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明朝1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

明朝1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

發布時間:2021-06-12 09:08:33

㈠ 古代一兩黃金等於多少兩白銀

在西漢,一斤黃金只能換三斤白銀;在魏晉,一斤黃金已能換十斤白銀;到了北宋,一回斤黃金可以換十答三斤白銀;而在鴉片戰爭前夕,一斤黃金已經能換三十斤白銀。

黃金會越來越值錢,一是因為黃金的開采速度遠遠比不上白銀,二是因為國際上的金銀比價一直超過中國,所以至少從明朝開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銀運到中國,再換成黃金運出去,使中國的銀價越來越低,金價越來越高。

(1)明朝1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擴展閱讀

計量黃金重量的主要單位為:盎司、克、千克(公斤)、噸等。國際上一般通用的黃金計量單位為盎司,我們常看到的世界黃金價格都是以盎司為計價單位,1盎司=31.103481克。

古代由於計算方式不同,斤和克的換算在不同朝代也不同。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

㈡ 明朝一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

歷史上,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規定一兩黃金=4兩白銀,不過明清五百年間,市場上金銀比價基本為一兩黃金=10兩白銀,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白銀價格才急劇下跌,金銀比價從1873年的1:15猛升到1909年的1:40。

黃金到後期越來越值錢,一是因為黃金的開采速度遠遠比不上白銀,二是因為國際上的金銀比價一直超過中國,所以至少從明朝開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銀運到中國,再換成黃金運出去,使中國的銀價越來越低,金價越來越高。

(2)明朝1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擴展閱讀:

每個朝代黃金的儲備或購買力不同,古代黃金兌換白銀數也各不相同。

從秦漢到隋唐五代,金銀比價一直較為穩定,維持在1:5左右;至宋初1:6左右;有明一朝波動較大,初期到中期1:7或8,明末1:10左右;18世紀中後期清乾隆年間1:14左右,到19世紀末光緒年間短時間翻了版一番,達到1:20。

由於古代不但黃金開采少,白銀開采也少,不但黃金貴,白銀也貴,特別是跟普遍可見的銅錢比起來。古代1兩黃金約等於10兩白權銀。1枚銅錢即1文制錢約為0.15元人民幣,1貫銅錢有1000枚銅錢,約為150元人民幣。即1兩白銀約為1貫銅錢,即1000枚銅錢。

㈢ 中國古代一兩黃金換多少兩白銀,有史料證明的,不要自己推測的

每鈔一貫,准錢千文,銀一兩;四貫准黃金一兩」《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貨五。
「於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貨二。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黃金白銀比為1:4或1:5,而1644年前後境外白銀大量流入,1兩黃金約可兌換8兩白銀。
得到結論:1兩黃金=8兩白銀=8000銅(文)錢

其實每朝每代黃金、白銀比例一般是固定的,但不是每朝每代或每個時期都一樣

㈣ 在中國古代,一兩黃金到底可以換算成多少兩白銀呢

古代不同的朝代,黃金和白銀換算的數目有所不同。較遠的年代因無可靠的資料可以考證,關於黃金兌換白銀的數目,我們無從得知。本文就以清代和明代關於黃金兌換銀子的數目,進行簡單介紹。

清代:不同成色的黃金兌換白銀數目不同

清代歐陽昱在《見聞瑣錄》中提到和珅抄家之事,其中記載的關於和珅抄家所抄財物的估值表中,有如下描寫:

上諭雲:「昨將和珅查抄,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所藏珠寶閣,真珠手串二百餘貫,較大內多至數倍,並有大珠,較御冠頂尤大。又寶石頂,並非伊應戴之物,伊所藏真寶石頂數十個,而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且有內府所未有者……」及抄後,睿宗命將財物一一估值,計上赤金八十萬兩,值銀一千二百八十萬兩。中赤金三十五萬兩,值銀一百二十五萬兩。一切金器溶化,值銀一百七十九萬兩。……

從上面這段記載可以看出,上等黃金可以兌換白銀十六兩中等黃金可以兌換白銀三兩多。由此可見,在清代,黃金兌換白銀的數目,需要根據黃金的成色來決定。

結語:由上可知,古代不同朝代,黃金兌換白銀數目也是不同的,這一點在當時的小說中也有所反映。

明代)《金瓶梅》中:(潘金蓮對月娘說道)一錠金子,至少重十到兩,也值五六十兩銀子,平白就罷了?

清代)《紅樓夢》中:「(賈蓉說道)縱賞銀子,不過一百兩金子,才值了一千兩銀子,夠一年的什麼?

