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購買黃金真的能保值么
黃金不一定保值目前黃金已經達到了2011年的最高點,400元。很快就會下跌,現在不建議購買,小心被套住,建議觀望。
Ⅱ 現在買黃金能保值嗎
持有黃金可以抗短期內爆發的惡性通貨膨脹,但沒辦法抗一般性通貨膨脹。
舉個例子,在八十年代我國開放金銀交易的時候,黃金只要80來塊錢一克,30來年後的今天,黃金玩命算,算400塊一克,面上是上漲了5倍,但是你要比實際購買力的話,你會發現其實是貶值的,因為80年代的80元它的購買力要比現在400塊的購買力大。80年代的80元夠一家三口不太寒酸的過一個月,現在的400塊別說一家三口,夠一個人一個月的開銷嗎?
而且,黃金不是只漲不跌的,更不是只會小幅調整式的跌幅。
在舉個例子,2011年的時候金價暴漲,史無前例的達到了小1900美元一盎司的水平,短暫繁榮過後留下的是一地雞毛,現在8年過去了,黃金價格離其歷史最高位還差很遠。有很多11年時追漲買黃金的人現在都懶得看金盤了,慢慢漲吧,反正短時間內解不了套。
黃金適合怎樣操作,我覺得紙黃金是個不錯的選擇,適合短線操作獲利。而實物黃金還是算了吧,回收費勁。能回購的不算多,去市場上拋售的話價格會比實時金價低很多,因為回收商也要吃飯,一克便宜十之一二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這還是在金價相對穩定的時候,當價格波動比較大的時候很多回收商都會停止回收的,黃金保值根本就是個流言。
長期持有實物黃金就是一場豪賭,要麼賭國家信用體系崩盤,要麼賭國際風雲突變,要麼賭地球上的黃金開采資源枯竭。想想都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只有在沒有別的任何投資渠道的前提下人們才會想起黃金。
Ⅲ 金首飾有保值功能嗎
有保值功能,但金首飾保值功能偏弱。
黃金首飾,常常因工藝費較高而不利於保值增值,千內足金價格的漲幅短期內很容難高過黃金首飾的工藝費。實現黃金的保值,不如金條。
黃金飾品不屬於投資品種的范疇,雖然原材料是黃金,但它實屬於商品,因此必然會遵循價值規律,從而附加社會勞動價值,即首飾的工藝費。
(3)黃金可以保值嗎擴展閱讀:
黃金保值的相關適用性:
1、純粹投資的話,可以直接購買各銀行自有品牌的投資金條,通常售價和回收價格均與當天金價相差不大,更利於保值,而工藝費相對高一些的收藏金條或藝術金條則因售價偏高而不利於保值。
2、如需留作收藏或饋贈親朋使用,則可以選擇題材性產品,如祈福、生肖、婚慶等產品,甚至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如金碗、金筷、金杯、金梳、金壺以及金瓶等。一般而言,除了發票和鑒定證書外,黃金收藏品還配有收藏證書,並有產品編號。
Ⅳ 現在買黃金可不可以保值升值
你好!
黃金的保值性也是相對的,也會有貶值出現。我們應知道,為了衡量一種商品或資產的價值,必須要藉助貨幣,這就是利用貨幣的價值尺度[記帳單位]的功能。如果要比較不同時期商品或資產的價值,僅憑名義貨幣量是無法比較的。因為有通貨膨脹因素,必須把各個時期的貨幣量按其購買力換算成某一基期的貨幣量,這樣才有可比性。在金本位年代,黃金貶值與黃金供給量及政府貨幣政策有關。黃金供給量增加,也會導致物價上漲,由於貨幣的含金量相對穩定,如果物價上漲,就意味著購買同一件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黃金,也就是黃金貶值。
記得1971年8月15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後,黃金的價格波動很大,1980年黃金每盎司613美元,到2001年卻跌到了每盎司272美元,21年間,黃金價格不但未漲,倒還貶值79.3%[注:國際上黃金交易圴以盎司作計量單位。但請注意,這里談的盎司是金衡盎司,不同於一般物品質量單位即"常衡盎司"。1金衡盎司=31.1034768克=1.0971428常衡盎司。上述所說的盎司,是金衡盎司
以金元帝國美國為例,黃金的保值性也大打折扣:2013年5月13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收盤價為每盎司1434美元,而歷史上1980年每盎司613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2013年的1732美元。假如說,在1980年購進黃金一直不賣保持到現在,33年間一算,黃金貶值了17.2%,這不是明擺著黃金"縮水"了嗎?根據歷史記載,1912年1月,當時我國市場,一兩黃金可兌換39.5個銀元,五兩黃金就可以在北京購買一個四合院。當時的計量單位是"庫平兩",一兩=現時37.3克,五兩就是186.5克。假定當年有人在1912年購買186.5克黃金,持有到現在出售,按照2013年5月13日黃金掛牌價毎克283元人民幣的價格計算,只能賣52780元人民幣,這筆錢在北京連衛生間也不買不到。人怕管,數怕算,把186.5克黃金存了101年,由當初的可買一個四合院到現在買不到一個衛生間,能說黃金一定能保值嗎?
話又說回來,對富人而言,錢多了只不過一堆廢紙,放銀行也貶值[利息遠遠跟不上通貨膨脹速度],還讓銀行拿著錢去盤剝。倒不如買這不變質丶可變銭[貶點也無所謂]的黃傢伙,身上戴不完,做個馬桶丶水龍頭什麼的也頂用。只要錢來得容易,兌成黃貨,開溜也易藏,貶點又何妨。
Ⅳ 現在中國買實物黃金能保值嗎
最起碼,你不能買到會生銹的黃金,也不能買到能被磁鐵吸住的黃金。
然後,黃金價格也內是跟隨國際金價波容動的,你在高位買到手的黃金,如果國際金價跌了,而且在你買入價之下長期低迷,那你買到的黃金就一直是虧的。
抗通脹其實最好的還是股票,但一般人對股票很難駕馭,所以我建議你長期定投指數基金,比如上證50或者滬深300的指數基金,特別是2018年三季度末這個節點開始定投,就非常好。
堅持投個幾年下來,等到股市回穩走牛,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這比買實物黃金還要好。
畢竟黃金除了價格漲跌之外,不能生小金子,不產生額外收益。
而滬深300指數基金代表的藍籌股,它的背後是優質股票,好股票的背後是好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可都是年年掙錢的。
當然了,你如果執意要買實物黃金,也無可厚非。
因為當下國際金價也就是在$1200/盎司(¥264/克)這個相對較低的價格震盪徘徊(也有機會再跌的),將來通脹起來,金價也有機會上漲。
不過長期來看,黃金抗通脹的能力,始終沒有優質股票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