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中央銀行票據在我國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1993年,人行就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融資券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當年發行了兩期融資券,總金額200億元。1995年,央行開始試辦債券市場公開市場業務。為彌補手持國債數額過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將融資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性工具。因此,發行中央銀行融資券一直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重要工具。
2002年6月24日,為增加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品種,央行將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進行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購品種轉換為相同期限的中央銀行票據,轉換後的中央銀行票據共19隻,總量為1937.5億元。2003年4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了金額50億元、期限為6個月的中央銀行票據。4月28日,央行發布了今年第六號《公開市場業務公告》,決定自4月29日起暫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購操作。近期固定於每周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中央銀行票據開始成為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項重要工具。
B. 什麼是票交所 票交所成立的影響是什麼
上海票據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票據交易所)是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台,2016年12月8日開業運營。
上海票據交易所作為具備票據交易、登記託管、清算結算、信息服務多功能的全國統一票據交易平台,將大幅提高票據市場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激發市場活力,更好防範票據業務風險。 上海票據交易所落戶上海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自貿試驗區建設影響深遠。
有利於豐富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構成,進一步完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市場體系和功能;有利於吸引行業集聚,創建我國票據市場發展新高地,進一步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影響力;有利於推動票據服務和形態創新,為自貿試驗區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發展提供新載體。
(2)央行建立票據交易所擴展閱讀:
票交所時代的到來成為票據業務發展新的轉折點,加之《資管新規》的發布使得票據市場未來的發展不但充滿了契機和變數;而可能在極大程度上對未來商票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債務人信用評價機制的建立也同樣在票交所未來的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票交所紙電融合以前,票據資管業務一直作為票據業務最為重要的存在形式。票據資管業務興起於2013年,但發展較為緩慢;而2015年開始,農信模式的票據交易比例不斷萎縮;此時,銀證合作下的票據資管業務成為了票據市場的主流發展方向。
C. 上海票據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復海票據交易所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票據交易所)是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台,2016年12月8日開業運營。上海票據交易所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具備票據報價交易、登記託管、清算結算、信息服務等功能,承擔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再貼現操作等政策職能,是我國票據領域的登記託管中心、交易中心、創新發展中心、風險防控中心、數據信息研究中心。
法定代表人:宋漢光
成立時間:2016-12-05
注冊資本:184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000000168041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半淞園路377號A區
D. 上海票據交易所能解決上海戶口嗎
想多了好嗎?上海的戶口如果進交易所就能夠解決的話,那交易所可能個個都會去吧!
E. 票交所是什麼意思
票據交易所,簡稱票交所。
2016年6月,央行與商業銀行溝通,或牽頭籌建票據交易所。初步的方案是「票交所」將按照公司化、市場化的方式運營,由央行主導,多家商業銀行參股聯合組建的形式。
央行早在2015年就開始調研論證建立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所,已召開了多次會議,計劃最快是能在年底落地。最近的一次溝通會於2016年5月10日在工行召開,有近十家商業銀行參與。會上主要商討各商業銀行的入股意向,是否入股,各家銀行也在內部論證階段。
F. 央行票據的發展進程
央行票據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中央銀行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比較經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銀行發行的由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的一種票據。通過央行票據的發行,可以從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收回一部分資金,從而起到適度緊縮貨幣的作用,並為央行提供可供調度的資金來源。
中央銀行票據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1993年,中國人民銀行就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融資券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當年發行了兩期融資券,總金額200億元。1995年,央行開始試辦債券市場公開市場業務。為彌補手持國債數額過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將融資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性工具。因此,發行中央銀行融資券一直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重要工具。
2002年9月24日,為增加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品種,央行將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進行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購品種轉換為相同期限的中央銀行票據,轉換後的中央銀行票據共19隻,總量為1937.5億元。此舉為央行票據的發行起始的標志。2003年4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了金額50億元、期限為6個月中央銀行票據。4月28日,央行發布了今年第六號《公開市場業務公告》,決定自4月29日起暫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購操作。近期固定於每周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中央銀行票據開始成為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項重要工具。據統計,2004年共發行央行票據15071.5億元。截至2005年2月底,今年央行已經發行了3680億元央行票據,凈回籠1510億元資金,未到期的央行票據余額已經高達13217.94億元,接近所有金融債的託管量。
G. 央行發行票據是什麼意思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
它的發行對象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個人不能直接投資。一般而言,中央銀行會根據市場狀況,採用利率招標或價格招標的方式,交錯發行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票據,其中以1年期以內的短期品種為主。
央行票據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中央銀行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比較經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銀行發行的由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的一種票據。
(7)央行建立票據交易所擴展閱讀
央行發行票據的市場影響
1、央行調節工具
作為重要的貨幣市場和公開市場工具,中央銀行票據對市場將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中央銀行票據將成為央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短期利率的重要工具。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引入銀行票據替代回購品種,增加了公開市場操作的自由度。
過去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無論是正回購還是現券賣斷,都受到其實際持券量的影響,使得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央行在調節貨幣供應量時也不得不受自身持有債券的限制。
公開市場操作主要有回購和現券兩大工具,但是由於財政部幾乎不發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國債,因此現券操作品種為中長期固息債和浮息債。與短期國債相比,操作中長期債券的弊端在於:對債市的沖擊過大,尤其是對中長期債券的利率影響過於直接;
與貨幣政策操作的短期性要求會產生沖突;價格波動過大。而從實際效果來看,部分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過於注重通過公開市場現券操作博取價差收入,而忽視了對貨幣政策傳導意圖的理解。
引入中央銀行票據後,央行則可以利用這些票據或回購及其它們的組合進行「余額控制,雙向操作」。央行通過對票據進行滾動操作,增加了其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加強了對短期利率的影響,增強了調節貨幣供應量的能力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效果。
2、交易基礎
其次,如果形成每周操作的中央銀行票據發行機制,將為中央銀行票據二級市場的交易提供基礎。只有不斷增強流動性,才能使央行票據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如果流動性不足,那麼無論是市場短期收益率曲線的構成還是市場成員短期頭寸的運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
各主要機構為促進二級市場流動性的提高也可能對關鍵期限品種(如三、六月和一年品種)進行連續報價。連續拍賣和報價機制一方面有助於票據二級市場的活躍,另一方面有助於構造出銀行間市場的短期基準利率曲線,為回購、拆借和其他短期利率產品的定價提供參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銀行票據
H. 剛出個「票交所」,央行又搞個「數字票據交易平台」,什麼鬼
2016年12月,作為全國統一票據交易平台的票交所正式成立。票交所是基於紙票電子化、ECDS電票票據交易的平台
I. 央票可在二級市場交易了嗎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 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