㈤ 明朝時期一兩銀子等於幾錢銀子

明朝時期一兩銀子等於十六錢。以兩為單位,故稱銀子為銀兩。銀兩指一種以銀錠為主要形式的稱量貨幣,始於兩漢,盛於明清,清又見有實,虛銀兩之分。

銀兩也稱紋銀是中國古代的貨幣單位。其向上為黃金,向下為銅板也稱之為制錢。實銀兩指實際流通的白銀,如銀錠等,其成色重量各地不同,虛銀兩則是一種記賬貨幣,雖有一定含銀量,但並無實物。

(5)明朝1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擴展閱讀: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宋朝的錢幣制度極其混亂,而其記載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錢」為流通貨幣的,因為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也前所未有地發達,因此貨幣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產量和進口量都不高並且當時沒有類似央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為混亂的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兩

㈥ 古代1兩黃金=多少銀子

在西漢,一斤黃金只能換三斤白銀;在魏晉,一斤黃金已能換十斤白銀;到了北宋,一斤黃金可以換十三斤白銀;而在鴉片戰爭前夕,一斤黃金已經能換三十斤白銀。

黃金會越來越值錢,一是因為黃金的開采速度遠遠比不上白銀,二是因為國際上的金銀比價一直超過中國,所以至少從明朝開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銀運到中國,再換成黃金運出去,使中國的銀價越來越低,金價越來越高。

商人的逐利行為造成了黃金從東向西的流動及白銀從西向東的流動,結果使中國黃金大量減少,白銀大量增加。由於古代交通的困難,以及商品國際價差更大於黃金白銀比價差異,商人們願意販具有更大利潤的各國奇珍異品,而不是金銀。

所以中國黃金流向西方國家的運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中西方各國的黃金白銀比價逐漸趨向一致,黃金西流的速度也就越來越慢。大約用了一千年時間,才使中西方國家黃金白銀比價差異達到一致。

(6)明朝1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擴展閱讀

中國歷代重視黃金儲備

在古代中國,雖然不像西方那樣頻頻發生因搶奪黃金而引發的戰爭,但歷代統治者對於黃金儲備同樣很重視。早在公元前11世紀,周朝建立後,設有大府、玉府、內府、外府等專司府庫之職,專門負責管理各種財務的出納,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國庫雛形。

史書中,西漢時期向來有「多金」的記載,當今有種比較激進的觀點認為,西漢的黃金儲備已經等於中國2003年的41.4%,那時「金子論斤賞賜,買賣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罰款用的都是黃金」。

雖然古籍中的「金」並不一定指黃金,但從當代出土大量漢代黃金製品來看(例如陝西博物館中的大量金餅),似乎也能從側面印證「西漢多金」的說法。由於古代國庫中的黃金主要來源於金礦的開發,至少可以推斷,「多金」的西漢是我國進行黃金開採的一個高峰期。

此外,近年來古玩界傳得沸沸揚揚的唐朝「黃金蛙」「黃金龜」據說出自唐朝金庫,但在史料中並未找到明文記載,漢、唐畢竟時代久遠,當時國庫中的黃金儲備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㈦ 在古代(比如明清時期)一兩黃金等於多少兩白銀,而一兩白銀又等於多少個銅錢

銅、銀比價是浮動的。清初存在貿易順差,大量白銀流入,1兩白銀兌換700到1000文銅錢;清末由於戰爭賠款等原因,銀價上漲,1兩白銀可以兌換5000到7000文銅錢。
歷史上,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規定一兩黃金=4兩白銀,不過明清五百年間,市場上金銀比價基本為一兩黃金=10兩白銀,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白銀價格才急劇下跌,金銀比價從1873年的1:15猛升到1909年的1:40。
1670年左右,一兩白銀可購買200斤大米,以後物價逐漸上升。1740年左右,一兩白銀可購買120斤大米,1820年左右,一兩白銀可購買50斤大米,1910年左右,一兩白銀可購買30斤大米。一兩白銀在1670年、1740年、1820年、1910年分別約相當於320、190、80、50元今天的人民幣。
(摘編,yujsch等原創)

㈧ 在古代一兩黃金等於幾兩白銀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㈨ 明朝貨幣是怎麼換算的,一兩金子等於多少銀子,一兩銀子又等於多少銅板

1兩黃金大概等於8兩白銀大概等於8000銅錢 這個是推算的不能當准確數字 明朝太祖發行過紙幣 因為沒有準備金 紙幣上等同廢紙 這個也是別的人換算出來的 不能當作準確數字 去看的

㈩ 明朝一兩黃金等於多少兩白銀

一兩黃金大約等於10兩白銀,多少會有些浮動。

閱讀全文

與明朝1兩黃金等於多少白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