之亦然。如果C段不破中樞,一旦出現MACD柱子的C段面積小於A段面積,其後必定有回跌。
(C段不破中樞,也可以按照類似盤整背馳的方式來處理。)比較復雜的是如果C段上破中樞,但MACD柱子的面積小於A段的,這時候的原則是先出來,其後有兩種情況。
如果回跌不重新跌回,就在次級別的第一類買點回補,剛好這反而構成該級別的第三類買點,反之就繼續該盤整。這里所說的中樞應該是A、B、C組成的中樞。
㈣ 纏師曾說用MACD判斷背馳 在力度比較方面股票與期貨有很大不同 請問有什麼不同 那還有外匯捏 求高手解答
朋友您好!在投資交易的江湖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操作方法專
有人用獨孤九劍屬成名,有人靠葵花寶典出位。關鍵是您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功夫沒有?
所以我覺得您應該用心自己慢慢理解!沒必要把別人的話當做聖經。
至於MACD的運用,背離確實比趨勢更到位。
而力度方面,由於兩個市場的彈性本來就不一樣
所以股市中的運用反而比期貨市場穩定些
㈤ 怎麼才叫背馳
背馳通俗的講就是,股價創新高或新低,而技術指標卻沒能走出前面對應的力度。趨勢力度比上一次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換句話說,背馳其實就是力度衰竭的表現,如下圖①:C段和A段比:
對於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後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盪相關的力度比較中。注意,a+B+c中,a和c的盤整背馳,其實都可以看成是B的走勢中樞震盪,雖然a存在時,B還沒出現,但也不妨這樣看。
一個背馳後,無論是盤整背馳還是真正的背馳,理論只能保證其回拉原來的走勢中樞,這是正確的思維方式。那麼,回拉之後如何,這涉及預測。正確的思維是,把回拉後出現的情況進行完全的分類,根據每種分類對應的後果,決定你自己的對策。
㈥ 股市 里的背弛是什麼意思
背馳:趨勢力度比上一次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換句話說,背回馳其實就是力度衰答竭的表現。
沒有趨勢,就沒有背馳。在盤整中是無所謂「背馳」的,這點是必須特別明確的。對於背馳與盤整背馳,前者是有著最基礎意義的,而後者,只是利用前者相應的力度分析方法進行的一個推廣用法,主要用在與走勢中樞震盪相關的力度比較中。
(6)背馳力度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底背離現象一般是預示大盤指數在低位可能反轉向上的信號。底背離就是股價沒怎麼漲,但指標卻反彈的很厲害了。股價不斷創新低或新高,而指標卻不斷走高或走低。
在環球金匯中實際應用的時候,MACD指標的背離一般出現在強勢行情中比較可靠,股價在高價位時,通常只要出現一次背離的形態即可確認位股價即將反轉,即頂背離;而股價在低位時,一般要反復出現幾次背離後才能確認即底背離。
㈦ 技術指標輔助判斷趨勢背馳怎麼做呢
你好,看好MACD的就可以了。這就夠用了。如果懂的多點,可以看看Boll指標,其他的如kdj這種就算了。
㈧ 可以幫寫一個同花順的底背離選股公式嗎
MA1:=MA(CLOSE,5);
MA2:=MA(CLOSE,10);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COLORSTICK;
DIFF:=SUM(MA1-MA2,0);
SUMMACD:=SUM(MACD,0);
W1:=BARSLAST(CROSS(MA2,MA1))+1;
W2:=BARSLAST(CROSS(MA1,MA2))+1;
W3:=BARSLAST(CROSS(MACD,0))+1;
W4:=BARSLAST(CROSS(-MACD,0))+1;
趨勢力度:IF(K,SUMMACD-REF(SUMMACD,MIN(W3,W4)),DIFF-REF(DIFF,MIN(W1,W2)));
趨勢平均力度:趨勢力度/IF(K,(MIN(W3,W4)+1)/20,(MIN(W1,W2)+1)/20),COLORSTICK;
MAX趨勢平均力度:HHV(趨勢平均力度,34);
MIN趨勢平均力度:LLV(趨勢平均力度,34);
--------------------------------------------------------------------------------------------------------------------------------------------
K值可調,調成「0」是通過均線纏繞面積判斷背馳
調成「1」是通過macd面積判斷背馳。
白線為均線(或macd )到目前為止的面積,白線的拐點(即某一段的最大值(絕對值))是均線或macd面積。如果K調成1,紅綠柱為憑據趨勢力度。
此指標不是選股指標,是個副圖指標,因為選股指標需要判斷前後面積的大小,難度極大,不易做出,目前還沒發現有人能寫出來。
㈨ 股市中,RSI指標「底背馳」作何解釋,其形狀或K線形狀如何
相對強弱指標: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強弱指標最早被應用於期貨買賣,後來人們發現在眾多的圖表技術分析中,強弱指標的理論和實踐極其適合於股票市場的短線投資,於是被用於股票升跌的測量和分析中。
RSI的原理簡單來說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譬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競相抬價,商品價格必漲。相反,如果50個人以上爭著賣出,價格自然下跌。
強弱指標理論認為,任何市價的大漲或大跌,均在0-100之間變動,根據常態分配,認為RSI值多在30-70之間變動,通常80甚至90時被認為市場已到達超買狀態,至此市場價格自然會回落調整。當價格低跌至30以下即被認為是超賣狀態,市價將出現反彈回升。
1) 頂點及底點 70 及30 通常為超買及超賣訊號。
2) 分歧 當市況創下新高 ( 低 ) 但RSI 並不處於新高,這通常表明市場將出現反轉。
3) 支持及阻力 RSI 能顯示支持及阻力位,有時比價格圖更能清晰反應支持及阻力。
4) 價格趨勢形態 與價格圖相比,價格趨勢形態如雙頂及頭肩在 RSI 上表現更清晰。
5) 峰迴路轉 當 RSI 突破 ( 超過前高或低點 ) 時,這可能表示價格將有突變與其它指標相同, RSI 需與其它指標配合使用,不能單獨產生訊號,價格的確認是決定入市價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