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的黃金產量怎麼樣在全球排第幾
中國雖然不是黃金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近幾年黃金產量確實最高的國家。2019年我國的黃金產量是380.226噸,穩居全球首位,自2007年已經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不過自2016年起我國的黃金產量有所下降,而進口黃金則在升高。
中國黃金產量最多的省份是山東,金礦儲量也是全國第一。2019年山東的黃金產量為176.7噸,高於產量第二的河南接近90萬噸,山東的礦產豐富,已經發現的礦產高達150多種,石油、鐵、鋁、金等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
② 黃金產量對金價的影響
目前來說黃金產量對金價的影響不是太大,而世界經濟形勢和政治形勢對黃金的價格影響比較大。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 、供給因素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全球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的黃金拋售: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按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
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該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
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准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2、 需求因素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據統計,中國人均黃金消費量僅有0.2克,與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印度人均黃金消費量為0.85克,相當於中國人均黃金消費量4倍以上。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及人均收入看,中國大大高於印度。因此,中國有著非常大的黃金消費潛力,前景非常可觀。
(2)保值的需要。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較於貨幣資產更為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
例如:在二戰後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3)投機性需求。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 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
在1999年7月份黃金價格跌至20年低點的時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 COMEX投機性空頭接近900萬盎司(近300噸)。
當觸發大量的止損賣盤後,黃金價格下瀉,基金公司乘機回補獲利,當金價略有反彈時,來自生產商的套期保值遠期賣盤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上升,同時給基金公司新的機會重新建立沽空頭寸,形成了當時黃金價格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賽爾金銀研發中心高金錶示:"黃金市場價格走勢並不完全由市場供需來簡單決定,也不是由各國央行在其間簡單博弈,其中投機性因素對價格的影響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3 、其他因素
(l)美元匯率影響。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
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
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貶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但在1979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比如2005年美聯儲十一次降息,並沒有對金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
雖然進入90年代後,世界進入低通脹時代,作為貨幣穩定標志的黃金用武之地日益縮小。而且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黃金收益率日益低於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債務國本身如果發生無法償債的現象將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該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恐怖事件等。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黃金價格飆升至當年的最高近$300/盎司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金價下降。反之亦然。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該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7)石油價格黃金本身作為通漲之下的保值品,與通貨膨脹形影不離。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
③ 黃金儲量世界第二是哪個國家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日前表示,截至2016年我國已查明黃金資專源儲量達屬1.21萬噸,僅次於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④ 中國黃金儲量世界第二是真的嗎
近日抄,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表襲示,截至2016年我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達1.21萬噸,僅次於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2015年,中國黃金產量近516噸,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黃金消費近986噸。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缺口」,需由進口來平衡供需關系。
報告稱,中國國內黃金產量占黃金消費量的比重基本維持在50%左右。從目前看,今後3到5年內礦產金產量增長只能維持在1%至3%左右,而需求遠遠大於這個供應水平。
⑤ 中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位居世界第二嗎
據報道抄,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永濤日前說,截至2016年我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達1.21萬噸,僅次於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他是在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黃金產業高峰論壇吹風會上介紹上述情況的。
他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黃金礦產資源豐富,消費需求旺盛,投資交易活躍,在世界黃金產業價值鏈條中佔有重要份額和地位。將黃金作為先導性行業,優先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進行黃金勘探、開采、加工、消費以及黃金投資、交易方面的合作,對促進我國黃金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一帶一路」黃金產業高峰論壇將於10月12日舉行,論壇將聚焦「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黃金行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國際產能合作、綠色創新發展等議題,搭建全球黃金產業交流合作的國際性平台。
⑥ 淺析黃金市場現狀及發展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黃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全球黃金飾品需求較大
黃金資源十分珍貴,在自然界中的儲量較低,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相對較廣,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秘魯、中國、加拿大、烏茲別克等使目前世界查明黃金資源可控制的基礎儲量最多的國家。其中,我國黃金資源可控制的基礎儲量為2000噸,位居世界第八位。
⑦ 各國黃金儲量有多少
2016年迄今,據分析師張堯浠統計
第1名:美國
官方黃金儲備:8133.5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76%
現金價值:4043億
第2名:德國
官方黃金儲備:3378.2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69.9%
現金價值:1679 億
第3名:義大利
官方黃金儲備:2451.8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69.9%
現金價值:1679億
第4名:法國
官方黃金儲備:2435.8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65.4%
現金價值:1211億
第5名:中國
官方黃金儲備:1823.3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2.3%
現金價值:906億
第6名:俄羅斯
官方黃金儲備:1498.7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16.2%
現金價值:744億
第7名:瑞士
官方黃金儲備:1040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6.7%
現金價值:517億
第8名:日本
官方黃金儲備:765.2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2.6%
現金價值:380億
第9名:紐西蘭
官方黃金儲備:612.5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63.3%
現金價值:304億
第10名:印度
官方黃金儲備:557.8噸
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6.5%
現金價值:27.7億
⑧ 海外報道的中國黃金產量現狀是什麼
2018年2月1日海外報道稱中國黃金協會公布統計數據,「2017年是黃金企業面臨壓力最大的一年」。盡管如此,2017年中國黃金產量已是連續11年保持世界第一位,黃金消費量連續五年保持世界第一位。
過去一年也是黃金價格自2013年4月跌破重要支撐位第四年,不過價格正在企穩。2017年,國際黃金價格自年初最低點每盎司1146.14美元開盤,隨後開始反彈,並於9月8日達到高點每盎司1357.67美元,年末收於每盎司1302.67美元。全年平均價格為每盎司1255.18美元,比2016年的每盎司1246.14美元增長0.73%。
黃金保值增值功能仍被看好。2017年,中國國內高端消費持續復甦,二三線城市消費需求崛起,國內黃金首飾銷售繼續回暖。去年黃金首飾消費696.50噸,同比增長10.35%。
⑨ 中國黃金儲量位居世界第幾
北京10月2日消息,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永濤日前說,截至2016年我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達1.21萬噸,僅次於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據介紹,「一帶一路」黃金產業高峰論壇將於10月12日舉行,論壇將聚焦「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黃金行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國際產能合作、綠色創新發展等議題,搭建全球黃金產業交流合作的國際性平台。
說明我國國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